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商場想要打壓我們地攤,其實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生意導致他們的銷量下降了。”蘇年說道:“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們賣這些日用品,不管是直售也好,開箱也罷,總歸會占據一定的消費市場。”
“三大商場害怕的,無非就是我們壟斷了這種低端消費的行業,讓他們長此以往都要割掉一大塊肉給我們享用。”
“所以他們要打壓承溪路的地攤,為的就是穩定自己的地位,而並非是讓我們這些攤主徹底沒有活路。”
聽著蘇年的話,周圍的攤主都是點頭稱是,便有人問道:“可是現在我們已經不行了,難道他們還要等我們都從承溪路消失才罷手?”
蘇年說:“大商場有大商場的辦事方式,他們既然掀起了這場價格戰,就不會害怕什麽後果。我們走了,促銷一停還會有其他的攤主來,誰又在意呢?”
“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攤主們苦惱:“拚肯定是拚不過了,走又走不到哪去,現在離開了承溪路,再想迴來那可就難了!”
這些個人都是人精,承溪路上地攤並不盛行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太看重這邊。但是在蘇年的帶動下,承溪路的地攤行業已經成為了瀾城的熱門,現在還看不到商機那才是傻子。
一旦他們離開,恆都百貨他們停止促銷之後,必定馬上就會有大量的攤主蜂擁而至,搶占有利地盤。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搶不到好位置不說,還要賠上一筆,整個承溪路的地攤行都是他們開辟出來的,放誰身上會甘心呢?
蘇年便說:“所以,我們絕對不能離開,一定要站穩腳跟。但是想要在承溪路站穩腳跟,首先就要跟三大商場的利益達成一致,否則這場戰爭永遠都不會停止。”
“說實話,小蘇,我們也不是沒這麽想過。”一名挺有歲數的攤主說道:“可是就算是我們這些人抱成團了,恆都百貨他們憑什麽會跟我們交流?就像你說的,我們走了還有下一批人,對他們來說都沒有什麽區別啊!”
“是啊!”頓時有人便應和道:“再說了,我們有什麽依仗能跟恆都他們說上話?”
蘇年卻搖頭:“各位,你們太小看自己了。地攤行業是經久不衰的,就算是嚴打的時候,小商小販都屢禁不止,何況現在還受到鼓勵?承溪路注定會有地攤,恆都百貨他們想要保證銷量,就必須要和地攤打交道。”
“既然是這樣,那他們為什麽不選擇願意和他們合作的攤主,而選擇將我們全都趕走,然後等下一批人來了,再搶他們生意的再來一次價格戰?反反複複他們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聽到蘇年的話,這些個攤主仔細想了想,覺得蘇年說的有道理。
承溪路的地攤行現在已經是全城風聞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無數的人趨之若鶩,恆都百貨他們不能來一批就打一批。
如果外麵的地攤能夠和百貨商場形成一定的利益合作,那麽共存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恆的利益。
“小蘇,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有人問道。
蘇年看了一下這些人說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抱成一團,不再各自為戰。首先我們自己內部不能有利益糾紛,然後才能形成一個利益的整體,才有資格去和商場和談。”
許多攤主聞言都皺起了眉頭。
他們聽懂了,蘇年的意思是,以後承溪路上的地攤都要商量著來,不能有太過激烈的競爭,商品的分配也要大家談好了來。
這樣的合作或許在景湖欄可行,但是在他們那這些攤主當中,終究還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畢竟景湖欄本身就是瀾大的地盤,整個地方擺攤的一半都是學生,學生當然是要抱團的,這是他們的天性和優勢。
但是放在這些已經打拚了許多年的老油條身上,那就不好說了。
這些人的心裏各懷鬼胎,損人利己的思想根深蒂固,若是能夠賺錢,做出什麽事情來都不意外。
就好像之前舉報蘇年的紙巾一樣。
蘇年看著他們沉默下來,也是暗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之前我們有競爭,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勾心鬥角不如細水長流。”
“或許整合了承溪路的地攤生意之後,一些生意會在短時間內受到影響。可是一旦承溪路成為地攤界的一個大市場,接下來的生意就是天長日久了。”
“說實話的,各位都已經這個歲數了,整天算計別人不累嗎?大家一起和和睦睦賺錢多舒服?”
