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變化速度,比太子預料的還要快,根本不需要等到年底了。


    鹹寧四十二年八月底的時候,清帝的降表送到了應天府。


    包括降表本身,以及清國的印璽和地圖,還有吳國工匠拍出來的幾張照片,以及朱簡烜對這些人的安排。


    老皇帝看著這些東西感慨萬千,看著那張照片也是驚奇不已。


    然後又莫名的惆悵了起來。


    猶豫考慮了許久之後,還是下令公開這些消息。


    同時還公開了吳王北伐的大體路線,還有此前沒有發布的海上戰報,也同時通過邸報公開。


    此時民間才終於知道,陸上的傳統北伐路線,其實隻是吳國北伐軍偏師。


    吳國主力軍從一開始就直搗黃龍,直奔順天府去了。


    大明精英階層徹底的沸騰了。


    太子拿著最新的邸報,遞給自己的詹事齊旭看:


    “十六弟……北伐大獲全功。


    “清帝開城投降,並要求各地守軍投降。


    “估計遼東、山西、陝西各地年前都會傳來光複的消息。


    “十六弟現在有再造社稷之功啊……”


    齊旭為首的幾個太子府的屬官,本來還都非常的興奮的。


    但是聽到太子最後的一句話,頓時又都沉默了下來。


    所謂再造社稷之功,放到皇帝裏麵都是大功,在廟號上都能夠稱祖的。


    如果辦成這件事情的,是一個普通的臣子甚至藩鎮也就罷了,最多也就是功高震主而已。


    但是這個吳王他是當今皇帝和皇後的親兒子啊。


    老皇帝還在的時候,還能通過老皇帝的身份,將整個天下視為一體的。


    一旦老皇帝駕崩,太子要繼位的時候,天下就直接分成兩半了。


    至於說削藩,現在的朝廷多半打不過吳王。


    就以清國作為參考對象,大明朝廷全力北伐,也做不到一年就盡全功啊。


    太子繼位真的要喊削藩,那吳王怕不是要直接靖難清君側了。


    吳王在民間的聲望也是如日中天,就算是朝廷並不提削藩的事情,吳王仍然直接強行奪位,也就是稍微損失一點人望而已。


    現在太子的直接屬官,以及大明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員,還是理所當然的支持太子的。


    但是現在這些朝廷官員好像做不了什麽。


    吳王是一個藩王,剛剛消滅了清虜的藩王,除非他自己犯了十惡不赦的大錯,否則沒有把他怎麽樣的理由。


    現場沉默了許久之後,齊旭帶著試探的心思建議:


    “殿下,要不要請老先生們上書陛下,要求吳王殿下向大明朝廷轉交中原省份控製權。


    “或者指責吳王殿下自行處置清國君臣,屬於僭越妄為。


    “又或者是建議聖上北上祭拜祖宗陵寢。”


    太子聽了就直接搖頭擺手:


    “這些做法看似合乎道理,但是做出來隻會激化矛盾,沒有任何意義,不要再提了。”


    齊旭聽了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今天的內部小會議也就結束了。


    但是沒過幾天,就有人上書皇帝,要求朝廷向吳王索要中原各省的控製權。


    老皇帝看到奏章直接扔在一旁沒有理會。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麵,山西、陝西、遼東的消息陸續傳來,北伐軍還真的在年前解決了北方的戰事。


    但是,中央朝廷上開始不斷出現有關吳王的奏章。


    本來是提出各種要求,老皇帝都是不予理會,結果奏章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激烈。


    諸如:目無君上、橫行不法、僭越妄為、大不敬之類的帽子陸續被扣了上去。


    還有人大力鼓吹應該削藩了,關鍵是削藩應該首先削吳國這個最大的藩國,這樣才能直接統一天下。


    老皇帝本來不怎麽放在心上的,但是時間長了也厭煩了。


    十月初的時候,忍無可忍的老皇帝下令,將新的一批指責和彈劾吳王的大臣全麵免職,流放馬島當基層移民官員去。


    太子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一大批人開始攻擊吳王。


    太子得到消息後,迴到自己的春和殿,立刻召集了齊旭等自己的屬官,直接詢問他們是怎麽迴事:


    “我不是說了嗎,不要去做這些事情,那樣隻會惹怒父皇!”


