郕王不敢相信眼前之人,竟是鎮守邊關的大將張浚,更不敢相信張浚竟會短短數日之內,從千裏之外,出現在這皇宮之中。雖然郕王不願相信,但他似乎也明白,恐怕這一次,自己是真的要敗了。


    張浚不顧眾人異樣的目光,正欲解下身上的佩劍,置於殿外,忽聞皇帝之聲。


    “將軍不必拘禮,朕許將軍攜劍履上殿!”皇帝見到張浚,亦是喜出望外,準武將劍履上殿,此為至高無上之殊榮。


    張浚跪地謝恩後,攜劍履,步入大殿之中,其目光銳利,掃過眾人,目之所及皆令眾人膽寒。


    張浚刀痕般的皺紋,深邃的雙目炯炯有神,單膝下跪,作揖稟報:“啟稟陛下!老臣已按陛下旨意,派遣韓家四子,日夜兼程,三日內急行五百裏,如今分別進駐襄陽、鄂州、揚州和建康府,扼守邊關四鎮,並將叛逆惡徒已全部扣押,糧草輜重全數充公,以作禦敵之用。”


    皇帝此刻亦難掩欣喜之色,起身緩步走下玉階,扶起張浚道:“好,韓家不愧為世代忠良,四子亦是有勇有謀,老將軍一路辛苦,朕心甚慰,哈哈哈~”


    韓家四子正是當年黃天蕩重創金軍的大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的四個兒子,老大韓彥直、老二韓彥質、老三韓彥古、老四韓彥倫,除老大韓彥直在朝為官外,其餘三子均在距離邊關不遠的地方府台任職。一接到張浚的凋令,四人便馬不停蹄,趕往邊關接管軍務,如他們的父輩一般,再度為大宋效命疆場。


    張浚聞言,連聲謝道:“謝陛下,多虧陛下金牌令箭,臣方可一路暢行無阻,調兵遣將,全因陛下之能也,若非陛下深謀遠慮,恐早已被奸人誤國,陛下實乃再造大宋,力挽狂瀾,老臣對陛下五體投地。”張浚一頓誇讚,也讓皇帝喜上眉梢,之所以張浚能在這亂世存活,不至於同嶽飛一樣落的如此下場,正是因為其不僅忠於宋室,忠於皇帝,更在關鍵時刻能審時度勢。


    郕王聞言,心中亦愈發明晰,自知大勢已去,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邊關之外,均已不再自己掌控之中。此刻的郕王意興闌珊,再無囂張氣焰,如鬥敗的公雞,心灰意冷。


    皇帝轉身,再度看向郕王,此刻皇帝誌得意滿,而郕王卻意興闌珊,二人處境徹底反轉。


    皇帝緩緩道:“趙恆,你認輸吧,念你往日功績,朕可留你全屍。”


    郕王聞言發出一陣狂笑:“哈哈哈~”早在起事之前,他便預料到,此次行事,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無論誰笑到最後,都會置對方於死地,眼下自己敗了,皇帝也絕不會手軟。


    皇帝看得出來,郕王已步入絕境,此刻發笑,也隻不過是苦笑罷了。


    郕王此刻腦海中,不斷迴憶自己一路走來,是何等艱辛,自靖康之難,自己離開青雲觀,年方弱冠便隨軍廝殺,在屍山血海中,他逐漸成長,他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見過太多的人間疾苦,他曾立誌要改變這一切,要以自己的力量,讓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為了這個目的,他日日如履薄冰,處處小心謹慎,皇帝無嗣,本以為是天賜良機,上蒼要自己去拯救世人,但命運弄人,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但郕王知道,他不是輸在自己的謀略,而是自己的善念。是因為在那偶然的一個清晨,遇見了小白,因為小白,自己認識了仕林。仕林無數次想陷自己於死地,他早就知道仕林蟄伏王府,不是要輔佐自己,而是要伺機而動,徹底將自己擊倒。但麵對仕林的背叛和謀害,郕王自始自終都沒有要殺了仕林,反之將其留在自己身邊,以為能感化他,甚至是在保護他。之所以讓郕王無數次放過了他,最終導致事態向著自己無法掌控的方向進行,不是因為喜愛仕林,不是為了惜才,更不是為了讓仕林留為己用,而是因為小白,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做不到殺了自己心愛之人的孩子。縱然蒙麵人無數次勸誡自己放下對小白的執念,即使小白從來沒有愛過自己,但每每郕王起了殺心,但看見仕林那一雙像極了小白的眼睛時,他還是下不去手。導致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切不可控製的局麵,他不怪任何人,隻怨天意弄人,自己滿腔抱負,不得施展,縱有雄才偉略,但奈何英雄難過美人關,一切是自己咎由自取,他沒有輸給任何人,唯獨輸給了小白,輸給了自己。


