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摸金小隊
我的探墓筆記:1949 作者:靈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生用鄙視的目光瞥了我一眼。
書生不屑地說:“走吧,大驚小怪!”
蕭安已經走進去有十米了,我大聲提醒:“安姐,小心陷阱!”
書生笑著說:“哪裏有那麽多陷阱,幾千年了,有陷阱也自己塌了,走吧。”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確實有點擔心的多餘了,畢竟眼前這幾個人都是專業的土夫子,摸金小隊。我和書生加快了腳步,趕了上去。
蕭安這時候停下了腳步,她在舉著馬燈,照著大墓裏兩邊的牆壁上的雕刻,這雕刻是陽雕,是一匹馬。
這匹馬的名字叫疾風,名字就刻在馬頭下麵,胸脯前麵。
這字我就認識了,我說:“這肯定不是戰國時候燕國的字啊!這應該是明朝的字吧!”
蕭安說:“守仁,你開竅了。這的確不是戰國時候的文字,這是後雕刻上去的。這馬也是明朝時候刻上去的。”
我一轉身,看向了對麵,還有一匹馬。這匹馬叫追月。
我說:“為啥要刻這麽多馬?”
蕭安說:“明朝時候的馬是很神聖的,是戰略物資。人們最喜歡的動物也不是狗,而是馬。馬是貴族才能玩得起的寵物。”
書生說:“那時候有一匹馬,就像是現在的人有一輛雪佛蘭轎車一樣。”
我小聲說:“我的祖先王二販馬,豈不是賺大了?”
書生說:“不然你的祖先怎麽會讀得起書,那時候讀書是最奢侈的一件事。尋常百姓人家是根本讀不起書的,書本身就是奢侈品你懂不懂啊!”
我舉著馬燈再往前走,還有一匹馬,叫烈日。這匹馬的身上還塗了紅顏色。
我一看就知道這馬性子烈啊!
右邊正對著這匹馬,還有一匹馬,叫驟雨。
再往前就沒有馬了。
四匹馬雕刻的非常漂亮,雄赳赳,氣昂昂,隨時要從牆壁上跳下來似的。
書生拿出筆記本來,開始記筆記。
我不解地問:“書生,你迴去再記唄。”
書生說:“我怕迴去就忘了,大墓啊,進來一次就要珍惜,也許就沒有下一次了。”
我說:“這地方又沒有人,你想來幾次就能來幾次。”
書生說:“你不懂,我和你說你也理解不了,隻能自己慢慢體會。”
本來我覺得這裏挺勵誌的,這麽多戰馬雕像,讓我大開眼界。但是再往前走,在通道的兩側,出現了一個個的小房間,用粗壯的青銅欄杆圍著。裏麵,有骸骨。
這些骸骨大多數都靠在牆角,有的倒在地上。很明顯,他們是活著被關進去的。
還有的骸骨是殘缺不全的,有的失去了一隻胳膊,有的失去了一條腿,還有的失去了雙手。
我拎著馬燈照著說:“這是陪葬的人嗎?”
書生說:“這些人裏有戰俘,有囚犯。那個被砍斷雙手的,大概率是個盜賊。被抓到了就給砍了雙手,看他還偷不偷。”
老趙說:“那時候的戰俘,有很大一部分都陪葬了。那時候的人啊,殺人如麻,不覺得殺人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
再往前走,竟然出現了一個耳室裏有兩個人的情況。
兩個人裏,有一個的骨頭已經散掉了,另一個靠在牆角一動不動。
蕭安看著裏麵說:“王守仁,你覺得這是啥情況?”
我搖著頭說:“看不出來。”
蕭安指著說:“你看那個牆角的,他是後死的,他把另外一個人給吃掉嘍。吃了很多天才吃完,最後啃得隻剩下骨頭,你看他,把骨頭都啃掉了很多塊,不過骨頭沒啥能量,骨頭沒吃完,他就餓死嘍!”
我一邊聽著就覺得不寒而栗。
我說:“安姐,下大墓就看這些?我們還是快走,我們去找寶貝吧!”
蕭安說:“從陪葬的規格來看,這應該是一代燕王的大墓,不是西周就是東周。不過要知道是誰的墓,還是要找到墓主人的印章才行。”
我們再往前走,這時候兩邊的耳室裏出現了很多牲畜,有狗,有豬,有牛,有羊。
再往裏走,竟然還出現了糧倉。
糧倉是沒有柵欄擋著的,我們進去,看到的是一個個的大缸,缸是用泥封口的。我掀開其中一口缸,裏麵滿滿的全是麥子。
我伸手一抓,麥子就變成粉末了。
我趕快把缸給蓋上了,我說:“拿不起來,都碎成粉了。”
老趙笑著說:“幾千年了,你覺得還能吃?要不你弄一些迴去,我給你整一鍋饅頭你嚐嚐!”
