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她隻關心謝晏何時落網?
小將軍禁欲又深情,長公主請笑納 作者:南城北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康寧帝傳位謝凜的詔書剛頒布時,百官中確實有臣子持懷疑態度,憤憤要求麵聖證實事情的真實性。
以裴、葉及一保皇黨中的孫姓老臣鬧的最兇,幾名臣子也確實見到了康寧帝。隻可惜,他們見到的卻是再度陷入昏迷的康寧帝。
想要從康寧帝處證實傳位旨意是否真實是沒辦法了,又加上外頭還流傳著前不久謝霽散發出去的,關於謝凜欲弑君奪位、挾天子謀權篡位……等等不利謝凜的流言。
既是空穴不來風,謝凜和羅竹汐自知需盡快安撫百官中對康寧帝傳位謝凜持懷疑態度的臣子。
羅嘯依然被羅竹汐關在家中,羅竹汐便尋了羅氏一脈中某位叔伯出麵。
那人跟百官提議道:畢竟眼下陛下還在受奇毒所擾處於昏迷中,若是懷疑傳位旨意的真實性,大可鑒定聖旨上的字跡和國璽印章的真假。
畢竟頒下傳位旨意是大事,大概率康寧帝會自己動手書寫,就算他身體不濟無法動筆,但國璽印章可做不了假。
那位羅姓臣子的提議一出,百官中立馬有人附和,最後謝凜讓翰林學士院的人出麵鑒定聖旨上的字跡和國璽印章的真假。
得出的結論就是:聖旨上的字跡為康寧帝親筆,國璽印章也未作假。亦有侍奉康寧帝的內侍作證,聖旨確實由康寧帝親筆所寫,就連翰林學士承旨也言,敢以性命擔保國璽印章確未作假。
經此,無人再質疑康寧帝傳位齊王一事,即使真心有疑慮的,在大勢所趨下,也隻能隨波逐流。
謝凜又言:眼下內憂外患,情勢緊急不容有緩,為盡快穩固朝綱,思前想後,即位一事他要一切從簡,即刻登基,唯有此才能更好的著手處理政事。
因此才有了不過短短兩日,京師皇朝便換了新任帝後的事。
謝凜即位後,在有心臣子的唆使下,三皇子謝霽的所作所為被拿出來在朝會上商討征議。
縱使夏尚書一派據理力爭,謝霽還是被徹底冠上了謀逆的罪名。
討伐逆賊一事也已開始。就連夏尚書,因著為謝霽多說了幾句話、又是其外祖,也被懷疑與其有勾結,已被暫且革職接受監察。
雖說是暫且革職接受監察,但大家心裏都清楚,若是謝霽沒落網還好。但凡謝霽露頭被拿下,隻怕夏氏一脈也是走到頭了。
……
“三弟一直未落網,始終是心頭大患,皇上準備派誰去緝拿三弟伏案。”
禦書房,早朝散會後,羅竹汐端著一盅補湯悠悠臨門,待謝凜神清氣爽飲了兩口湯後才開始發問。
“此事朕已分別從羅氏、葉氏家族子弟中尋了得力之人去處理了,就不必皇後再過多憂心了。”
說話時,謝凜麵上滿是神清氣爽的自得。
這個位子終於是他的了,他就說老三那小子指定是鬥不過自己的。
邊想邊往後靠在椅背上感慨起來:“真沒想到啊,這位子竟這麽快就到手了。”
原本他隻是想先爭下儲君之位的,沒想到連皇位都到手了。
說著又滿意的看向羅竹汐,歎道:“朕今日有此成就,皇後也是立下了大功勞的,如何?朕一即位,也立馬依諾言封後了,皇後可還滿意?”
算是他在提醒羅竹汐,他答應的做到了,她該知道感恩。
羅竹汐心中帶著些許輕嗤,麵上卻隻是溫聲笑笑:“臣妾多謝皇上恩典。”
謝凜悠然感受著至高位子帶給他的自得,隻磕著眸子輕應了聲:‘嗯。’
羅竹汐不在乎是誰去討伐謝霽,她隻在乎能不能盡快拿下她們姐弟。
遂又接著開口分析了番:“三皇子和長公主的存在,對皇上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若皇上不想功虧一簣,不管用誰、不管要費多少心力,還是要先拿下她們姐弟。不然……”
說話間,又看向坐上的男人觀察著對方的神色:“不然就怕三弟會卷土重來,畢竟皇上即位一事……難道皇上不怕功虧一簣嗎?”
