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鬧得挺大,不少人都知道了,老太師府上知道後,就派人想來把百姓抓起來。
可蘇婉言迴府,端木睿了解情況後已經派了人手跟隨保護。
老太師的人叫囂著說那群百姓聚眾鬧事,耀武揚威地要把他們帶走,端木睿的人就跟他們打起來,他們不敵端木睿手下,隻能離開。
京城百姓見他們這群人是南方來的災民,都不敢跟他們接近,害怕染病,在老太師派人煽動下,甚至有人對他們喊打喊殺,要把他們趕出京城,鬧出了很大的亂子。
皇帝知道此事,以秦清風為代表的大臣們生怕皇帝鎮壓殺害災民,勸皇帝接見這些災民,免得引起天下百姓不滿。
皇帝派人去疏導百姓,讓他們不要鬧事,但還是沒有管災民。
在端木睿的人手密切保護下,災民才艱難地到達了宮門外,喊著要見皇帝,要告禦狀。
皇帝無奈,隻好派官員去接洽此事,但官員們也怕染上疫病,都不敢靠近百姓,這麽倒黴的事,皇帝自然想到了端木睿,就派端木睿去。
端木睿把災民安排妥當,把他們所狀告的內容寫成文書呈給皇帝,皇帝看過之後才知道國舅爺是如何打著皇後的旗號賑災的,因此他們告的不僅是國舅爺這個辦事的,還有國舅爺身後的皇後。
而且此事不僅牽扯皇後娘家,還有當地的許多官員,當然最讓他難以決斷的還是對皇後娘家的處置辦法。
他雖然很想削弱他們的勢力,但這牽涉太廣,基本上朝廷一半的官員都跟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處罰太輕達不到效果,如果太重又會導致朝廷動蕩。
他難以決斷,就讓端木睿去安撫災民,許以厚利補償他們,讓他們不要鬧事,趕緊迴鄉。
而災民狀告皇後母家的事在京城裏已經鬧開了,有些被皇後母家欺負過的百姓和家族也趁機向上麵舉報他們的惡行,大臣們又借此上奏皇上,而以前站在皇後太子這一邊的大臣見此情形,也識相地跟皇後母家的勢力劃清界限。
皇帝見這勢頭,想要壓下去已經行不通,隻好揮刀斬亂麻,重點整治皇後娘家的兄弟和家族裏為官的人,他們沒有幾個是幹淨的,都找了罪證貶官的貶官,降職的降職,那個前往賑災的國舅爺也被斬首示眾,看在老太師的麵子上,沒有抄他們的家,但削了爵位,到這個地步,皇後家族就徹底勢弱了。
那些老太師的門生,和依附太師的官員雖然輕易不能再動,但皇帝想辦法也進行了打壓。
至此,外戚權力徹底勢弱,別的嬪妃的娘家短時間內也不敢再冒出頭。
皇後也被關進了大理寺,由大理寺審查定罪,太子見自己依靠的勢力瓦解,最近躲在東宮裏不敢出去,心裏忐忑恐懼,直到皇後也被關押,他就徹底失去了依靠,不知道該怎麽辦好。
他絕望地去獄中見皇後,想問她今後該怎麽辦。
他看到的皇後已經失去了昔日雍容華貴的光彩,頭上沒有任何首飾,穿著最簡樸的深色衣裳,仿佛蒼老了好幾歲似的,臉上都已經長出了深刻的皺紋。
他撲通一聲跪下,哭喊著:“母後……”
皇後笑了笑,保持著端莊,對他說:“我如今已經不是皇後,你這樣稱唿就不對了。”
太子哭得更厲害了些,“母親,兒子以後該怎麽辦?沒有你,沒有舅舅們,兒子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撐下去。”
“你也該長大了,該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沒了我們,你還是要把太子之位保住,否則今後任何一個皇子上位,你都隻能成為階下囚。”
皇後的聲音十分冷靜,甚至帶著幾分冷酷,她看著太子無助傷心,這是她的兒子,她當然心疼,但此刻她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情去說那些,隻想讓他快點自立起來。
“經曆過這件事,你也應該明白了,再大的權勢都有可能轉瞬間消逝,你外公和外祖,上麵還有幾代人,經過了多少年才建立了今天的侯府,才有了今天龐大的勢力,可這又有什麽用,隻要皇帝想,就可以馬上把一切都剝奪。所以,你隻有坐上那個位置才能保全自己,母親就算死了在地下也才能安心。”
太子已經忘了哭,仿佛在想著皇後說的話裏的意思。
“好在,你父皇一直沒有放棄你,你要珍惜機會,好好跟你父皇和大臣們學習治國之事,不要再花天酒地,不務正業。”
太子想起自己之前的種種行為,隻覺得後悔不已,眼淚又順著臉頰流下來。
“母親說的這些你要記住,以後不要再來看我,知道了嗎?”
