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啊,那過載保護裝置在複雜工況下的反應也不太靈敏。


    比如說戰機做一些高機動動作的時候。


    電流瞬間變化很大。


    過載保護裝置有時候不能及時啟動切斷電路。


    還是存在過載風險。


    真是愁人呐。”張工一邊說著,一邊在投影儀上展示出線路調整前後的對比圖以及過載保護裝置在不同工況下的響應測試數據圖表。


    那圖表裏明顯能看到在一些關鍵節點上,保護裝置的響應時間出現了延遲。


    沒能達到預期的保護效果。


    小王緊接著說道:“通訊這塊兒啊。


    我一直在研究怎麽強化通訊加密算法。


    目前咱們現有的加密算法確實改進空間有限呀。


    現在的加密算法大多基於傳統的數學模型。


    麵對如今敵方日益強大的算力和先進的破解手段,很容易出現安全漏洞。


    我嚐試過引入一些新興的量子加密概念,想借助量子態的特性來實現更高級別的加密。


    可實際應用起來,受到現有硬件條件以及技術成熟度的限製,很難落地實現啊。”小王皺著眉頭,臉上滿是無奈。


    他又接著說道,“還有抗幹擾技術方麵。


    試過幾種濾波手段,像模擬濾波器、數字濾波器以及自適應濾波器等。


    想把幹擾信號過濾掉。


    但效果都不理想。


    就拿自適應濾波器來說吧。


    理論上它能根據實時的電磁環境自動調整濾波參數。


    可在實際的複雜電磁戰場環境模擬測試中,它的自適應調整速度跟不上幹擾信號變化的速度。


    還是會有不少幹擾信號漏過去。


    影響通訊質量。


    之前在模擬實戰演練中出現的通訊故障場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通訊信號裏夾雜著大量雜音。


    關鍵信息都傳不清楚。


    直接導致戰機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受到嚴重影響。


    這問題不解決可不行啊。”說著,小王在電腦上打開了之前模擬演練時通訊信號的監測數據文件。


    展示出那雜亂無章、充滿毛刺的信號波形圖。


    直觀地呈現出通訊幹擾的嚴重性。


    劉師傅則皺著眉頭,手輕輕敲打著桌麵說道:“發電機那邊呢。


    我想著改進一下能量轉換的結構,提高轉換效率。


    畢竟現在戰機上那些高耗能設備對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


    發電機得能更高效地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才行啊。


    我嚐試著優化了發電機的轉子和定子的設計,調整了它們之間的間隙以及繞組的匝數等參數。


    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量轉換效率。


    可這樣一來,又影響了它在不同飛行工況下的適應性。


    比如說戰機在進行高速俯衝或者急速拉升這些動作的時候。


    由於飛行姿態變化劇烈,發動機的轉速和輸出扭矩都會有很大變化。


    而改進後的發電機在這種情況下,輸出功率的穩定性就變差了。


    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功率波動。


    沒辦法很好地滿足各設備的用電需求。


    這就跟我們期望的效果背道而馳了呀。


    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啊。


    很難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劉師傅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不同工況下發電機功率輸出對比的數據表。


    那上麵清晰地顯示出改進前後功率波動的變化情況。


    改進後的功率曲線在一些關鍵飛行姿態節點處出現了更大幅度的起伏。


    秦默坐在一旁。


    認真地傾聽著大家的發言。


    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大家的發言要點。


    偶爾還會微微點頭,若有所思。


    在會議過程中,他也適時地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和初步見解。


    比如針對線路過載和信號幹擾的關聯性問題。


    他問道:“張工,那咱們有沒有考慮過從源頭分析一下哪些設備的信號發射頻率是可以調整的呀。


    說不定從這個角度入手,既能緩解信號幹擾,又能間接解決線路過載的部分問題呢。


    畢竟有些設備的信號頻率如果能合理調配,讓它們相互避開幹擾頻段,同時也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信號傳輸量,進而降低線路負載呀。”


    張工聽了秦默的話,眼睛一亮。


    思索片刻後說道:“哎呀,小秦,你這個思路倒是挺新穎的呀。


    之前我們確實大多是從線路和保護裝置本身去考慮問題了。


    還真沒太深入從設備信號頻率這塊去琢磨。


    不過這事兒實施起來可能也有難度。


    得去跟各個設備的研發團隊溝通協調。


    看看哪些頻率是可以調整的。


    而且還要考慮調整後對設備自身功能的影響。


    還得好好研究研究啊。”


