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發便是以前的王工長,在陸記體係裏是一位優秀的技術型人才。陸少峰將蒸汽機的研發項目交給他負責後,又由他主持了鐵路項目的建設,由此一步步地進入到管理階層。


    楚南政務院成立,陸少峰推薦王長發出任交通局長一職,負責楚南的鐵路、公路大建設。張澈跟王長發的工作,本來就沒有什麽交集,也談不上什麽私人恩怨。


    可是在鋼鐵指標的分配上,供銷總社與交通局發生了爭執。供銷總社需要鋼鐵打製農具,交通局需要鋼鐵修路架橋,而現在的鋼鐵產量,一時之間難以同時滿足兩個部門的需求。


    於是,張澈便憑著自己的關係,從鋼鐵的生產源頭下手,理由是農事不能耽誤。


    而王長發知道後,以修建鐵路、公路是戰略性的建設,以同樣不能延誤為借口,一紙公文將供商總社的行徑告到陸少峰那兒。


    “大哥,是兩個部門之間的不同意見,基本上解決了。怎麽這事還傳到你這裏了,你可別聽外麵瞎傳,沒什麽大事。”


    張澈為自己分辯了幾句,心裏卻知道,無論有沒有站得住的說辭,出了這事並流傳開來,肯定已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


    “唉,老二你怎麽不明白呢,現在有多少眼睛盯著我們張家呢。外人可不管你有沒有道理,都會認為是我們張家以勢壓人。”


    張軾說得極為懇切,這次是與陸少峰的親近手下發生了矛盾,大家都能和和氣氣地解決,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呢,人家一打悲情牌,張家可就被動了。


    “大哥,我知道了,以後會盡量注意一些。我沒經曆過官場那些彎彎繞,一時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議論。大哥,哪天誌偉來了,你給我好好解釋一下。”


    見張澈承認了自己的處事不當,張軾也不再揪著這事不放,轉過念頭來尋思起自己一攤子的勞心事。


    潭州的事情也不怎麽消停,張軾同樣也有受人詬病的地方。


    潭州議政廳成立後,除了一些重要的崗位由政務院直接任命外,張軾在用人上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一些部門的副職或縣一級部門的領導,都由議政廳提名,再由政務院任命。


    張軾雖然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地用人任事,但他手中可用之人,也都是昔時同僚或一些親朋故舊,自然而然地,這些人都得了不錯的職位。


    於是,某些人便將用人唯親的帽子,強加到張軾的頭上。


    張軾除了向政務院請求調派更多的人員外,給陸少峰提議,要盡快在潭州創辦行政學院,以培養本州本府的行政人員。


    這事得到陸少峰的大力支持,政務院很快就給予批複,同時要求每一個州府都要建立自己的行政學院,為本地輸送基層公務人員。


    張軾這一手就比張澈高明許多,因而輕鬆化解了大部分的壓力。


    張家兄弟碰到的問題,陸少峰何嚐不清楚呢。


    陸記發展到現在,雖說已基本掌控了局麵,可還有很多事情,並沒有完全按最初的意誌來實施。


    就以用人來說,陸記三兄弟就是大量任用自己的人,重用外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是私心在作祟,實在是可用之人太少。


    所以,陸少峰隻能大辦教育,讓每個州府都開辦一所行政學院,在軍隊中大辦軍校,還不得已辦起了在後世被人唾棄的少年軍校。


    就是陸少峰的幾個弟子,也都被放了出去,趙小三擔任了空軍部隊的團長,王長發去任交通局長。


    若不是要留著李小四將來主持科學院的工作,這名弟子就被李子強拉到軍中組建裝備部去了。


    一號基地,正是晚餐的時間,還是熱熱鬧鬧一桌的人


    “小浩你看我幹嘛,我又不是你的長官,有事你跟老二說。”


    陸少峰不理會蘇浩投來的目光,夾起幾片羊肉放到火鍋裏很認真地涮著。


    六月天涮火鍋,這種滋味實在是爽,再喝上一大口啤酒,更是心曠神怡。


    蘇浩明麵上是迴來述職,實則是想走走門路,將進攻林州的任務給拿到手。


    “三哥,這事我同二哥說了,可二哥推給了你,說要你點頭才行。”


