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隊伍行進至鄰水鄉地界,隻見鄉村裏舍中,一片狼藉:被推倒的茅舍、點燃的柴垛;滿地漏網亂竄的雞鴨鵝、野狗家豬…
平民百姓家,似乎受到的侵襲並不是很嚴重:板楯蠻是窮人裏的窮人,隻搶一切能夠果腹之物、禦寒衣物;
連貧民身上的麻衣都不放過!
因此,一路上見到赤果果著身子、被驚嚇的瑟瑟發抖的男男女女不少,卻沒多少殺戮之慘事發生…
倒是大戶、豪強家倒了大黴:整個家宅裏,被翻得幹幹淨淨!吃的、穿的,統統打包帶走;
臥室、廳堂,那是被翻了個底朝天;連地磚都被挖開,想必是欲意挖出,這些豪強大戶們的藏金地窖!
光屁股的大戶千金們,哭嚎著、用稻草蓑衣遮掩著自己的光潔之軀;文呈幾皮鞭,抽在那些流著口水、直盯盯地看著女眷身子的兵勇…
王霸厲聲下令:若是誰敢欺辱婦人,立馬格殺在當場!劫掠財貨者,剁掉一隻手!
兩百紀律嚴明的屬下,立馬充當起“軍法隊”,斬殺了兩人、剁掉倆名往懷裏揣銅錢的兵勇右手,隊伍方才沒敢繼續為禍地方。
~~~~~
文呈將兩百可用之兵,分成兩個五十人隊、一支百人隊;
五十人隊,在兩支漢安軍隊伍前,負責強攻板楯蠻的兵馬,作為“鋒矢”;一百人隊,在後方充當“督戰隊”的角色。
文呈是萬萬不敢將此二百人,夾雜進那群烏合之眾裏麵去的——被這些混賬貨,裹挾著打仗,一旦亂將起來,反而將好兵裹挾成了潰兵了!
這些兵勇,打順風仗是沒問題的;搖旗呐喊還是頗有聲威。
故此,前方那兩組“五十人隊”,就亞曆山大了:必須不惜代價地衝開板楯蠻的陣腳!
無論死傷多少兄弟,都得將板楯蠻撕開一個口子!
那可是姐夫梁正,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老本啊!
也都是文家子弟…
~~~~~
整支隊伍,保持進攻陣勢。
前方兩支五十人隊,五人一伍、呈三角形;十個同樣的三角形軍陣,再組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身後跟著長長的漢安軍,最後是一百“督戰隊”兼“斷後”的梁正私兵。
文呈與史大人夾雜在私兵中間,那身披猩紅披風、著爛銀鎖子甲的史大人,高座在北地良駒上,端地威風凜凜!
反觀一旁的文呈,就形象可憐了:歪歪扭扭地坐在一匹滇馬上,身上隻著皮甲。頭上幘巾也歪了、身上的儒袍也皺了;隻是一臉的堅毅,還讓人覺得,這貨,嗯,還算有點勇氣、有點擔當的樣子!
帶來的陳相,那表現,都比文呈好多了。
造出高橋馬鞍並不難;雙馬鐙更是分分鍾都能夠做出來…至於鐵馬掌,那就更簡單了。
文呈不想過早地拿出這些利器;畢竟現在打個板楯蠻,相當於家族裏打群架——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順當的時候,一擁而上;打不過了就一哄而散…
雙方其實,都是實打實的一群烏合之眾。
對於這種“治安戰”,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對衝,用不著拿出高端裝備;
過早地暴露了雙馬鐙,這種能夠極大地提高騎兵戰鬥力的裝備,隻能便宜了匈奴、鮮卑人!
~~~~
行進至鄰水鄉街上,街道兩邊的民宅中,時不時衝出來幾個提著糧袋、身上穿著無數層衣服的蠻人!
手裏提著雞鴨、牽著豬狗的都有!
這些零星蠻夷,都無需王霸那手下動手,漢安軍砍殺幾個這種渾身臃腫、兩手不空的板楯蠻,倒也輕鬆…
板楯蠻已經與漢民融合數十代人,其實在外貌上,幾無差別。
不過要區分是不是蠻夷,其實很簡單:渾身上下光溜溜的,是受害者、是漢民;
身上衣服一層又一層的、肩背糧食、手提雞鴨、懷裏鼓鼓囊囊的,一矛捅死便是!
