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卻是事實。


    南京是因為軍事地理學上的虎踞龍盤,所以才能作為南方政權定都的不二之選。


    但南京也有致命缺點,都說南京可以依托長江天險,天然立於不敗之地。


    可實際上就是,長江全長六千多公裏,別說封建王朝了,就算到了後世也幾乎不可能守得住。


    所以,才有了那句“守江必守淮”。


    相較於綿長曲折的長江,淮河就要短得多,而且整體水係比較穩定,不像長江那樣,看似不可逾越,但其中大大小小的渡口多得壓根沒法防守。


    比如兩宋交替期間,爆發過的采石磯大捷,便是在長江渡口采石磯打的。


    自古定都南京的王朝,唯有守住淮河,才能守住南京,守住南方的基本盤。


    淮河一旦失守,南方王朝距離死期也就不遠了。


    哪怕不定都南京的南宋,人家也是有著淮河作為防線的。


    曆史上,倒不是沒有失去了淮河,也能靠著南京扛住北方王朝南下的案例。


    嗯,那個人叫陳霸先,南陳的開國皇帝,也是史書上記錄的,唯一一位在敵軍大舉渡江,長江防線全麵失守以後,還能成功反推迴去的“大猛男”。


    不過,這家夥的戰績難度太高,幾乎不可複刻。


    但凡想要複刻的南方王朝。


    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這還隻是軍事層麵……


    “還有定都南京的王朝,它雖然達成了商鞅變法裏,最重要的中央集權環節,讓政治中心的廟堂,與經濟中心的財賦,二者合在了一起,但這種中央集權卻是畸形的。”


    “應該說,曆朝曆代都在學習商鞅變法,去盡可能的統一廟堂與財賦,不使國家的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從而達到皇權的集中。”


    “比如唐朝繁華的長安、洛陽兩京,北宋的都城開封……”


    “但這也是有代價的。”


    楊榮這時開口說道:“長安、洛陽、開封,這三座唐宋古都,最終還是都跟著王朝一起衰落了。長安衰落的速度,比之唐廷都還要更快。”


    “史書記載,唐朝皇帝尤喜攜帶群臣,前往洛陽辦公。這已經間接說明,國家的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不可能長期集中在一點。”


    “集中於一點,那國家的其它地方,都會不滿意。”


    鄭和作出補充道:“在下祖籍在南方(鄭和是雲南人),後又居於北方,深知朝廷無論定都在北京或是南京,那另一方都不會滿意。”


    “朝廷定都南京,那北方便會離心,就算蒙古人沒有死灰複燃,南下中原,若有人隻是喊出口號造反,也會激發北方的不滿情緒與離心力,而南方同樣也是如此。”


    “對南方人來說,一旦朝廷定都南京,那我大明的北方各省在他們眼裏,與漠北草原的價值幾乎無二。”


    “北方各省叛亂,對他們而言,相當於不必再承擔高昂賦稅與移民壓力,還能進一步與朝廷皇權集中,去架空挾持皇權。”


    “北方丟了便丟了,北伐什麽的,反而還會耗損南方的財力,吃力不討好!”


    這話說得很糙,但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到了後世,部分地方都還存在有地域歧視呢。


    更何況交通更為封閉落後,語言都不怎麽連通的古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南北朝的百年分裂對峙,南朝除了開始的東晉、劉宋,跑出來北伐了幾次,後麵的幾乎就差不多全躺平了。


    因為東晉衣冠南渡,雖然逃得狼狽,但他們是北方門閥權貴,哪怕就單純為了利益,也能保持最起碼的統一口徑“北伐收複中原”。


    宋武帝劉裕是北府兵出身,而北府兵又是由來自北方的流民所組成的,他當然也會想著北伐收複中原。


    可後麵的齊、梁、陳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是來自南方的門閥勳貴,就算有北方逃難而來的,也都基本被南方門閥同化了。


    北伐收複中原?


    不好意思,我是南方人,為了一群北方人,去花錢賣命幹嘛?


    不值當啊!


    “簡單來說,定都北京有北京的弊端,定都南京也有南京的弊端。”


    “定都北京,弊端無非是漕運的財政重負,南方士紳脫離皇權管製,又長期承擔高額重賦,南方與北方朝廷離心離德是必然現象。”


    “定都南京,那朝廷就無法繼續統禦北方,也無法在北方囤積大量軍隊,守住北方的疆域和人心,而且一旦未來時局有變,朝廷必須被迫放棄北方,那北方就很難再通過北伐去奪迴來了。”


    “不是誰都是朱元璋,也不是誰都有元末那麽好的戰機。”


    “縱觀史書,古往今來,從南到北,北伐成功的僅有朱元璋,這位大明太祖高皇帝一人而已。”


    對於這一點,下麵跪坐著的三名學生都深以為然。


    太祖高皇帝的氣魄,確實千古莫出其二了。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統天下,還是唯一從南打到北且成功之人。


    僅從開國的層麵,讓曆朝任一開國皇帝過來,都指不定會不會玩!


    嗯,包括朱元璋自己,重走一遍老路,他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再成功。


    於謙麵色沉重,皺眉問道:“所以,林先生,這便是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了麽?”


    楊榮搖頭:“確實很難啊,堪稱無解了。”


    鄭和也跟著點頭說:“曆經宋、元兩朝,北地……尤其是北京所在的燕雲十六州,經曆遼、金、元三朝,胡化已經非常嚴重。”


    “我大明到現在立國不過百年,距離太宗陛下遷都,更是不到十年。”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今的朝廷三大營兵馬,就有很大一部分為草原的蒙古人,三千營更是全員來自蒙古各部,與遼東的胡化漢兒騎兵。”


    “朝廷不定都北京,那燕雲十六州與北地人心,都將難以收攏。”


    楊榮說道:“洪武初年,科舉上的南北榜大案,便是南北隔閡的最顯著體現。太祖高皇帝應該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故而設立南北榜,新皇又在去年,重定南北榜,進一步改革,籠絡北方民心。”


    林煜補充了一句:“還有八大塞王。”


    朱元璋想到通過遷都,去籠絡北方的人心,但遷都是無法短時間內完成的,那就移民加分封八大塞王,以此充實北地人口,消弭南北矛盾,同時又囤駐重兵。


    靖難以後,朱棣沒法堅持朱元璋的路子,那就隻能暴力遷都。


    朱棣自己定都北京,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勉強達成了微妙平衡。


    可這個平衡,伴隨著朱棣的駕崩,一去不複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霸道總裁胖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霸道總裁胖總並收藏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