話落,果然見謝凜猛的睜開了眸子,雙眸中隱匿著淡淡的埋怨和不滿。
但眼下情形確實如此,謝凜也隻能壓下那些埋怨和不滿,隻說:“既是逆賊做亂,朕已命戍衛軍和京兆府的人一同討伐,其中也安排了羅氏的人。”
這是在告訴羅竹汐,羅氏一脈的人也可在此事中立功。
羅竹汐隻是笑笑,畢竟她並不關心羅氏的人怎麽樣?
她隻關心謝晏什麽時候落網?
每每想起自己父親說的那件事,羅竹汐對謝晏的恨意又會添上幾分。
謝晏的存在,昭示著那個人的騙局,又一遍遍在提醒著她被拋棄了。
甚至可能,她從來不在那個人的選擇中,或許連最初的定親,也可能隻是那個人隨意而為的樂事罷了。
否則,與扶丘國聯姻一事既然有那般大的隱情,那人為何從未想過告訴她實情呢?
兩人從小相知,難道她就這麽不值得信任嗎?
越想,羅竹汐眸中的不甘恨意愈發明顯了。
她要將那人逼迴來,那就隻有拿下謝晏做餌了……
謝凜蹙眉喚了她兩聲:“皇後?皇後……”
“哦,皇上,臣妾……”羅竹汐迴神正想應聲,卻被男人打斷。
“喚了你幾聲都不應,在想什麽呢?”
迴過神來的羅竹汐不動聲色隱去雙眸中的情緒,連忙過去侍奉起文墨。
見謝凜神情又恢複平靜,才又問起那事:“如今陛下已順利即位,待拿下三弟,是否能著手計劃當初答應臣妾的事?“
當初答應她的,說的自然就是吞並扶丘國一事了。
聞言,男人卻隻是垂眸淡淡應著:“放心,朕既然答應過會將扶丘國吞並,就一定會做到。隻是眼下北境戰事尚未結束,關於扶丘國一事,還請皇後多點耐心。”
語氣淡淡隱含不滿,羅竹汐自知這是謝凜在苛責她的心急。不過有關於扶丘國的目的,她從始至終態度都很明確,眼下也隻假裝不懂其話中敲打之意。
反而說起了其他的事:“臣妾這才想起似乎許久未收到北境軍報了 ,不知眼下北境戰事如何了?”
開年後特別是康寧帝出事後,一直籌謀著爭儲一事與謝霽鬥智鬥勇。這會兒羅竹汐提起,謝凜也才反應過來確實是很久未收到北境軍報了。
遂主動差兵部去信問詢北境戰事。
想起了什麽,羅竹汐又多問了句:“想必裴雲歸是有幾分本事在的,若此次得以得勝歸來,皇上決定如何處置他?”
說著還特意提醒了句:“若他得勝歸來 就憑他與長公主之間的關係 ,隻怕皇上又會多一個麻煩。”
聞言,謝凜頓筆,他自然聽出了女子話中之意。
遂抬眼打量睨了眼女子,悠悠開口:“看來裴雲歸也得罪了皇後呐,既然皇後都開口了,就且說說如何對付裴雲歸吧。”
反正他答應過自己母後,是要幫她除去裴家的。若是羅竹汐願意出手,他也樂得清閑。
羅竹汐隻模棱兩可說了句:“戰場刀槍無眼、此前的程守將就是意外陣亡,若是裴雲歸也……”
卻不想,聽懂了羅竹汐話中意思的謝凜這次卻是強硬的打斷了她:“不行!”
“什麽?”
“眼下靖朝可謂內憂外患,北狄需要悍將討伐,裴雲歸無疑是那名悍將,在討伐北狄結束前,裴雲歸萬不能在戰場上出事。”
坐上龍椅換了身份後,謝凜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有所變化,
他還指著裴雲歸替他開疆拓土呢?這時候可不樂意看他出事呢?
