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從臨城迴到臨淄縣,李運一直忙於一件事,那便是調查臨城官商貪墨朝廷賑災銀兩的案件,意外得到了這個消息,讓他頗為震驚。
若非是陶源喝醉了酒吐露真言,說不定李運還真的被蒙在鼓裏麵。
然而,不查不要緊,查完之後,李運著實嚇出了一身冷汗,通過查閱往年的縣衙賬目,發現一個臨淄縣區一年偷稅漏稅便是十萬兩,拋卻其他開銷,以及貪墨朝廷的賑災款項,一年少說得有二十萬兩。
一個臨淄尚且如此,那麽整個臨城呢?偌大的帝王又有多少個臨城?
李運來到臨淄,本想著隻是調查當年母親一家被屠殺的真相,卻不料想,牽扯出了一件大型的貪墨案。
如此大的貪墨案,涉及的官員可不在少數,不僅如此,臨城的各大商賈皆參與其中,鹽行、米行、步行等商人無不是其中要員。
官員貪墨,商人負責洗錢,此兩者之間相互合作,配合的真是緊密。
縣衙內,李運一直在翻看往年的賬目,而一旁的林清竹則負責清查核對,程處默被安排暗中調查涉及貪汙案的相關人證。
三人各司其職,一場追查臨城貪汙案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
經過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李運終於從縣衙的賬目裏麵尋得了蛛絲馬跡,每年的賬目都做的天衣無縫,可有句話怎麽說的來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既然是人為,便是有著破綻。
這是上一任縣令在職期間的賬目,通過核對發現,上一任縣令也參與了對賬銷賬,在縣衙的賬本裏麵,出賬和入帳的兩個數目明顯是對不上來。
而參與賬目記錄的人,便是已經離任的師爺。
“鐵牛!你親自帶人將離任的錢師爺抓來公堂上,逼問賬目之事!!”李運吩咐道。
程處默了然:“得嘞,這就辦。”
“不過用什麽方法,撬開他那張嘴,不論死活,我隻要證據。”李運又補充了一句。
對待這些貪汙的蛀蟲,李運可沒有必要心慈手軟,上一世,他就恨透了貪官,因為家中無權無勢,沒少被貪官欺負。
這一世,身為大唐皇子,對待貪官見一個殺一個絕不留情。
“明白,我的手段保證讓那錢師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程處默幹的別不行,要說折磨人絕對是一把好手。
程處默剛離開,林清竹急匆匆走了過來,小聲說道:“公子,朝廷的賑災款已經撥付下來,太守讓諸縣區縣令親自去臨城領取。”
臨城共有六個縣區,而臨淄縣便是其中之一,此次朝廷撥下銀兩足有六十萬兩,也就是說每個縣區平均能分的十萬兩。
當然了,由於災情不一樣,需得由太守因人而異。在六個縣區之中,以臨淄縣的災情最為嚴重,而最大的開銷便是修河築堤。
一旦汛期來了,黃河水量增多,僅憑現在的壩堤,絕對是擋不住黃河的滔滔河水。
李運放下手中工作,便是策馬來到臨城,待李運趕到的時候,其他五個縣令皆已在大堂內等候多時。
其餘五人看到李運後,眼神之中皆充滿了排斥,五個人相互有說有笑,卻無一人上前搭話,畢竟這些人都是貪汙案的涉案人員,而李運一股清流,與他們勢同水火,他們自然不會跟他說話。
而且他還得罪了高家,所有人更是恨不能離他遠些。
對此,李運也無所謂,他們不願搭理自己,自己也懶得跟他們說話,反正這些人自己早晚要抓了他們下牢獄。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陶源才遲遲來到,眾人起身給陶源行禮,而陶源也是直截了當:“今日將爾等找來,也不多廢話,今年朝廷的賑災款已經撥付下去,按照往年規矩,每人領取一份,用於縣區內的災情治理。”
其他人也都是輕車熟路,無需陶源多言,不多時,其餘五個縣區依次上前領了票據,在票據上有著今年縣區分得的錢數。
李運是最後一個,當他拿到票據之後,打開一看,上麵的賑災款數目讓他愣了好是一會兒。
四萬兩?!
