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讓兵士將首級送上樓船,這些時日,見多了死人,已然能泰然打量之。
隻是死去的文稷雙目緊閉,難有生前之氣勢。
作為沛國出身的曹魏大將,其智勇皆有,若非這次遇到張飛,外有江東猛將呂範從旁策應,進而誅殺。江東兵突逢文稷伏擊,雙方於河岸交戰,還真有可能不敵!
時勢造英雄,常人一生,本就充滿不少偶然。
文稷一死,也不知其子文欽,其孫文鴦,將來可能於漢末,大放異彩?
孫策揮了揮手,兵士迅速將敵將首級帶走,並做安葬。反倒是淩統好奇不已,一直盯著觀看,似在研究若是這曹營大將生前,有多勇武一樣。
孫策心中沉吟,看向退走之兵士,向淩統及左右幕僚將領道:“文稷乃曹營名將,其名聲雖不如曹子廉,夏侯元讓,但於曹營之內,無論是平黃巾軍,亦或是當年下邳之戰,此人都屢建戰功。若是此人不死,將來曹營來戰吾等江東,必是吾等大敵也!是故,可殺之,不可辱之!”
淩統等人,且是思慮孫策話中的深意,但能感覺到對敵人之尊敬,這才是他們敬佩之吳候!
少許,前方的水上阻礙被清空,孫策讓韓當領兵,借此直往塢關而去,其所乘樓船,緩緩靠岸。
孫策一躍而下,一應同處於船上的丹陽精兵,也紛紛跟隨。
步行不過十幾步,孫策麵對抱拳見禮的呂範,兩手將之托起,讚道:“此次能斬敵將,破敵軍之埋伏,子衡功勞巨大!”
呂範鄭重道:“為君候破除阻礙,進軍潁川,並入許都而迎天子,乃末將所願!”
這邊話語落下,就見一個不合時宜的冷哼聲傳來,可不正是全身沾滿血漬,方才殺敵,且比呂範還要多幾個人頭的張飛?
但觀孫策望來,張飛倒也大不咧咧地拱了拱手,眼睛則斜著看向呂範,道:“今敵將已授首,吳候可要從山道,借機追敵之間,配合水路而破之?”
張飛一下子猜到了孫策方才欲船上,同韓當等人所議,孫策倒不意外,看向望過來的呂範,還有其他部將,外有正被抬著治療的傷卒,目中閃過銳利之色,道:“翼德所言正是,今於敵將之死,其塢關之內,必然人心惶惶。而這次文稷所領人馬之多,塢關留守之部自不多。今至優勢在我等,自當借機分兩路取之!我打算親率人馬從陸路行之……”
在道言完軍事目標後,孫策眸光看向呂範道:“子衡你身上有傷,且留於此,處理好傷員,身上之刀傷,亦當按照我的要求,認真處理。”
呂範本來也想一道護衛衝殺,可在孫策的注視下,隻好老老實實應了聲“諾”。
至於張飛,還不等孫策慰問,他就揚起了胳膊道:“昔日吾同主公於曹孟德虎豹騎內衝殺,兇險要比今日,高上十倍,今隻是擦破了皮,不成大礙,方才你這將領,占得先機,殺得人頭還沒有吾多,不知吳候可願與吾比比,接下來攻取那塢關,誰殺得敵人更多?”
張飛戰意盎然,方才激戰,近自看去,確實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看得孫策內心也多有感觸,他俄而笑道:“翼德既然如此說了,我又豈是扭捏之人?方才汝部之折損,且做補上,一同迎戰塢關之敵……”
孫策同眾將士說話的時候,淩統護衛於側,不斷瞅向張飛,當張飛望過來的時候,淩統便抬頭望天,其心中實際有些讚歎,這漢子看起來不如吳候威武,但武力不可小看,也不知道他長大了,能同此人戰上多少迴合?
淩統還在思索的時候,早有兵士將繳獲戰馬牽過來。
在握緊韁繩的時候,來自身體本能反應,孫策一躍而上,身影甚是瀟灑,由此表現而出的,自是他那精銳騎術!