蕭安笑著說:“守仁,這缸看起來不錯,拿迴去養魚。”
我說:“太重了,拿不走。”
再往前走,空間突然寬闊了起來,這是前墓室。
前墓室裏有九根柱子支撐著穹頂,柱子其實都是天然的,鑿墓穴的時候留下柱子這裏不要鑿就行了。
柱子上有青銅的燈台,燈油居然還有,我和書生過去,把燈都點上。
在這前墓室的正中央,有一棵青銅樹,青銅樹上有九個枝杈,枝杈上有神鳥,神鳥的頭頂都頂著油燈。
不過想點上這裏的燈,需要有高凳才行。
青銅樹有三米高,是這裏的象征。
在青銅樹周圍,擺著九口青銅鼎。
我大聲說:“這是不是傳說中的九州神鼎啊!”
書生圍著其中一口鼎走了一圈說:“這是仿製的,明顯是周朝時候的東西。看來這燕王野心不小啊,想去陰間統一九州。”
我這時候看到了一副碾盤,這碾盤就地取材,就是用這裏開采出來的石頭造的。
不僅有碾盤,還在旁邊雕刻了一男一女兩個奴隸。
我繼續觀察,在碾子後麵有個石台,上麵果然放著一些鍋碗瓢盆一樣的東西,有青銅的,有陶器,不過我看到了好東西,就是古代用來喝酒的那種三個足的酒杯。
我舉著說:“安姐,這東西得值點錢吧!”
安姐說:“不要動這些東西,放下。”
再往後,我發現了大量的瓷器,青花居多。
我說:“這裏有瓷器!這些東西挺值錢的吧!”
我把瓷器拿起來看看,舉著說:“安姐,你看這個。”
“別亂動,你能不能不要見到什麽東西都一驚一乍的?放下,快放下。”
我隻能把瓷器放下,我不服氣地說:“青銅的不讓拿,瓷器也不讓拿,我們身為土夫子,到底想拿點啥嘛!”
書生這時候穿過了這道墓室,朝著後麵走了過去。
老趙說:“我們走,去主墓室。好東西應該都在那邊了。”
書生不屑地說:“走吧,大驚小怪!”
蕭安已經走進去有十米了,我大聲提醒:“安姐,小心陷阱!”
書生笑著說:“哪裏有那麽多陷阱,幾千年了,有陷阱也自己塌了,走吧。”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確實有點擔心的多餘了,畢竟眼前這幾個人都是專業的土夫子,摸金小隊。我和書生加快了腳步,趕了上去。
蕭安這時候停下了腳步,她在舉著馬燈,照著大墓裏兩邊的牆壁上的雕刻,這雕刻是陽雕,是一匹馬。
這匹馬的名字叫疾風,名字就刻在馬頭下麵,胸脯前麵。
這字我就認識了,我說:“這肯定不是戰國時候燕國的字啊!這應該是明朝的字吧!”
蕭安說:“守仁,你開竅了。這的確不是戰國時候的文字,這是後雕刻上去的。這馬也是明朝時候刻上去的。”
我一轉身,看向了對麵,還有一匹馬。這匹馬叫追月。
我說:“為啥要刻這麽多馬?”
蕭安說:“明朝時候的馬是很神聖的,是戰略物資。人們最喜歡的動物也不是狗,而是馬。馬是貴族才能玩得起的寵物。”
書生說:“那時候有一匹馬,就像是現在的人有一輛雪佛蘭轎車一樣。”
我小聲說:“我的祖先王二販馬,豈不是賺大了?”
書生說:“不然你的祖先怎麽會讀得起書,那時候讀書是最奢侈的一件事。尋常百姓人家是根本讀不起書的,書本身就是奢侈品你懂不懂啊!”
我舉著馬燈再往前走,還有一匹馬,叫烈日。這匹馬的身上還塗了紅顏色。
我一看就知道這馬性子烈啊!
