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切去往蓉城的過程中,前一個星期,《紅岩》雜誌的主編黃興邦也看到了他這一篇奇文,《天若有情》。
《紅岩》雜誌是省級刊物,戰績輝煌,79年創刊後,立刻有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發表,並在去年拿到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這幾年發掘了一批年輕創作者,同時也大力轉載和推廣現實題材作品。
其實從藝術性上來講,《天若有情》是缺乏的,而現實性相對滿足,因此寫了迴信通知錄用。
黃興邦本人寫小說沒天賦,他主攻報告文學。
《天若有情》正是一種第三者的旁觀敘述,讓他覺得挺稀奇,另外,題材的創作也對應了國內嚴峻的治安現實,無疑具有某些現實因素的對應,符合雜誌對現實題材作品的一貫偏愛。
作者的文筆老道辛辣,尤其有一種莫名的可讀感,每每到他有一絲絲要失去閱讀耐心的時候,就立刻拋出新的吸引點,這和傳統小說的詰屈聱牙完全不同,他還不知道那是一種名為爽文節奏感的東西……總之,拿到這篇稿子後,黃興邦一口氣讀完了整個故事。
並抽了一根煙。
太爽了,就像是在看電影,有畫麵感。
黃興邦吸了吸鼻子,為結局的戛然而止感到惋惜。
故事裏麵的主角華弟,終究是死了。
作者餘切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但一度令他以為是某個大神的馬甲,看看他的投稿地,萬縣,他的風格和萬縣的另一個文壇大哥馬識途是很相似的:不愛炫技,無長篇大論的描述,可讀感好,故事性強。
不僅描寫了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也展現了他們在現實困境中的掙紮與矛盾。
而餘切是反過來了,寫一個小混混,但也寫出英雄氣,叫人喜歡他,最後卻又讓其橫死街頭,然後你不禁想,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隻能說一句,妙!
這篇稿子在《紅岩》雜誌的編輯室傳開,不少人想見見這個餘老師是何方神聖。
“他肯定是筆名,誰會叫這個名字呢?像是搞數學的。”
“歲數不小了,至少也得是個中年人,一些提點、感悟,不是年輕人想得到的。”
“這人以小見大,寫的是愛情故事,說的卻是現下的社會……無所事事的人那麽多,都沒有工作,怎麽能不生事呢?”
正好,黃興邦得知馬識途本人迴家探親,順道路過渝省《紅岩》編輯部去蓉城(他本人已在蓉城定居),於是給他看了這位餘切的作品。
馬識途的評價很高。
八十年代的許多作品存在可讀性不強,過於發散的問題,而這個故事卻沒有,契合馬識途本人的創作理念:以讀者優先,擺一個好耍的龍門陣(俚語:聊天,講樂子)。
他說,餘切這個作品是為讀者服務的,以讀者為本。
現在很多作家忙著搞傷痕文學,忙著控訴、表達,他們沒有珍惜自己文字與讀者見麵的機會,錯誤的以為,讀者會永遠的看下去,對他們那套東西癡迷下去。
有時候看看上麵的文章,還不如我三十年代後期,當地下黨的時候,和小衙門和機關結識過的那些小人物擺的龍門陣有意思!我去他們那坐冷板凳,喝冷茶,亂扯談,擺龍門陣,聽到了我難以想象的奇聞異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啊,其實僅僅是五六年後,到八十年代末,已經有很多作者感到“文學和群眾之間曾無與倫比的親密關係”已經消失了。
為什麽消失的如此之快,恐怕這是作者們該去反思的事情。
適逢川省文協在蓉城搞研討會,一些年輕作家和老牌作家前去參加,大家建議,讓這個餘切來研討會上聊聊他的見解,正好也借此見見,他是何方神聖。
