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東北十八大山珍—麅子
重生八零年代:開局狩獵熊瞎子 作者:林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麅子,東北十八大山珍之一,排名第六。
和黃皮麂子一樣,是難得沒有膻味兒,隻有鮮味兒的山獸。
麅子肉很不一般,自身味道偏清淡,但卻又不寡,和兔子肉那種沒鹽淡水的肉是不一樣的。
麅子肉自身風味兒很足,不管是拿來烤還是剁餡兒,都是很好的做法,而且不用加太多佐料,就粗鹽下去,再撒把蔥花爆香就行。
這時候肯定有人要說了,說麅子肉不是沒啥味道嗎?吃起來很寡的啊,啥滋味兒都沒有。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麅子肉沒滋味兒,那是對於東北人兒來說的。
東北人平時就吃得鹹,再加上醬菜和各種大醬吃得多,嘴裏頭早就成了重口了,麅子肉吃進去那自然是品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這主要是飲食習慣造成的。
再稍微往南走一些,都不用到秦嶺地區,哪怕是太行山區的人,來吃麅子肉,那都絕對是有滋有味兒,讚不絕口的~
胡大海說的野菜餃子,就是麅子肉一種非常經典的做法。
這野菜餃子,可不是單單用野菜去包。
而是要用麅子大腿上的肉來做主餡兒,細細的剁成碎肉,再往裏頭剁上小蔥花、搶吧蒜。
小蔥花都知道,這個大家夥兒都見過,不用細說。
搶吧蒜呢,其實就是小根兒蒜,也叫野山蒜。
這東西在林區裏頭還是蠻好找的。
往山腰子上走,不能說是遍地都是吧,也可以說是滿山滿穀了,就底下是小蒜瓣兒頭,然後上麵像是蒜苗一樣,帶著些許辛辣、刺鼻味道的綠植就是。
除了這些以外,還要再加焯水、炒製、剁碎後的山糜子、刺嫩芽、小葉兒芹。
山糜子,就是野韭菜,刺嫩芽,就是香椿芽子,小葉芹,就是野芹菜,要去山坡底下或者池塘溝子旁邊兒上才好找到。
當然,有條件的,還會再整上些剁的碎碎的榆黃蘑、黑木耳、榛蘑這些。
胡大海呢,最喜歡的就是黑木耳了。
上邊兒所說的這些個,都是很好找的野菜,也就榆黃蘑不太好找,其他的在林區裏頭那遍地都是,吃都吃不完。
多到什麽程度呢?
就這麽說吧,頭天割完,睡一覺起來,就又能長出來密密麻麻一大片,多到都不稀的有人專門去種...
就有這麽誇張!
就是因為自然資源如此豐富,所以東北才會有了那句經典的“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美譽。
話說迴來。
野菜餃子呢,作為胡大海心目中排名極高的一道好菜,做起來肯定不會是那麽簡單的。
除了以上這些,還需要在和餡兒的時候,不能去加水,而是要加豬大骨湯和化開的豬油混合出來的油水。
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野菜本身就吸油,不把油量給足了,那吃進嘴裏就會發幹、發澀、發苦,毫無口感可言。
二呢,是麅子肉作為山獸肉,雖沒有膻味兒,但卻擁有所有山獸肉共同的缺點。
那就是偏柴、偏幹,隻有加了油水滋潤以後,山獸肉的香氣才能全麵激發出來!
當然,還有另外幾種不同的做法,比如純用麅子肉,或者麅子肉和魚肉剁碎了混一起。
這幾種做法香是夠香,但就是太膩了,吃不了幾個就頂得慌,胡大海並不是特別喜歡。
“你快別說了。”
“再說下去,我都要餓的走不動道了...”
朱老三聽了一路胡大海跟他絮叨野草餃子的做法以及有多好吃,聽的他那是口水嘩嘩直流,肚囊子裏頭都咕嚕嚕叫了起來。
“想吃那正好啊~”
“叫上你媳婦兒來我家唄,今晌午咱就整頓香的吃!”
“正好咱兩家也挨得近~”
胡大海笑嗬嗬的道。
朱老三這個人品性不壞,而且今天還特意來給他通風報信,他再怎麽說,也得要表示一下的。
不然白占了人家這麽大的好處,麵兒上都說不過去。
“成!”