    郕王淡淡一笑,麵露無奈之色道:“多謝陛下厚愛,但臣弟要告訴你,臣弟沒有輸給你,更沒有輸給你身後的小兒,臣弟是輸給了自己,輸給自己的善念,不過陛下,這一刻,陛下是贏了,但我也還沒輸!”


    皇帝聞言,心中亦不由一緊,皇帝自認為已將全部事由皆妥善安排,滴水不漏,小到禁宮,大到邊關,可謂天衣無縫,但郕王此言究竟何意?皇帝仔細思量後,不以為然道:“趙恆,若你僅是想與朕口舌之爭,那便算是你贏了,朕眼下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邊關之患,朕已悉數平定,你還是趁早束手就擒吧,朕可免你家人死罪,將你母女妻兒接入宮中贍養。”


    郕王眉宇緊鎖,目光如炬,一掃方才的彷徨與失落,昂首闊步走到皇帝麵前,但被一眾玄甲軍所阻攔。


    隨即郕王又是一陣狂笑,笑聲激蕩在大殿之內,叫人毛骨悚然。


    片刻後,郕王笑罷,眼角劃過一道不易察覺的淚痕,對著皇帝豎起拇指:“陛下,臣弟佩服,現在臣弟輸了,但陛下也沒有贏!”


    看著郕王幾近癲狂的樣子,皇帝心中暗道不妙,此刻皇帝想起玄靈子之言,郕王道法高深,恐怕其會做最後的困獸猶鬥,皇帝不由的後退了兩步。


    還未等皇帝緩過神,郕王雙手匯聚驚雷之勢,霎時間,大殿內飛沙走石,迷住眾人的眼睛。


    “保護陛下!”情急之下,楊沂中命玄甲軍將皇帝團團圍住,自己也將皇帝護在身下。


    滿朝文武見狀,無不震驚,任誰也沒想到,眼前的郕王竟還有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恐怖功法。


    郕王並未直接朝向皇帝襲去,大喝了一聲:“趙構!我要你嚐嚐失去至親的感受!我要你十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說罷,郕王高舉雙手,兩道驚雷從天而降,徑直襲向了一旁的普安王。


    眾人驚愕不已,皇帝這才明白,郕王的目的是普安王,是要將其斬殺,讓大宋再無儲君,以至大亂。


    “昚兒!”皇帝發出嘶吼聲,眾人雖想馳援,但奈何不敢將皇帝置於險境,玄甲軍無一人上前保護普安王。


    隻聞一聲驚天巨響,頓時塵土飛揚,殿內充斥著碎石瓦礫,似整個紫宸殿都搖搖欲墜。


    隨著一聲巨響過後,周圍死一般的寂靜,待大殿內濃霧散去,玉階上早已成了斷壁殘垣,一片狼藉。


    待眾人清醒過來後,隻見普安王毫發無傷,俯身在座椅之上,似乎沒有收到什麽傷害,隻是身上的衣衫被狂風刮得破爛不堪。


    “我沒死?”經過這般巨大的衝擊後,普安王自己都難以置信,自己竟然還活著。


    皇帝也從玄甲軍護衛下,走了出來,見到普安王安然無恙,也大為欣喜。待眾人目光匯聚到大殿中央,這才發現,站在普安王身前的,是一名衣著太監服飾年輕人,雙掌和郕王猛烈碰撞在一起,二人四目相對,旗鼓相當。


    “想不到宮內還有如此厲害的公公。”殿內眾臣老師議論紛紛,但任誰也沒認出來眼前的太監究竟是何人。


    大理寺一眾官員,盯著玉階上的太監,越看越不對勁,忽然恍然大悟,結結巴巴的大聲疾唿:“玄玄玄……玄靈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蛇浮生後世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說餘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說餘生並收藏白蛇浮生後世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