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靈子的出現並非偶然,此乃皇帝最後的底牌。當日密室之中,皇帝吩咐玄靈子扮作太監模樣,暗中護佑普安王。果不其然,在這危難之際,玄靈子不負眾望,成功挽救了普安王。
玄靈子此前多次欲挺身而出保護普安王,卻被楊沂中以眼神示意勸退。楊沂中早有應對之策,故而將玄靈子這張底牌留到最後。幸得楊沂中老謀深算,玄靈子才未提前暴露,否則不知郕王又會使出何種手段,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郕王怒目圓睜,死死盯著玄靈子。剛剛那奮力一擊,飽含著心中的怒火與不甘。他萬萬沒想到,玄靈子竟一直埋伏在大殿之上,自己竟毫無察覺。郕王全力一擊,卻因準備不足,被玄靈子打了個措手不及。此時的他,雙手不住地顫抖,氣息紊亂,身負重傷。
玄靈子也沒討到便宜,雙手背於身後,微微顫抖。剛剛的對掌,令他大為震驚,他深知郕王修為不低於自己,卻沒想到郕王竟如此厲害。若不是自己偷襲,恐怕絕非郕王敵手。雖說二人師出同門,道法一脈相承,但畢竟郕王年長,天資頗高,同玄靈子一樣深受師尊喜愛。若不是因為戰亂,玄靈子也不會得到師尊親傳。看似二人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實則玄靈子已無力再戰。
郕王稍作調息,後背早已被汗水浸濕,但仍強撐著說道:“念在同門之情,師弟,你速速離去,本王可饒你不死。”
玄靈子氣息不順,強忍著疼痛道:“師兄,莫再做無謂抵抗,束手就擒,陛下會善待你。”
郕王發出一陣狂笑,麵露狡黠道:“哈哈哈,天真!青雲觀竟都如此天真!皇帝怎會放過我!但本王絕不束手就擒!今日即便魚死網破,本王寧死!絕不投降!”說罷,郕王嗓子一甜,單膝跪地,單手撐地,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眼見郕王口吐鮮血,皇帝放下心來,挺直身板,上前道:“趙恆,你莫再掙紮,一切都已結束。”
郕王麵露兇光,心中滿是不甘與憤懣,眼中布滿猩紅血絲,惡狠狠地抬頭盯著皇帝:“成王敗寇!要殺便殺。”
皇帝轉頭緊閉雙眼,雖郕王罪不可恕,但畢竟宗親,實不忍看其被殺。
皇帝沉默不語,楊沂中心領神會,對著一眾玄甲軍道:“就地斬殺。”
郕王雖還有一戰之力,卻深知大勢已去,再掙紮已無意義。他緩緩閉上雙眼,等待著最後的裁決。
忽然天色暗沉,陰雲密布,狂風唿嘯,殿內眾人被猛烈風沙迷了眼。玄靈子強忍著手上傷痛,護在皇帝身前。他知道定有強敵來犯,此刻恐怕已無力支撐。
就在眾人被狂風吹得人仰馬翻,郕王也被吹倒在地時,一個鬼魅般的黑影裹挾著恐怖黑氣,從殿外飄然而入。眾人還未反應過來,郕王便在眾目睽睽之下離奇消失。
“給我追!”風沙稍緩,楊沂中強撐身軀,對著一眾玄甲軍大聲喝道。玄甲軍立刻衝出殿外,朝著黑氣飄散的方向疾馳而去。
待一切恢複平靜,皇帝終鬆了一口氣。雖未斬殺郕王,卻也化解了這場危機,眾人有驚無險。
就在皇帝以為一切重迴正軌之時,殿外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
“報!六百裏緊急軍情!”一名風塵仆仆,滿身泥濘的信使在殿外唿喊,隻見其手持書信翻身下馬,信件上迎風飄揚三根羽毛,這便是“羽檄”。眾人見狀,紛紛讓道,不敢阻攔,信使不敢有絲毫怠慢,向著大殿疾馳而去。
所謂“羽檄”,乃緊急軍事文書,以信件上羽毛數量區分緊急程度。眼前信使手中的“三羽檄”,便是最為緊急的軍情戰報。信使馬不停蹄,人歇馬不歇,日行五百裏,從邊關一路趕至京城,沿途州府皆一路放行,不敢有絲毫耽擱。
信使拖著疲憊身軀,似搖搖欲墜,在倒下前將信送到皇帝手中,隨即昏厥過去。
“抬下去!好生照看!”楊沂中立刻命左右將信使抬下去。
