“李院長,真不該勞煩你來車站迎接的,這麽興師動眾,給大家添麻煩了。”


    滿麵春風地跟李冒握了握手,陸少峰客氣地說著,然後又跟迎接的一眾人士一一握手。


    杜專員則在一邊輕聲地介紹,還將各人的職位和簡曆幾句話說清,很有一方大員的素質。


    “首長,蘇總指揮有事情抽不開身,他托我向你告一聲罪,不能來車站迎接你的大駕。”


    李迎見陸少峰在人群裏搜尋著,明白是沒見到蘇浩在現場,便輕聲說道。


    “哈哈,李副軍長,這小子一向怕我怕得緊,我估計是有什麽事沒做好,這是躲著我吧。他在外麵是天高任鳥飛,你可不能放縱他。”


    陸少峰話雖這樣說,可跟蘇浩的親近溢於言表。他不怕別人說他護著蘇浩,說這話的目的就是公然地、不動聲色地為蘇浩站台。


    蘇浩年紀輕輕就統兵一方,按級別來講,李迎還是他的上級。現在蘇浩以一個師長的身份,在協調李迎等各部的行動,正是需要陸少峰大力扶持的時候。


    “首長,蘇總指揮雖然年輕,可年輕人做事有衝勁,不像老李我年紀大了,事事都想著圖個安穩,已很難跟得上他們的節奏了。政務院讓我負責東麵的移民工作,就感覺到很吃力,看來以後得讓更多的年輕人挑大梁才好。”


    李迎繼續地放低姿態,當著眾人的麵說自己老了,聽得李冒很不是滋味。


    李冒心想,這不是擠兌自己嗎?在場的一幹人,以他的年紀最大。


    對李迎刻意地將自己擺到從屬的位置,口中還試探著說出想要退隱的想法,陸少峰明白他的顧慮,隻好打著哈哈對眾人說。


    “大家看看,李副軍長正是當打之年,就想著圖安穩地迴家享清福,這怎麽能行呢。年輕人做事,還得要李副軍長這樣經驗豐富的人把把關,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現在正是楚南飛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都要有力出力、勇於任事,李院長,你說呢?”


    陸少峰在公眾場合,給足了李冒麵子。


    他是參政院的院長,級別同陸少峰一樣,對李冒的尊重,就是對整個楚南體係的尊重,這次北上潭州,陸少峰還要分派給李冒重要任務。


    政務院沒有搬來潭州,日常工作由蘇二叔主持,所以政務院隻是在潭州設了一個辦事機構,就跟張軾的議政廳在一起辦公。


    在車站短暫地交流後,一幹高官便移步去潭州議政廳。


    陸少峰首先要跟李冒單獨談一次,重點就是如何處理好跟朝廷的關係。楚南雖然事實上自立了,可並沒有公開地說要脫離大唐政權。


    條件還不具備,三兄弟采取“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為的是盡量地從大唐身上多薅羊毛。所以,能跟大唐朝廷扯幾年皮,便是目前的既定策略,這個重任就落到李冒的頭上。


    “李院長,政務院目前的對外策略是南攻北取,同朝廷的關係最好能維持麵子上的和平,這個重任非李院長不能承擔。還望李院長要充分發揮參政院的作用,參政議政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楚南的發展出謀獻策。”


    同李冒來到會客室坐定後,陸少峰先給他戴上一頂高帽,也毫不客氣的點出李冒的作用。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此事李冒不盡心盡力,就不能怪他不講情麵。


    “承蒙院長看重,李某定當竭盡所能,這是我的份內之事。”


    李冒現在也學乖了,開口就表明態度,然後才談具體的事情,李冒接著說道。


    “如今政務院開展的移民工作,對楚南自然有莫大的好處。朝廷對此頗有些反對聲音,這是可以料想到的。不過,為了盡可能地多爭取些時間,或者說減少阻力,我有一個想法,還要跟院長匯報。”


