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憂患,那是發自內心,這次同袁紹戰事,在他看去,無論是益州劉璋,還是荊州劉表,都不成大患,唯一要防備的正是孫策!
數月前,他接受荀彧建議,曹孫兩家相互聯姻,就是為了穩住江東孫氏。
但現在看來,這一切並不能阻擋孫策的野心!
而如果讓孫氏突破廣陵,那徐州就會陷入到危險之中,並影響到兗、豫二州安危。
聽到曹公如此道言,張遼忍不住道:“曹公放心,孫氏長於水師,步卒不堪,待其其進取下邳之時,曹公同袁氏之戰,也當拿下,到時候,即便這孫伯符是一頭雄獅,也當為曹公俘獲!”
曹操麵上憂色不減,道:“乃公倒不是多麽憂慮徐州,乃公能拿下徐州一次兩次,就能奪迴三次四次,而是不知孫氏會不會在取徐州之外,還有其他目的!”
作為軍事戰略家,曹操帶兵作戰上,有著個人獨特思維。
若是孫策真的在得取徐州大部,轉而來取後方,那他曹孟德不能盡快結束同袁紹戰事,將陷入腹背受敵之絕境中!
這也是曹營之內,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關羽一直沒有說話,自從入曹營後,無論曹操如何寬厚待他,大多數時候,他都沉默不語,也不會為之參謀兵事。
但此時,聽到關乎孫策事,盡管沒有同孫策打過交道,但也時常聽到主公劉備讚揚:少年氣血旺,江東之主,虎父無犬子,孫文台生了一個好兒子!
想到前番大敗,自己為曹操俘獲,主公投奔袁氏,摯友張飛失散,看到曹操之憂懼,關羽眯著眼睛,撫髯道:“孫伯符不同孫文台,羽看去,當比孫文台更勝之!其率部北上,曹公可是要吃大虧了,勿謂言之不預也!”
曹操聞言一驚,看向關羽,道:“雲長何出此言?”
關羽卻是住口,不再言語,顯得高深莫測。
如此所行,反而弄得性格多疑的曹操,有些魂不守舍。
直到前方傳來消息,騎兵已經備好,可奇襲白馬袁軍,曹操這才將注意力,放到眼前戰事上。
……
四日後,匡琦城。
這幾日內,江東兵一邊攻城,一邊挖掘河道,外有射陽縣城,為江東大將韓當所得,各處消息,先後傳來。
加上每日在孫策安排下,向著城內,高唱江淮民歌,日夜勸降,導致城內陳登部曲,含民夫百姓,莫不士氣低落。
而魯肅建言之計,困敵,囚敵,斷敵士氣,進而攻敵之憊,以較少傷亡,贏得最大勝利,保全勢力,好同曹軍主力作戰,也到了關最後關鍵一步。
同於近幾日,江東兵精銳,也早已休整完善,更多攻城器械,陳列於匡琦城下,並通過多次試探性進攻,將城池薄弱,也盡掌於胸。
一早,朝陽初升之際。
孫策已經披甲,站在了全軍前側。
放眼匡琦城外,不光是河道上的江東船隻,岸上預備進攻之步卒,無不列隊完成,隻等一聲令下,就開始進行總攻。
孫策從麵前到來的大將,如呂範,孫河,董襲等人臉上掃過,視線越過了大江,重迴了丹徒郡。
“仲謀,子敬,外有子義,公覆等,此時也該整軍待發了吧?等我拿下麵前匡琦城,兵進淮陰,也就是中路軍,出征淮南的訊號!”
軍情瞬息萬變,這次陣前決議,沒有同周郎商議,但於孫策印象裏的周瑜,必然也會同意他的計劃!
但論進攻淮南的戰略,隻能勝,不能敗。
除了弟弟孫權,主要充當一個孫氏符號外,魯肅,太史慈,黃蓋等將,莫不有名將風姿,足以護得大軍周全。
“陸遜而今還在吳縣求學,諸葛亮尚隱居隆中……這些智謀之士,待戰事結束後,都該請來身邊,成為我的助力!”
孫策目光深遠,除了人口,人才是他成就霸業的關鍵。
曹操帳下而今謀士大將如雲,他孫策能做的是,趕在很多人才還沒被挖掘前,招攬到江東而來。
廣積糧,緩稱王。
江東亦需要牢牢把握漢室大義,才能廣聚人傑,誰說孫漢,就不是漢了?