“你們也不用否認,之前誰舉報的我,我也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我們要是能夠抱成一團,所有人這些事情全都能就此揭過,難道你們不願意?”
攤主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我是願意,但是就怕別人不願意。
蘇年也是有些頭疼,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這些人還是這麽個打算。蘇年其實還挺不理解的,在年輕人看來,這種小家子氣的勾心鬥角是真的沒什麽意思。
於是他隻好說道:“我隻能說,如果大家能夠暫時合作,就算隻是暫時合作,我或許有辦法找到三大商場的人,代替大家去談一下,而且把握也很大。”
“小蘇,你有什麽把我敢說能夠去跟他們談?”有人問道。
蘇年笑了:“因為我的貨沒斷啊!”
這下這些個攤主頓時就驚了,然後就是麵紅耳赤。
蘇年的貨沒斷,說明蘇年背後的關係足夠硬,三大商場動不了他,或許真的可以代表他們去跟商場談。
而這也代表著,要是這件事情繼續下去,三大商場把他們都趕跑了,下一批人來的時候,蘇年還是這片街上最賺錢的人。
現在這樣一個穩賺不賠的人,已經挑頭出來說要代表他們的利益了,而且說的那麽敞亮,實在是讓他們自愧不如。
於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攤主想了想說道:“小蘇啊,你看這樣行不行?這麽多人一起合作,這不是一件小事,你總得讓我們迴去考慮考慮。”
蘇年也隻能點頭:“這樣吧,今天各位迴去之後想想,沒來的人,大家也幫忙傳個話。要是有願意加入的,那就到我攤位上來簽個字,留個聯係方式。”
“行。”老頭點了點頭。
看著攤主們散開,肚子疑惑道:“年哥,這些老家夥腦子裏麵的筋都能彈鋼琴了,他們真會同意啊?”
蘇年無所謂道:“反正他們不同意,那也沒幾天了。三大商場這次斷了他們的貨,他們心裏知道是怎麽迴事兒,堅持不住就隻能走,別無他法。他們合作也好,不合作也好,走了我們一樣賺錢。”
“那我們為什麽要出頭做這種事?等著他們都滾蛋了我們繼續不就行了?”
“你別覺得現在麻煩,你想想,今後承溪路的地攤必定還會持續下去。想要在這兒做生意,要是隔三差五都來這麽一次大洗牌,那才叫難受呢!一直賺錢不好嗎?”
肚子點點頭:“說的也是,那就等他們過來了?”
“等?”蘇年冷笑:“一群人精,等是等不來的,不到最後關頭能有幾個鬆口的?明天早上你開車到我那兒,我有東西帶著。”
“行。”肚子幹脆地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蘇年搬了一箱的傻瓜紙巾下來,放在了麵包車的後麵對肚子說道:“承溪路的攤主,有那麽幾個還算有點頭腦,你應該都知道是誰吧?”
肚子拍著胸脯:“年哥,你就信我這雙眼睛。”
“行,中午吃飯的時候,你就盯著那幾個人,趁他們落單的時候……”
“把他們綁了!”肚子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蘇年抬手就照著後腦勺給了他一下:“綁個屁呦!你就請他們到清靜茶樓來,就說我有事兒找他們,到時候幫我把這箱紙巾給搬到茶樓去。”
肚子揉了揉後腦勺,嘿嘿一樂,發動了麵包車。
三光馮被帶到清靜茶樓的時候,還有點納悶。昨天不是說好了給點時間考慮,今天怎麽小蘇就請我來喝茶了?
不過喝茶就喝茶,反正蘇年也不會拿他怎麽樣。任蘇年再狡猾似鬼,難道還能威脅我不成?
