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不扣錢就得死?大人這番話還真是獨特呀,著實讓下官聞所未聞。”
李運不解地問道,不克扣錢財就得死,這是什麽道理?就算李運有著兩個腦袋也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陶源本不願多說什麽,可誰讓他跟李運談得來呢?不然的話,也不會將他留下喝酒。
“你既然追問了,那我跟你交個底,反正這也不算什麽秘密。”陶源說道。
“洗耳恭聽。”
原來,每年從朝廷撥付的銀兩中,當地官員都會從中克扣一部分,經由層層盤剝,最後用於百姓身上的錢財實在是少之又少。
諸如今年李運到手的賑災款是四萬兩,這些年已經是不少了,往年臨淄縣都是三萬兩。
而被克扣的賑災款中,小部分用於修建衙門,比如:衙門的轎子老舊需要換,衙門的門麵破了又需要換。
總而言之,用四個字形容:修繕門麵。這一切的一切總不能從官員身上出錢吧?所以,他們就會想辦法從朝廷哪裏克扣銀兩。
如此倒也不算什麽,除卻這些,各地官員相互賄賂的錢也是從中獲利,說的簡單些,就是貪贓。
然而,就算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是不敢全部貪了,單說臨城賑災款中剩下的三十五萬兩,所有人加起來也挺多貪墨十五萬兩,可剩下的二十萬兩呢?
既不存入府庫,又沒有花在百姓身上,難道就這麽神奇的消失了不成?
看出了李運的疑問,陶源笑著解釋道:“這便是我剛才與你說的,不扣錢就得死,若我們不將錢扣下來,死的就是我們。”
“大人乃臨城太守,一城知府,何人敢殺你?”
陶源苦笑說:“太守算個屁,我上麵還有節度使,節度使上麵還有王公貴族,在他們麵前,我等不過連螻蟻都不是,想要殺死一個太守,不過就是彈指之間。”
言語至此,李運算是聽明白了,剩下的二十萬兩全部被孝敬給了朝廷的王公貴族。
“真是諷刺,朝廷用來賑濟百姓的錢財,到了最後竟然又迴到了朝廷?”李運冷笑道。
難怪朝廷那些王公貴族富的流油,李運還納悶他們哪來這麽多錢?合著都是盤剝老百姓的,真是一群畜生王八蛋。
“自古皆如此,林大人不必生氣,我等初入官場,亦曾如你這般憤慨,可到頭來又如何呢?胳膊終究是拗不過大腿的。”其中一位縣令說道。
在場的好些人,那個人不曾年輕過?那人又不曾熱血過?可到頭來又怎樣呢?麵對深不見底的官場,除卻同流合汙便是身首異處。
若他們不按照上麵大人物交代下來的做,那麽死的就是他們。
想當初那番豪言壯誌,為民請願的心緒早已被死亡的恐懼支配,為了活下去,便隻能照做。
這就是官場,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為官之道。
“大人,下官還有一問,請您答疑解惑?”李運又開口問道。
“你可是想問,這錢到底歸入誰家的口袋?”
陶源之說,恰是當年他與頂頭上司的問題,事情說至此,人的好奇心總是不免被勾起來,打破砂鍋問到底,乃是人之本性。
李運重重地點了點頭。
“不可說!”
陶源則直接不告訴李運答案,方才跟李運說這麽多已經是他最大的極限,畢竟李運現在還不是他們的人,至少現在還不能說。
見他不說,李運也沒有過分追問下去,畢竟這種事情的確是不可隨意與他人言說,不過,有件事,李運還得詢問他們。
“大人,你有沒有聽說過十三年前的房家和樂家?”李運隨口問了一句。
此言一出,陶源端在手中的杯子嚇的沒有拿穩,將杯中之水都撒了出來,隻覺得背後有著一種莫名的涼意。
李運見到他嚇的有些心慌,心中愈發好奇,自己隻是提了提,他便如此緊張,其中必然暗存貓膩,甚至比貪墨案還要可怕。
陶源看著李運,眼神中透露著異樣,很是警惕地問:“你……你為什麽突然問十三年前的事情?”