黃興邦的手裏缺文章,他也跟著去蓉城公費旅遊,和餘切當麵交流,最好是督促餘切寫一篇文出來,考慮要不要長期合作。
餘切有可能是一個高產作者,他符合高產作者的基本特征:
無業遊民,新人,喜好現實題材類型,文風獨特——這種人往往在一段時期內,他的靈感火花仍然會閃爍下去。
另外,黃興邦對《天若有情》的結局稍有不解,他覺得力度不夠。
這也是需要再討論的。
接下來就是定研討會的寫作主題。作者們會圍繞著某主題展開創作,可以是某題材、某社會熱點、某一名家的作品、某一文學流派等。
眼下有這幾件大事。
頭一個當然是開放,在此框架下,國營轉製、待就業、知青返鄉乃至於高考都是其下的附屬內容。
其次是南方邊境正在進行的衝突,這場戰爭自1979年開始,已經進入長期對峙階段,成為廣大文藝界人士的創作素材,《高山下的花環》以及後麵的《凱旋在子夜》都是這一時期的文章。
而在文學界,曠日持久的大事是對過去如何定義,對未來如何走向,乃至於隨之出現的傷痕文學、反思小說的潮流,借古喻今的對文學曆史的重寫,對民族文化的尋根和西方文學的汲取,朦朧詩派的衰落、還有對啟蒙、人道主義等的提起,在學術創作上對所謂“主體論”的宣揚等等。
一句話總結,這時候文學是很迷茫的,百花齊放和無序混沌是它的一體兩麵,而且有在往徹底的嚴肅文學轉變趨勢。
前麵所提到的“失去和群眾曾有的無與倫比的親密關係”也是這種向嚴肅文學而非大眾文學轉變,所釀造的苦果。
部分作者先自我孤立了讀者,而後讀者也拋棄掉他們。
好在,本次研討會選擇的主題並不是嚴肅文學,由馬識途本人敲定,故而,最終選擇的主題是戰爭。
“這次來的年輕人居多,‘戰爭’這個主題,是否太大了?”黃興邦其實不同意。
然而黃興邦不得不同意,“就是要大一點。”因為馬識途馬大哥已經反駁了,“不大,見不出真水平!”
事情於是定下了。
《紅岩》雜誌是省級刊物,戰績輝煌,79年創刊後,立刻有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發表,並在去年拿到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這幾年發掘了一批年輕創作者,同時也大力轉載和推廣現實題材作品。
其實從藝術性上來講,《天若有情》是缺乏的,而現實性相對滿足,因此寫了迴信通知錄用。
黃興邦本人寫小說沒天賦,他主攻報告文學。
《天若有情》正是一種第三者的旁觀敘述,讓他覺得挺稀奇,另外,題材的創作也對應了國內嚴峻的治安現實,無疑具有某些現實因素的對應,符合雜誌對現實題材作品的一貫偏愛。
作者的文筆老道辛辣,尤其有一種莫名的可讀感,每每到他有一絲絲要失去閱讀耐心的時候,就立刻拋出新的吸引點,這和傳統小說的詰屈聱牙完全不同,他還不知道那是一種名為爽文節奏感的東西……總之,拿到這篇稿子後,黃興邦一口氣讀完了整個故事。
並抽了一根煙。
太爽了,就像是在看電影,有畫麵感。
黃興邦吸了吸鼻子,為結局的戛然而止感到惋惜。
故事裏麵的主角華弟,終究是死了。
作者餘切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但一度令他以為是某個大神的馬甲,看看他的投稿地,萬縣,他的風格和萬縣的另一個文壇大哥馬識途是很相似的:不愛炫技,無長篇大論的描述,可讀感好,故事性強。
不僅描寫了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也展現了他們在現實困境中的掙紮與矛盾。
而餘切是反過來了,寫一個小混混,但也寫出英雄氣,叫人喜歡他,最後卻又讓其橫死街頭,然後你不禁想,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隻能說一句,妙!