於是被肚子碰到請來清靜茶樓的時候,三光馮也沒有多問什麽。
三光馮不姓馮,其實他姓常。
之所以叫三光馮,隻不過是地攤行圈子裏麵給他取的外號。據說當年他剛出攤的時候,是幫一個姓馮的親戚代看了幾天攤。
那個親戚家裏有人生病,又不想斷了生意,所以讓老常來幫襯一下。
老常那個時候正好下崗了幾年沒有新工作,就幫忙盯了幾天,出去的時候也是用的老馮的名頭。
結果沒想到,老常居然天賦異稟,連著三天都把東西給賣光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擺地攤能把東西給賣光了,那是真的有本事。所以圈子裏人稱三光馮,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姓常。
後來老馮迴來了,把攤位還給老馮之後,老常另起爐灶,居然風生水起越混越好,認識他的人把名號傳出去,到今天都沒變。
三光馮到了清靜茶樓,上樓一看,就見到蘇年坐在茶桌後麵,正笑眯眯地看著他,沉心靜氣走過去,坐下來問道:
“小蘇,找我老常有事兒?”
蘇年給三光馮倒了一杯茶,笑著說道:“常老,沒事兒就不能請你喝杯茶了?反正現在攤上也是沒客人,在外麵幹曬著多難受啊!”
三光馮本來還不在意,接過茶杯一聽,直接就被蘇年給戳在心窩子上了。
茶也不喝了,三光馮頓下茶杯,低聲說道:“唉……現在這情況,我們又能有什麽辦法,隻能是悔不該當初啊!就不能帶頭降價!”
“老先生,現在辦法我是放下了,但是你們心裏放不下,這不是我的問題,也不是商場的問題,而是你們的問題啊!”蘇年苦口婆心。
三光馮歎了一口氣,也是說道:“誰說不是呢?我們要不是有問題,當初也不會帶頭降價啊!”
肚子一聽背過身去就樂了。
他是出來混的,當然知道該說什麽話的都什麽模樣。這老頭看起來麵慈心善,其實不知道藏了多少想法。聰明是聰明,說他放不下還不愛聽了,就老提當初降價這個事兒。
蘇年知道三光馮是怕被自己給忽悠了,這麽大歲數了,什麽陣仗沒見過?蘇年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那些個虧老頭都吃過。
跟這種老油子說話,蘇年也不講究什麽技巧了,他也講究不過人家。
於是伸手從下麵的箱子裏把傻瓜紙巾給拿出來,放在了三光馮的麵前,說道:“常老,今天把您請過來,沒別的,就是想請您給大夥兒起個頭。承溪路的地毯行散亂一團,沒人領頭,這個線他總也捋不直啊!”
三光馮卻擺手:“小蘇,不是我不願意領這個頭,我都這麽大歲數了……”
“您先別忙著說話,先聽聽我開的條件。”蘇年把老頭給攔住了。
三光馮一聽心裏冷笑起來了,你能給我什麽條件?一小年輕想忽悠我?下輩子可還行吧?
但是蘇年卻語出驚人:“隻要是帶頭同意的,前十家地攤,我可以讓你們從我這兒拿貨。搞怪紙巾,現在是僅此一家。但是承溪路可大了,十家二十家的開箱兜不住,您老就不想輕輕鬆鬆地賺錢嗎?”
聽了蘇年的話,三光馮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沉思起來。
搞怪紙巾這個生意,他們可是覬覦許久了。承溪路上隻有蘇年攤位上有,沒人知道從哪進的貨。
他們之前不答應,不就是怕有人在背後搞他們?不管是蘇年還是其他的攤主,和三大商場和談這種事,必定涉及到了大量的自身利益。
稍微一個不謹慎,就可能被人拿走了安身立命之本。
現在蘇年開口說要把搞怪紙巾給拿出來,就算是以前的生意全廢了,和談之後他也能穩賺不賠,這樣的生意誰不想做?