朝廷撥下來六十萬,平均每個縣區十萬,卻如今,臨淄縣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而且在六個縣區之中,數臨淄縣需要花費的最多,可他分得賑災款最少。
看到這幾個數字,讓李運如何不愣神?
“大人,為何下官隻分得四萬兩?”
饒是李運再能忍,也絕不能受這窩囊氣,他登時站了起身厲聲問道,這可是關乎百姓們生存的銀兩,這區區四萬兩能做什麽?
陶源早就料到了他會這樣,換做是誰也都會生氣的,他說道:“坐下說話!冷靜!好歹也是一縣之尊!”
“在臨城諸縣之中,數臨淄縣需要的賑災銀最多,而你卻分我四萬兩,且讓我如何冷靜?”李運怒道。
見李運生氣,包括陶源在內的其他縣區的縣令皆是哈哈大笑。
“你們笑什麽?”李運問道。
陶源擺了擺手,讓其他縣令皆是打開票據給李運看看。
結果,李運看完之後,皆是懵逼了,自己的票據是四萬兩,而其他人的票據也是差不多,甚至有的還是三萬兩。
原來,其他幾個人都是分得差不多錢,總合計算下來差不多二十五萬,而朝廷撥下六十萬,足足有著三十五萬的虧空。
“這是什麽意思?”李運又問。
陶源起身來,大笑道:“林大人,你還是太年輕了,為官之道,任重道遠,還需你慢慢參悟啊。
“請太守大人明示,下官還是不明白。”
所謂為官之道,便是如此,朝廷撥付的銀兩,到了任上,自然會被克扣下來,能夠用之三四便是不錯了,更不可能全部的錢都用來賑災。
而李運手中的四萬兩用來賑災,其餘的人錢則是用來賄賂官員,這便是官場的潛規則,自古至今,無外乎於此。
“大人,這錢可是百姓們的救命錢啊。”李運問道。
“百姓的命是命,咱們的命不是命嗎?”
“此話何解?”
“若不從中克扣錢財,咱們就得死。”
</p>
從臨城迴到臨淄縣,李運一直忙於一件事,那便是調查臨城官商貪墨朝廷賑災銀兩的案件,意外得到了這個消息,讓他頗為震驚。
若非是陶源喝醉了酒吐露真言,說不定李運還真的被蒙在鼓裏麵。
然而,不查不要緊,查完之後,李運著實嚇出了一身冷汗,通過查閱往年的縣衙賬目,發現一個臨淄縣區一年偷稅漏稅便是十萬兩,拋卻其他開銷,以及貪墨朝廷的賑災款項,一年少說得有二十萬兩。
一個臨淄尚且如此,那麽整個臨城呢?偌大的帝王又有多少個臨城?
李運來到臨淄,本想著隻是調查當年母親一家被屠殺的真相,卻不料想,牽扯出了一件大型的貪墨案。
如此大的貪墨案,涉及的官員可不在少數,不僅如此,臨城的各大商賈皆參與其中,鹽行、米行、步行等商人無不是其中要員。
官員貪墨,商人負責洗錢,此兩者之間相互合作,配合的真是緊密。
縣衙內,李運一直在翻看往年的賬目,而一旁的林清竹則負責清查核對,程處默被安排暗中調查涉及貪汙案的相關人證。
三人各司其職,一場追查臨城貪汙案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
經過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李運終於從縣衙的賬目裏麵尋得了蛛絲馬跡,每年的賬目都做的天衣無縫,可有句話怎麽說的來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既然是人為,便是有著破綻。
這是上一任縣令在職期間的賬目,通過核對發現,上一任縣令也參與了對賬銷賬,在縣衙的賬本裏麵,出賬和入帳的兩個數目明顯是對不上來。
而參與賬目記錄的人,便是已經離任的師爺。
“鐵牛!你親自帶人將離任的錢師爺抓來公堂上,逼問賬目之事!!”李運吩咐道。
程處默了然:“得嘞,這就辦。”
“不過用什麽方法,撬開他那張嘴,不論死活,我隻要證據。”李運又補充了一句。
