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幹吏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樣了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以為隻是一堂普通的經筵講習,想不到竟取得了意外的收獲。
借著朱由校過問徐光啟的機會,孫承宗將建造棱堡的事情也拿出來提了一下,並對棱堡的優點進行了一番細致入微的講解。
結果朱由校當即下旨在廣寧前線修建棱堡,缺的工程款由內庫出。
不就六萬兩銀子嗎?王安才給大內省下了近二十萬兩的開支,這點小錢不在話下。
不過小皇帝也附帶了一個條件,就是讓前線的項目施工負責人,把完整的棱堡圖紙發給禦馬監,因為他想依照圖紙做一個木製模型。
為愛好花錢不覺得心疼,許多人都是如此。
外有師傅的教唆,內有奶媽的蠱惑,加之小皇帝對自製模型的癡迷,於是困擾帝國兵部的款項問題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解決了,感覺多少有點魔幻。
魔幻就魔幻吧,能把事情辦了就好。
魏忠賢很開心,他憑借此事和皇帝最信任的閣臣搭上了話,也算留下了一份香火情,日後總能派得上用場。
客印月心裏同樣是美滋滋的,她決定親自寫封信寄給周寧,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讓情郎明白她的心意。
孫承宗則有些百感交集。他慶幸於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兵部和戶部都扔掉了一個大包袱,卻又憂心於客、魏二人開始插足軍國大事,今後這類事情隻怕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點叫他拿不準,就是周寧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反正他是不相信,堂堂內廷的兩大佞幸會對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言聽計從。
當晚,王體乾以最快速度走完撥款流程,將銀子交付到兵部郎官手中。
這迴連崔景榮都震驚了,他當了這麽多年兵部尚書,就沒見過皇帝掏錢能掏得這麽痛快。他不禁感慨:還是當帝師好呀,說話比六部九卿加在一起都管用。
次日,兵部往山海關派發了急遞,主要內容就三條:
一是已責令南直隸即刻征召徐光啟赴任廣寧,吏部會將其官服印信直接發往山海關。(徐的名聲不像葉向高、趙南星那麽顯赫,朝廷要召便召,用不著擺出一副禮賢名士的姿態。)
二是山海關軍鎮再向流民提供三天粥食,三天後允許流民用草木灰交換粥或米。鹿善繼酌情把握兌換比例,並負責水泥的生產事宜,若有難處另行呈報。
三是準予修建棱堡,工程款項由代理經略薛國用負責劃撥,職方司主事鹿善繼具體經辦,兵科給事中李顯伯協辦。
(協辦可以理解為審計,多由禦史或給事中參與。這裏稍微解釋一下,六科給事中和十三道禦史都是檢察官員,職責與地位也差不多,但分屬兩個係統。六科給事中監察的是六部,十三道禦史糾察的是大明兩京十三省,他們的品級很低卻能上朝議事,故而權力極大。)
與此同時,兩封禦馬監的六百裏加急也直奔關外而去。
一封是魏忠賢找人代的筆,遣詞造句都比較正式,大意是說萬歲爺非常重視營建堡壘的工程,望周寧實心用事。另外請盡快捎一份圖紙迴來,萬歲爺急等著依照圖紙雕刻模型。
繪圖隻能交給周寧來辦,一來前線的其他官員都是外行,想畫也畫不出來;二來這是向皇帝邀寵的好機會,魏忠賢豈肯讓外廷官員占了這份便宜,必須由他親自呈奏。
第二封是客印月的親筆手書,裝在一個沒有抬頭、沒有署名的空白信封裏。
她不會的字就讓趙寶手把手教,寫了整整兩頁大白話,雖然用詞極為克製,但她相信自己的情郎能夠讀懂字裏行間的情意。