三光馮遲疑許久,抬頭問道:“此言當真?”
“三大商場害怕的,無非就是我們壟斷了這種低端消費的行業,讓他們長此以往都要割掉一大塊肉給我們享用。”
“所以他們要打壓承溪路的地攤,為的就是穩定自己的地位,而並非是讓我們這些攤主徹底沒有活路。”
聽著蘇年的話,周圍的攤主都是點頭稱是,便有人問道:“可是現在我們已經不行了,難道他們還要等我們都從承溪路消失才罷手?”
蘇年說:“大商場有大商場的辦事方式,他們既然掀起了這場價格戰,就不會害怕什麽後果。我們走了,促銷一停還會有其他的攤主來,誰又在意呢?”
“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攤主們苦惱:“拚肯定是拚不過了,走又走不到哪去,現在離開了承溪路,再想迴來那可就難了!”
這些個人都是人精,承溪路上地攤並不盛行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太看重這邊。但是在蘇年的帶動下,承溪路的地攤行業已經成為了瀾城的熱門,現在還看不到商機那才是傻子。
一旦他們離開,恆都百貨他們停止促銷之後,必定馬上就會有大量的攤主蜂擁而至,搶占有利地盤。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搶不到好位置不說,還要賠上一筆,整個承溪路的地攤行都是他們開辟出來的,放誰身上會甘心呢?
蘇年便說:“所以,我們絕對不能離開,一定要站穩腳跟。但是想要在承溪路站穩腳跟,首先就要跟三大商場的利益達成一致,否則這場戰爭永遠都不會停止。”
“說實話,小蘇,我們也不是沒這麽想過。”一名挺有歲數的攤主說道:“可是就算是我們這些人抱成團了,恆都百貨他們憑什麽會跟我們交流?就像你說的,我們走了還有下一批人,對他們來說都沒有什麽區別啊!”
“是啊!”頓時有人便應和道:“再說了,我們有什麽依仗能跟恆都他們說上話?”
蘇年卻搖頭:“各位,你們太小看自己了。地攤行業是經久不衰的,就算是嚴打的時候,小商小販都屢禁不止,何況現在還受到鼓勵?承溪路注定會有地攤,恆都百貨他們想要保證銷量,就必須要和地攤打交道。”
“既然是這樣,那他們為什麽不選擇願意和他們合作的攤主,而選擇將我們全都趕走,然後等下一批人來了,再搶他們生意的再來一次價格戰?反反複複他們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聽到蘇年的話,這些個攤主仔細想了想,覺得蘇年說的有道理。
承溪路的地攤行現在已經是全城風聞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無數的人趨之若鶩,恆都百貨他們不能來一批就打一批。
如果外麵的地攤能夠和百貨商場形成一定的利益合作,那麽共存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恆的利益。
“小蘇,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有人問道。
蘇年看了一下這些人說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抱成一團,不再各自為戰。首先我們自己內部不能有利益糾紛,然後才能形成一個利益的整體,才有資格去和商場和談。”
許多攤主聞言都皺起了眉頭。
他們聽懂了,蘇年的意思是,以後承溪路上的地攤都要商量著來,不能有太過激烈的競爭,商品的分配也要大家談好了來。
這樣的合作或許在景湖欄可行,但是在他們那這些攤主當中,終究還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畢竟景湖欄本身就是瀾大的地盤,整個地方擺攤的一半都是學生,學生當然是要抱團的,這是他們的天性和優勢。
但是放在這些已經打拚了許多年的老油條身上,那就不好說了。
這些人的心裏各懷鬼胎,損人利己的思想根深蒂固,若是能夠賺錢,做出什麽事情來都不意外。
就好像之前舉報蘇年的紙巾一樣。
蘇年看著他們沉默下來,也是暗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之前我們有競爭,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勾心鬥角不如細水長流。”
“或許整合了承溪路的地攤生意之後,一些生意會在短時間內受到影響。可是一旦承溪路成為地攤界的一個大市場,接下來的生意就是天長日久了。”
“說實話的,各位都已經這個歲數了,整天算計別人不累嗎?大家一起和和睦睦賺錢多舒服?”