“也沒什麽,就是轄區內有一件案子涉及到了十三年前的案件,大人既為太守,想來對此有所耳聞,特來請教。”李運隨便找了個理由糊弄過去,總不能說自己是為了調查樂瑤被殺的事情吧。
“我勸你一句,這件案子趕緊封藏,不要再追查下去。”
“為什麽?”
“我言盡於此。”
有些話陶源不敢多說,他怕說了自己不止是命沒了,甚至整個陶家都要跟著陪葬,這絕對是帝國一件不可言說的秘辛。
至於陶源為什麽會知道?原因很簡單,因為十三年前,陶源便是在那場屠殺中僅有幾個活下來的人。
將賑災款分下去之後,陶源便是讓他們都離開了,今天他的心情不甚很好,尤其是聽到李運談及十三年前的屠殺案,他本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可沒想到當年的畫麵一幕幕又浮現腦海。
盛極一時的兩大家族,最後皚皚白骨壘砌成山,無數人的鮮血流淌成河,那一雙雙死不瞑目的雙眸,在黑暗中睜著雙眼看著自己。
那些人是惡魔,他們手中殘忍的屠刀連呱呱墜地嬰童都不放過,喝人血、食人肉、啃人骨,十三年前的那場慘案,至今都是臨城最恐怖的噩夢。
那一晚,整個臨城都變成了地獄,那一晚,仿若經曆了無數個春秋一樣漫長。
從太守府出來後,李運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在太守府附近隨便找了一處露天的茶館坐了下來,觀剛才陶源的行為舉止,他必然是知曉什麽。
本想著夜晚潛入太守府好好探查一番,可意外的事情發生啦。
時至日暮,呆在附近的李運忽然聽到太守府內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隻聽到有人大喊:“大事不好了,太守大人遇刺。”
“遇刺?!”
李運暗叫一聲不好,好不容易尋得一條突破口,就這麽死了,想至此,也不管什麽,直接衝到了太守府。
直見陶源屍體被一根長矛釘在柱子上麵,死的不能再死。
而在柱子的一旁寫著五個字:“殺人者,雲王。”
</p>
“不扣錢就得死?大人這番話還真是獨特呀,著實讓下官聞所未聞。”
李運不解地問道,不克扣錢財就得死,這是什麽道理?就算李運有著兩個腦袋也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陶源本不願多說什麽,可誰讓他跟李運談得來呢?不然的話,也不會將他留下喝酒。
“你既然追問了,那我跟你交個底,反正這也不算什麽秘密。”陶源說道。
“洗耳恭聽。”
原來,每年從朝廷撥付的銀兩中,當地官員都會從中克扣一部分,經由層層盤剝,最後用於百姓身上的錢財實在是少之又少。
諸如今年李運到手的賑災款是四萬兩,這些年已經是不少了,往年臨淄縣都是三萬兩。
而被克扣的賑災款中,小部分用於修建衙門,比如:衙門的轎子老舊需要換,衙門的門麵破了又需要換。
總而言之,用四個字形容:修繕門麵。這一切的一切總不能從官員身上出錢吧?所以,他們就會想辦法從朝廷哪裏克扣銀兩。
如此倒也不算什麽,除卻這些,各地官員相互賄賂的錢也是從中獲利,說的簡單些,就是貪贓。
然而,就算給他們再大的膽子也是不敢全部貪了,單說臨城賑災款中剩下的三十五萬兩,所有人加起來也挺多貪墨十五萬兩,可剩下的二十萬兩呢?
既不存入府庫,又沒有花在百姓身上,難道就這麽神奇的消失了不成?
看出了李運的疑問,陶源笑著解釋道:“這便是我剛才與你說的,不扣錢就得死,若我們不將錢扣下來,死的就是我們。”
“大人乃臨城太守,一城知府,何人敢殺你?”
