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結束,邊境恢複安定,臣就想讓當地能快些恢複市肆,讓邊境繁榮起來,百姓的生活也能有所保障。”
“這本不該是臣的職責,但當地百姓聯名請求,臣不敢推辭,因此才多做了一些。”
正因為做多了,讓百姓愛戴,所以才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下麵的官員不停小聲議論,有的說他這就是越權,有收買人心之嫌,有的說他想百姓之所想,做得對,遠在邊境,事出從權,沒有及時上報朝廷也情有可原。
皇帝咳嗽一聲,議論的官員都停了下來,大殿上恢複了安靜。
“若你說的是事實,那也有越權不報之嫌,至於你是否有叛國通敵,今日朕正好問個清楚。”
近身內侍不需他示下,已經帶了王管事上來。
王管事跪在殿中,知道一抬頭就能看見龍椅上的皇帝,就把頭深深埋在胸口,身體如篩糠一般顫抖。
“王泉,你怎會出現在大殿之上?”
王泉一個下人出現在這殿堂之上確實讓人吃驚,尤其是蘇遂,他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聽見王泉抓住蘇遂哭喊:“老爺,老爺,事情瞞不住了,是小的無能,沒有替你保守住秘密。”
此話一出,蘇遂大驚失色,官員們也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皇帝自然不用跟一個下人發話,他身邊的近侍開口了:“王泉,你就說說看,你為何出現在這大殿之上。”
王管事朝著上麵不停磕頭,“將軍的一應書信都要經過小的之手,小的早就發現將軍跟匈奴人通信,這次匈奴人進犯邊關都是他們商量好的,因為有王爺隨軍,所以一開始打得甚是激烈,王爺離開之後,老爺就跟匈奴人暗地裏和談,如今的邊關幾乎就是被匈奴人霸占了。”
他說完之後,官員們的議論聲更大了。
蘇遂狠厲地看著王泉,嗬斥道:“我對你向來不薄,你為何要如此陷害我,證據呢,你說你看到了我跟匈奴人的通信,把信件找出來讓大家都看看。”
王泉此時也豁出去了,雖然緊張害怕,滿臉的汗水,但他大聲說著:“證據一定是被你離京之前就銷毀了,我親眼見到過那些信件。”
蘇遂朝著皇帝說:“皇上,臣的忠肝義膽天地可鑒,如果拿不出來證據,臣是不會承認的。”
官員們此時看著殿上的情形,已經停止了議論,所有人都各懷心思,大部分自然都要看皇上的意思,剛才的殿閣大學士又站了出來,朝皇帝道:“陛下,此事萬不可草率,沒有證據怎麽跟天下人交代。”
老將軍也冷哼一聲,“通敵叛國是小事嗎,沒有證據豈能憑著一個下人的一麵之詞來定罪。”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啊。”
“此事幹係著皇上的英名,不能輕率。”
又有幾個大臣勸皇帝謹慎處置這件事,也算是在為此時處於危機中的蘇遂求情。
皇帝的臉黑成了鍋底,但五六個大臣出麵提醒規勸,他也不能一意孤行,隻好對蘇遂說:“朕還要讓專人仔細的查,從今日起你就迴府安心修養,不必參與朝中事物,等事情水落石出再說吧。”
“是,謝陛下。”
蘇遂就緩緩走出了大殿,腳步沉重,背影看起來十分疲憊。
他還沒走出宮門,就有皇帝的近身內侍傳了皇帝口諭,讓他交出兵權,他不得不從。
冷清寥落地迴到府裏,算是被軟禁起來,軍中事物不能插手,也不能跟任何官員結交,所有正常的應酬往來都停止了,門庭冷清,隻有幾個下屬偷偷送來慰問的禮物和信件。
若沒有這莫須有的通敵叛國一事,他是凱旋而歸的大將軍,此時此刻估計想來巴結攀附的人把門檻都踢斷了。
家宴上,所有人都沒有一絲歡喜,蘇遂看了一眼蘇婉言和蘇語嫻,發現沒有蘇鶴鳴的身影,就問蘇婉言:“你弟弟人呢,不想看到我這個父親?”