太子哭著說:“母親,兒臣還會再來的,以前都是兒子不懂事,辜負了你的期望,以後兒臣會學好的。”
皇後嘴角勾著一抹淒涼的笑,“不要再來了,來了母親也給不了你什麽,聽話,以後真的不要再來了,也不要惦記母親,更不能在你父皇麵前提起。”
太子明白了皇後想讓他跟她撇清關係,免得以後影響他的前途,他也就再也沒去過。
皇後最終認下了殺害皇子的罪名,加上幾樁舊事,但她到底是皇後,定罪之前還是要請示皇帝,就在這過程中,皇後就在獄中自盡了。
皇帝得知此事,讓人隱瞞了真相,對外人隻說把皇後打入了冷宮,不過太子是知道的,他痛哭一場,收斂了心性,也不敢在外麵亂說。
八皇子見太子消沉,正是沒有防備的時候,就提了酒去看他,兩人喝著酒,想起許多過去的事,實際上太子從小到大都在欺壓八皇子,可因為八皇子母妃是皇後侍女的關係,兩人從小玩在一處,跟別人有著不同的感情。
八皇子安慰太子,“娘娘雖然被打入冷宮,但總還在宮裏,想她了還是可以偷偷去看她,到時候有我幫你,一定不會讓人發現。”
太子苦笑,喝了一大口酒,迷迷糊糊地說出了真相:“母後已經死了,去哪裏看,除非孤也馬上死了,說不定還能追上母後。”
“死了,不是……”八皇子捂住嘴巴,不敢相信地看著太子。
“死了,自盡的,父皇大怒,說她自作主張,不想接受律例製裁,好像他做了對不起她的事似的。”太子趴在桌子上已經醉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八皇子心下卻歡喜,皇後一死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太子也沒有一點希望了。
“殿下,娘娘去了,但還有我這個做弟弟的,娘娘生前弟弟就答應她輔佐你,她去了弟弟也不改初衷,一樣會幫你。”
“好啊,還是孤的兄弟好,以後孤就把你當親兄弟。”
太子一隻手重重拍在八皇子的肩膀上,八皇子疼得不行,連忙把他手拉了開去。
其實,八皇子哪有這麽好心,他表麵上忠於太子,私下裏卻偷偷跟太子的勢力搞好關係,準備拉攏他們。
皇後娘家失勢,朝廷發生巨大變化,可遠在千裏之外的邊關還是戰事不斷,蘇遂領著眾將士對抗匈奴,接連取得勝利,匈奴缺少糧食,不能長期拖下去,更不甘心認輸,就再一次聯合周邊其他小國共同對付蘇遂大軍,局麵發生扭轉,雙方勢力也發生變化,匈奴那邊占了上風,蘇遂打了敗仗,局勢又僵持住了。
蘇婉言迴到京城以後在府裏休整,想起走之前跟端木睿說要給他做新衣裳,就又跟丫鬟們學習裁衣,縫製衣裳。
靈秀作為丫鬟的代表來問她:“王妃真的要做衣裳嗎?這跟繡花可不一樣,繡花就那麽一小塊布料就行了,壞了扔掉也不覺得可惜,可做衣裳需要那麽大一塊布,做壞了可是不能丟掉的。”
蘇婉言手裏拿著衣裳樣子仔細看著,“做壞了還可以用來做別的小東西啊,那有什麽,又糟蹋不了。”
“可是真的很難的,比繡花還難。”
靈秀作為代表就是來勸說蘇婉言放棄的,因為教她做一件衣裳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可能她們自己能做兩件出來還很輕鬆,而且她們並不認為蘇婉言能學會,她何必浪費這個精力呢,還不如歇著呢。
“我就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情。”蘇婉言看著靈秀,“你是什麽意思,不想讓我學是嗎?還是看不起我,覺得我肯定學不會?”
