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幹得漂亮!”


    乾清宮裏,崇禎皇帝接到廠衛送來的捷報,砸拳喝道。


    廠衛這個大殺器,終於在戰爭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了。


    尤其是方正化,一個非常有智慧且武功高強的人,不愧為電影龍門客棧中雨化田的原型,有勇有謀,敢拚敢搏。


    當然,錦衣雙傑董長青和吳承鋒,也是廠衛翹楚,不遑多讓。


    盯著報上來的奏功折子,崇禎皇帝欣慰地笑了。


    意氣風發地揮舞著龍袍,他吩咐道:“來人,著兵部立即嘉獎有功將士,傳諭全軍。”


    一瞬間,兵部的行文發到前線各個部隊,盧象升的昌平前線、曹文詔入駐的西山軍營、黃得功、周遇吉的勇衛營轟然沸騰,這一波勇將們,心態爆炸了。


    一次性斬首四百多韃虜斥候,這可是近來前所未有的大軍功,誰也想不到讓廠衛拔了頭籌。


    而相應的,廠衛三雄的大名也在軍中不脛而走。


    軍中的動態傳到崇禎皇帝耳裏,令他老人家深感欣慰。


    老實講,崇禎皇帝一直覺得建奴、叛軍的問題,隻要錢糧充足了,軍隊強大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可是東林黨及其黨爭,卻是大明最大最棘手的問題。


    說實際話,曆朝曆代文臣結黨都免不了,也免不了有黨爭,但都沒有大明來得如此猖狂,如此沒有底線。


    不論東林黨在史書裏多麽偉光正,無論其在道德上多麽“高尚”,但他們代表江南士大夫利益的政治思想,在小冰河天氣導致全國產生大規模災害,國家同時還要內外用兵的情況下,其政治思想都是不合時宜的。


    著名的東林骨幹袁嘟嘟上言稱:“隻要能給臣足夠的兵馬錢糧,臣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請陛下信任臣,臣五年平遼。


    但是五年內,戶部轉運軍餉,工部供應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朝廷內外必須事事配合,才能成功。”


    於是,純潔的本尊讓四部的大臣按照袁嘟嘟的話照辦。


    東林大佬錢謙益、錢龍錫、文孟震等聯合上書:“天下紛爭不止,民眾苦累久矣。臣懇請朝廷減免稅賦,少征商稅……不與民爭利。”


    一樣的,純潔的本尊依舊信任他們,照此辦理。


    ……


    一件件,一樁樁,可以說本尊都相信東林君子們的品德,相信他們一顆為國為民之心。


    可是,謊言總有被揭穿的一天。


    但是,這個代價太大了。


    本尊用大明江山和億兆百姓的鮮血得出一個結論:文臣士子皆可殺!


    乾清宮,崇禎皇帝陰沉如水,海裏迴顧著東林君子所幹的不要臉的事情。


    如果一個黨派代表的地方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矛盾,那麽這個黨派必然是奸黨。


    既然是奸黨,那就必須除掉。


    可是,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縱使身為皇帝,若無特殊助力或者一個好的機會,也是荊棘重重。


    畢竟,東林黨勢力龐大,關係錯綜複雜,黨羽遍布朝野,又豈是一朝一夕之功?


    現在,軍事上的部署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可朝堂上事情,崇禎皇帝卻覺得相當欠缺。


    雖然提拔了一些官員安置在關鍵的崗位上,也讓前次輔王應熊重新入閣,但還缺一個主心骨。


    也因此,這段時間崇禎皇帝從不理會政務,內閣能處理就處理,不能處理,一概留中不發。


    但長久以往,終究不是辦法。


    必須在禦駕親征之前,讓朝廷有序運轉,才是正理。


    其實,崇禎皇帝心裏有一個最佳首輔的人選,那就是前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可不簡單呐!


    自己作為穿越者,都覺得東林黨難以對付解決。


    可溫體仁,幾乎是憑著一己之力,硬是把東林黨壓住一頭。


    像錢謙益、文孟震、錢龍錫等東林大佬,無不是敗在他手下,飲恨大明官場。


    也因此,東林黨人對他恨之入骨,視為眼中釘,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所以,溫體仁和王應熊搭檔,是崇禎皇帝心目中的最佳內閣。


    大道理不說,隻看他們的所作所為。


    溫體仁,這位在《明史》中被列入《奸臣傳》的人物,其一生始終和東林黨在鬥爭。


    生前,他們無法打倒強大的溫體仁。


    可是,等溫體仁死後,機會來了。


    剃頭跪著活下來的東林大佬們,做了奴才也忘不了對溫體仁的恨,一定要痛斥他的奸邪,頌揚東林的忠貞。


    於是,他們在編撰的明史中,把溫體仁塑造成了崇禎朝第一奸相。


    但問題是,人家沒有什麽讓他們好說的呀。


    沒關係,東林的正人君子們有辦法。


    首先,你陷害東林大佬就是奸人,就是奸相。


    雖然,溫體仁陷害的東林大佬都在韃清的屠刀下活下來了。


    其次,說溫體仁媚上,諂媚崇禎皇帝。


    可他娘的問題是,首輔聽皇帝的話,這不是政治正確嗎?


    純屬沒事說事!


    而對於溫體仁的精明幹練,他們就不說了。


    其實不用他們說,想想就知道。


    溫體仁能穩坐內閣首輔這麽長時間,與他過人的辦事能力是分不開的。


    平心而論,作為首輔,如果隻有逢迎的本領,而不能為皇帝排憂解難,是難以得到皇帝長期寵信的。


    據記載,當時內閣代崇禎皇帝起草諭旨時,碰到刑名錢穀一類專業問題,因為頭緒繁雜,其他內閣大學士都是一籌莫展。


    而溫體仁隻要看一眼便了然於胸,從無差錯。


    這就是真本事了。


    所以在他死後,崇禎皇帝還追諡為“文忠”,視其為大忠臣。


    而王應熊,東林正人君子們隻能在他生前罵罵他,死後他們就不敢罵了。


    為什麽?


    因為人家死得太壯烈了,讓東林忠臣們無地自容。


    大明涼涼後,韃清入主中原,東林忠臣們忙著剃頭稱奴才,而被他們罵做王八的王應熊,卻散盡家財,一個人拉起了隊伍跟建奴幹。


    最終,他和他的兩個兒子,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壯哉!


    後永曆皇帝贈太保、建極殿大學士,諡號“文恪”。


    說起來,兩人諡號都有文,這可是對文臣最高的評價了。


    可就是因為都跟東林黨做爭鬥,他們最後都被抹黑得不成樣子了。


    “陛下,前首輔溫體仁業已抵京,現在行人司廓舍洗漱安歇。”


    正思慮間,宮內小黃門進來稟告。


    “快快傳召!”


    說曹操曹操到,崇禎皇帝驀然大喜,心急難耐吩咐道。


    緊接著意識不妥,老東西一把年紀了,車旅勞頓,一路奔波,恐怕骨頭都散架,他柔聲說道:“讓溫愛卿好生休息,再傳召。”


    “諾!”


    小黃門口裏應諾,內心卻是稟然,悄聲退出,親自到行人司等候溫體仁休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崇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冰傳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冰傳奇並收藏崛起崇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