“你們也不用否認,之前誰舉報的我,我也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我們要是能夠抱成一團,所有人這些事情全都能就此揭過,難道你們不願意?”
攤主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我是願意,但是就怕別人不願意。
蘇年也是有些頭疼,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這些人還是這麽個打算。蘇年其實還挺不理解的,在年輕人看來,這種小家子氣的勾心鬥角是真的沒什麽意思。
於是他隻好說道:“我隻能說,如果大家能夠暫時合作,就算隻是暫時合作,我或許有辦法找到三大商場的人,代替大家去談一下,而且把握也很大。”
“小蘇,你有什麽把我敢說能夠去跟他們談?”有人問道。
蘇年笑了:“因為我的貨沒斷啊!”
這下這些個攤主頓時就驚了,然後就是麵紅耳赤。
蘇年的貨沒斷,說明蘇年背後的關係足夠硬,三大商場動不了他,或許真的可以代表他們去跟商場談。
而這也代表著,要是這件事情繼續下去,三大商場把他們都趕跑了,下一批人來的時候,蘇年還是這片街上最賺錢的人。
現在這樣一個穩賺不賠的人,已經挑頭出來說要代表他們的利益了,而且說的那麽敞亮,實在是讓他們自愧不如。
於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攤主想了想說道:“小蘇啊,你看這樣行不行?這麽多人一起合作,這不是一件小事,你總得讓我們迴去考慮考慮。”
蘇年也隻能點頭:“這樣吧,今天各位迴去之後想想,沒來的人,大家也幫忙傳個話。要是有願意加入的,那就到我攤位上來簽個字,留個聯係方式。”
“行。”老頭點了點頭。
看著攤主們散開,肚子疑惑道:“年哥,這些老家夥腦子裏麵的筋都能彈鋼琴了,他們真會同意啊?”
蘇年無所謂道:“反正他們不同意,那也沒幾天了。三大商場這次斷了他們的貨,他們心裏知道是怎麽迴事兒,堅持不住就隻能走,別無他法。他們合作也好,不合作也好,走了我們一樣賺錢。”
“那我們為什麽要出頭做這種事?等著他們都滾蛋了我們繼續不就行了?”
“你別覺得現在麻煩,你想想,今後承溪路的地攤必定還會持續下去。想要在這兒做生意,要是隔三差五都來這麽一次大洗牌,那才叫難受呢!一直賺錢不好嗎?”
肚子點點頭:“說的也是,那就等他們過來了?”
“等?”蘇年冷笑:“一群人精,等是等不來的,不到最後關頭能有幾個鬆口的?明天早上你開車到我那兒,我有東西帶著。”
“行。”肚子幹脆地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蘇年搬了一箱的傻瓜紙巾下來,放在了麵包車的後麵對肚子說道:“承溪路的攤主,有那麽幾個還算有點頭腦,你應該都知道是誰吧?”
肚子拍著胸脯:“年哥,你就信我這雙眼睛。”
“行,中午吃飯的時候,你就盯著那幾個人,趁他們落單的時候……”
“把他們綁了!”肚子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蘇年抬手就照著後腦勺給了他一下:“綁個屁呦!你就請他們到清靜茶樓來,就說我有事兒找他們,到時候幫我把這箱紙巾給搬到茶樓去。”
肚子揉了揉後腦勺,嘿嘿一樂,發動了麵包車。
三光馮被帶到清靜茶樓的時候,還有點納悶。昨天不是說好了給點時間考慮,今天怎麽小蘇就請我來喝茶了?
不過喝茶就喝茶,反正蘇年也不會拿他怎麽樣。任蘇年再狡猾似鬼,難道還能威脅我不成?