錯不了。
及至殺死數十名板楯蠻之後,許是有小頭領溜去告知了大頭目;
隻見街對麵黑壓壓地竄過來無數乞丐——呃,說他們是乞丐,其實都誇他們了:衣衫襤褸、赤腳、頭發髒的裹成一團;臉上泥水、汙垢、汗水、血漬,糊的分不清原本的臉色…
手上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拿得起繯首刀的,必定是小頭目;拿標槍的,應該是族裏比較得力的打劫成員;拿竹弓、腰裏別著彎刀的,可能是族裏的獵戶,算是有戰鬥力的成員了;
其餘蠻人,抬著門板的、鐵耙的、舉著菜刀的、挺起竹矛的…
遠程武器就是獵弓、竹箭;
中程武器是竹矛、標槍、板磚、石塊;
近程就彎刀、菜刀,一陣亂砍!
唉…一群無產階級裏麵的無產階級。
~~~~
這些攻打鄉台的板楯蠻,強攻了半晌、丟了無數的磚頭、石塊、火把,射進鄉台無數竹箭,愣是沒攻打下來!
倒是挨了不少板磚、被裏麵的弓弩射了不少血洞…
沒辦法,板楯蠻替朝廷去揍別人的時候,朝廷才發給他們正經的甲胄、弓箭、繯首刀、長矛;
現在是造朝廷的反,朝廷哪可能還給他們裝備?
能夠打下縣城、劫掠府庫的板楯蠻部落,早就搶的盆滿缽滿、班師迴朝,迴山溝溝裏去分贓了。
——已經鬥罷艱險,趕緊迴家!
如今來劫掠鄰水鄉的,屬於打劫集團裏麵的倒黴鬼:跑了幾百裏路,啥都沒搶到;
迴去也得餓死。
沒辦法,問同族裏的那些大頭領:我們這個小部落,生路在何方?
大部落頭領,看著挑著擔、牽著馬,急著迴家吃肉打牙祭的族人,哪有心思管這些小部落的倒黴鬼?
隨手一指:順著河溝走!不會迷路、餓了還有涼水喝。
鄰水鄰水,誰讓你緊挨著河溝呢?
這些板楯蠻,就順著河溝摸上來了。
~~~~
小頭目將“官軍來了”的情報,往上一報,那頭領接到稟報,當時就生氣了:我正在努力地打劫呢!
哪來的“官兵”這麽不懂事,敢來攪合我的好事兒?
走!撿石塊、拆磚頭,跟我教訓教訓這些家夥!搶了他們的刀矛,以後出來打劫,不就方便多了麽?
等到衝到跟前,那頭目暗自叫一聲:苦也!
老子年初就不應該偷看寡婦洗澡!
咋這麽倒黴啊…
板楯蠻世世代代啥都缺,就是不缺對漢朝官軍的了解、不缺打群架的經驗!
這對麵那排成“箭矢”形的官軍,一個個目光堅定、麵色沉穩,裝備精良!
這些可不是普通的遊徼兵勇,分明就是精銳之師嘛。
竹弓壓根就射不透他們的雙層皮甲、竹矛哪能頂得住官軍手裏寒光閃閃的繯首刀?
這頭領也是個狠角色——板楯蠻內部也殺的厲害,不狠的早就死了!
但聽那頭領一聲大喝:“兄弟我也是餓得慌了!冒犯貴地乃是迫不得已!對麵的官軍兄弟,放兄弟我一條生路可好?
我立馬滾出這嶽池地界!永世不再踏入!
山不轉水轉,隻打九九、不打加一方是好漢!官軍兄弟們,萬萬不要傷了和氣啊!”
那頭領喊完場麵話,知道這些官軍不可能放過這種立功良機,也不等對方迴話,轉身撒開腳丫子就跑!
王霸右手高舉:“準備衝殺!不抓俘虜、不砍頭顱,殺光為止!”
說完,手臂一揮:“殺!”
~~~~
兩組箭矢有點擺不開,便隻有一組箭矢嗖地一下子衝了上去!
反應慢一些的蠻人,還揚起手中的各色武器,準備迎擊官軍的衝殺呢,不知誰吼了一句:“頭領花兒跑了!”
扭頭一看,那頭領跑的都隻剩一個模模糊糊的背影了!
那還不趕緊扭頭就跑、等著被官軍砍頭啊?
於是乎,街麵上的蠻人們,撒開腳丫子就逃…
這下子,衝鋒的“箭矢”都沒了著力點,衝的太猛,差點閃了自己的腰!
最高興的,莫過於跟在後麵的漢安軍士兵了:原本以為要拚命幹一架的!害的都給鄰村的狗子說好了,若是誰倒黴死翹翹,另外一個就得娶自己的妹子,好將家人托付給對方…
麻蝦鉗住王八的籽了——蝦扯蛋!
