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六月十四日。


    今夏淮北和淮南之雨水,要比往年略少一些,甚至已有一旬未見大範圍降雨。


    細陽縣一帶,更充滿了幹悶之態。日中,可見縣城北六裏,一部騎兵走過,灰塵漫天而起,林間鳥雀無不避之。


    而這日,距孫策率部奪取下蔡,補充糧草,開始分兵而進軍壽春,並奪淮水北岸數重鎮,已過去了足足三日。


    至於到達汝陰之北,細陽縣的人馬,正是曹操親率之眾,有大將夏侯淵、許褚,於城父匯集的樂進、張遼等行軍同至。


    得此消息後,除了在龍亢同魯肅人馬相對的李通外,將領滿寵親率眾,從汝陰而上,出四十裏迎接。


    實於昨日,知曉淮南戰況的司空曹操,大發雷霆,並命汝南多地兵力,開始集結,做出圍剿江東水師之態勢。


    同日,下邳傳來消息,東海郡守昌霸率眾迎戰守於汝陰一線的江東大將董襲,江東人馬盡管早有準備,但為昌霸所阻,從江東而上的糧草,故難以抵達前線。此中戰情,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好消息。


    滿寵卻清楚,阻擊江東後方糧草也好,朝廷於豫州多地調兵也罷,最終目的,正是為了贏得淮水、壽春、潁口三處的防守,另將戰場放置於此,最終乃是為了粉碎江東孫策進取許都之目的。


    而今,江東人馬,實控於淮水南岸,北岸之地,僅有魯肅和雷緒人馬,憑借昨夜所得向縣為依托,向汝南進發。其水陸合計人數當有四萬眾,於外宣城卻是十萬。


    至於朝廷,不僅掌控壽春,而且三萬人馬已經齊聚北岸,對外亦號稱有八萬大軍。便如汝陰、慎縣人馬,一日行軍,就能兵臨前線。


    人數上講,江東因有雷緒、陳蘭這些淮南兵的加入,占有優勢,但江東人馬局限性很明顯。長於水師,短於野戰之部。


    故此,司空曹操選擇以壽春為前線依托,日前決定,將大營放在淮水之北,尋機南渡征討,也是從實際考量。


    於兵臨壽春的江東兵士,要麽停留南岸,等著糧草耗盡,要麽等著被動挨打。


    唯一讓一直關注江東進軍的滿寵,有些困惑的是,小霸王孫策似乎並沒有因淮陰受擊而有過多反應,其穩紮穩打,步步兵進壽春。且同從合肥而上的太史慈人馬,不斷試攻之!


    難道小霸王藏有什麽後手?


    望著大纛旗從遠處大道,迎風而至,滿寵埋下思緒,麵上肅穆很多。


    未幾,司空曹操騎著一匹英俊的黑馬臨前,一見曹操,滿寵忙向前拱手見禮,低首道:“末將拜見曹公!”


    曹操下馬,人未知,聲先聞,道:“伯寧守於汝南,前番平定多地叛亂,另集結重兵於汝陰,防守江東偷襲,勞苦功高!待此戰畢,吾當向天子奏明,以為伯寧請功!”


    為曹操扶起後,滿寵滿臉感激,忙迴道:“末將能有人今日,全是曹公提拔重用,末將自當為曹公竭力處之!為朝廷,為天子而定地方!”


    滿寵主動將曹操之名,放在大漢朝廷,大漢天子之前,此中一言,隨行之眾,如郭嘉、夏侯淵等,並不見怪。


    自從數月前,衣帶詔事件爆發後,司空曹操於漢天子劉協亦然非常忌憚,於許都出征前,更是不曾踏入宮廷。


    滿寵言罷,曹操麵上大笑道:“伯寧有勇有謀,吾期待伯寧再立功勳!”


    道完此言,曹操收斂笑容,向左右道:“軍情要緊,今日便不在細陽停留,趕在日落前,抵達汝陰,於帳內議事,好商議對付這獅兒!”


    “諾!”


    ……


    壽春城西十五裏。


    江東兵大營。


    即於曹操將至汝陰,曹軍於淮北重兵而待時,孫策同樣於大帳內議事。


    於外人看去,江東前麵很是順利,拿取淮陰後,連得數關城,現直逼壽春。但從昨日開始,陸陸續續有壞消息傳來。


    一是淮陰遇襲。


    於淮陰之安危,孫策在拿下鍾離,得知曹營人馬調動後,就有周密部署。其駐守之將,除了從海西折返,歸於淮陰的董襲外,還有原本負責遷移下邳人口,而往廣陵的族兄孫河,此時莫不處於淮陰境內,防備徐州曹軍進攻。


    但東海郡守昌霸,這次顯然有過周密籌備,同董襲正麵一擊後,為的便是掩護後方之部,從北麵渡口,偷襲江東往淮水中遊所運糧草。此間之“江東兵進其退”之計,吃準了江東於徐州一帶的兵員不足,極大約束了董襲和孫河部之行動,讓淮陰一帶的江東兵,處於被動之內,一時尋不到好的破敵之策。


    幸在破鍾離、下蔡以來,江東主力的糧草補給,尚能供應一旬時間,於此期間,糧草危機,並非緊要危機。若能在一旬之內,拿下壽春,將打通合肥水道,為淮水南岸的江東人馬,提供充足之後方補給。


    此間事,亦是孫策早有思慮之。守好淮陰一線的重要作用,根本在於保證順淮水而上的江東人馬不至於陷入腹背受敵之態,並保留好兵進徐州大部的要地。


    第二個壞消息,即是淮北,不斷增援的曹營人馬。


    從多日前開始,滿寵和李通人馬,就已經在製造大量的船隻,停駐於北岸,目的正是為了等曹操大軍到達淮陰等地後,借以橫渡,由此圍獨江東遠征之部。之前,魯肅和雷緒抓住時機,授命北進,僅僅是將曹營於北岸防線,打開了一個口子。


    時下,為敵將李通所阻,不說襲擾曹軍後方,其部相抗,陷入膠著之態,實難更進一步。


    第三個壞消息,來自於江東內部。


    之前平定的山越人,不出意料,再度反了。


    好在孫策於山越人早有防備,其於兩旬前,命淩操等將之調動,就是為了防範地方叛亂!


    而今看去,他之決策,不可謂不明確有利。


    第四個壞消息,則是關乎老對手江夏黃祖!


    也是正在議論之事。


    去歲時,黃祖為吳侯親征,狼狽而逃,今日元氣未恢複,不曾想敢再度來犯。


    不過,因為有周瑜、程普、表兄徐琨等,加以防範,孫策並不擔憂黃祖!


    重點還是在於眼前同曹操之“決戰”。


    將眾將麵色,盡收眼底,孫策揚了揚手,從容道:“黃祖部從江夏來犯,公瑾早有預料,為此同德謀有備之!我亦讓督軍中郎將(徐琨)早做支援,故諸君不必過憂!而今要討論之重點,乃是同北岸曹軍,外有取壽春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屾並收藏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