    蘇浩囁嚅著說道,還向李子強和趙誌偉投去求助眼神。可很失望,這一招被兩位正在全神涮肉的人無視,隻得硬著頭皮直麵陸少峰。


    “我又不管軍中的事情,要我點什麽頭。真要是讓我點頭,那你就不要開口了,趕緊的吃,一會兒可別說我餓著你了。”


    蘇浩的少爺做派在陸少峰這兒沒有半分發揮的餘地,蘇小妹在一邊抿著嘴笑,不給自家大哥分毫的助力。


    其他在座的人都也在一邊看熱鬧,梅娘則很貼心地給蘇浩涮了幾片肉後,也是笑個不停。


    “小浩,你就別再動心思了,這事已定下來。不能總讓你占便宜,否則其他的幾個師長不都到我這兒鬧了?”


    最後還是李子強迴應了蘇浩,好意地提醒他。


    “其他人有什麽意見啊,我的第一師可是最精銳的部隊,這次擴編也是最先完成的。”


    蘇浩有些不服氣,還想爭取一下。


    “正因為你的第一師是最精銳的,也得給其它部隊機會吧。就你一個師,將來就能包打天下了?把你的一師放在潭州,是起戰略威脅作用的。林州就讓二師和三師去吧,他們也要得到足夠的鍛煉才行。”


    陸少峰這次算是很給蘇浩麵子,還解釋了幾句。


    “嘿嘿,小浩,你也有重要的任務。這還是哥哥我給你爭取來的呢,你得好好謝謝我才行。”


    這時,趙誌偉開腔賣起了人情,實情也是如此。


    楚南一統軍政,政務院要大力發展民生,還要整軍備戰,一個很大的問題便是人口基數不足。以楚南剛剛過百萬人口的總量,鎮永軍擴軍到五萬多,已是二十取一了。


    若再招募士兵,便大大影響到工農業的生產。


    趙誌偉提出,能不能利用商隊的影響力,從江對岸的楚北和西贛吸納人口,再次組織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江北被鎮永軍打了個稀爛,周軍現在隻能守著幾座大城,廣大的農村和山區已失去控製,正是從此地移民的大好時機。


    而且楚南這幾年的發展已被周邊看在眼裏,已有不少人想法偷偷過江,攜家帶口地逃到楚南來。隻是這種自發性質的遷移,數量還是太少。


    趙誌偉想借用陸記最早的移民辦法,從周邊遷移至少二十萬的民眾來楚南,這事已在政務院通過,現在需要一支軍隊為此項行動提供安全保證。


    “大哥,從江北移民,內河艦隊是主要的運力,我們陸軍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蘇浩聽明白具體任務後,雖有些不甘心,可總好過天天在軍營裏操練,動心之餘也狡猾地提出條件。


    “所以你得謝謝我啊,這次是空軍、內河艦隊和陸軍聯合行動,按理得是李進喜當主角,還是哥哥我為你爭取到總指揮的位置。不但是江北,西贛也是目標,得讓朝廷那幫孫子吐吐血,給哥哥我出口惡氣。”


    從周邊吸納移民,政務院給了非常好的政策。移民將采用陸記生產隊的模式,在指定的區域內從事農耕和工商活動,所有的衣食住行都由政務院承擔。


    這種集體生產方式,陸少峰準備進一步推廣下去。開墾出來的土地,不會進行私有化,而是掌握在政務院手中。


    楚南能開墾的土地,要比熟田和熟地多幾倍,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社會矛盾。


    加上工商業的興起,從事農耕的人口會越來少。在工廠做工,隻需一人工作便能養家糊口,遠比一年到頭在田地裏勞作劃算。


    “你可別小看這次行動,與正麵戰場不同,移民都是小規模多批次的。軍隊要分成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單獨行動,很考驗各部之間的協調、合作,你可別把它當成純粹的護衛。”


    李子強見蘇浩動了心,便開始講其中的困難。


    軍隊分散後,很有可能受到對手的突襲。這就要求手中有數支機動部隊,其中複雜程度並不比一場戰役輕鬆多少。


    “北麵的周軍我沒顧慮,要是西贛的禁軍來搗亂呢,二哥,你得給我劃出一條底條出來,打還是不打,打到什麽程度?”


    蘇浩問到關鍵之處,因為他總覺得,陸少峰不主張現在就跟朝廷完全切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見了,趙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芝山大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芝山大公子並收藏再見了,趙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