對待這些貪汙的蛀蟲,李運可沒有必要心慈手軟,上一世,他就恨透了貪官,因為家中無權無勢,沒少被貪官欺負。
這一世,身為大唐皇子,對待貪官見一個殺一個絕不留情。
“明白,我的手段保證讓那錢師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程處默幹的別不行,要說折磨人絕對是一把好手。
程處默剛離開,林清竹急匆匆走了過來,小聲說道:“公子,朝廷的賑災款已經撥付下來,太守讓諸縣區縣令親自去臨城領取。”
臨城共有六個縣區,而臨淄縣便是其中之一,此次朝廷撥下銀兩足有六十萬兩,也就是說每個縣區平均能分的十萬兩。
當然了,由於災情不一樣,需得由太守因人而異。在六個縣區之中,以臨淄縣的災情最為嚴重,而最大的開銷便是修河築堤。
一旦汛期來了,黃河水量增多,僅憑現在的壩堤,絕對是擋不住黃河的滔滔河水。
李運放下手中工作,便是策馬來到臨城,待李運趕到的時候,其他五個縣令皆已在大堂內等候多時。
其餘五人看到李運後,眼神之中皆充滿了排斥,五個人相互有說有笑,卻無一人上前搭話,畢竟這些人都是貪汙案的涉案人員,而李運一股清流,與他們勢同水火,他們自然不會跟他說話。
而且他還得罪了高家,所有人更是恨不能離他遠些。
對此,李運也無所謂,他們不願搭理自己,自己也懶得跟他們說話,反正這些人自己早晚要抓了他們下牢獄。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陶源才遲遲來到,眾人起身給陶源行禮,而陶源也是直截了當:“今日將爾等找來,也不多廢話,今年朝廷的賑災款已經撥付下去,按照往年規矩,每人領取一份,用於縣區內的災情治理。”
其他人也都是輕車熟路,無需陶源多言,不多時,其餘五個縣區依次上前領了票據,在票據上有著今年縣區分得的錢數。
李運是最後一個,當他拿到票據之後,打開一看,上麵的賑災款數目讓他愣了好是一會兒。
四萬兩?!
朝廷撥下來六十萬,平均每個縣區十萬,卻如今,臨淄縣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而且在六個縣區之中,數臨淄縣需要花費的最多,可他分得賑災款最少。
看到這幾個數字,讓李運如何不愣神?
“大人,為何下官隻分得四萬兩?”
饒是李運再能忍,也絕不能受這窩囊氣,他登時站了起身厲聲問道,這可是關乎百姓們生存的銀兩,這區區四萬兩能做什麽?
陶源早就料到了他會這樣,換做是誰也都會生氣的,他說道:“坐下說話!冷靜!好歹也是一縣之尊!”
“在臨城諸縣之中,數臨淄縣需要的賑災銀最多,而你卻分我四萬兩,且讓我如何冷靜?”李運怒道。
見李運生氣,包括陶源在內的其他縣區的縣令皆是哈哈大笑。
“你們笑什麽?”李運問道。
陶源擺了擺手,讓其他縣令皆是打開票據給李運看看。
結果,李運看完之後,皆是懵逼了,自己的票據是四萬兩,而其他人的票據也是差不多,甚至有的還是三萬兩。
原來,其他幾個人都是分得差不多錢,總合計算下來差不多二十五萬,而朝廷撥下六十萬,足足有著三十五萬的虧空。
“這是什麽意思?”李運又問。
陶源起身來,大笑道:“林大人,你還是太年輕了,為官之道,任重道遠,還需你慢慢參悟啊。
“請太守大人明示,下官還是不明白。”
所謂為官之道,便是如此,朝廷撥付的銀兩,到了任上,自然會被克扣下來,能夠用之三四便是不錯了,更不可能全部的錢都用來賑災。
而李運手中的四萬兩用來賑災,其餘的人錢則是用來賄賂官員,這便是官場的潛規則,自古至今,無外乎於此。
“大人,這錢可是百姓們的救命錢啊。”李運問道。
“百姓的命是命,咱們的命不是命嗎?”
“此話何解?”
“若不從中克扣錢財,咱們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