靈秀連忙擺手,“沒有,沒有,婢子們是覺得學習做衣裳太浪費精力了,不如就讓婢子們做就好了。”
蘇婉言白了她一眼,臉有點紅,“你懂什麽。”
“婢子怎麽不懂,你是想給王爺做,男子的衣裳更加耗時耗力……”
蘇婉言打斷了她,“所以說你就是不懂。出去吧,不要打擾我研究這個”
靈秀無奈隻能走了出去,朝丫鬟們擺手,意思是她失敗了。
端木睿經常攜帶著蘇婉言做的那個香囊,劉三強、耿二蛋他們看見了就覺得奇怪:“王爺帶的這個香囊是哪家繡房買的,還是府裏繡娘做的?”
端木睿心裏得意,拿起香囊看了又看,問他們:“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問題太大了,這香囊做工也太差了,看這針腳都不平,還有這繡花,這是什麽啊,一點也不好看。要是家裏繡娘做的,王爺快點把她打發了吧。”
端木睿想打發了可還行,他笑著說:“告訴你們吧,這是王妃親手做的。”
“王妃啊……”
大家都偷偷發笑,心說原來如此。
端木睿見他們很嫌棄的樣子,冷笑道:“本王我還有人惦記著做個香囊,說明王妃對本王有心,你們呢,除了你們娘親摸過哪個女子給你們做的一針一線嗎?”
大部分人的終身大事都還沒有著落,這是他們的痛點,見王妃終於迴應了王爺的一腔愛意,最近夫妻倆的關係也更加親密,讓他們羨慕嫉妒。
“小的們整日跟王爺待在一起,怎麽可能有人給做針線。”耿二蛋壯著膽子說了一句。
“就是,小的們終身大事王爺也該給操心操心。”劉三強也小聲嘀咕著。
端木睿突然覺著這確實是個問題,他們為了保護他的安危每天跟在他身邊,根本沒有功夫找老婆。
蘇婉言從這裏路過,站在院子外麵恰好聽到他們說到這些,忍不住想笑,決定就不進來打擾了,免得他們找上了自己,讓自己給他們張羅婚事就壞了,還是把這個難題留給端木睿自己吧。
不過端木睿既然這麽喜歡她做的香囊,她就更應該把衣裳做出來給他一個驚喜。
可蘇婉言迴府,端木睿了解情況後已經派了人手跟隨保護。
老太師的人叫囂著說那群百姓聚眾鬧事,耀武揚威地要把他們帶走,端木睿的人就跟他們打起來,他們不敵端木睿手下,隻能離開。
京城百姓見他們這群人是南方來的災民,都不敢跟他們接近,害怕染病,在老太師派人煽動下,甚至有人對他們喊打喊殺,要把他們趕出京城,鬧出了很大的亂子。
皇帝知道此事,以秦清風為代表的大臣們生怕皇帝鎮壓殺害災民,勸皇帝接見這些災民,免得引起天下百姓不滿。
皇帝派人去疏導百姓,讓他們不要鬧事,但還是沒有管災民。
在端木睿的人手密切保護下,災民才艱難地到達了宮門外,喊著要見皇帝,要告禦狀。
皇帝無奈,隻好派官員去接洽此事,但官員們也怕染上疫病,都不敢靠近百姓,這麽倒黴的事,皇帝自然想到了端木睿,就派端木睿去。
端木睿把災民安排妥當,把他們所狀告的內容寫成文書呈給皇帝,皇帝看過之後才知道國舅爺是如何打著皇後的旗號賑災的,因此他們告的不僅是國舅爺這個辦事的,還有國舅爺身後的皇後。
而且此事不僅牽扯皇後娘家,還有當地的許多官員,當然最讓他難以決斷的還是對皇後娘家的處置辦法。
他雖然很想削弱他們的勢力,但這牽涉太廣,基本上朝廷一半的官員都跟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處罰太輕達不到效果,如果太重又會導致朝廷動蕩。
他難以決斷,就讓端木睿去安撫災民,許以厚利補償他們,讓他們不要鬧事,趕緊迴鄉。
而災民狀告皇後母家的事在京城裏已經鬧開了,有些被皇後母家欺負過的百姓和家族也趁機向上麵舉報他們的惡行,大臣們又借此上奏皇上,而以前站在皇後太子這一邊的大臣見此情形,也識相地跟皇後母家的勢力劃清界限。
皇帝見這勢頭,想要壓下去已經行不通,隻好揮刀斬亂麻,重點整治皇後娘家的兄弟和家族裏為官的人,他們沒有幾個是幹淨的,都找了罪證貶官的貶官,降職的降職,那個前往賑災的國舅爺也被斬首示眾,看在老太師的麵子上,沒有抄他們的家,但削了爵位,到這個地步,皇後家族就徹底勢弱了。