    齊旭頗為驚愕的說:


    “殿下……此事與我等無關啊,我等與天下所議之事,從未泄露過半分。


    “應該是朝廷的那些先生們,也有了我們當初有過的類似的想法。


    “於是他們就自發的去做了這些事情,那並不是臣去要求的。”


    泰西也是有些驚訝:


    “你們沒有去串聯?都是他們自己要做到額?他們應該知道這種做法根本就沒有用吧!”


    齊旭沉默了幾秒鍾,然後歎息了一聲說:


    “這些先生們,應該是對局勢感到絕望了,所以抒發了真心情緒,甘心情願的等著處置的。”


    太子明白了這些人的心態,然後也更加的絕望了。


    這時候主動跳出來彈劾吳王的,一定是最為尊重長幼有序的禮法,同時無法接受吳王在占據中原的現實的大臣。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倒不是他們他們與自己有多高的利益綁定關係,而是他們認為吳王確實做的過分了,認為當前的局勢確實陷入了僵局,他們看不到未來變好的希望了。


    老皇帝似乎也有些不耐煩了,看到吳王使者轉送過來的山西、陝西等地投降的消息,就把費淳打發去了順天府。


    要求費淳通知吳王,讓他年前來應天府見自己。


    費淳抵達順天府,轉達了老皇帝的要求,參加了吳王封賞功臣的儀式。


    儀式結束之後,費淳和段玉裁、曹振東一起,慢慢弄清楚了吳王的真實意思。


    鹹寧四十二年年底之前,費淳帶著一批隨行護衛人員,再次來到了應天府。


    首先還是去拜見老皇帝,順便呈上了吳王寫給老皇帝的信。


    老皇帝看到吳王沒有來,頓時就有些惱火。


    先拆開了信看了一遍,發現關於他為什麽沒有來應天府的解釋隻有寥寥幾句話。


    說是現在的局勢不適合過來雲雲,說是北方百廢待興事情太多了雲雲。


    更多的內容還是對應天府東家和工人矛盾的建議,認為朝廷應該站在中立的位置解決雙方的矛盾。


    應該主動製定合理的工錢標準,以消除目前緊張的局勢,恢複正常的工業生產。


    老皇帝對後麵這些內容根本看不進去,有些怒火攻心的嗬斥:


    “混賬東西,說他目無君上,還真的是目無君上了。


    “費淳,你再迴去告訴吳王,讓他立刻滾過來見朕。


    “否則朕等到開春之後就北上,去順天府教訓他!


    “到底是他自己過來,還是朕過去找他!”


    費淳特別無奈的直接跪下了:


    “陛下息怒,吳王殿下絕對沒有目無君上之意,實在是當前局勢不允許啊。


    “以應天府的情況,殿下無論是否率軍前來都不合適,無論是否進城也都不合適。”


    老皇帝稍微冷靜了一點,然後稍微考慮了一下現實,意識到朱簡烜的說法還真的有點道理。


    他現在的身份,還真的不敢孤身入應天府。


    這裏雖然有大量非常擁護他的百姓,但也有一堆老官僚恨不得他沒有出現過啊。


    不帶兵過來,或者是孤身入城,他真的會有危險。


    多是帶兵過來又不進城,那就會被更多人抓著把柄噴,認為他這是想要造反了。


    但是老皇帝也同時發現,正確的方法似乎就是自己主動去順天府。


    撇開應天府的官僚,到順天府的新環境處理事務。


    熱死人了,今天真的是讓人絕望的四十多度,我住的農村房子沒有隔熱層,在這種鬼天氣下空調都不頂用了,空調開到最大檔位,室內溫度也在三十二度以上飄著,躺床上都覺得褥子燙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虛並收藏大明不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