朱老三也沒跟胡大海整你謙我讓那一套,直接就滿臉笑意的應了下來。
……
倆人兒背著大青栗子迴了屯子,已經是晌午十來點了。
一進村兒,就又是一夥人哄上來看熱鬧,有人還想占便宜,腆個老臉問胡大海能不能給他割兩塊兒嚐嚐。
胡大海自然是要婉拒的。
開玩笑!
他跟朱老三兩個,帶著黑豹深一腳淺一腳的擱山上跑了好幾個鍾頭,費盡千辛萬苦才整了這麽兩隻大麅子迴來,你丫雙手插兜,上下兩片兒嘴片子一碰,就要要走好幾斤。
鬧呢?
胡大海沒當場甩臉子罵他,就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想吃麅子肉,好辦!拿錢來就成,一斤八毛,概不賒賬!
這種試圖才吃白喝的招式,對他胡大海使是沒有用的。
他別的本事沒有,就是主打一個臉厚心黑,絕不可能像別的獵人那樣為了麵子就分你點兒。
絕不可能!
再說了,這種臭毛病就不能慣。
今天你給了這個半斤,明天那個也來跟你要,你給不給?
你分不分?
你給了分了,你自個兒吃虧。
你不給不分,或者給了這個沒分那個,你瞧好了吧,指定要被別人在背後說壞話,什麽看人下菜碟兒,什麽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就都來了。
再一個,今天這半斤給了,那人家之後要再跟你要一斤呢?
人就這樣啊,今天敢要伸手要半斤,明天敢要多少胡大海都不敢想。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當沒聽見。
……
笑哈哈的擠出哄鬧的人群。
胡大海和朱老三一起迴到院子,把倆大麅子就地往院裏一扔,然後直接拿了麻繩過來,拴腿淩空掛好。
趙月月和林芳兵這時候也好奇的湊了過來。
倆姑娘也不知道是啥時候來的,剛剛正在一起捆籬笆牆。
院子已經在她倆夜以繼日的忙活下全部清幹淨了,一根兒雜草都沒有,她倆甚至還鋪了一條短短的,直通向主屋的卵石路。
也不知道是從哪兒整來的材料,估計八成是哪個河溝子。
“不錯不錯!”
“你倆真是我的賢內助!”
老屋院子裏的一切變化胡大海都看在眼裏,他把麅子一丟,恨不得當場就抱著這倆大姑娘狠狠的親上兩口!
啥叫男女搭配,幹活兒不累啊~
這就是!
和黃皮麂子一樣,是難得沒有膻味兒,隻有鮮味兒的山獸。
麅子肉很不一般,自身味道偏清淡,但卻又不寡,和兔子肉那種沒鹽淡水的肉是不一樣的。
麅子肉自身風味兒很足,不管是拿來烤還是剁餡兒,都是很好的做法,而且不用加太多佐料,就粗鹽下去,再撒把蔥花爆香就行。
這時候肯定有人要說了,說麅子肉不是沒啥味道嗎?吃起來很寡的啊,啥滋味兒都沒有。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麅子肉沒滋味兒,那是對於東北人兒來說的。
東北人平時就吃得鹹,再加上醬菜和各種大醬吃得多,嘴裏頭早就成了重口了,麅子肉吃進去那自然是品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這主要是飲食習慣造成的。
再稍微往南走一些,都不用到秦嶺地區,哪怕是太行山區的人,來吃麅子肉,那都絕對是有滋有味兒,讚不絕口的~
胡大海說的野菜餃子,就是麅子肉一種非常經典的做法。
這野菜餃子,可不是單單用野菜去包。
而是要用麅子大腿上的肉來做主餡兒,細細的剁成碎肉,再往裏頭剁上小蔥花、搶吧蒜。
小蔥花都知道,這個大家夥兒都見過,不用細說。
搶吧蒜呢,其實就是小根兒蒜,也叫野山蒜。
這東西在林區裏頭還是蠻好找的。
往山腰子上走,不能說是遍地都是吧,也可以說是滿山滿穀了,就底下是小蒜瓣兒頭,然後上麵像是蒜苗一樣,帶著些許辛辣、刺鼻味道的綠植就是。
除了這些以外,還要再加焯水、炒製、剁碎後的山糜子、刺嫩芽、小葉兒芹。
山糜子,就是野韭菜,刺嫩芽,就是香椿芽子,小葉芹,就是野芹菜,要去山坡底下或者池塘溝子旁邊兒上才好找到。
當然,有條件的,還會再整上些剁的碎碎的榆黃蘑、黑木耳、榛蘑這些。
胡大海呢,最喜歡的就是黑木耳了。
上邊兒所說的這些個,都是很好找的野菜,也就榆黃蘑不太好找,其他的在林區裏頭那遍地都是,吃都吃不完。
多到什麽程度呢?