皇帝雙手顫抖著接過“三羽檄”,緩緩打開,他深知,能以“三羽檄”來傳遞軍情,必是最為緊急且不聽耽擱的軍情。皇帝拆開信封,快速瀏覽一番,眼神瞬間慌亂。信乃鄂州守將所書,信中稱金軍兩日前拂曉時分,於鄂州前線陳兵三十萬,意欲圖謀鄂州。鄂州地處荊襄咽喉要塞,乃江漢平原之門戶,且江漢平原為重要糧食產區,一旦失守,千裏沃土便落入敵手,大宋將無糧可用,無兵可戰。不僅如此,鄂州亦是東西南北通衢要道,一旦淪陷,便使大宋首尾難顧,金軍可順江南下,直搗江南,危及杭州城。
“陛下。”張浚看出皇帝的慌張,上前詢問。
皇帝將信遞給張浚道:“你看看吧。”說罷,坐迴龍椅上,揉搓著額頭沉思。
張浚雙手接過信件,亦被信中內容震驚。他冷靜分析後,上前一步,向皇帝稟報道:“陛下,鄂州眼下尚有守軍五萬,由韓家長子韓彥直統領,金軍未必能輕易攻破。且如今正值隆冬,金軍糧草不繼,難以持久。雖不知其出兵意圖,但隻需堅守城池,金軍久攻不下便會撤軍。”
張浚的話讓陷入惶恐的皇帝眉頭稍展,但皇帝也知道,此事和郕王絕脫不了幹係。皇帝思索一番後道:“老將軍所言極是。朕命你即刻從荊襄及兩淮地區調撥兵馬,馳援鄂州,再領禁軍十萬,火速趕赴前線,支援韓彥直。”
“老臣領命!”說罷,張浚轉身匆匆離殿。
此時,一直戰戰兢兢、一言未發的湯思退在一旁暗自盤算。他深知自己已失去皇帝信任,陳誠之頂撞聖上絕無翻身可能。自己未發一言,眼下又正值用人之際,若能戴罪立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湯思退咬咬牙,俯身跪地,道:“陛下!老臣有一計可退敵。”
皇帝冷冷看著湯思退,心中怒火中燒。但此時禍亂未平,還未到高枕無憂之時,便強忍著怒火道:“你且說來,若再敢胡言,定斬不赦!”
湯思退聞言後背發涼,咽了咽口水道:“金兵犯境乃郕王之意。臣願親往金軍大營,與金人交涉。若其得知郕王敗露,定會不戰自退。”
“好,朕便再給你一次機會。若不能退敵,你便自行了斷。”皇帝眼神淩厲,湯思退驚出一身冷汗。
“臣……遵旨。”湯思退輕聲答道,他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若不能把握,便死無葬身之地。
“退朝!”皇帝一聲大喝,一甩衣袖徑直離開。
此刻,玄靈子再也支撐不住,重重倒地,昏厥過去。
“傳太醫!”楊沂中趕忙扶起玄靈子,對著一眾朝臣大聲喊道。
玄靈子此前多次欲挺身而出保護普安王,卻被楊沂中以眼神示意勸退。楊沂中早有應對之策,故而將玄靈子這張底牌留到最後。幸得楊沂中老謀深算,玄靈子才未提前暴露,否則不知郕王又會使出何種手段,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郕王怒目圓睜,死死盯著玄靈子。剛剛那奮力一擊,飽含著心中的怒火與不甘。他萬萬沒想到,玄靈子竟一直埋伏在大殿之上,自己竟毫無察覺。郕王全力一擊,卻因準備不足,被玄靈子打了個措手不及。此時的他,雙手不住地顫抖,氣息紊亂,身負重傷。
玄靈子也沒討到便宜,雙手背於身後,微微顫抖。剛剛的對掌,令他大為震驚,他深知郕王修為不低於自己,卻沒想到郕王竟如此厲害。若不是自己偷襲,恐怕絕非郕王敵手。雖說二人師出同門,道法一脈相承,但畢竟郕王年長,天資頗高,同玄靈子一樣深受師尊喜愛。若不是因為戰亂,玄靈子也不會得到師尊親傳。看似二人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實則玄靈子已無力再戰。
郕王稍作調息,後背早已被汗水浸濕,但仍強撐著說道:“念在同門之情,師弟,你速速離去,本王可饒你不死。”
玄靈子氣息不順,強忍著疼痛道:“師兄,莫再做無謂抵抗,束手就擒,陛下會善待你。”
郕王發出一陣狂笑,麵露狡黠道:“哈哈哈,天真!青雲觀竟都如此天真!皇帝怎會放過我!但本王絕不束手就擒!今日即便魚死網破,本王寧死!絕不投降!”說罷,郕王嗓子一甜,單膝跪地,單手撐地,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眼見郕王口吐鮮血,皇帝放下心來,挺直身板,上前道:“趙恆,你莫再掙紮,一切都已結束。”
郕王麵露兇光,心中滿是不甘與憤懣,眼中布滿猩紅血絲,惡狠狠地抬頭盯著皇帝:“成王敗寇!要殺便殺。”
皇帝轉頭緊閉雙眼,雖郕王罪不可恕,但畢竟宗親,實不忍看其被殺。