蘇婉言連忙說:“鶴鳴跟先生出門遊曆去了,因為父親迴來的消息……”
她看了一眼霍青青,說出了實情,“父親迴來的消息女兒是昨天才知道的。”
蘇鶴鳴前幾日跟肖時出門去了,要學習奇門遁甲這些東西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所以肖時經常帶他出門。
而蘇遂剛迴來,蘇婉言還沒有機會跟他說蘇鶴鳴已經拜高人為師。
蘇遂聽了蘇婉言說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什麽?昨天才知道,我早就修了書信迴府,你為何昨天才知道?”
說完他看了一眼霍青青,大聲質問:“是你故意隱瞞是嗎?你為何要如此?”
霍青青扭頭狠狠瞪了蘇婉言一眼,拉住站起身的蘇遂,柔聲說:“老爺,是妾身不好,妾身事多,婉言也常出府去,想告訴她一直沒找到機會。你消消氣,妾身和孩子們盼了你這麽久才把你盼迴來,至少好好吃頓飯。”
霍青青這是在告自己的狀,蘇婉言就說:“女兒又開了一家藥鋪,所以有時會去照管,也不是總不在家。父親,繼母說的對,女兒和姐姐都盼著你迴家,今天什麽都不說,先開開心心吃這頓飯,算是為你接風洗塵。”
在蘇遂麵前,她還是忍著厭惡叫霍青青繼母,保持著基本的禮節。
她又端起酒杯對蘇遂說:“女兒敬父親,望父親身體康健,心想事成,也祝父親打了大勝仗,凱旋而歸,保護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蘇遂感慨萬千,忙端起酒杯飲了一口,現在他蒙受冤屈,最想聽到的就是這些發自真心的話語。
蘇婉言也抿了一口,看了一眼霍青青和蘇語嫻說:“女兒和繼母跟姐姐,我們這些至親的人都相信父親是受了冤枉,我們隻會替你感到榮耀,也相信父親的事肯定能很快真相大白。”
霍青青連忙說:“是啊,老爺,我們都相信你,昨天聽說你被皇上留在宮裏,我們都急壞了,婉言來跟我說,有人誣陷你,我們半刻也沒耽誤,立刻把那些可能被人拿來當做證據的東西都銷毀了,他們來了那麽多人愣是沒找到一點證據。”
她說完又拽了一下蘇語嫻,蘇語嫻也趕緊端起酒杯敬蘇遂,“女兒相信父親吉人自有天相,肯定很快就能沉冤得雪。”
其實,她和霍青青心裏此時都快滴血了,蘇遂費了那麽大的力氣打了勝仗,結果非但沒有升官加爵,反而被軟禁在家,連往日的輝煌都黯淡了下去。
她幾乎看到太子妃的位置離自己越來越遠,她此時還能保持淡定已經很不容易了。
蘇遂聽了大家的話,終於沒再發脾氣,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吃了一頓飯。
飯後,天已經黑透了,就叫蘇婉言去了他的書房。
蘇婉言這才把蘇鶴鳴這段時間在製作暗器、武器的超常天賦跟蘇遂說了,又說了他拜師於肖時,學習奇門遁甲的事。
蘇遂感到震驚的同時,欣喜自不待然,而且覺得這都是蘇婉言教導有方,心裏對她更為讚賞。
蘇遂又跟她說了今日大殿之上,王泉指認他通敵叛國之事。
“這件事絕對是皇上故意構陷父親,可惜父親舍身忘死為國殺敵,到頭來卻被他猜忌陷害。”蘇婉言心裏十分痛恨。
蘇遂也顯然是對皇帝失望了,眼裏充滿了落寞,不住地歎息。
“我聽你繼母說,你得到消息稱有人誣陷為父,這消息從何而來?”
