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利用林河的水利資源,陸少峰找了很多有經驗的人士諮詢,他沒有曆年的水文資料,隻有多組織一些相關人士多方征求意見。


    除了開挖河道,一條建議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林河的源頭興建大型的水利工程。這處工程不但可以蓄水、調節下遊的水量,還能用來發電,建一個中型水電站。


    同時,在建築蓄水壩這段時間內,林河的水流量相對較少,便於疏通河道,是個一舉多得的辦法。


    看了這個建議,陸少峰跟三兄弟說起來時,李子強一拍大腳說道,這不就是後世林河市那個最著名的林江水庫嗎?


    林江水庫有小千島湖之稱,是一個蓄水量超過十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經李子強提醒,陸少峰這才想起來,著名的林河大頭魚就產自林江水庫。


    於是,這個方案也不用再多做可行性論證,餘下就是該如何建好這座大型水庫。


    林州還沒拿下,工程卻一個個地列入計劃,還都是本時空超大型的,很令趙誌偉為之牙疼。他掌管著財政,錢從哪裏來可要落實到他頭上。


    最直接的辦法,是讓楚南銀行超發貨幣,用於大工程的建設。這種操作在後世不乏許多的例子,那一年為應對海外的經濟危機,國內就搞了一個四萬億的大建設來調動內需市場。


    雖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貨幣貶值,可四萬億工程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不但大大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還使得經濟進入新一輪強勁發展的周期。


    隻是,能不能將這個經驗用到本時空,三人都沒有太多的把握。


    最後還是趙誌偉自說自話地圓了場,表示隻要產業經濟的發展速度足夠快,就能消化掉貨幣超發帶來的負麵影響。


    唐子恆沒有這麽深的理解,治下能有幾個大工程,對本地經濟發展有莫大的好處,也是最明顯的政績工程,他隻擔心能不能按期完成這麽多的工程量。


    唐子恆並沒有馬上迴應陸少峰地話,而是盤算了一會兒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院長,我唯一擔心的是,三大工程同時上馬,最少也需要三萬的勞動力,單以林州的百姓怕是困難很大。”


    林州的精壯勞力,也不過五萬多人,還要從事農耕。


    對此陸少峰也有計較,準備在後續的移民中遷來不下七萬的人口。同時,工程將大量使用蒸汽動力機械,會省去大量的人力。


    “首長,若是在林河的源頭建設大型的水庫,必要時可以人工調節林河的水量,行駛百噸大船就有了保證。”


    趙小偉這時插話,他沒有直接說南下出兵的事情,而是謹慎地說是必要的時候。


    “也有這個考慮在裏麵,最主要的還是想搞幾個大工程加速林州的興起。以後林州是我們同外部聯通的重要前沿,底子必須要打好,這裏也是我們的家鄉啊。”


    陸少峰說著就有些動情,將目光移向飛快退後的窗外景色。


    本時空的楚南,是真正意義上的山青水秀。列車一路向北,隻能偶爾可見鐵路附近的村莊,更多的是起伏的丘陵和生機盎然的綠色。


    看著綠水青山雖是愜意,可也是未開發的表象。不知在本時空,要多長的時間才能在鐵路的沿線,看到車馬嘈雜的混亂景象。


    陸少峰浮想聯翩,一時將車廂裏的其他人忘到了腦後。


    這時,窗外的遠處,有一座高聳的煙囪躍入眼簾。煙囪裏冒出的濃濃黑煙,將一幅秀美的畫卷破壞得幹幹淨淨。


    陸少峰沒有被這不和諧的一幕影響,反而來了精神,問道。


    “這煙囪是哪家工廠的?周圍的百姓會不會有意見,對環境的影響大不大?”


    這一句話問得沒頭沒尾的,唐子恆和趙小偉不好做解釋,都望向杜專員。


    “嗬嗬,少峰,這是楚南最大的鋼鐵廠的煙囪。如今這鋼鐵廠年產量超過了十萬噸,雇有三千多工人。附近的村民也大多在鋼鐵廠做工,哪裏會有什麽意見。”


    而趙小偉習慣性的拿出地圖,鋪開來指點著說道。


    “首長,就是這兒,離潭州還有三十多公裏遠。附近有一個鐵礦山,所以將鋼鐵廠建在這裏。”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這處正是後世楚鋼集團的位置。