那些老太師的門生,和依附太師的官員雖然輕易不能再動,但皇帝想辦法也進行了打壓。
至此,外戚權力徹底勢弱,別的嬪妃的娘家短時間內也不敢再冒出頭。
皇後也被關進了大理寺,由大理寺審查定罪,太子見自己依靠的勢力瓦解,最近躲在東宮裏不敢出去,心裏忐忑恐懼,直到皇後也被關押,他就徹底失去了依靠,不知道該怎麽辦好。
他絕望地去獄中見皇後,想問她今後該怎麽辦。
他看到的皇後已經失去了昔日雍容華貴的光彩,頭上沒有任何首飾,穿著最簡樸的深色衣裳,仿佛蒼老了好幾歲似的,臉上都已經長出了深刻的皺紋。
他撲通一聲跪下,哭喊著:“母後……”
皇後笑了笑,保持著端莊,對他說:“我如今已經不是皇後,你這樣稱唿就不對了。”
太子哭得更厲害了些,“母親,兒子以後該怎麽辦?沒有你,沒有舅舅們,兒子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撐下去。”
“你也該長大了,該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沒了我們,你還是要把太子之位保住,否則今後任何一個皇子上位,你都隻能成為階下囚。”
皇後的聲音十分冷靜,甚至帶著幾分冷酷,她看著太子無助傷心,這是她的兒子,她當然心疼,但此刻她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情去說那些,隻想讓他快點自立起來。
“經曆過這件事,你也應該明白了,再大的權勢都有可能轉瞬間消逝,你外公和外祖,上麵還有幾代人,經過了多少年才建立了今天的侯府,才有了今天龐大的勢力,可這又有什麽用,隻要皇帝想,就可以馬上把一切都剝奪。所以,你隻有坐上那個位置才能保全自己,母親就算死了在地下也才能安心。”
太子已經忘了哭,仿佛在想著皇後說的話裏的意思。
“好在,你父皇一直沒有放棄你,你要珍惜機會,好好跟你父皇和大臣們學習治國之事,不要再花天酒地,不務正業。”
太子想起自己之前的種種行為,隻覺得後悔不已,眼淚又順著臉頰流下來。
“母親說的這些你要記住,以後不要再來看我,知道了嗎?”
太子哭著說:“母親,兒臣還會再來的,以前都是兒子不懂事,辜負了你的期望,以後兒臣會學好的。”
皇後嘴角勾著一抹淒涼的笑,“不要再來了,來了母親也給不了你什麽,聽話,以後真的不要再來了,也不要惦記母親,更不能在你父皇麵前提起。”
太子明白了皇後想讓他跟她撇清關係,免得以後影響他的前途,他也就再也沒去過。
皇後最終認下了殺害皇子的罪名,加上幾樁舊事,但她到底是皇後,定罪之前還是要請示皇帝,就在這過程中,皇後就在獄中自盡了。
皇帝得知此事,讓人隱瞞了真相,對外人隻說把皇後打入了冷宮,不過太子是知道的,他痛哭一場,收斂了心性,也不敢在外麵亂說。
八皇子見太子消沉,正是沒有防備的時候,就提了酒去看他,兩人喝著酒,想起許多過去的事,實際上太子從小到大都在欺壓八皇子,可因為八皇子母妃是皇後侍女的關係,兩人從小玩在一處,跟別人有著不同的感情。
八皇子安慰太子,“娘娘雖然被打入冷宮,但總還在宮裏,想她了還是可以偷偷去看她,到時候有我幫你,一定不會讓人發現。”
太子苦笑,喝了一大口酒,迷迷糊糊地說出了真相:“母後已經死了,去哪裏看,除非孤也馬上死了,說不定還能追上母後。”
“死了,不是……”八皇子捂住嘴巴,不敢相信地看著太子。
“死了,自盡的,父皇大怒,說她自作主張,不想接受律例製裁,好像他做了對不起她的事似的。”太子趴在桌子上已經醉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八皇子心下卻歡喜,皇後一死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太子也沒有一點希望了。