蘇婉言遲疑了一下說了實話,“是端木睿,他來告訴的女兒。”
蘇遂沉吟著點頭,正思索著,就聽見窗戶傳來一聲響動,他警惕地看了一眼就走了出去,竟一眼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院子裏。
黑漆漆的院子隻能看到一個人的輪廓,蘇遂開口問:“請問閣下是……”
高大的身影轉過來,蘇遂立刻認出來就是剛才蘇婉言才提到的端木睿,連忙說:“原來是王爺,快請進裏麵說話。”
蘇婉言在門口已經聽到,心下詫異這端木睿又是告密又是深夜前來,不知又抱著什麽目的,畢竟他是被皇帝密切關注的人,她不得不多想。
端木睿進來,她立刻見了禮,而端木睿竟然跟蘇遂行了個大禮。
“若不是本王把戰功都讓將軍頂了,也不至於讓皇帝心裏起疑,更不會有後麵的事。”他非常抱歉地說。
蘇遂連連擺手,“也是臣不該應了百姓,替他們恢複市肆,私自決定教匈奴人種植和修建房屋,就應該打完仗立刻請求迴京。”
“將軍所做的事都是利國為民的好事,隻是皇帝疑心太重,苦了將軍。”
聽了端木睿和蘇遂的話,蘇婉言才知道了更多內情,想起當時她還懷疑端木睿是逃兵就覺得有些愧疚。
隻聽端木睿又說:“將軍如今軍權被奪,又被軟禁在府裏,不知以後有何打算?”
蘇遂冷笑一聲,“還能如何,等著皇帝終於認清事實,赦免了臣,或者邊關又起戰事,需要臣的時候,皇帝就會想起臣的好處,又恢複臣的自由,派臣帶兵上陣。不過臣自然是希望邊關一直和平下去。”
此話顯得皇帝十分涼薄,端木睿最能體會這種無奈受傷的心情,就笑了笑沒說話。
蘇遂也笑了笑,“這樣也挺好,在家修身養性,沒有應酬公務反而清靜。”
“本王隻是覺著委屈了將軍,埋沒了將軍。”端木睿笑著看了蘇遂一眼,“說起來本王和將軍是同病相憐,若將軍不嫌本王事多,或者不嫌本王那裏也是冷冷清清,不妨互相走動起來,將來也是個照應,將軍,你說呢?”
他這話的意思,蘇婉言都聽懂了,更別說蘇遂,他立刻明白端木睿是想拉攏自己。
蘇遂看著端木睿笑了笑,“臣剛從戰場上迴來,還沒緩過來,需要休養,再者皇帝下令不許臣結交官員,臣總不能頂著風頭讓皇上不高興。”
他這話是明顯表示自己拒絕跟端木睿結交,但端木睿沒有在意,反而說:“是本王性子急了,自然要等到將軍修養好了再說,而且以後日子長遠,本王會等著將軍登門。”
“這本不該是臣的職責,但當地百姓聯名請求,臣不敢推辭,因此才多做了一些。”
正因為做多了,讓百姓愛戴,所以才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下麵的官員不停小聲議論,有的說他這就是越權,有收買人心之嫌,有的說他想百姓之所想,做得對,遠在邊境,事出從權,沒有及時上報朝廷也情有可原。
皇帝咳嗽一聲,議論的官員都停了下來,大殿上恢複了安靜。
“若你說的是事實,那也有越權不報之嫌,至於你是否有叛國通敵,今日朕正好問個清楚。”
近身內侍不需他示下,已經帶了王管事上來。
王管事跪在殿中,知道一抬頭就能看見龍椅上的皇帝,就把頭深深埋在胸口,身體如篩糠一般顫抖。
“王泉,你怎會出現在大殿之上?”
