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要重開大明的“百家爭鳴”。


    天牢內的於謙,因為政治閱曆不足,可能一時還無從察覺。


    但夏原吉是何許人也?


    嚴格來算,那可是四朝老臣了,雖未經曆過靖難之役(建文一朝,夏原吉都被外派出差),但在朱棣登基以後便被遷調為戶部尚書官銜。


    此後,夏原吉便長期主管戶部財政以及地方治水、賑災。


    一直到了永樂末期,才因為反對皇帝繼續北征,而遭到遷怒下獄論罪。


    朱棣在榆木川病危崩殂前,才對左右痛唿:“夏原吉愛我!”(此愛非彼愛)


    可以說,夏原吉的政治閱曆非常豐富,又長年身居戶部尚書,對國事大政的方略相當敏銳。


    林煜前後鋪墊了那麽多,中間又特地提出大明的西北有著一處藏經洞,裏麵有著儒釋道三家經典藏書,甚至還有著許多唐末以來失傳的秘藏。


    再加上,夏原吉本就先入為主地以為,林先生或許已經猜出了自己等人的身份背景,那麽這所謂的西北藏經洞,應該也不是隨口一說……


    好吧,過程全錯,結果全對!


    林煜敢保證,他當時確實不知道這些人啥身份,隻是有所推測,點明地圖裏的藏經洞,也是存著拋磚引玉的心思。


    現在,玉已經引出來了,那也是時候開始下一步行動了。


    推動大明開啟“百家爭鳴”時代!


    任何學說隻要一家獨大,不論嘴上說的多好聽,那都必然會迅速趨向於僵硬陳舊和保守。


    這是曆史的必然性,因為持有學說的始終都是人,是人就會有蠅營狗苟,便如兩宋的程朱理學,在兩宋時期能夠不斷改良,甚至下沉到了利於百姓。


    可放到了元明兩朝,因為官府朝廷的大力支持,如今的程朱理學早已成了一潭腥臭惡人的死水,稍微看一眼都覺得“惡心”。


    而且,程朱理學也不是單一的例子,早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的時候,被大漢朝廷獨尊的“儒術”就已經出現過重大問題。


    先說一下漢武帝“獨尊儒術”,它的起源來自於董仲舒進獻“天人感應”說,為漢朝君王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政治法統。


    漢武帝因此得以對內削藩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外北驅匈奴,強勢發動“漢匈之戰”,打出了漢人的骨氣。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董仲舒代表的“儒家”不是儒家,或者說,他代表的僅為儒家學派中的“公羊派”。


    所謂公羊學派,其實就是儒家的幾個分支之一,孔子在世的時候,儒家自然是一家之言,也可以說是孔門。


    可孔子死後,就算都是師承孔子,不同弟子之間,對孔子著作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他們的思想也存在著分歧。


    公羊學派的分歧點,就來自於孔子著作的一部史書《春秋》,也就是儒家“四書五經”的其中一部“經”。


    這也可以說是孔子埋下的雷。


    因為孔子修史奉行“言多必失”,故而用的全是“春秋筆法”,對史書記述通常隻寫某件事的時間、地點和結果。


    這就給了之後的儒家門徒極大的發揮空間,成功催生出了三位儒門“開山始祖”,分別為左丘明、公羊高以及穀梁赤。


    三人根據各自的理解,對《春秋》分別進行了注解,從而形成了《左氏春秋》、《公羊春秋》以及《穀梁春秋》。


    其中,《左氏春秋》注解的沒什麽爭議,也被大部分的儒生廣泛接受,並謂之《左傳》。


    但《公羊春秋》、《穀梁春秋》就不同了,兩部《春秋》的注解差異極大。


    因為這兩本書的內容,漢朝儒生們逐漸分成兩派,一派為公羊學派(傾向於孟子),一派為穀梁君子(傾向於法家)。


    董仲舒獻上“天人感應”,朝廷便推崇公羊學派,一度將那些穀梁君子壓得喘不過氣來。


    漢武帝也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因為公羊學派的“天人感應”確實更利於自己的統治。


    至於儒生們吵架,那就讓他們吵就是了!


    隻是,漢武帝始終沒想到,公羊派的學說埋藏著一顆“巨雷”。


    這顆“巨雷”還差點在自己兒子身上炸了!


    嗯,它的名字叫做君權更替。


    因為漢武帝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太子劉據無法辯解,起兵造反失敗後自殺,皇位輪到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來坐,是為漢昭帝。


    漢武帝留下的五個顧命大臣,也在隨後的元鳳政變中逐一被殺,僅餘霍光一人獨攬大權。


    然後,問題爆發了。


    因為按照公羊學派的理論,天子並不是老天爺的化身,而是老天爺給的一個爵位。


    這事在公羊學派裏叫做“天子一爵”。


    其次,君權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皇帝昏庸,或者皇帝本人能力不足,不適合做天子。


    那麽下麵的人,是可以替代皇帝做天子的。


    這在公羊學派裏叫做“經權說”。


    好好好!


    主少國疑,霍光權傾朝野,正好符合公羊學派的理論。


    那麽漢昭帝應該退位讓賢,讓霍光來做皇帝,自己則是去尋一處百裏之地做諸侯,這才是符合“天人感應”的正確做法啊!


    還別說,確實有人真這麽做了。


    漢昭帝元鳳三年,正好是霍光獨攬大權後的第三年,有個叫眭弘的公羊學派大臣冒出來說:“先師董仲舒曾經說過,即使有繼皇帝位並且遵守文德的君主,也不會妨礙聖人受命於天。


    漢家是堯的後代,有傳國給他姓的運勢。應該普告天下,征求賢能的人,把帝位禪讓給他,而自己退位封得百裏之地,就像殷周二王的後代那樣,以順從天命。”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霍光又不是傻子,他權傾朝野是沒錯,但人家漢室還有那麽多諸侯王,天下人又都在看著他,你勸皇帝禪位給他霍光,是想把霍家架在火上烤嗎?


    於是乎,眭弘被霍光以“公孫病已立”的罪名誅殺。


    一直到漢宣帝繼位,徹底掃清了霍家的勢力,之後又召開“石渠閣會議”。


    算是為之前的公羊派學說打個熱補丁。


    與會的大儒來自全國各地,共有二十三人,有中國的目錄學之祖劉向(修訂《楚辭》、《山海經》)、後來漢元帝時期的輔政大臣蕭望之(南朝蕭氏皇族的祖宗)、丞相韋玄成、禦史大夫薛廣德等等。


    這場會議的結果,便是今後漢朝改尊“穀梁學派”。


    因為公羊派尊“理想王(可以篡位)”,穀梁派尊“現時王(不能篡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霸道總裁胖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霸道總裁胖總並收藏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