這仗就好打了:看見蠻人就捅、捅了便上前補刀…
王大人說了:不要俘虜、不砍頭顱計功;隻管殺人!王霸這命令,就是針對這些遊兵散勇,喜歡搶人頭爭軍功的德性
——搶起人頭來,同袍之間都打的不亦樂乎,連追擊敵人都顧不上…
平民百姓家,似乎受到的侵襲並不是很嚴重:板楯蠻是窮人裏的窮人,隻搶一切能夠果腹之物、禦寒衣物;
連貧民身上的麻衣都不放過!
因此,一路上見到赤果果著身子、被驚嚇的瑟瑟發抖的男男女女不少,卻沒多少殺戮之慘事發生…
倒是大戶、豪強家倒了大黴:整個家宅裏,被翻得幹幹淨淨!吃的、穿的,統統打包帶走;
臥室、廳堂,那是被翻了個底朝天;連地磚都被挖開,想必是欲意挖出,這些豪強大戶們的藏金地窖!
光屁股的大戶千金們,哭嚎著、用稻草蓑衣遮掩著自己的光潔之軀;文呈幾皮鞭,抽在那些流著口水、直盯盯地看著女眷身子的兵勇…
王霸厲聲下令:若是誰敢欺辱婦人,立馬格殺在當場!劫掠財貨者,剁掉一隻手!
兩百紀律嚴明的屬下,立馬充當起“軍法隊”,斬殺了兩人、剁掉倆名往懷裏揣銅錢的兵勇右手,隊伍方才沒敢繼續為禍地方。
~~~~~
文呈將兩百可用之兵,分成兩個五十人隊、一支百人隊;
五十人隊,在兩支漢安軍隊伍前,負責強攻板楯蠻的兵馬,作為“鋒矢”;一百人隊,在後方充當“督戰隊”的角色。
文呈是萬萬不敢將此二百人,夾雜進那群烏合之眾裏麵去的——被這些混賬貨,裹挾著打仗,一旦亂將起來,反而將好兵裹挾成了潰兵了!
這些兵勇,打順風仗是沒問題的;搖旗呐喊還是頗有聲威。
故此,前方那兩組“五十人隊”,就亞曆山大了:必須不惜代價地衝開板楯蠻的陣腳!
無論死傷多少兄弟,都得將板楯蠻撕開一個口子!
那可是姐夫梁正,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老本啊!
也都是文家子弟…
~~~~~
整支隊伍,保持進攻陣勢。
前方兩支五十人隊,五人一伍、呈三角形;十個同樣的三角形軍陣,再組成一個大的三角形。
身後跟著長長的漢安軍,最後是一百“督戰隊”兼“斷後”的梁正私兵。
文呈與史大人夾雜在私兵中間,那身披猩紅披風、著爛銀鎖子甲的史大人,高座在北地良駒上,端地威風凜凜!
反觀一旁的文呈,就形象可憐了:歪歪扭扭地坐在一匹滇馬上,身上隻著皮甲。頭上幘巾也歪了、身上的儒袍也皺了;隻是一臉的堅毅,還讓人覺得,這貨,嗯,還算有點勇氣、有點擔當的樣子!
帶來的陳相,那表現,都比文呈好多了。
造出高橋馬鞍並不難;雙馬鐙更是分分鍾都能夠做出來…至於鐵馬掌,那就更簡單了。
文呈不想過早地拿出這些利器;畢竟現在打個板楯蠻,相當於家族裏打群架——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順當的時候,一擁而上;打不過了就一哄而散…
雙方其實,都是實打實的一群烏合之眾。
對於這種“治安戰”,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對衝,用不著拿出高端裝備;
過早地暴露了雙馬鐙,這種能夠極大地提高騎兵戰鬥力的裝備,隻能便宜了匈奴、鮮卑人!
~~~~
行進至鄰水鄉街上,街道兩邊的民宅中,時不時衝出來幾個提著糧袋、身上穿著無數層衣服的蠻人!
手裏提著雞鴨、牽著豬狗的都有!
這些零星蠻夷,都無需王霸那手下動手,漢安軍砍殺幾個這種渾身臃腫、兩手不空的板楯蠻,倒也輕鬆…
板楯蠻已經與漢民融合數十代人,其實在外貌上,幾無差別。
不過要區分是不是蠻夷,其實很簡單:渾身上下光溜溜的,是受害者、是漢民;
身上衣服一層又一層的、肩背糧食、手提雞鴨、懷裏鼓鼓囊囊的,一矛捅死便是!
錯不了。
及至殺死數十名板楯蠻之後,許是有小頭領溜去告知了大頭目;
隻見街對麵黑壓壓地竄過來無數乞丐——呃,說他們是乞丐,其實都誇他們了:衣衫襤褸、赤腳、頭發髒的裹成一團;臉上泥水、汙垢、汗水、血漬,糊的分不清原本的臉色…
手上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拿得起繯首刀的,必定是小頭目;拿標槍的,應該是族裏比較得力的打劫成員;拿竹弓、腰裏別著彎刀的,可能是族裏的獵戶,算是有戰鬥力的成員了;
其餘蠻人,抬著門板的、鐵耙的、舉著菜刀的、挺起竹矛的…
遠程武器就是獵弓、竹箭;
中程武器是竹矛、標槍、板磚、石塊;
近程就彎刀、菜刀,一陣亂砍!