王泉一個下人出現在這殿堂之上確實讓人吃驚,尤其是蘇遂,他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聽見王泉抓住蘇遂哭喊:“老爺,老爺,事情瞞不住了,是小的無能,沒有替你保守住秘密。”
此話一出,蘇遂大驚失色,官員們也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皇帝自然不用跟一個下人發話,他身邊的近侍開口了:“王泉,你就說說看,你為何出現在這大殿之上。”
王管事朝著上麵不停磕頭,“將軍的一應書信都要經過小的之手,小的早就發現將軍跟匈奴人通信,這次匈奴人進犯邊關都是他們商量好的,因為有王爺隨軍,所以一開始打得甚是激烈,王爺離開之後,老爺就跟匈奴人暗地裏和談,如今的邊關幾乎就是被匈奴人霸占了。”
他說完之後,官員們的議論聲更大了。
蘇遂狠厲地看著王泉,嗬斥道:“我對你向來不薄,你為何要如此陷害我,證據呢,你說你看到了我跟匈奴人的通信,把信件找出來讓大家都看看。”
王泉此時也豁出去了,雖然緊張害怕,滿臉的汗水,但他大聲說著:“證據一定是被你離京之前就銷毀了,我親眼見到過那些信件。”
蘇遂朝著皇帝說:“皇上,臣的忠肝義膽天地可鑒,如果拿不出來證據,臣是不會承認的。”
官員們此時看著殿上的情形,已經停止了議論,所有人都各懷心思,大部分自然都要看皇上的意思,剛才的殿閣大學士又站了出來,朝皇帝道:“陛下,此事萬不可草率,沒有證據怎麽跟天下人交代。”
老將軍也冷哼一聲,“通敵叛國是小事嗎,沒有證據豈能憑著一個下人的一麵之詞來定罪。”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啊。”
“此事幹係著皇上的英名,不能輕率。”
又有幾個大臣勸皇帝謹慎處置這件事,也算是在為此時處於危機中的蘇遂求情。
皇帝的臉黑成了鍋底,但五六個大臣出麵提醒規勸,他也不能一意孤行,隻好對蘇遂說:“朕還要讓專人仔細的查,從今日起你就迴府安心修養,不必參與朝中事物,等事情水落石出再說吧。”
“是,謝陛下。”
蘇遂就緩緩走出了大殿,腳步沉重,背影看起來十分疲憊。
他還沒走出宮門,就有皇帝的近身內侍傳了皇帝口諭,讓他交出兵權,他不得不從。
冷清寥落地迴到府裏,算是被軟禁起來,軍中事物不能插手,也不能跟任何官員結交,所有正常的應酬往來都停止了,門庭冷清,隻有幾個下屬偷偷送來慰問的禮物和信件。
若沒有這莫須有的通敵叛國一事,他是凱旋而歸的大將軍,此時此刻估計想來巴結攀附的人把門檻都踢斷了。
家宴上,所有人都沒有一絲歡喜,蘇遂看了一眼蘇婉言和蘇語嫻,發現沒有蘇鶴鳴的身影,就問蘇婉言:“你弟弟人呢,不想看到我這個父親?”
蘇婉言連忙說:“鶴鳴跟先生出門遊曆去了,因為父親迴來的消息……”
她看了一眼霍青青,說出了實情,“父親迴來的消息女兒是昨天才知道的。”
蘇鶴鳴前幾日跟肖時出門去了,要學習奇門遁甲這些東西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所以肖時經常帶他出門。
而蘇遂剛迴來,蘇婉言還沒有機會跟他說蘇鶴鳴已經拜高人為師。
蘇遂聽了蘇婉言說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什麽?昨天才知道,我早就修了書信迴府,你為何昨天才知道?”
說完他看了一眼霍青青,大聲質問:“是你故意隱瞞是嗎?你為何要如此?”
霍青青扭頭狠狠瞪了蘇婉言一眼,拉住站起身的蘇遂,柔聲說:“老爺,是妾身不好,妾身事多,婉言也常出府去,想告訴她一直沒找到機會。你消消氣,妾身和孩子們盼了你這麽久才把你盼迴來,至少好好吃頓飯。”
霍青青這是在告自己的狀,蘇婉言就說:“女兒又開了一家藥鋪,所以有時會去照管,也不是總不在家。父親,繼母說的對,女兒和姐姐都盼著你迴家,今天什麽都不說,先開開心心吃這頓飯,算是為你接風洗塵。”
在蘇遂麵前,她還是忍著厭惡叫霍青青繼母,保持著基本的禮節。
她又端起酒杯對蘇遂說:“女兒敬父親,望父親身體康健,心想事成,也祝父親打了大勝仗,凱旋而歸,保護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蘇遂感慨萬千,忙端起酒杯飲了一口,現在他蒙受冤屈,最想聽到的就是這些發自真心的話語。
