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李一帆、孫疙瘩、張大寡婦三人一起,到家裏連續去世三個人的家中,協商購買房子的事。
家有喪事諸事衰,一家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
這個年代鄉鎮買賣房屋,不需要到任何地方辦手續,交錢寫個協議就完了。
沒有房契、地契,也沒有一分錢的交易稅!
價格也便宜得離譜,三間門麵房,後院三間倉庫,三間廂房,九間房子快二百平方,在張大寡婦的溝通交流下,八百六十塊錢,交換地皮和地上所有房產所有權。
第二家是著火的哪一家,家裏沒有錢修建新的房屋,地皮是向生產隊集體申請來的,說的政策是不允許買賣,可是,你要是買賣了,很少會捯舊賬耍賴皮的。
為了將來少一點糾紛,李一帆幹脆把當地人孫疙瘩,當作房屋所有人,避免將來招惹麻煩。
不到中午,兩家的房屋達成交易意向,交錢寫好買賣協議,簽字按指印交易完成。
按照規矩街坊四鄰,都要參與做保當中人,中午要吃一頓飯答謝大家,李一帆依禮如儀,把請客吃飯的時間推到晚上。
中午還有一點時間,就快速找到建築房屋的人,燒毀的房屋地下基礎不動,地上部分修建格局,和挨家的房屋布局一樣,李一帆又掏出六百塊錢,中原地區的工藝品加工中心,有地點、有原料、有人、有倉庫、有門麵,就建立建全了。
魏張孫三個人分權,各自負責一方麵,在自己不能在現場控製一切的情況下,三人分權合作也是無奈之舉。長時間不能現場監管的生意,也隻能靠分權和送利益維持生存了。
中午去一家中原羊肉湯館,一人一碗羊肉湯,每人兩個火燒饃。
羊湯館有一口直徑約一米的大鍋架在爐灶上,鍋內的水中放滿了羊肉、羊雜和羊骨頭。爐膛內火光熊熊,鍋內奶白色的湯在“咕嘟咕嘟”地翻滾,隨著熱氣、煙氣升騰、彌漫,羊肉的香氣肆意飄灑。
鋪子的門臉處都照例放一張桌子,最有看點的是那種厚約兩寸的柳木麵板桌子,四條腿被蹩腳木匠安裝得歪歪扭扭。桌麵上擺有一摞碗,中間是從鍋裏撈出後,被切成小塊的一堆羊肉或羊雜。
桌子上還放細釉陶瓷盆子,厚約一厘米的黃色陶瓷盆。一盆裏是切碎的香菜,即芫荽,另一盆裏是辣椒油。這辣椒油可有講究,一定要割下羊肉上的羊油,放在鍋內煉製,撈出油渣,再放入切碎的紅辣椒,炸至香味溢出即可,盛入盆中待用。
當你向大師傅要一碗羊肉湯,那大師傅便拿一隻碗,動作麻利地往裏放些羊肉或羊雜,再放適量香菜,這可以根據口味多要或少要。
然後大師傅轉身在碗內盛滿奶白色的羊肉湯,再迴身挖半勺羊油辣椒放入碗內,便端上了桌。
漂浮在湯上的辣椒油漸漸化開,彌散出羊肉、香菜和辣椒油的香氣。中原地區的羊肉湯絕不放粉絲、白菜之類,是真正的羊肉湯。桌子上有醋。
醋在羊肉湯館叫“忌諱”,喝羊肉湯要大大的“忌諱”,一口下去,酸、辣、膻俱陳,香溢滿口。
喝羊肉湯的最佳主食是燒餅。涅陽縣大佛寺的燒餅叫火燒饃,硬麵趕開,抹一點油、鹽巴、五香粉,卷起來,性麵十分鍾,趕出中間薄,周邊厚的火燒饃餅胚,放在鏖子上烙出硬殼,還要把起層的地方稍微整形一下看著像旋轉的花兒一樣,然後放進烤爐裏炭火烘烤,烤得兩麵金黃,吃起來外酥裏嫩、香味撲鼻、風味獨特。攜帶方便耐儲存,吃起來和西域烤饢的味道有三分相似!
把剛出爐的火燒饃掰成小塊,泡進滾燙的羊肉湯中,少頃即吃。那燒餅塊蘸著羊肉味、香菜味、辣椒味,帶著還沒被湯汁泡透的酥脆,味道好極了。
這種火燒饃有五香火燒饃、加牛肉火燒饃、加羊肉火燒饃、加豬肉火燒饃和蔥花火燒饃,但是需要預定交錢定做!
這種火燒饃,隻有在涅陽縣、菊潭縣地區流行,其他地方都不一樣了,好像靈寶縣的朱陽鎮,有一家做糊博(音)的飯店,做的燒餅差不多有三分相似,有一點點中原火燒饃那令人難忘的味道!