皇帝沉默不語,楊沂中心領神會,對著一眾玄甲軍道:“就地斬殺。”
郕王雖還有一戰之力,卻深知大勢已去,再掙紮已無意義。他緩緩閉上雙眼,等待著最後的裁決。
忽然天色暗沉,陰雲密布,狂風唿嘯,殿內眾人被猛烈風沙迷了眼。玄靈子強忍著手上傷痛,護在皇帝身前。他知道定有強敵來犯,此刻恐怕已無力支撐。
就在眾人被狂風吹得人仰馬翻,郕王也被吹倒在地時,一個鬼魅般的黑影裹挾著恐怖黑氣,從殿外飄然而入。眾人還未反應過來,郕王便在眾目睽睽之下離奇消失。
“給我追!”風沙稍緩,楊沂中強撐身軀,對著一眾玄甲軍大聲喝道。玄甲軍立刻衝出殿外,朝著黑氣飄散的方向疾馳而去。
待一切恢複平靜,皇帝終鬆了一口氣。雖未斬殺郕王,卻也化解了這場危機,眾人有驚無險。
就在皇帝以為一切重迴正軌之時,殿外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
“報!六百裏緊急軍情!”一名風塵仆仆,滿身泥濘的信使在殿外唿喊,隻見其手持書信翻身下馬,信件上迎風飄揚三根羽毛,這便是“羽檄”。眾人見狀,紛紛讓道,不敢阻攔,信使不敢有絲毫怠慢,向著大殿疾馳而去。
所謂“羽檄”,乃緊急軍事文書,以信件上羽毛數量區分緊急程度。眼前信使手中的“三羽檄”,便是最為緊急的軍情戰報。信使馬不停蹄,人歇馬不歇,日行五百裏,從邊關一路趕至京城,沿途州府皆一路放行,不敢有絲毫耽擱。
信使拖著疲憊身軀,似搖搖欲墜,在倒下前將信送到皇帝手中,隨即昏厥過去。
“抬下去!好生照看!”楊沂中立刻命左右將信使抬下去。
皇帝雙手顫抖著接過“三羽檄”,緩緩打開,他深知,能以“三羽檄”來傳遞軍情,必是最為緊急且不聽耽擱的軍情。皇帝拆開信封,快速瀏覽一番,眼神瞬間慌亂。信乃鄂州守將所書,信中稱金軍兩日前拂曉時分,於鄂州前線陳兵三十萬,意欲圖謀鄂州。鄂州地處荊襄咽喉要塞,乃江漢平原之門戶,且江漢平原為重要糧食產區,一旦失守,千裏沃土便落入敵手,大宋將無糧可用,無兵可戰。不僅如此,鄂州亦是東西南北通衢要道,一旦淪陷,便使大宋首尾難顧,金軍可順江南下,直搗江南,危及杭州城。
“陛下。”張浚看出皇帝的慌張,上前詢問。
皇帝將信遞給張浚道:“你看看吧。”說罷,坐迴龍椅上,揉搓著額頭沉思。
張浚雙手接過信件,亦被信中內容震驚。他冷靜分析後,上前一步,向皇帝稟報道:“陛下,鄂州眼下尚有守軍五萬,由韓家長子韓彥直統領,金軍未必能輕易攻破。且如今正值隆冬,金軍糧草不繼,難以持久。雖不知其出兵意圖,但隻需堅守城池,金軍久攻不下便會撤軍。”
張浚的話讓陷入惶恐的皇帝眉頭稍展,但皇帝也知道,此事和郕王絕脫不了幹係。皇帝思索一番後道:“老將軍所言極是。朕命你即刻從荊襄及兩淮地區調撥兵馬,馳援鄂州,再領禁軍十萬,火速趕赴前線,支援韓彥直。”
“老臣領命!”說罷,張浚轉身匆匆離殿。
此時,一直戰戰兢兢、一言未發的湯思退在一旁暗自盤算。他深知自己已失去皇帝信任,陳誠之頂撞聖上絕無翻身可能。自己未發一言,眼下又正值用人之際,若能戴罪立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湯思退咬咬牙,俯身跪地,道:“陛下!老臣有一計可退敵。”
皇帝冷冷看著湯思退,心中怒火中燒。但此時禍亂未平,還未到高枕無憂之時,便強忍著怒火道:“你且說來,若再敢胡言,定斬不赦!”
湯思退聞言後背發涼,咽了咽口水道:“金兵犯境乃郕王之意。臣願親往金軍大營,與金人交涉。若其得知郕王敗露,定會不戰自退。”
“好,朕便再給你一次機會。若不能退敵,你便自行了斷。”皇帝眼神淩厲,湯思退驚出一身冷汗。
“臣……遵旨。”湯思退輕聲答道,他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若不能把握,便死無葬身之地。
“退朝!”皇帝一聲大喝,一甩衣袖徑直離開。
此刻,玄靈子再也支撐不住,重重倒地,昏厥過去。
“傳太醫!”楊沂中趕忙扶起玄靈子,對著一眾朝臣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