蘇婉言也抿了一口,看了一眼霍青青和蘇語嫻說:“女兒和繼母跟姐姐,我們這些至親的人都相信父親是受了冤枉,我們隻會替你感到榮耀,也相信父親的事肯定能很快真相大白。”
霍青青連忙說:“是啊,老爺,我們都相信你,昨天聽說你被皇上留在宮裏,我們都急壞了,婉言來跟我說,有人誣陷你,我們半刻也沒耽誤,立刻把那些可能被人拿來當做證據的東西都銷毀了,他們來了那麽多人愣是沒找到一點證據。”
她說完又拽了一下蘇語嫻,蘇語嫻也趕緊端起酒杯敬蘇遂,“女兒相信父親吉人自有天相,肯定很快就能沉冤得雪。”
其實,她和霍青青心裏此時都快滴血了,蘇遂費了那麽大的力氣打了勝仗,結果非但沒有升官加爵,反而被軟禁在家,連往日的輝煌都黯淡了下去。
她幾乎看到太子妃的位置離自己越來越遠,她此時還能保持淡定已經很不容易了。
蘇遂聽了大家的話,終於沒再發脾氣,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吃了一頓飯。
飯後,天已經黑透了,就叫蘇婉言去了他的書房。
蘇婉言這才把蘇鶴鳴這段時間在製作暗器、武器的超常天賦跟蘇遂說了,又說了他拜師於肖時,學習奇門遁甲的事。
蘇遂感到震驚的同時,欣喜自不待然,而且覺得這都是蘇婉言教導有方,心裏對她更為讚賞。
蘇遂又跟她說了今日大殿之上,王泉指認他通敵叛國之事。
“這件事絕對是皇上故意構陷父親,可惜父親舍身忘死為國殺敵,到頭來卻被他猜忌陷害。”蘇婉言心裏十分痛恨。
蘇遂也顯然是對皇帝失望了,眼裏充滿了落寞,不住地歎息。
“我聽你繼母說,你得到消息稱有人誣陷為父,這消息從何而來?”
蘇婉言遲疑了一下說了實話,“是端木睿,他來告訴的女兒。”
蘇遂沉吟著點頭,正思索著,就聽見窗戶傳來一聲響動,他警惕地看了一眼就走了出去,竟一眼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院子裏。
黑漆漆的院子隻能看到一個人的輪廓,蘇遂開口問:“請問閣下是……”
高大的身影轉過來,蘇遂立刻認出來就是剛才蘇婉言才提到的端木睿,連忙說:“原來是王爺,快請進裏麵說話。”
蘇婉言在門口已經聽到,心下詫異這端木睿又是告密又是深夜前來,不知又抱著什麽目的,畢竟他是被皇帝密切關注的人,她不得不多想。
端木睿進來,她立刻見了禮,而端木睿竟然跟蘇遂行了個大禮。
“若不是本王把戰功都讓將軍頂了,也不至於讓皇帝心裏起疑,更不會有後麵的事。”他非常抱歉地說。
蘇遂連連擺手,“也是臣不該應了百姓,替他們恢複市肆,私自決定教匈奴人種植和修建房屋,就應該打完仗立刻請求迴京。”
“將軍所做的事都是利國為民的好事,隻是皇帝疑心太重,苦了將軍。”
聽了端木睿和蘇遂的話,蘇婉言才知道了更多內情,想起當時她還懷疑端木睿是逃兵就覺得有些愧疚。
隻聽端木睿又說:“將軍如今軍權被奪,又被軟禁在府裏,不知以後有何打算?”
蘇遂冷笑一聲,“還能如何,等著皇帝終於認清事實,赦免了臣,或者邊關又起戰事,需要臣的時候,皇帝就會想起臣的好處,又恢複臣的自由,派臣帶兵上陣。不過臣自然是希望邊關一直和平下去。”
此話顯得皇帝十分涼薄,端木睿最能體會這種無奈受傷的心情,就笑了笑沒說話。
蘇遂也笑了笑,“這樣也挺好,在家修身養性,沒有應酬公務反而清靜。”
“本王隻是覺著委屈了將軍,埋沒了將軍。”端木睿笑著看了蘇遂一眼,“說起來本王和將軍是同病相憐,若將軍不嫌本王事多,或者不嫌本王那裏也是冷冷清清,不妨互相走動起來,將來也是個照應,將軍,你說呢?”
他這話的意思,蘇婉言都聽懂了,更別說蘇遂,他立刻明白端木睿是想拉攏自己。
蘇遂看著端木睿笑了笑,“臣剛從戰場上迴來,還沒緩過來,需要休養,再者皇帝下令不許臣結交官員,臣總不能頂著風頭讓皇上不高興。”
他這話是明顯表示自己拒絕跟端木睿結交,但端木睿沒有在意,反而說:“是本王性子急了,自然要等到將軍修養好了再說,而且以後日子長遠,本王會等著將軍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