下午大佛寺的成品交易市場,已經轉移到趙河西邊的交易場地,李一帆跟著張大寡婦和小疙瘩兩個,在當地人的領路下,開啟買、買、買的大掃貨模式,標準是不要抵擋品,隻要是高質量的成品,見麵就拿下,張大寡婦是專業殺價專員,小疙瘩是收貨運輸專員。
手鐲、項鏈、掛件、擺件、熏類、獸類、花鳥、人物、山子、片貨(玉璧、玉圭、玉鐺、玉玦……),要不是準備晚上擺酒,宴請房屋四鄰的中人、房主、建房工頭、當地村長、隊長吃飯,會有更多的賣貨人,賣出多年不遇的大批高質量存貨。
大佛寺之行結束了,李一帆迴招待所,把放在房間內的所有貨物,全部收進空間存放,找老孫頭退了房子,跟著小疙瘩、張大寡婦來到上午就定好的餐館。
魏天賜、賣房子的兩家房主、房子四鄰、賣房中人、當地大隊長、生產隊長、老孫頭、孫疙瘩,坐了滿滿的一桌子客人,晚上的菜品是四個這裏沒有的野味,一大盆麻辣狼肉,一大盆清燉大雁,一盆紅燒野豬肉,一盆大馬哈魚。
不但都是李一帆提供的原材料,還提供了烹飪手法,當地餐館的大廚,根本沒有吃過和做過大馬哈魚,隻是聽他師傅說過,東北黑龍江有大馬哈魚,是一種珍貴的食材,就是不知道怎麽樣烹飪,沒有一點這方麵的製作經驗!
酒醉飯飽賓主盡歡,握手分別賓主盡興各迴各家。
李一帆設立在中原的工藝品加工基地落子建立,麵對三名幫手,在分別的時候,終於還是把先知的東西說了出來,未來可能會有十年左右的風暴時期,都要小心謹慎,生意可以暫時停止三五年。生意可以不做,錢也可以不賺,一定要千萬小心,盡量保護好自己,十餘年後,還會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晚飯後,李一帆辭別三人,走出大佛寺鎮,到了鎮南邊的趙河堤壩上,夜幕低垂,萬籟俱寂,沿著釗河向南走,到來沒有行人的地方,李一帆放出長江750偏三輪摩托車,插上鑰匙打開電門,一腳踹開發動機,上車坐好,扭動手把油門,掛檔加油門,“嗚……”摩托車像一根離弦飛箭一般,向正南方向行駛四公裏,向東拐到312國道上,一直向東駛進涅陽縣城,找到加汽油的地方,拿出自己的介紹信加滿汽油,向著宛城疾馳而去。
一個多小時後,摩托車來到百裏奚路口,大路上幾乎沒有路燈,也沒有行人,李一帆下了摩托車,看了看方向和自己的位置,收起摩托車,向著宛城市內慢慢走去。
今天,在大佛寺大肆掃貨,大批買進的影響太大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快速離開有可能產生危險的區域,是趨吉避兇的一個最佳選擇!
向東步行三百米左右,就快到宛城汽車站附近了,宛城的夜晚,在夜幕遮掩下的宛城汽車站附近的街道,最好不要單人夜行,還是快速尋找一個合適居住的招待所,盡快辦理入住手續,洗漱完了,早早關好房門休息最好!
明天早上,有五點半發往亳州的第一班公交車。
四百公裏外的徽省亳州,在四大中藥集散地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離開燕京的時候,距離安國中藥市場很近了,李一帆考慮很久,最後還是沒有打消了到安國中藥市場去的打算。
安國是漢高祖劉邦取“安邦定國”之意,為安國定名,西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安國縣,宋景德元年(1004年)祁州治所遷至此,故安國古稱“祁州”。
安國市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中藥文化發祥地,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
許昌附近的禹州,也是四大中藥集散地,禹州藥材交易會自春秋戰國開始,禹州一直是全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公元1264年“禹州已經成為藥材匯集之區,填滿街市,故農家深山大壑,采藥者往來不絕”。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詔令全國各地藥商,在禹州集結,開始形成全國性的中藥材集散地。
傳說唐朝藥王孫思邈,曾長期遊居禹州,行醫采藥、著書立說,孫思邈去世後,禹州人民在西關購地建“藥王閣”永久紀念。禹州的中藥文化自此開始繁榮。
但是,李一帆最後決定不再去安國、禹州和江西漳州,隻到安徽亳州,看看中藥行情,購買交易一批中藥材後,立即趕往廣州羊城去,
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是“四大藥都之首”。
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
不難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藥市已很繁榮。
亳州的中藥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雲:“小黃城外芍藥花,十裏五裏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
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藥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藥為主,藥業的發展,促進了藥材業的發展。
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藥材集散地,這也是李一帆要到亳州一行的原因。
明天的目標,安徽亳州!