見他說的那般冠冕堂皇,羅竹汐也沒拆穿他。
隻是在轉身離開時,不免在心中暗暗嗤笑了聲,也不得不感歎道,借他人之手來達到自己目的之事,謝凜真是越發得心應手了。
不過沒關係,為防觸謝凜逆鱗行事受限,她可以不再戰場上使絆子。
除卻戰場,裴雲歸歸京途中亦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以裴、葉及一保皇黨中的孫姓老臣鬧的最兇,幾名臣子也確實見到了康寧帝。隻可惜,他們見到的卻是再度陷入昏迷的康寧帝。
想要從康寧帝處證實傳位旨意是否真實是沒辦法了,又加上外頭還流傳著前不久謝霽散發出去的,關於謝凜欲弑君奪位、挾天子謀權篡位……等等不利謝凜的流言。
既是空穴不來風,謝凜和羅竹汐自知需盡快安撫百官中對康寧帝傳位謝凜持懷疑態度的臣子。
羅嘯依然被羅竹汐關在家中,羅竹汐便尋了羅氏一脈中某位叔伯出麵。
那人跟百官提議道:畢竟眼下陛下還在受奇毒所擾處於昏迷中,若是懷疑傳位旨意的真實性,大可鑒定聖旨上的字跡和國璽印章的真假。
畢竟頒下傳位旨意是大事,大概率康寧帝會自己動手書寫,就算他身體不濟無法動筆,但國璽印章可做不了假。
那位羅姓臣子的提議一出,百官中立馬有人附和,最後謝凜讓翰林學士院的人出麵鑒定聖旨上的字跡和國璽印章的真假。
得出的結論就是:聖旨上的字跡為康寧帝親筆,國璽印章也未作假。亦有侍奉康寧帝的內侍作證,聖旨確實由康寧帝親筆所寫,就連翰林學士承旨也言,敢以性命擔保國璽印章確未作假。
經此,無人再質疑康寧帝傳位齊王一事,即使真心有疑慮的,在大勢所趨下,也隻能隨波逐流。
謝凜又言:眼下內憂外患,情勢緊急不容有緩,為盡快穩固朝綱,思前想後,即位一事他要一切從簡,即刻登基,唯有此才能更好的著手處理政事。
因此才有了不過短短兩日,京師皇朝便換了新任帝後的事。
謝凜即位後,在有心臣子的唆使下,三皇子謝霽的所作所為被拿出來在朝會上商討征議。
縱使夏尚書一派據理力爭,謝霽還是被徹底冠上了謀逆的罪名。
討伐逆賊一事也已開始。就連夏尚書,因著為謝霽多說了幾句話、又是其外祖,也被懷疑與其有勾結,已被暫且革職接受監察。
雖說是暫且革職接受監察,但大家心裏都清楚,若是謝霽沒落網還好。但凡謝霽露頭被拿下,隻怕夏氏一脈也是走到頭了。
……
“三弟一直未落網,始終是心頭大患,皇上準備派誰去緝拿三弟伏案。”
禦書房,早朝散會後,羅竹汐端著一盅補湯悠悠臨門,待謝凜神清氣爽飲了兩口湯後才開始發問。
“此事朕已分別從羅氏、葉氏家族子弟中尋了得力之人去處理了,就不必皇後再過多憂心了。”
說話時,謝凜麵上滿是神清氣爽的自得。
這個位子終於是他的了,他就說老三那小子指定是鬥不過自己的。
邊想邊往後靠在椅背上感慨起來:“真沒想到啊,這位子竟這麽快就到手了。”
原本他隻是想先爭下儲君之位的,沒想到連皇位都到手了。
說著又滿意的看向羅竹汐,歎道:“朕今日有此成就,皇後也是立下了大功勞的,如何?朕一即位,也立馬依諾言封後了,皇後可還滿意?”
算是他在提醒羅竹汐,他答應的做到了,她該知道感恩。
羅竹汐心中帶著些許輕嗤,麵上卻隻是溫聲笑笑:“臣妾多謝皇上恩典。”
謝凜悠然感受著至高位子帶給他的自得,隻磕著眸子輕應了聲:‘嗯。’
羅竹汐不在乎是誰去討伐謝霽,她隻在乎能不能盡快拿下她們姐弟。
遂又接著開口分析了番:“三皇子和長公主的存在,對皇上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若皇上不想功虧一簣,不管用誰、不管要費多少心力,還是要先拿下她們姐弟。不然……”
說話間,又看向坐上的男人觀察著對方的神色:“不然就怕三弟會卷土重來,畢竟皇上即位一事……難道皇上不怕功虧一簣嗎?”