陶源苦笑說:“太守算個屁,我上麵還有節度使,節度使上麵還有王公貴族,在他們麵前,我等不過連螻蟻都不是,想要殺死一個太守,不過就是彈指之間。”
言語至此,李運算是聽明白了,剩下的二十萬兩全部被孝敬給了朝廷的王公貴族。
“真是諷刺,朝廷用來賑濟百姓的錢財,到了最後竟然又迴到了朝廷?”李運冷笑道。
難怪朝廷那些王公貴族富的流油,李運還納悶他們哪來這麽多錢?合著都是盤剝老百姓的,真是一群畜生王八蛋。
“自古皆如此,林大人不必生氣,我等初入官場,亦曾如你這般憤慨,可到頭來又如何呢?胳膊終究是拗不過大腿的。”其中一位縣令說道。
在場的好些人,那個人不曾年輕過?那人又不曾熱血過?可到頭來又怎樣呢?麵對深不見底的官場,除卻同流合汙便是身首異處。
若他們不按照上麵大人物交代下來的做,那麽死的就是他們。
想當初那番豪言壯誌,為民請願的心緒早已被死亡的恐懼支配,為了活下去,便隻能照做。
這就是官場,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為官之道。
“大人,下官還有一問,請您答疑解惑?”李運又開口問道。
“你可是想問,這錢到底歸入誰家的口袋?”
陶源之說,恰是當年他與頂頭上司的問題,事情說至此,人的好奇心總是不免被勾起來,打破砂鍋問到底,乃是人之本性。
李運重重地點了點頭。
“不可說!”
陶源則直接不告訴李運答案,方才跟李運說這麽多已經是他最大的極限,畢竟李運現在還不是他們的人,至少現在還不能說。
見他不說,李運也沒有過分追問下去,畢竟這種事情的確是不可隨意與他人言說,不過,有件事,李運還得詢問他們。
“大人,你有沒有聽說過十三年前的房家和樂家?”李運隨口問了一句。
此言一出,陶源端在手中的杯子嚇的沒有拿穩,將杯中之水都撒了出來,隻覺得背後有著一種莫名的涼意。
李運見到他嚇的有些心慌,心中愈發好奇,自己隻是提了提,他便如此緊張,其中必然暗存貓膩,甚至比貪墨案還要可怕。
陶源看著李運,眼神中透露著異樣,很是警惕地問:“你……你為什麽突然問十三年前的事情?”
“也沒什麽,就是轄區內有一件案子涉及到了十三年前的案件,大人既為太守,想來對此有所耳聞,特來請教。”李運隨便找了個理由糊弄過去,總不能說自己是為了調查樂瑤被殺的事情吧。
“我勸你一句,這件案子趕緊封藏,不要再追查下去。”
“為什麽?”
“我言盡於此。”
有些話陶源不敢多說,他怕說了自己不止是命沒了,甚至整個陶家都要跟著陪葬,這絕對是帝國一件不可言說的秘辛。
至於陶源為什麽會知道?原因很簡單,因為十三年前,陶源便是在那場屠殺中僅有幾個活下來的人。
將賑災款分下去之後,陶源便是讓他們都離開了,今天他的心情不甚很好,尤其是聽到李運談及十三年前的屠殺案,他本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可沒想到當年的畫麵一幕幕又浮現腦海。
盛極一時的兩大家族,最後皚皚白骨壘砌成山,無數人的鮮血流淌成河,那一雙雙死不瞑目的雙眸,在黑暗中睜著雙眼看著自己。
那些人是惡魔,他們手中殘忍的屠刀連呱呱墜地嬰童都不放過,喝人血、食人肉、啃人骨,十三年前的那場慘案,至今都是臨城最恐怖的噩夢。
那一晚,整個臨城都變成了地獄,那一晚,仿若經曆了無數個春秋一樣漫長。
從太守府出來後,李運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在太守府附近隨便找了一處露天的茶館坐了下來,觀剛才陶源的行為舉止,他必然是知曉什麽。
本想著夜晚潛入太守府好好探查一番,可意外的事情發生啦。
時至日暮,呆在附近的李運忽然聽到太守府內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隻聽到有人大喊:“大事不好了,太守大人遇刺。”
“遇刺?!”
李運暗叫一聲不好,好不容易尋得一條突破口,就這麽死了,想至此,也不管什麽,直接衝到了太守府。
直見陶源屍體被一根長矛釘在柱子上麵,死的不能再死。
而在柱子的一旁寫著五個字:“殺人者,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