由於內廷送出去的信件由魏忠賢把關,所以不用擔心傳出什麽風言風語。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小皇帝有所耳聞,信裏的大白話也瞧不出任何不當之言,她隻消吹吹枕頭風就能搪塞過去,一切都盡在她的掌控之中。
不得不說客氏的確很大膽,不愧為後宮的一大禍害。
鹿善繼先收到書信,隨即開始著手推進工作,他第一時間統計了軍中存糧,再去向代理經略大人請撥一萬石軍糧。
此時薛國用的病情已相當嚴重,一天中的大半時間都躺在床上,哪兒還有精力應付政務,他草草看過一遍兵部的急遞後便點頭同意。
接著鹿善繼便派人去粥廠張貼告示:三日後停止施粥,流民可收集草木灰來粥廠換取黃米或粗糧,五鬥草木灰換一鬥黃米或一鬥五升粗糧。
然後他又找總兵李光榮調來一營雜兵(總計四千七百八十人),將其分為三隊,一隊負責就近開采石灰,一隊負責修建草木灰沉澱池,一隊負責將各種材料運送至附近的土窯進行燒製。
鹿善繼的確是位幹吏,主要工作安排妥當後他又開始處理各種瑣碎的問題,將各項事宜一步一步推進下去。
誠然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但他毫不懈怠,按照周寧的筆記一項一項進行核對。
朝廷的反應之迅速已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錢糧和人力都給足了,那他還有什麽好抱怨的。
想當初在山東整頓鹽務時他麵臨的困難更多,不僅朝中的大臣不配合,地方上的官員還會跳出來掣肘,他不一樣把事情辦了嗎?
這迴他挑的擔子更重,但上有閣臣撐腰,下有周寧這種能人給予配合,他不信不能把事情辦好。
前線的將士能打出怎樣的戰績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他唯有盡其所能的做好本分,不負朝廷所托。
軍政乃國之大事,絕非張口說幾句大話就能擺平,必須要有人去麵對、去落實。
隻有辦得了實事的官員才夠資格被稱為能員幹吏,諾大的帝國是靠他們支撐起來的,而非那些眼高於頂的清談之士。
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人多了去了,這些人的品行或許稱得上高潔,可予國予民又有多大用處?
將能辦事、會辦事的人請迴朝堂,把隻會誇誇其談的腐儒攆走,才是救亡圖存的第一步。
借著朱由校過問徐光啟的機會,孫承宗將建造棱堡的事情也拿出來提了一下,並對棱堡的優點進行了一番細致入微的講解。
結果朱由校當即下旨在廣寧前線修建棱堡,缺的工程款由內庫出。
不就六萬兩銀子嗎?王安才給大內省下了近二十萬兩的開支,這點小錢不在話下。
不過小皇帝也附帶了一個條件,就是讓前線的項目施工負責人,把完整的棱堡圖紙發給禦馬監,因為他想依照圖紙做一個木製模型。
為愛好花錢不覺得心疼,許多人都是如此。
外有師傅的教唆,內有奶媽的蠱惑,加之小皇帝對自製模型的癡迷,於是困擾帝國兵部的款項問題就這樣輕輕鬆鬆的解決了,感覺多少有點魔幻。
魔幻就魔幻吧,能把事情辦了就好。
魏忠賢很開心,他憑借此事和皇帝最信任的閣臣搭上了話,也算留下了一份香火情,日後總能派得上用場。
客印月心裏同樣是美滋滋的,她決定親自寫封信寄給周寧,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讓情郎明白她的心意。
孫承宗則有些百感交集。他慶幸於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兵部和戶部都扔掉了一個大包袱,卻又憂心於客、魏二人開始插足軍國大事,今後這類事情隻怕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點叫他拿不準,就是周寧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反正他是不相信,堂堂內廷的兩大佞幸會對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言聽計從。
當晚,王體乾以最快速度走完撥款流程,將銀子交付到兵部郎官手中。