話落,果然見謝凜猛的睜開了眸子,雙眸中隱匿著淡淡的埋怨和不滿。
但眼下情形確實如此,謝凜也隻能壓下那些埋怨和不滿,隻說:“既是逆賊做亂,朕已命戍衛軍和京兆府的人一同討伐,其中也安排了羅氏的人。”
這是在告訴羅竹汐,羅氏一脈的人也可在此事中立功。
羅竹汐隻是笑笑,畢竟她並不關心羅氏的人怎麽樣?
她隻關心謝晏什麽時候落網?
每每想起自己父親說的那件事,羅竹汐對謝晏的恨意又會添上幾分。
謝晏的存在,昭示著那個人的騙局,又一遍遍在提醒著她被拋棄了。
甚至可能,她從來不在那個人的選擇中,或許連最初的定親,也可能隻是那個人隨意而為的樂事罷了。
否則,與扶丘國聯姻一事既然有那般大的隱情,那人為何從未想過告訴她實情呢?
兩人從小相知,難道她就這麽不值得信任嗎?
越想,羅竹汐眸中的不甘恨意愈發明顯了。
她要將那人逼迴來,那就隻有拿下謝晏做餌了……
謝凜蹙眉喚了她兩聲:“皇後?皇後……”
“哦,皇上,臣妾……”羅竹汐迴神正想應聲,卻被男人打斷。
“喚了你幾聲都不應,在想什麽呢?”
迴過神來的羅竹汐不動聲色隱去雙眸中的情緒,連忙過去侍奉起文墨。
見謝凜神情又恢複平靜,才又問起那事:“如今陛下已順利即位,待拿下三弟,是否能著手計劃當初答應臣妾的事?“
當初答應她的,說的自然就是吞並扶丘國一事了。
聞言,男人卻隻是垂眸淡淡應著:“放心,朕既然答應過會將扶丘國吞並,就一定會做到。隻是眼下北境戰事尚未結束,關於扶丘國一事,還請皇後多點耐心。”
語氣淡淡隱含不滿,羅竹汐自知這是謝凜在苛責她的心急。不過有關於扶丘國的目的,她從始至終態度都很明確,眼下也隻假裝不懂其話中敲打之意。
反而說起了其他的事:“臣妾這才想起似乎許久未收到北境軍報了 ,不知眼下北境戰事如何了?”
開年後特別是康寧帝出事後,一直籌謀著爭儲一事與謝霽鬥智鬥勇。這會兒羅竹汐提起,謝凜也才反應過來確實是很久未收到北境軍報了。
遂主動差兵部去信問詢北境戰事。
想起了什麽,羅竹汐又多問了句:“想必裴雲歸是有幾分本事在的,若此次得以得勝歸來,皇上決定如何處置他?”
說著還特意提醒了句:“若他得勝歸來 就憑他與長公主之間的關係 ,隻怕皇上又會多一個麻煩。”
聞言,謝凜頓筆,他自然聽出了女子話中之意。
遂抬眼打量睨了眼女子,悠悠開口:“看來裴雲歸也得罪了皇後呐,既然皇後都開口了,就且說說如何對付裴雲歸吧。”
反正他答應過自己母後,是要幫她除去裴家的。若是羅竹汐願意出手,他也樂得清閑。
羅竹汐隻模棱兩可說了句:“戰場刀槍無眼、此前的程守將就是意外陣亡,若是裴雲歸也……”
卻不想,聽懂了羅竹汐話中意思的謝凜這次卻是強硬的打斷了她:“不行!”
“什麽?”
“眼下靖朝可謂內憂外患,北狄需要悍將討伐,裴雲歸無疑是那名悍將,在討伐北狄結束前,裴雲歸萬不能在戰場上出事。”
坐上龍椅換了身份後,謝凜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有所變化,
他還指著裴雲歸替他開疆拓土呢?這時候可不樂意看他出事呢?
見他說的那般冠冕堂皇,羅竹汐也沒拆穿他。
隻是在轉身離開時,不免在心中暗暗嗤笑了聲,也不得不感歎道,借他人之手來達到自己目的之事,謝凜真是越發得心應手了。
不過沒關係,為防觸謝凜逆鱗行事受限,她可以不再戰場上使絆子。
除卻戰場,裴雲歸歸京途中亦不失為一個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