右邊正對著這匹馬,還有一匹馬,叫驟雨。
再往前就沒有馬了。
四匹馬雕刻的非常漂亮,雄赳赳,氣昂昂,隨時要從牆壁上跳下來似的。
書生拿出筆記本來,開始記筆記。
我不解地問:“書生,你迴去再記唄。”
書生說:“我怕迴去就忘了,大墓啊,進來一次就要珍惜,也許就沒有下一次了。”
我說:“這地方又沒有人,你想來幾次就能來幾次。”
書生說:“你不懂,我和你說你也理解不了,隻能自己慢慢體會。”
本來我覺得這裏挺勵誌的,這麽多戰馬雕像,讓我大開眼界。但是再往前走,在通道的兩側,出現了一個個的小房間,用粗壯的青銅欄杆圍著。裏麵,有骸骨。
這些骸骨大多數都靠在牆角,有的倒在地上。很明顯,他們是活著被關進去的。
還有的骸骨是殘缺不全的,有的失去了一隻胳膊,有的失去了一條腿,還有的失去了雙手。
我拎著馬燈照著說:“這是陪葬的人嗎?”
書生說:“這些人裏有戰俘,有囚犯。那個被砍斷雙手的,大概率是個盜賊。被抓到了就給砍了雙手,看他還偷不偷。”
老趙說:“那時候的戰俘,有很大一部分都陪葬了。那時候的人啊,殺人如麻,不覺得殺人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
再往前走,竟然出現了一個耳室裏有兩個人的情況。
兩個人裏,有一個的骨頭已經散掉了,另一個靠在牆角一動不動。
蕭安看著裏麵說:“王守仁,你覺得這是啥情況?”
我搖著頭說:“看不出來。”
蕭安指著說:“你看那個牆角的,他是後死的,他把另外一個人給吃掉嘍。吃了很多天才吃完,最後啃得隻剩下骨頭,你看他,把骨頭都啃掉了很多塊,不過骨頭沒啥能量,骨頭沒吃完,他就餓死嘍!”
我一邊聽著就覺得不寒而栗。
我說:“安姐,下大墓就看這些?我們還是快走,我們去找寶貝吧!”
蕭安說:“從陪葬的規格來看,這應該是一代燕王的大墓,不是西周就是東周。不過要知道是誰的墓,還是要找到墓主人的印章才行。”
我們再往前走,這時候兩邊的耳室裏出現了很多牲畜,有狗,有豬,有牛,有羊。
再往裏走,竟然還出現了糧倉。
糧倉是沒有柵欄擋著的,我們進去,看到的是一個個的大缸,缸是用泥封口的。我掀開其中一口缸,裏麵滿滿的全是麥子。
我伸手一抓,麥子就變成粉末了。
我趕快把缸給蓋上了,我說:“拿不起來,都碎成粉了。”
老趙笑著說:“幾千年了,你覺得還能吃?要不你弄一些迴去,我給你整一鍋饅頭你嚐嚐!”
蕭安笑著說:“守仁,這缸看起來不錯,拿迴去養魚。”
我說:“太重了,拿不走。”
再往前走,空間突然寬闊了起來,這是前墓室。
前墓室裏有九根柱子支撐著穹頂,柱子其實都是天然的,鑿墓穴的時候留下柱子這裏不要鑿就行了。
柱子上有青銅的燈台,燈油居然還有,我和書生過去,把燈都點上。
在這前墓室的正中央,有一棵青銅樹,青銅樹上有九個枝杈,枝杈上有神鳥,神鳥的頭頂都頂著油燈。
不過想點上這裏的燈,需要有高凳才行。
青銅樹有三米高,是這裏的象征。
在青銅樹周圍,擺著九口青銅鼎。
我大聲說:“這是不是傳說中的九州神鼎啊!”
書生圍著其中一口鼎走了一圈說:“這是仿製的,明顯是周朝時候的東西。看來這燕王野心不小啊,想去陰間統一九州。”
我這時候看到了一副碾盤,這碾盤就地取材,就是用這裏開采出來的石頭造的。
不僅有碾盤,還在旁邊雕刻了一男一女兩個奴隸。
我繼續觀察,在碾子後麵有個石台,上麵果然放著一些鍋碗瓢盆一樣的東西,有青銅的,有陶器,不過我看到了好東西,就是古代用來喝酒的那種三個足的酒杯。
我舉著說:“安姐,這東西得值點錢吧!”
安姐說:“不要動這些東西,放下。”
再往後,我發現了大量的瓷器,青花居多。
我說:“這裏有瓷器!這些東西挺值錢的吧!”
我把瓷器拿起來看看,舉著說:“安姐,你看這個。”
“別亂動,你能不能不要見到什麽東西都一驚一乍的?放下,快放下。”
我隻能把瓷器放下,我不服氣地說:“青銅的不讓拿,瓷器也不讓拿,我們身為土夫子,到底想拿點啥嘛!”
書生這時候穿過了這道墓室,朝著後麵走了過去。
老趙說:“我們走,去主墓室。好東西應該都在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