這迴連崔景榮都震驚了,他當了這麽多年兵部尚書,就沒見過皇帝掏錢能掏得這麽痛快。他不禁感慨:還是當帝師好呀,說話比六部九卿加在一起都管用。
次日,兵部往山海關派發了急遞,主要內容就三條:
一是已責令南直隸即刻征召徐光啟赴任廣寧,吏部會將其官服印信直接發往山海關。(徐的名聲不像葉向高、趙南星那麽顯赫,朝廷要召便召,用不著擺出一副禮賢名士的姿態。)
二是山海關軍鎮再向流民提供三天粥食,三天後允許流民用草木灰交換粥或米。鹿善繼酌情把握兌換比例,並負責水泥的生產事宜,若有難處另行呈報。
三是準予修建棱堡,工程款項由代理經略薛國用負責劃撥,職方司主事鹿善繼具體經辦,兵科給事中李顯伯協辦。
(協辦可以理解為審計,多由禦史或給事中參與。這裏稍微解釋一下,六科給事中和十三道禦史都是檢察官員,職責與地位也差不多,但分屬兩個係統。六科給事中監察的是六部,十三道禦史糾察的是大明兩京十三省,他們的品級很低卻能上朝議事,故而權力極大。)
與此同時,兩封禦馬監的六百裏加急也直奔關外而去。
一封是魏忠賢找人代的筆,遣詞造句都比較正式,大意是說萬歲爺非常重視營建堡壘的工程,望周寧實心用事。另外請盡快捎一份圖紙迴來,萬歲爺急等著依照圖紙雕刻模型。
繪圖隻能交給周寧來辦,一來前線的其他官員都是外行,想畫也畫不出來;二來這是向皇帝邀寵的好機會,魏忠賢豈肯讓外廷官員占了這份便宜,必須由他親自呈奏。
第二封是客印月的親筆手書,裝在一個沒有抬頭、沒有署名的空白信封裏。
她不會的字就讓趙寶手把手教,寫了整整兩頁大白話,雖然用詞極為克製,但她相信自己的情郎能夠讀懂字裏行間的情意。
由於內廷送出去的信件由魏忠賢把關,所以不用擔心傳出什麽風言風語。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小皇帝有所耳聞,信裏的大白話也瞧不出任何不當之言,她隻消吹吹枕頭風就能搪塞過去,一切都盡在她的掌控之中。
不得不說客氏的確很大膽,不愧為後宮的一大禍害。
鹿善繼先收到書信,隨即開始著手推進工作,他第一時間統計了軍中存糧,再去向代理經略大人請撥一萬石軍糧。
此時薛國用的病情已相當嚴重,一天中的大半時間都躺在床上,哪兒還有精力應付政務,他草草看過一遍兵部的急遞後便點頭同意。
接著鹿善繼便派人去粥廠張貼告示:三日後停止施粥,流民可收集草木灰來粥廠換取黃米或粗糧,五鬥草木灰換一鬥黃米或一鬥五升粗糧。
然後他又找總兵李光榮調來一營雜兵(總計四千七百八十人),將其分為三隊,一隊負責就近開采石灰,一隊負責修建草木灰沉澱池,一隊負責將各種材料運送至附近的土窯進行燒製。
鹿善繼的確是位幹吏,主要工作安排妥當後他又開始處理各種瑣碎的問題,將各項事宜一步一步推進下去。
誠然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但他毫不懈怠,按照周寧的筆記一項一項進行核對。
朝廷的反應之迅速已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錢糧和人力都給足了,那他還有什麽好抱怨的。
想當初在山東整頓鹽務時他麵臨的困難更多,不僅朝中的大臣不配合,地方上的官員還會跳出來掣肘,他不一樣把事情辦了嗎?
這迴他挑的擔子更重,但上有閣臣撐腰,下有周寧這種能人給予配合,他不信不能把事情辦好。
前線的將士能打出怎樣的戰績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他唯有盡其所能的做好本分,不負朝廷所托。
軍政乃國之大事,絕非張口說幾句大話就能擺平,必須要有人去麵對、去落實。
隻有辦得了實事的官員才夠資格被稱為能員幹吏,諾大的帝國是靠他們支撐起來的,而非那些眼高於頂的清談之士。
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人多了去了,這些人的品行或許稱得上高潔,可予國予民又有多大用處?
將能辦事、會辦事的人請迴朝堂,把隻會誇誇其談的腐儒攆走,才是救亡圖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