家有喪事諸事衰,一家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
這個年代鄉鎮買賣房屋,不需要到任何地方辦手續,交錢寫個協議就完了。
沒有房契、地契,也沒有一分錢的交易稅!
價格也便宜得離譜,三間門麵房,後院三間倉庫,三間廂房,九間房子快二百平方,在張大寡婦的溝通交流下,八百六十塊錢,交換地皮和地上所有房產所有權。
第二家是著火的哪一家,家裏沒有錢修建新的房屋,地皮是向生產隊集體申請來的,說的政策是不允許買賣,可是,你要是買賣了,很少會捯舊賬耍賴皮的。
為了將來少一點糾紛,李一帆幹脆把當地人孫疙瘩,當作房屋所有人,避免將來招惹麻煩。
不到中午,兩家的房屋達成交易意向,交錢寫好買賣協議,簽字按指印交易完成。
按照規矩街坊四鄰,都要參與做保當中人,中午要吃一頓飯答謝大家,李一帆依禮如儀,把請客吃飯的時間推到晚上。
中午還有一點時間,就快速找到建築房屋的人,燒毀的房屋地下基礎不動,地上部分修建格局,和挨家的房屋布局一樣,李一帆又掏出六百塊錢,中原地區的工藝品加工中心,有地點、有原料、有人、有倉庫、有門麵,就建立建全了。
魏張孫三個人分權,各自負責一方麵,在自己不能在現場控製一切的情況下,三人分權合作也是無奈之舉。長時間不能現場監管的生意,也隻能靠分權和送利益維持生存了。
中午去一家中原羊肉湯館,一人一碗羊肉湯,每人兩個火燒饃。
羊湯館有一口直徑約一米的大鍋架在爐灶上,鍋內的水中放滿了羊肉、羊雜和羊骨頭。爐膛內火光熊熊,鍋內奶白色的湯在“咕嘟咕嘟”地翻滾,隨著熱氣、煙氣升騰、彌漫,羊肉的香氣肆意飄灑。
鋪子的門臉處都照例放一張桌子,最有看點的是那種厚約兩寸的柳木麵板桌子,四條腿被蹩腳木匠安裝得歪歪扭扭。桌麵上擺有一摞碗,中間是從鍋裏撈出後,被切成小塊的一堆羊肉或羊雜。
桌子上還放細釉陶瓷盆子,厚約一厘米的黃色陶瓷盆。一盆裏是切碎的香菜,即芫荽,另一盆裏是辣椒油。這辣椒油可有講究,一定要割下羊肉上的羊油,放在鍋內煉製,撈出油渣,再放入切碎的紅辣椒,炸至香味溢出即可,盛入盆中待用。
當你向大師傅要一碗羊肉湯,那大師傅便拿一隻碗,動作麻利地往裏放些羊肉或羊雜,再放適量香菜,這可以根據口味多要或少要。
然後大師傅轉身在碗內盛滿奶白色的羊肉湯,再迴身挖半勺羊油辣椒放入碗內,便端上了桌。
漂浮在湯上的辣椒油漸漸化開,彌散出羊肉、香菜和辣椒油的香氣。中原地區的羊肉湯絕不放粉絲、白菜之類,是真正的羊肉湯。桌子上有醋。
醋在羊肉湯館叫“忌諱”,喝羊肉湯要大大的“忌諱”,一口下去,酸、辣、膻俱陳,香溢滿口。
喝羊肉湯的最佳主食是燒餅。涅陽縣大佛寺的燒餅叫火燒饃,硬麵趕開,抹一點油、鹽巴、五香粉,卷起來,性麵十分鍾,趕出中間薄,周邊厚的火燒饃餅胚,放在鏖子上烙出硬殼,還要把起層的地方稍微整形一下看著像旋轉的花兒一樣,然後放進烤爐裏炭火烘烤,烤得兩麵金黃,吃起來外酥裏嫩、香味撲鼻、風味獨特。攜帶方便耐儲存,吃起來和西域烤饢的味道有三分相似!
把剛出爐的火燒饃掰成小塊,泡進滾燙的羊肉湯中,少頃即吃。那燒餅塊蘸著羊肉味、香菜味、辣椒味,帶著還沒被湯汁泡透的酥脆,味道好極了。
這種火燒饃有五香火燒饃、加牛肉火燒饃、加羊肉火燒饃、加豬肉火燒饃和蔥花火燒饃,但是需要預定交錢定做!
這種火燒饃,隻有在涅陽縣、菊潭縣地區流行,其他地方都不一樣了,好像靈寶縣的朱陽鎮,有一家做糊博(音)的飯店,做的燒餅差不多有三分相似,有一點點中原火燒饃那令人難忘的味道!