“君候,全軍備好,可以攻城了!”
族兄孫河聲音響起,孫策視線迴轉前方。
近些日子,孫河受令,一直負責運兵之事,並協助好張昭,處理後勤。但於今日,同樣披甲,準備護衛孫策左右,攻取麵前大城。
孫策頷首,舉步登上了岸邊搭建的高台,向看過來的將領,還有江東兵士道:“兒郎們,練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正是拿下匡琦的好日子,待取下匡琦,我當犒勞三軍……”
孫策戰前講話,剛剛道完,所有江東兵士,全都高唿“萬勝”。
船隻無邊無際,萬人的呐喊之下,讓城上守軍,臉色無不發白。
此時,就算普通人也能看出,前幾日江東人馬的攻城,未盡全力,這一次,是勢必要拿下!
廣陵郡兵毫無鬥誌,該如何相抗?
城上的郡兵,想到城外不斷高喊的“既往不咎,寬大處理”,生死當前,但想到城內妻兒弱小,便是廣陵太守待他們不錯,此時也難免思緒翩翩。
陳登的狀態有些差,於角樓上,牢牢注視著城下敵軍。
數個日夜,因見孫策帶兵,不如熟悉那樣,故而,陳登每夜都睡不好,擔心孫策會夜襲。
而任他足智多謀,擅長內治,但在數倍之敵,絕對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也無處可用!
“季弼,原本以為能借助城中儲備,能堅守數月,但時下我軍士氣已失,再這麽打下去,不過徒增傷亡。那孫伯符不是說了嗎?願投降之眾,免除罪責,百姓亦可選擇留下或投親……而我陳登數年以來,廣受百姓愛戴,如何看之白白送死。
今次,是我輕視孫伯符了。這樣罷,為城內去信,若有願意隨我陳登離開者,半個時辰後,集結城北,按照之前所議,從城北,由我軍藏匿船隻,向北麵突圍!”
看向麵前,一夜之間,徒增不少白發的陳登,陳矯原本還想說些什麽,但話到嘴邊,隻剩下長長的一聲“諾”。
數月前,他接受荀彧建議,曹孫兩家相互聯姻,就是為了穩住江東孫氏。
但現在看來,這一切並不能阻擋孫策的野心!
而如果讓孫氏突破廣陵,那徐州就會陷入到危險之中,並影響到兗、豫二州安危。
聽到曹公如此道言,張遼忍不住道:“曹公放心,孫氏長於水師,步卒不堪,待其其進取下邳之時,曹公同袁氏之戰,也當拿下,到時候,即便這孫伯符是一頭雄獅,也當為曹公俘獲!”
曹操麵上憂色不減,道:“乃公倒不是多麽憂慮徐州,乃公能拿下徐州一次兩次,就能奪迴三次四次,而是不知孫氏會不會在取徐州之外,還有其他目的!”
作為軍事戰略家,曹操帶兵作戰上,有著個人獨特思維。
若是孫策真的在得取徐州大部,轉而來取後方,那他曹孟德不能盡快結束同袁紹戰事,將陷入腹背受敵之絕境中!
這也是曹營之內,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關羽一直沒有說話,自從入曹營後,無論曹操如何寬厚待他,大多數時候,他都沉默不語,也不會為之參謀兵事。
但此時,聽到關乎孫策事,盡管沒有同孫策打過交道,但也時常聽到主公劉備讚揚:少年氣血旺,江東之主,虎父無犬子,孫文台生了一個好兒子!
想到前番大敗,自己為曹操俘獲,主公投奔袁氏,摯友張飛失散,看到曹操之憂懼,關羽眯著眼睛,撫髯道:“孫伯符不同孫文台,羽看去,當比孫文台更勝之!其率部北上,曹公可是要吃大虧了,勿謂言之不預也!”
曹操聞言一驚,看向關羽,道:“雲長何出此言?”