這篇稿子在《紅岩》雜誌的編輯室傳開,不少人想見見這個餘老師是何方神聖。
“他肯定是筆名,誰會叫這個名字呢?像是搞數學的。”
“歲數不小了,至少也得是個中年人,一些提點、感悟,不是年輕人想得到的。”
“這人以小見大,寫的是愛情故事,說的卻是現下的社會……無所事事的人那麽多,都沒有工作,怎麽能不生事呢?”
正好,黃興邦得知馬識途本人迴家探親,順道路過渝省《紅岩》編輯部去蓉城(他本人已在蓉城定居),於是給他看了這位餘切的作品。
馬識途的評價很高。
八十年代的許多作品存在可讀性不強,過於發散的問題,而這個故事卻沒有,契合馬識途本人的創作理念:以讀者優先,擺一個好耍的龍門陣(俚語:聊天,講樂子)。
他說,餘切這個作品是為讀者服務的,以讀者為本。
現在很多作家忙著搞傷痕文學,忙著控訴、表達,他們沒有珍惜自己文字與讀者見麵的機會,錯誤的以為,讀者會永遠的看下去,對他們那套東西癡迷下去。
有時候看看上麵的文章,還不如我三十年代後期,當地下黨的時候,和小衙門和機關結識過的那些小人物擺的龍門陣有意思!我去他們那坐冷板凳,喝冷茶,亂扯談,擺龍門陣,聽到了我難以想象的奇聞異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啊,其實僅僅是五六年後,到八十年代末,已經有很多作者感到“文學和群眾之間曾無與倫比的親密關係”已經消失了。
為什麽消失的如此之快,恐怕這是作者們該去反思的事情。
適逢川省文協在蓉城搞研討會,一些年輕作家和老牌作家前去參加,大家建議,讓這個餘切來研討會上聊聊他的見解,正好也借此見見,他是何方神聖。
黃興邦的手裏缺文章,他也跟著去蓉城公費旅遊,和餘切當麵交流,最好是督促餘切寫一篇文出來,考慮要不要長期合作。
餘切有可能是一個高產作者,他符合高產作者的基本特征:
無業遊民,新人,喜好現實題材類型,文風獨特——這種人往往在一段時期內,他的靈感火花仍然會閃爍下去。
另外,黃興邦對《天若有情》的結局稍有不解,他覺得力度不夠。
這也是需要再討論的。
接下來就是定研討會的寫作主題。作者們會圍繞著某主題展開創作,可以是某題材、某社會熱點、某一名家的作品、某一文學流派等。
眼下有這幾件大事。
頭一個當然是開放,在此框架下,國營轉製、待就業、知青返鄉乃至於高考都是其下的附屬內容。
其次是南方邊境正在進行的衝突,這場戰爭自1979年開始,已經進入長期對峙階段,成為廣大文藝界人士的創作素材,《高山下的花環》以及後麵的《凱旋在子夜》都是這一時期的文章。
而在文學界,曠日持久的大事是對過去如何定義,對未來如何走向,乃至於隨之出現的傷痕文學、反思小說的潮流,借古喻今的對文學曆史的重寫,對民族文化的尋根和西方文學的汲取,朦朧詩派的衰落、還有對啟蒙、人道主義等的提起,在學術創作上對所謂“主體論”的宣揚等等。
一句話總結,這時候文學是很迷茫的,百花齊放和無序混沌是它的一體兩麵,而且有在往徹底的嚴肅文學轉變趨勢。
前麵所提到的“失去和群眾曾有的無與倫比的親密關係”也是這種向嚴肅文學而非大眾文學轉變,所釀造的苦果。
部分作者先自我孤立了讀者,而後讀者也拋棄掉他們。
好在,本次研討會選擇的主題並不是嚴肅文學,由馬識途本人敲定,故而,最終選擇的主題是戰爭。
“這次來的年輕人居多,‘戰爭’這個主題,是否太大了?”黃興邦其實不同意。
然而黃興邦不得不同意,“就是要大一點。”因為馬識途馬大哥已經反駁了,“不大,見不出真水平!”
事情於是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