張飛見此,麵上無大表情,心裏卻是讚了一聲。
二人隨之領部,根據派出斥候迴稟之路線,直取塢關之地。
……
即於守將文稷身亡,江東人馬,分水陸兩路,來取塢關的消息傳出後,曹軍內部,迅速變得人心惶惶。
文稷的副將名叫郝綸,同為文稷鄉黨,乃屬沛國人。
自文稷入今司空曹操帳下謀事以來,郝綸一直主文書諸事,不僅善武,更相當於主力幕僚。
在關城內,軍心動蕩之際,郝綸也是果決之人,他火速讓親兵殺了幾個擴散消息之人,以其中所言為謠傳,又說將軍文稷尚於城外阻敵,援軍將至,這才暫時穩定軍心。
做完這些事,即見江東水師已至,郝綸不慌不忙,讓兵士做好守備,其人則趁機去往了關城內的一處院舍。
這處小院,乃是文稷家人時常所居,因守於此地時間之長,早於去歲末,文稷便將家人接來,本打算過幾日,就讓親兵護送家眷迴往沛國。
咚咚!
敲門聲響起,開門的是一圓臉仆人,一見郝綸就想行禮,郝綸則擺了擺手,道:“小郎君何在?”
小郎君正是文稷年幼九歲的兒子文欽,其本來還有一子,不幸於幼年時夭折,故這文欽乃家中排行老二,也就是“仲”。
看出郝綸麵上焦急,仆人也聽說了江東兵殺來,忙在前引路道:“小郎君於內宅,為夫人舞劍!”
郝綸步伐微頓,皺眉思道:“有要緊之事,直接帶我去見夫人吧!”
“諾!”
待見那位陳夫人後,郝綸三言兩語就將具體情況相告。
陳夫人哭的眼睛通紅,讓人意外的是,弱年即顯靈動的文欽,竟表現得如同大人一樣,非常沉靜,並看向郝綸,深深一稽道:“即是那江東孫策人馬,但請叔父告知我殺父仇人為誰?”
但觀主將之子如此,郝綸雙手扶起,道:“今塢關危急,小郎君若是想為父報仇,還是先帶汝母從城西北,吾以吊籃而使汝等安全離開,之後再考慮其中事……”
觀文欽眼中毫不退縮的堅定目光,郝綸歎了一口氣,搖頭撫須,斟酌道:“小郎君如此堅持,按照逃迴來的兵士所言,那吾即做相告,其一人名叫張飛,乃是原劉玄德帳下大將,另一人則叫呂範……”
隻是死去的文稷雙目緊閉,難有生前之氣勢。
作為沛國出身的曹魏大將,其智勇皆有,若非這次遇到張飛,外有江東猛將呂範從旁策應,進而誅殺。江東兵突逢文稷伏擊,雙方於河岸交戰,還真有可能不敵!
時勢造英雄,常人一生,本就充滿不少偶然。
文稷一死,也不知其子文欽,其孫文鴦,將來可能於漢末,大放異彩?
孫策揮了揮手,兵士迅速將敵將首級帶走,並做安葬。反倒是淩統好奇不已,一直盯著觀看,似在研究若是這曹營大將生前,有多勇武一樣。
孫策心中沉吟,看向退走之兵士,向淩統及左右幕僚將領道:“文稷乃曹營名將,其名聲雖不如曹子廉,夏侯元讓,但於曹營之內,無論是平黃巾軍,亦或是當年下邳之戰,此人都屢建戰功。若是此人不死,將來曹營來戰吾等江東,必是吾等大敵也!是故,可殺之,不可辱之!”
淩統等人,且是思慮孫策話中的深意,但能感覺到對敵人之尊敬,這才是他們敬佩之吳候!
少許,前方的水上阻礙被清空,孫策讓韓當領兵,借此直往塢關而去,其所乘樓船,緩緩靠岸。
孫策一躍而下,一應同處於船上的丹陽精兵,也紛紛跟隨。
步行不過十幾步,孫策麵對抱拳見禮的呂範,兩手將之托起,讚道:“此次能斬敵將,破敵軍之埋伏,子衡功勞巨大!”
呂範鄭重道:“為君候破除阻礙,進軍潁川,並入許都而迎天子,乃末將所願!”
這邊話語落下,就見一個不合時宜的冷哼聲傳來,可不正是全身沾滿血漬,方才殺敵,且比呂範還要多幾個人頭的張飛?
但觀孫策望來,張飛倒也大不咧咧地拱了拱手,眼睛則斜著看向呂範,道:“今敵將已授首,吳候可要從山道,借機追敵之間,配合水路而破之?”