    陸少峰知道楚鋼集團的鐵礦石都是依靠外運,而且楚鋼集團是以生產特種鋼立足市場,鋼產量並不太大,年產量還不到一千萬噸。


    “這兒有大型的鐵礦嗎?我怎麽不太清楚。”


    “鐵礦是有的,隻是礦的質量不是很好。楚南沒有太大的鐵礦山,但足夠鋼鐵廠生產三五十年還是可以的。”


    杜專員對自己治下的情況已摸了個大概,因而對答起來毫無困難。


    “看來杜專員已經進入角色了,對治下的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啊。子恆,我們得跟杜專員學習學習。”陸少峰表揚一句後,接著道。


    “每一個州府,都應建立幾個大型的支柱型工廠,不但能解決百姓的就業,還是一個州府綜合實力的體現。永陵的工業在楚南是排頭兵,可永陵有些先天性的劣勢是無法克服的。這也是我們要走出永陵,走出楚南的一個原因。”


    “每一個地方都要因地製宜地發展本地的工業,不能跟風也不能懈怠。杜專員、少恆兄,我們都任重而道遠。”


    說到這裏,陸少峰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對唐子恆說。


    “子恆兄,說起鋼鐵,我想起了另外一件寶貝來。這寶貝就藏在林州的大山裏,永明也有。我估計就在林州和永明的交界處。”


    之前陸少峰就從永明得到了少量的鋁礦石,隻因當時電力十分短缺,就沒有想著去冶煉鋁合金。試驗飛機上天後,他也沒想著用鋁合金造飛機,而是老老實實地從木質結構的做起。


    這樣是為了加快建造速度,也是木材易於得到,便於加工。現在對飛機的要求不高,能飛到上千米的空中,時速達到兩三百公裏就能滿足需求。


    增加了林州水庫的項目,水力發電也是必須要上馬的。這些電能就可以用來冶煉鋁合金,無形中將推動本時空冶金工業的大發展。


    在陸少峰將如何電解鋁合金,以及鋁合金的用途給在坐的幾個人簡單地普及一番後,果然聽得這幾人都是心花怒放且各有所想。


    “院長,你給我派幾名技術人員,迴去我就做這方麵的準備。哈哈,以後我得多跟著院長跑跑,今天這一趟太值得了。”


    唐子恆誇張地表示後,趙小偉也跟著湊趣地問。


    “首長,用鋁合金來造飛機,造價會不會太高了?鎮永軍將來要裝備的飛機可不是小數,那得要多少鋁合金。”


    聽到是合金材料,而且是很難冶煉的鋁合金,趙小偉首先想到的是費用問題。


    光是鎮永軍的坦克,已是花費不少,一個坦克營的預算,趕得上一個團的開支,何況是能在天上飛的飛機。


    “以我們現在的規模和作戰需求,鎮永軍裝備兩三百架飛機就足夠。當然,將來肯定要造上千架的。用鋁合金造,不單單是更好、更能保證安全,還能將飛機的速度大幅提高,這是必須的。”


    幾個人在火車上聊著,時間也過得很快,在火車開始減速時,潭州也就到了。


    總的來說,陸少峰的精神頭很不錯。很長時間沒有外出,跑了這一趟,也隻是隨機地聊一些話題,可他覺得自己的思路,似乎比待在基地裏開闊了許多。


    “看來,還是閉門造車的時間太長了,以後得經常出來走走。”


    就在暗自腹誹之時,火車已穩穩地停到潭州站的站台。陸少峰一看時間,從永陵到潭州近三百公裏的距離,用去近六個小時。


    盡管事先有吩咐,站台上還是很熱鬧,還有幾幅大紅的橫幅很是醒目,上書“熱迾歡迎首長一行”等字樣。


    以李冒帶頭,後麵跟著李迎、張軾、王洵和張澈等潭州的一幹高官,都排隊等在站台上。


    這樣的迎來送往,政務院雖有明文規定不要大肆鋪張,可陸少峰也不想掃眾人的興致。


    火車停穩後,陸少峰並沒有馬上下車,這一切都有一套流程,不管願不願意,都得按流程來辦理。


    錢大勇第一個下車,在他的指揮下,後麵車廂的百十名警衛迅速下車,隨即展開警衛隊型,並控製住所有的通道、占據各處要點。


    杜專員隨後下車,也很認真地檢查各處的安保是否到位後,才再次上車陪著陸少峰走出專用車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山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山大公子並收藏再見了,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