“殿下,娘娘去了,但還有我這個做弟弟的,娘娘生前弟弟就答應她輔佐你,她去了弟弟也不改初衷,一樣會幫你。”
“好啊,還是孤的兄弟好,以後孤就把你當親兄弟。”
太子一隻手重重拍在八皇子的肩膀上,八皇子疼得不行,連忙把他手拉了開去。
其實,八皇子哪有這麽好心,他表麵上忠於太子,私下裏卻偷偷跟太子的勢力搞好關係,準備拉攏他們。
皇後娘家失勢,朝廷發生巨大變化,可遠在千裏之外的邊關還是戰事不斷,蘇遂領著眾將士對抗匈奴,接連取得勝利,匈奴缺少糧食,不能長期拖下去,更不甘心認輸,就再一次聯合周邊其他小國共同對付蘇遂大軍,局麵發生扭轉,雙方勢力也發生變化,匈奴那邊占了上風,蘇遂打了敗仗,局勢又僵持住了。
蘇婉言迴到京城以後在府裏休整,想起走之前跟端木睿說要給他做新衣裳,就又跟丫鬟們學習裁衣,縫製衣裳。
靈秀作為丫鬟的代表來問她:“王妃真的要做衣裳嗎?這跟繡花可不一樣,繡花就那麽一小塊布料就行了,壞了扔掉也不覺得可惜,可做衣裳需要那麽大一塊布,做壞了可是不能丟掉的。”
蘇婉言手裏拿著衣裳樣子仔細看著,“做壞了還可以用來做別的小東西啊,那有什麽,又糟蹋不了。”
“可是真的很難的,比繡花還難。”
靈秀作為代表就是來勸說蘇婉言放棄的,因為教她做一件衣裳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可能她們自己能做兩件出來還很輕鬆,而且她們並不認為蘇婉言能學會,她何必浪費這個精力呢,還不如歇著呢。
“我就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情。”蘇婉言看著靈秀,“你是什麽意思,不想讓我學是嗎?還是看不起我,覺得我肯定學不會?”
靈秀連忙擺手,“沒有,沒有,婢子們是覺得學習做衣裳太浪費精力了,不如就讓婢子們做就好了。”
蘇婉言白了她一眼,臉有點紅,“你懂什麽。”
“婢子怎麽不懂,你是想給王爺做,男子的衣裳更加耗時耗力……”
蘇婉言打斷了她,“所以說你就是不懂。出去吧,不要打擾我研究這個”
靈秀無奈隻能走了出去,朝丫鬟們擺手,意思是她失敗了。
端木睿經常攜帶著蘇婉言做的那個香囊,劉三強、耿二蛋他們看見了就覺得奇怪:“王爺帶的這個香囊是哪家繡房買的,還是府裏繡娘做的?”
端木睿心裏得意,拿起香囊看了又看,問他們:“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問題太大了,這香囊做工也太差了,看這針腳都不平,還有這繡花,這是什麽啊,一點也不好看。要是家裏繡娘做的,王爺快點把她打發了吧。”
端木睿想打發了可還行,他笑著說:“告訴你們吧,這是王妃親手做的。”
“王妃啊……”
大家都偷偷發笑,心說原來如此。
端木睿見他們很嫌棄的樣子,冷笑道:“本王我還有人惦記著做個香囊,說明王妃對本王有心,你們呢,除了你們娘親摸過哪個女子給你們做的一針一線嗎?”
大部分人的終身大事都還沒有著落,這是他們的痛點,見王妃終於迴應了王爺的一腔愛意,最近夫妻倆的關係也更加親密,讓他們羨慕嫉妒。
“小的們整日跟王爺待在一起,怎麽可能有人給做針線。”耿二蛋壯著膽子說了一句。
“就是,小的們終身大事王爺也該給操心操心。”劉三強也小聲嘀咕著。
端木睿突然覺著這確實是個問題,他們為了保護他的安危每天跟在他身邊,根本沒有功夫找老婆。
蘇婉言從這裏路過,站在院子外麵恰好聽到他們說到這些,忍不住想笑,決定就不進來打擾了,免得他們找上了自己,讓自己給他們張羅婚事就壞了,還是把這個難題留給端木睿自己吧。
不過端木睿既然這麽喜歡她做的香囊,她就更應該把衣裳做出來給他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