    李冒認為,對朝廷也要行分化瓦解之策,讓反對派的聲音不至於壓倒一切。


    他分析道,大唐雖然跟大周和南漢搞了一個三國協議,可這事爆出來後,加上鎮永軍在南北兩個方向上的用兵,三國現在的已差不多是劍拔弩張。


    大周沒撈到一點好處,還損失了幾萬的精兵,江北幾乎是亂成一鍋粥。大周便將氣撒在了大唐的身上,在邊境調集重兵,要直接對江寧構成威脅。


    南漢也是一樣,已預感到林州將會不保,因而跟大唐的關係也降低到冰點。


    如此一來,大唐就是多方受困,朝中反對派借機發聲,要求交好楚南,至少明麵上不能為敵。


    更有大膽之人提出,朝廷並沒有真正控製楚南,如果雙方能做一些利益上的交換,也不是一件壞事。


    “院長,前日我收到李敢送來的密信,談及能不能雙方進行一些軍事上的合作,信中隱隱透出,可能是宮中的意思。我本想到永陵向院長匯報的,院長來了潭州,正好可以拿一個主意。”


    對李敢這時的轉變,陸少峰有些意外,不知這個朝廷的死忠和堅定的強硬派,為何有這麽大的改變。


    “噢,這可出乎我的意料,李院長如何看待?”


    陸少峰不動聲色地將球踢給了李冒,也想借機試試這個政壇老手的份量。


    “院長請看,這是李敢的來信。”李冒這次沒有藏私,將李敢的來信拿出來後,又補充說道。


    “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覺得李敢還是有些見識的。既然打不過我們,那就充分利用跟楚南的淵源來獲得最大的好處。不得不說,這跟院長提出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有相似之處。”


    李冒認為,大唐朝廷已充分認識到楚南自立不可逆轉,那就想辦法多撈一些實在的利益。李敢看重鎮永軍的軍備,為有效地抵禦其它方麵的威脅,希望能從楚南購買到先進的軍需品。


    做為交換條件,朝廷可以在移民之事上采取默認的態度,而且還可以重新對楚南開放民品市場。


    “能和和氣氣做生意,自然是再好不過。我的意見是,這事可以談,畢竟大家還算得上不是外人。不過,朝廷在對我家老大的事情上,必須要有一個交待,這是前提。”


    “另外,我們可以不計較三國瓜分楚南的協議,但也要給楚南的百姓一個說法。之於如何去談,就由李院長全權負責,這正是李院長長袖善舞的時候。”


    陸少峰並沒有直接開出價碼,隻給出原則性方案,談到何種程度,也是對李冒的考驗。當下李冒就接下這個差使,考慮如何迴複李敢。


    而遠在江寧的李敢,也在急切地盼著楚南的消息,隻因大周變臉比翻書還快,朝中已是吵得不可開交。而他本人,自楚南事發以來,心路曆程也是起起伏伏。


    “張大人,今天登門又有什麽指教的?李某這幾日身體略感不適,有怠慢之處,請張大人不要見怪。”


    李敢府中大堂,兵部張侍郎再次見上門,令李敢不勝其煩,對這位隻能打嘴炮的老家夥也沒了之前的客氣。


    得到下人通報後,李敢特意拖延了一盞茶的功夫才出來會客。


    “直娘賊,事情都是你們鬧出來的,有本事的去收尾啊。”


    李敢想想就來氣,他不但損失了兩枚極重要的棋子,憑白地擔心了好長時間,躲在軍營裏半個多月,直到陸記在江寧沒有任何動靜後,才敢迴到自己的府中。


    陸記反應之強烈,遠超他的估計,不但馬上展開報複,將楚北打成稀爛,南漢的林州也損失了數千的兵力。


    這還不算,楚南借機自決,就差公開宣布自立,江寧也被鬧得雞犬不寧、人人自危。


    更沒料到的是,大周居然屯兵數萬於江寧之北,離都城隻差一條大江的距離。


    李敢這時以退為進,稱病在家已有數日,這張侍郎還找上門來,可見已是被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


    “李大人,如今國事艱難,還請李大人不要有芥蒂,之前朝中的諸位大臣,也是為朝廷長久計,才不得已對陸記動手,現在看來是大大的下策了。”


    張侍郎訕訕地說道,難得地先檢討一番,再也沒了之前指點大勢的氣魄。


    “張大人,事由何處生、便由何處了,依李某看來,著眼處還是在楚南、在陸記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山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山大公子並收藏再見了,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