    這時,小王也受到啟發。


    接著說道:“對呀,這倒讓我想到了通訊頻段優化的問題。


    說不定也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把整個戰機上的通訊設備以及其他相關電子設備的頻段都統一梳理一遍。


    看看能不能製定一個更合理的頻段分配方案。


    讓各設備之間的信號傳輸更加有序。


    減少相互幹擾呢。


    而且啊,對於那些可調整頻段的設備,在遇到電磁幹擾時,還能動態地切換到相對幹淨的頻段去工作。


    這樣抗幹擾能力也能增強不少呀。”


    大家聽了小王的話,紛紛點頭讚同。


    開始圍繞這個新的思路展開熱烈討論。


    劉師傅說道:“那要是這樣的話,對於發電機來說,也可以考慮根據不同頻段下設備的用電需求規律,來優化發電機的功率輸出策略呀。


    比如說,在一些頻段使用比較集中的時段,提前預判並適當提高發電機的輸出功率,保證電力供應穩定,避免出現因電量不足導致設備降頻或者信號傳輸受影響的情況呢。”


    一時間,會議室裏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雖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


    但卻為後續攻克難題找到了一些可能的方向。


    讓大家都看到了些許希望的曙光。


    每個人的臉上都不再是之前的愁容滿麵。


    而是多了幾分期待和幹勁。


    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順著這些新思路繼續深入研究下去。


    秦默獨自坐在那間堆滿線路布局圖和各類相關數據資料的辦公室裏。


    四周的牆壁仿佛都被這些紙張所占據,隻留下他和滿桌的難題相對。


    燈光灑在桌上,映照著那些複雜得如同迷宮般的線路圖,秦默卻全神貫注,沉浸在對線路難題的深度思考之中。


    他迴想起之前在武裝直升機線路設計時積累的寶貴經驗,深知麵對這第四代戰機更為複雜的線路問題,不能局限於傳統的解決思路。


    於是,他開始從幾個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全新的布線理念。


    秦默認為,或許可以打破現有的按照設備功能分區布線的常規做法,采用一種基於信號流和能耗優先級的分層分布式布線架構。


    按照這個思路,將那些對信號傳輸穩定性要求極高、能耗相對較低的關鍵控製線路布置在最內層,采用最短路徑原則進行連接,減少信號傳輸損耗和幹擾。


    而對於能耗較大但對實時性要求稍緩的設備線路,則分層向外拓展,通過合理規劃各層之間的間距和屏蔽措施,來降低相互間的電磁幹擾。


    其次,新型的線路材料也是秦默考慮的重點方向。


    他查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的前沿研究資料,了解到一些具有高導電性、低電磁輻射以及良好抗幹擾性能的新型複合材料正在逐漸應用於高端電子設備領域。


    秦默覺得這些材料若能應用在戰機線路上,說不定能從根本上改善線路的電氣性能,減輕過載風險和信號幹擾問題。


    他一邊仔細閱讀資料,一邊不停地做著筆記,將每種材料的關鍵特性、適用場景以及潛在的優缺點都詳細記錄下來,還不時在紙上畫著草圖,想象著這些材料應用在戰機線路中的具體布局方式。


    再者,運用智能化的線路管理係統也是秦默構思的一部分。


    他設想通過在每條線路上安裝微型傳感器,實時監測線路的電流、溫度、信號強度等關鍵參數,然後將這些答案傳輸到一個集中的智能管理平台。


    平台利用先進的算法對數據進行分析,一旦檢測到線路有過載趨勢或者信號幹擾異常情況,就能自動調整線路的供電策略,比如動態分配電流、切換備用線路或者啟動局部的信號增強與濾波功能,從而實現對線路係統的智能管控,提前預防故障的發生。


    在這個思考過程中,秦默頻繁地與負責線路的工程師們進行交流,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闡述出來,傾聽他們的專業意見和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每一個構思,他都會和工程師們反複探討其可行性,根據大家的反饋不斷完善自己腦海中的方案框架,力求讓這個初步方案既能從理論上站得住腳,又能在實際應用中具備可操作性。


    麵對通訊難題,秦默同樣不敢懈怠,他深知通訊係統對於第四代戰機的重要性猶如神經係統對於人體一般,容不得絲毫差錯。


    秦默先是迴顧了之前在武裝直升機通訊係統改進時的成功做法,那些通過全麵電磁環境排查找準問題根源,進而針對性製定有效改進措施的寶貴經驗,讓他思索著能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升級通訊技術,使其適配第四代戰機更為嚴苛的通訊要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次入伍:開局首長雙頭遞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杏壓海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杏壓海棠並收藏二次入伍:開局首長雙頭遞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