於是被肚子碰到請來清靜茶樓的時候,三光馮也沒有多問什麽。
三光馮不姓馮,其實他姓常。
之所以叫三光馮,隻不過是地攤行圈子裏麵給他取的外號。據說當年他剛出攤的時候,是幫一個姓馮的親戚代看了幾天攤。
那個親戚家裏有人生病,又不想斷了生意,所以讓老常來幫襯一下。
老常那個時候正好下崗了幾年沒有新工作,就幫忙盯了幾天,出去的時候也是用的老馮的名頭。
結果沒想到,老常居然天賦異稟,連著三天都把東西給賣光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擺地攤能把東西給賣光了,那是真的有本事。所以圈子裏人稱三光馮,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姓常。
後來老馮迴來了,把攤位還給老馮之後,老常另起爐灶,居然風生水起越混越好,認識他的人把名號傳出去,到今天都沒變。
三光馮到了清靜茶樓,上樓一看,就見到蘇年坐在茶桌後麵,正笑眯眯地看著他,沉心靜氣走過去,坐下來問道:
“小蘇,找我老常有事兒?”
蘇年給三光馮倒了一杯茶,笑著說道:“常老,沒事兒就不能請你喝杯茶了?反正現在攤上也是沒客人,在外麵幹曬著多難受啊!”
三光馮本來還不在意,接過茶杯一聽,直接就被蘇年給戳在心窩子上了。
茶也不喝了,三光馮頓下茶杯,低聲說道:“唉……現在這情況,我們又能有什麽辦法,隻能是悔不該當初啊!就不能帶頭降價!”
“老先生,現在辦法我是放下了,但是你們心裏放不下,這不是我的問題,也不是商場的問題,而是你們的問題啊!”蘇年苦口婆心。
三光馮歎了一口氣,也是說道:“誰說不是呢?我們要不是有問題,當初也不會帶頭降價啊!”
肚子一聽背過身去就樂了。
他是出來混的,當然知道該說什麽話的都什麽模樣。這老頭看起來麵慈心善,其實不知道藏了多少想法。聰明是聰明,說他放不下還不愛聽了,就老提當初降價這個事兒。
蘇年知道三光馮是怕被自己給忽悠了,這麽大歲數了,什麽陣仗沒見過?蘇年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那些個虧老頭都吃過。
跟這種老油子說話,蘇年也不講究什麽技巧了,他也講究不過人家。
於是伸手從下麵的箱子裏把傻瓜紙巾給拿出來,放在了三光馮的麵前,說道:“常老,今天把您請過來,沒別的,就是想請您給大夥兒起個頭。承溪路的地毯行散亂一團,沒人領頭,這個線他總也捋不直啊!”
三光馮卻擺手:“小蘇,不是我不願意領這個頭,我都這麽大歲數了……”
“您先別忙著說話,先聽聽我開的條件。”蘇年把老頭給攔住了。
三光馮一聽心裏冷笑起來了,你能給我什麽條件?一小年輕想忽悠我?下輩子可還行吧?
但是蘇年卻語出驚人:“隻要是帶頭同意的,前十家地攤,我可以讓你們從我這兒拿貨。搞怪紙巾,現在是僅此一家。但是承溪路可大了,十家二十家的開箱兜不住,您老就不想輕輕鬆鬆地賺錢嗎?”
聽了蘇年的話,三光馮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沉思起來。
搞怪紙巾這個生意,他們可是覬覦許久了。承溪路上隻有蘇年攤位上有,沒人知道從哪進的貨。
他們之前不答應,不就是怕有人在背後搞他們?不管是蘇年還是其他的攤主,和三大商場和談這種事,必定涉及到了大量的自身利益。
稍微一個不謹慎,就可能被人拿走了安身立命之本。
現在蘇年開口說要把搞怪紙巾給拿出來,就算是以前的生意全廢了,和談之後他也能穩賺不賠,這樣的生意誰不想做?
三光馮遲疑許久,抬頭問道:“此言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