張飛一下子猜到了孫策方才欲船上,同韓當等人所議,孫策倒不意外,看向望過來的呂範,還有其他部將,外有正被抬著治療的傷卒,目中閃過銳利之色,道:“翼德所言正是,今於敵將之死,其塢關之內,必然人心惶惶。而這次文稷所領人馬之多,塢關留守之部自不多。今至優勢在我等,自當借機分兩路取之!我打算親率人馬從陸路行之……”
在道言完軍事目標後,孫策眸光看向呂範道:“子衡你身上有傷,且留於此,處理好傷員,身上之刀傷,亦當按照我的要求,認真處理。”
呂範本來也想一道護衛衝殺,可在孫策的注視下,隻好老老實實應了聲“諾”。
至於張飛,還不等孫策慰問,他就揚起了胳膊道:“昔日吾同主公於曹孟德虎豹騎內衝殺,兇險要比今日,高上十倍,今隻是擦破了皮,不成大礙,方才你這將領,占得先機,殺得人頭還沒有吾多,不知吳候可願與吾比比,接下來攻取那塢關,誰殺得敵人更多?”
張飛戰意盎然,方才激戰,近自看去,確實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看得孫策內心也多有感觸,他俄而笑道:“翼德既然如此說了,我又豈是扭捏之人?方才汝部之折損,且做補上,一同迎戰塢關之敵……”
孫策同眾將士說話的時候,淩統護衛於側,不斷瞅向張飛,當張飛望過來的時候,淩統便抬頭望天,其心中實際有些讚歎,這漢子看起來不如吳候威武,但武力不可小看,也不知道他長大了,能同此人戰上多少迴合?
淩統還在思索的時候,早有兵士將繳獲戰馬牽過來。
在握緊韁繩的時候,來自身體本能反應,孫策一躍而上,身影甚是瀟灑,由此表現而出的,自是他那精銳騎術!
張飛見此,麵上無大表情,心裏卻是讚了一聲。
二人隨之領部,根據派出斥候迴稟之路線,直取塢關之地。
……
即於守將文稷身亡,江東人馬,分水陸兩路,來取塢關的消息傳出後,曹軍內部,迅速變得人心惶惶。
文稷的副將名叫郝綸,同為文稷鄉黨,乃屬沛國人。
自文稷入今司空曹操帳下謀事以來,郝綸一直主文書諸事,不僅善武,更相當於主力幕僚。
在關城內,軍心動蕩之際,郝綸也是果決之人,他火速讓親兵殺了幾個擴散消息之人,以其中所言為謠傳,又說將軍文稷尚於城外阻敵,援軍將至,這才暫時穩定軍心。
做完這些事,即見江東水師已至,郝綸不慌不忙,讓兵士做好守備,其人則趁機去往了關城內的一處院舍。
這處小院,乃是文稷家人時常所居,因守於此地時間之長,早於去歲末,文稷便將家人接來,本打算過幾日,就讓親兵護送家眷迴往沛國。
咚咚!
敲門聲響起,開門的是一圓臉仆人,一見郝綸就想行禮,郝綸則擺了擺手,道:“小郎君何在?”
小郎君正是文稷年幼九歲的兒子文欽,其本來還有一子,不幸於幼年時夭折,故這文欽乃家中排行老二,也就是“仲”。
看出郝綸麵上焦急,仆人也聽說了江東兵殺來,忙在前引路道:“小郎君於內宅,為夫人舞劍!”
郝綸步伐微頓,皺眉思道:“有要緊之事,直接帶我去見夫人吧!”
“諾!”
待見那位陳夫人後,郝綸三言兩語就將具體情況相告。
陳夫人哭的眼睛通紅,讓人意外的是,弱年即顯靈動的文欽,竟表現得如同大人一樣,非常沉靜,並看向郝綸,深深一稽道:“即是那江東孫策人馬,但請叔父告知我殺父仇人為誰?”
但觀主將之子如此,郝綸雙手扶起,道:“今塢關危急,小郎君若是想為父報仇,還是先帶汝母從城西北,吾以吊籃而使汝等安全離開,之後再考慮其中事……”
觀文欽眼中毫不退縮的堅定目光,郝綸歎了一口氣,搖頭撫須,斟酌道:“小郎君如此堅持,按照逃迴來的兵士所言,那吾即做相告,其一人名叫張飛,乃是原劉玄德帳下大將,另一人則叫呂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