下午大佛寺的成品交易市場,已經轉移到趙河西邊的交易場地,李一帆跟著張大寡婦和小疙瘩兩個,在當地人的領路下,開啟買、買、買的大掃貨模式,標準是不要抵擋品,隻要是高質量的成品,見麵就拿下,張大寡婦是專業殺價專員,小疙瘩是收貨運輸專員。
手鐲、項鏈、掛件、擺件、熏類、獸類、花鳥、人物、山子、片貨(玉璧、玉圭、玉鐺、玉玦……),要不是準備晚上擺酒,宴請房屋四鄰的中人、房主、建房工頭、當地村長、隊長吃飯,會有更多的賣貨人,賣出多年不遇的大批高質量存貨。
大佛寺之行結束了,李一帆迴招待所,把放在房間內的所有貨物,全部收進空間存放,找老孫頭退了房子,跟著小疙瘩、張大寡婦來到上午就定好的餐館。
魏天賜、賣房子的兩家房主、房子四鄰、賣房中人、當地大隊長、生產隊長、老孫頭、孫疙瘩,坐了滿滿的一桌子客人,晚上的菜品是四個這裏沒有的野味,一大盆麻辣狼肉,一大盆清燉大雁,一盆紅燒野豬肉,一盆大馬哈魚。
不但都是李一帆提供的原材料,還提供了烹飪手法,當地餐館的大廚,根本沒有吃過和做過大馬哈魚,隻是聽他師傅說過,東北黑龍江有大馬哈魚,是一種珍貴的食材,就是不知道怎麽樣烹飪,沒有一點這方麵的製作經驗!
酒醉飯飽賓主盡歡,握手分別賓主盡興各迴各家。
李一帆設立在中原的工藝品加工基地落子建立,麵對三名幫手,在分別的時候,終於還是把先知的東西說了出來,未來可能會有十年左右的風暴時期,都要小心謹慎,生意可以暫時停止三五年。生意可以不做,錢也可以不賺,一定要千萬小心,盡量保護好自己,十餘年後,還會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晚飯後,李一帆辭別三人,走出大佛寺鎮,到了鎮南邊的趙河堤壩上,夜幕低垂,萬籟俱寂,沿著釗河向南走,到來沒有行人的地方,李一帆放出長江750偏三輪摩托車,插上鑰匙打開電門,一腳踹開發動機,上車坐好,扭動手把油門,掛檔加油門,“嗚……”摩托車像一根離弦飛箭一般,向正南方向行駛四公裏,向東拐到312國道上,一直向東駛進涅陽縣城,找到加汽油的地方,拿出自己的介紹信加滿汽油,向著宛城疾馳而去。
一個多小時後,摩托車來到百裏奚路口,大路上幾乎沒有路燈,也沒有行人,李一帆下了摩托車,看了看方向和自己的位置,收起摩托車,向著宛城市內慢慢走去。
今天,在大佛寺大肆掃貨,大批買進的影響太大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快速離開有可能產生危險的區域,是趨吉避兇的一個最佳選擇!
向東步行三百米左右,就快到宛城汽車站附近了,宛城的夜晚,在夜幕遮掩下的宛城汽車站附近的街道,最好不要單人夜行,還是快速尋找一個合適居住的招待所,盡快辦理入住手續,洗漱完了,早早關好房門休息最好!
明天早上,有五點半發往亳州的第一班公交車。
四百公裏外的徽省亳州,在四大中藥集散地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離開燕京的時候,距離安國中藥市場很近了,李一帆考慮很久,最後還是沒有打消了到安國中藥市場去的打算。
安國是漢高祖劉邦取“安邦定國”之意,為安國定名,西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安國縣,宋景德元年(1004年)祁州治所遷至此,故安國古稱“祁州”。
安國市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中藥文化發祥地,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
許昌附近的禹州,也是四大中藥集散地,禹州藥材交易會自春秋戰國開始,禹州一直是全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公元1264年“禹州已經成為藥材匯集之區,填滿街市,故農家深山大壑,采藥者往來不絕”。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詔令全國各地藥商,在禹州集結,開始形成全國性的中藥材集散地。
傳說唐朝藥王孫思邈,曾長期遊居禹州,行醫采藥、著書立說,孫思邈去世後,禹州人民在西關購地建“藥王閣”永久紀念。禹州的中藥文化自此開始繁榮。
但是,李一帆最後決定不再去安國、禹州和江西漳州,隻到安徽亳州,看看中藥行情,購買交易一批中藥材後,立即趕往廣州羊城去,
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是“四大藥都之首”。
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
不難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藥市已很繁榮。
亳州的中藥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雲:“小黃城外芍藥花,十裏五裏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
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藥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藥為主,藥業的發展,促進了藥材業的發展。
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藥材集散地,這也是李一帆要到亳州一行的原因。
明天的目標,安徽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