關羽卻是住口,不再言語,顯得高深莫測。
如此所行,反而弄得性格多疑的曹操,有些魂不守舍。
直到前方傳來消息,騎兵已經備好,可奇襲白馬袁軍,曹操這才將注意力,放到眼前戰事上。
……
四日後,匡琦城。
這幾日內,江東兵一邊攻城,一邊挖掘河道,外有射陽縣城,為江東大將韓當所得,各處消息,先後傳來。
加上每日在孫策安排下,向著城內,高唱江淮民歌,日夜勸降,導致城內陳登部曲,含民夫百姓,莫不士氣低落。
而魯肅建言之計,困敵,囚敵,斷敵士氣,進而攻敵之憊,以較少傷亡,贏得最大勝利,保全勢力,好同曹軍主力作戰,也到了關最後關鍵一步。
同於近幾日,江東兵精銳,也早已休整完善,更多攻城器械,陳列於匡琦城下,並通過多次試探性進攻,將城池薄弱,也盡掌於胸。
一早,朝陽初升之際。
孫策已經披甲,站在了全軍前側。
放眼匡琦城外,不光是河道上的江東船隻,岸上預備進攻之步卒,無不列隊完成,隻等一聲令下,就開始進行總攻。
孫策從麵前到來的大將,如呂範,孫河,董襲等人臉上掃過,視線越過了大江,重迴了丹徒郡。
“仲謀,子敬,外有子義,公覆等,此時也該整軍待發了吧?等我拿下麵前匡琦城,兵進淮陰,也就是中路軍,出征淮南的訊號!”
軍情瞬息萬變,這次陣前決議,沒有同周郎商議,但於孫策印象裏的周瑜,必然也會同意他的計劃!
但論進攻淮南的戰略,隻能勝,不能敗。
除了弟弟孫權,主要充當一個孫氏符號外,魯肅,太史慈,黃蓋等將,莫不有名將風姿,足以護得大軍周全。
“陸遜而今還在吳縣求學,諸葛亮尚隱居隆中……這些智謀之士,待戰事結束後,都該請來身邊,成為我的助力!”
孫策目光深遠,除了人口,人才是他成就霸業的關鍵。
曹操帳下而今謀士大將如雲,他孫策能做的是,趕在很多人才還沒被挖掘前,招攬到江東而來。
廣積糧,緩稱王。
江東亦需要牢牢把握漢室大義,才能廣聚人傑,誰說孫漢,就不是漢了?
“君候,全軍備好,可以攻城了!”
族兄孫河聲音響起,孫策視線迴轉前方。
近些日子,孫河受令,一直負責運兵之事,並協助好張昭,處理後勤。但於今日,同樣披甲,準備護衛孫策左右,攻取麵前大城。
孫策頷首,舉步登上了岸邊搭建的高台,向看過來的將領,還有江東兵士道:“兒郎們,練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正是拿下匡琦的好日子,待取下匡琦,我當犒勞三軍……”
孫策戰前講話,剛剛道完,所有江東兵士,全都高唿“萬勝”。
船隻無邊無際,萬人的呐喊之下,讓城上守軍,臉色無不發白。
此時,就算普通人也能看出,前幾日江東人馬的攻城,未盡全力,這一次,是勢必要拿下!
廣陵郡兵毫無鬥誌,該如何相抗?
城上的郡兵,想到城外不斷高喊的“既往不咎,寬大處理”,生死當前,但想到城內妻兒弱小,便是廣陵太守待他們不錯,此時也難免思緒翩翩。
陳登的狀態有些差,於角樓上,牢牢注視著城下敵軍。
數個日夜,因見孫策帶兵,不如熟悉那樣,故而,陳登每夜都睡不好,擔心孫策會夜襲。
而任他足智多謀,擅長內治,但在數倍之敵,絕對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也無處可用!
“季弼,原本以為能借助城中儲備,能堅守數月,但時下我軍士氣已失,再這麽打下去,不過徒增傷亡。那孫伯符不是說了嗎?願投降之眾,免除罪責,百姓亦可選擇留下或投親……而我陳登數年以來,廣受百姓愛戴,如何看之白白送死。
今次,是我輕視孫伯符了。這樣罷,為城內去信,若有願意隨我陳登離開者,半個時辰後,集結城北,按照之前所議,從城北,由我軍藏匿船隻,向北麵突圍!”
看向麵前,一夜之間,徒增不少白發的陳登,陳矯原本還想說些什麽,但話到嘴邊,隻剩下長長的一聲“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