就這麽說吧,頭天割完,睡一覺起來,就又能長出來密密麻麻一大片,多到都不稀的有人專門去種...
就有這麽誇張!
就是因為自然資源如此豐富,所以東北才會有了那句經典的“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美譽。
話說迴來。
野菜餃子呢,作為胡大海心目中排名極高的一道好菜,做起來肯定不會是那麽簡單的。
除了以上這些,還需要在和餡兒的時候,不能去加水,而是要加豬大骨湯和化開的豬油混合出來的油水。
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野菜本身就吸油,不把油量給足了,那吃進嘴裏就會發幹、發澀、發苦,毫無口感可言。
二呢,是麅子肉作為山獸肉,雖沒有膻味兒,但卻擁有所有山獸肉共同的缺點。
那就是偏柴、偏幹,隻有加了油水滋潤以後,山獸肉的香氣才能全麵激發出來!
當然,還有另外幾種不同的做法,比如純用麅子肉,或者麅子肉和魚肉剁碎了混一起。
這幾種做法香是夠香,但就是太膩了,吃不了幾個就頂得慌,胡大海並不是特別喜歡。
“你快別說了。”
“再說下去,我都要餓的走不動道了...”
朱老三聽了一路胡大海跟他絮叨野草餃子的做法以及有多好吃,聽的他那是口水嘩嘩直流,肚囊子裏頭都咕嚕嚕叫了起來。
“想吃那正好啊~”
“叫上你媳婦兒來我家唄,今晌午咱就整頓香的吃!”
“正好咱兩家也挨得近~”
胡大海笑嗬嗬的道。
朱老三這個人品性不壞,而且今天還特意來給他通風報信,他再怎麽說,也得要表示一下的。
不然白占了人家這麽大的好處,麵兒上都說不過去。
“成!”
朱老三也沒跟胡大海整你謙我讓那一套,直接就滿臉笑意的應了下來。
……
倆人兒背著大青栗子迴了屯子,已經是晌午十來點了。
一進村兒,就又是一夥人哄上來看熱鬧,有人還想占便宜,腆個老臉問胡大海能不能給他割兩塊兒嚐嚐。
胡大海自然是要婉拒的。
開玩笑!
他跟朱老三兩個,帶著黑豹深一腳淺一腳的擱山上跑了好幾個鍾頭,費盡千辛萬苦才整了這麽兩隻大麅子迴來,你丫雙手插兜,上下兩片兒嘴片子一碰,就要要走好幾斤。
鬧呢?
胡大海沒當場甩臉子罵他,就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想吃麅子肉,好辦!拿錢來就成,一斤八毛,概不賒賬!
這種試圖才吃白喝的招式,對他胡大海使是沒有用的。
他別的本事沒有,就是主打一個臉厚心黑,絕不可能像別的獵人那樣為了麵子就分你點兒。
絕不可能!
再說了,這種臭毛病就不能慣。
今天你給了這個半斤,明天那個也來跟你要,你給不給?
你分不分?
你給了分了,你自個兒吃虧。
你不給不分,或者給了這個沒分那個,你瞧好了吧,指定要被別人在背後說壞話,什麽看人下菜碟兒,什麽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就都來了。
再一個,今天這半斤給了,那人家之後要再跟你要一斤呢?
人就這樣啊,今天敢要伸手要半斤,明天敢要多少胡大海都不敢想。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當沒聽見。
……
笑哈哈的擠出哄鬧的人群。
胡大海和朱老三一起迴到院子,把倆大麅子就地往院裏一扔,然後直接拿了麻繩過來,拴腿淩空掛好。
趙月月和林芳兵這時候也好奇的湊了過來。
倆姑娘也不知道是啥時候來的,剛剛正在一起捆籬笆牆。
院子已經在她倆夜以繼日的忙活下全部清幹淨了,一根兒雜草都沒有,她倆甚至還鋪了一條短短的,直通向主屋的卵石路。
也不知道是從哪兒整來的材料,估計八成是哪個河溝子。
“不錯不錯!”
“你倆真是我的賢內助!”
老屋院子裏的一切變化胡大海都看在眼裏,他把麅子一丟,恨不得當場就抱著這倆大姑娘狠狠的親上兩口!
啥叫男女搭配,幹活兒不累啊~
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