唉…一群無產階級裏麵的無產階級。
~~~~
這些攻打鄉台的板楯蠻,強攻了半晌、丟了無數的磚頭、石塊、火把,射進鄉台無數竹箭,愣是沒攻打下來!
倒是挨了不少板磚、被裏麵的弓弩射了不少血洞…
沒辦法,板楯蠻替朝廷去揍別人的時候,朝廷才發給他們正經的甲胄、弓箭、繯首刀、長矛;
現在是造朝廷的反,朝廷哪可能還給他們裝備?
能夠打下縣城、劫掠府庫的板楯蠻部落,早就搶的盆滿缽滿、班師迴朝,迴山溝溝裏去分贓了。
——已經鬥罷艱險,趕緊迴家!
如今來劫掠鄰水鄉的,屬於打劫集團裏麵的倒黴鬼:跑了幾百裏路,啥都沒搶到;
迴去也得餓死。
沒辦法,問同族裏的那些大頭領:我們這個小部落,生路在何方?
大部落頭領,看著挑著擔、牽著馬,急著迴家吃肉打牙祭的族人,哪有心思管這些小部落的倒黴鬼?
隨手一指:順著河溝走!不會迷路、餓了還有涼水喝。
鄰水鄰水,誰讓你緊挨著河溝呢?
這些板楯蠻,就順著河溝摸上來了。
~~~~
小頭目將“官軍來了”的情報,往上一報,那頭領接到稟報,當時就生氣了:我正在努力地打劫呢!
哪來的“官兵”這麽不懂事,敢來攪合我的好事兒?
走!撿石塊、拆磚頭,跟我教訓教訓這些家夥!搶了他們的刀矛,以後出來打劫,不就方便多了麽?
等到衝到跟前,那頭目暗自叫一聲:苦也!
老子年初就不應該偷看寡婦洗澡!
咋這麽倒黴啊…
板楯蠻世世代代啥都缺,就是不缺對漢朝官軍的了解、不缺打群架的經驗!
這對麵那排成“箭矢”形的官軍,一個個目光堅定、麵色沉穩,裝備精良!
這些可不是普通的遊徼兵勇,分明就是精銳之師嘛。
竹弓壓根就射不透他們的雙層皮甲、竹矛哪能頂得住官軍手裏寒光閃閃的繯首刀?
這頭領也是個狠角色——板楯蠻內部也殺的厲害,不狠的早就死了!
但聽那頭領一聲大喝:“兄弟我也是餓得慌了!冒犯貴地乃是迫不得已!對麵的官軍兄弟,放兄弟我一條生路可好?
我立馬滾出這嶽池地界!永世不再踏入!
山不轉水轉,隻打九九、不打加一方是好漢!官軍兄弟們,萬萬不要傷了和氣啊!”
那頭領喊完場麵話,知道這些官軍不可能放過這種立功良機,也不等對方迴話,轉身撒開腳丫子就跑!
王霸右手高舉:“準備衝殺!不抓俘虜、不砍頭顱,殺光為止!”
說完,手臂一揮:“殺!”
~~~~
兩組箭矢有點擺不開,便隻有一組箭矢嗖地一下子衝了上去!
反應慢一些的蠻人,還揚起手中的各色武器,準備迎擊官軍的衝殺呢,不知誰吼了一句:“頭領花兒跑了!”
扭頭一看,那頭領跑的都隻剩一個模模糊糊的背影了!
那還不趕緊扭頭就跑、等著被官軍砍頭啊?
於是乎,街麵上的蠻人們,撒開腳丫子就逃…
這下子,衝鋒的“箭矢”都沒了著力點,衝的太猛,差點閃了自己的腰!
最高興的,莫過於跟在後麵的漢安軍士兵了:原本以為要拚命幹一架的!害的都給鄰村的狗子說好了,若是誰倒黴死翹翹,另外一個就得娶自己的妹子,好將家人托付給對方…
麻蝦鉗住王八的籽了——蝦扯蛋!
這仗就好打了:看見蠻人就捅、捅了便上前補刀…
王大人說了:不要俘虜、不砍頭顱計功;隻管殺人!王霸這命令,就是針對這些遊兵散勇,喜歡搶人頭爭軍功的德性
——搶起人頭來,同袍之間都打的不亦樂乎,連追擊敵人都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