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馬廠練兵(二)
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 作者:陌上散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景杉到馬廠的第一天晚上,在和胡燏棻和漢納根一起吃過晚飯之後,白景杉就把練軍校尉說到的問題和胡燏棻說了。
“朝廷已經給天津盛道台下過旨,讓其籌措後勤事宜,慎行不如明日和我一同拜訪一下盛道台。”胡燏棻看著白景杉說。“至於其他的問題,咱們一項一項解決。你要的人,督辦軍務處已經同意,快的話,人員明後天就能到達。”
“多謝大人支持!”白景杉拱手說道。
“本官於軍務上一竅不通,所以練兵之事還要托付給漢納根和慎行你,你們以後多多配合,本官也放手你們去施為。而且有什麽事情,你們不好出麵的,本官來!”胡燏棻認真的說道。
“大人海量!”白景杉恭維道。
幾個人又閑聊了一些,就紛紛迴去休息。第二天一早胡燏棻就帶著白景杉往天津道台衙門去找盛宣懷去了。
而淮軍中的武備留學生們,也在上午紛紛趕到馬廠鎮,等這些人見到接待自己的都是三期的學弟,並且協辦練兵的就是白景杉的時候,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淚。特別是孟衝,抱著杜西林嚎啕大哭,一期二期的其他人看著孟衝的樣子,心中更是酸楚不已。
這些人雖然學有所成,可是迴來之後並沒有得到重用,不是在武備學堂教書,就是被安排到底下練兵。這些人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都很難融入到淮軍體係之內。
家裏有關係的,還能輕鬆點。像孟衝這種沒背景的,那受到的詰難就更多了,再加上孟衝脾氣強,迴來這兩年孟衝沒少吃苦頭。
眾人都被安頓下來,自又是一番互訴衷腸。
這邊白景杉隨著胡燏棻拜訪盛宣懷。盛宣懷隱隱覺得白景杉有些麵熟,又想不來在哪見過。
“盛道台,本官又來麻煩你了!”胡燏棻一見到盛宣懷就拱手說道。
“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胡臬台言重了。”盛宣懷客氣的說道。“這次胡臬台又需要什麽?”
“唉,練兵伊始,這需要的東西可是太多了。”胡燏棻歎了口氣說道。“慎行,你和盛道台說說都缺什麽吧!”
白景杉正了正衣冠,恭恭敬敬的對著盛宣懷拜道。
“下官兵部郎中,協辦津門團練白景杉,見過盛道台。”
盛宣懷聽了白景杉的自保家門,一下子就把眼前之人和腦海中的小滑頭對上了。盛宣懷陰陽怪氣的說道。
“白郎中不是在德國出使麽,怎麽現在又來津門協辦團練了?”
“盛道台和慎行認識?”胡燏棻聽盛宣懷這麽說,疑惑的問道。
“認識?我可太認識他了!”盛宣懷咬牙切齒的說道,他現在都快把牙咬碎了。
白景杉仍然恭恭敬敬的對著盛宣懷說道。
“盛道台,國難當頭,晚輩自當迴國效力。我這才迴來不久,在京城都沒待上幾天,昨天才到津門胡臬台帳下效力。”
“好一個迴國效力,那白郎中就說說都需要什麽吧!”
盛宣懷盡管心中有氣,可還是平複了一下心情,盯著白景杉說道。
胡燏棻感覺兩個人有些莫名其妙的,也鬧不懂兩個人有什麽矛盾,見盛宣懷提起正事,也沒再多說。胡燏棻想著事後是不是問問白景杉,看看能不能幫著解開兩個人之間的誤會什麽的。
“盛道台,天氣逐漸冷了,湘兵現在急需棉衣禦寒,而且最好能多配一條白色的披風,能把整個人遮住的那種。前期可以用原來的棉衣頂一陣,出關之前需要另行更換棉衣。棉衣不要有紅色,就是灰色或者黑色都成,我這有圖樣,稍後我再一並呈遞大人閱覽。”白景杉說了現在最急缺的東西。然後接著說道。“還需要盛道台籌措一些兵糧,具體清單我這裏有。”
“湘兵何時入關?”盛宣懷看著白景杉問道。
“短則1個月,多則兩個月!湘兵就要開拔出關。一應軍需和人員運輸,還需要盛道台協調一二。”白景杉仍然恭恭敬敬的說道。
“這個不用你說,我自會安排。”盛宣懷拿話頂了白景杉一下,然後接著問道。“還有什麽需要的!”
“能否麻煩盛道台協調一些槍械?”白景杉恭敬的說道。“張香帥已和比利時洋行購買槍械,可不知何日能到,這沒有槍,湘兵們也沒辦法操練。如果有炮的話,也可以借一些做為訓練之用,等我部補給到達,立刻會歸還盛道台的。”
“胡臬台,你可真是找了個好幫手啊!”盛宣懷聽完白景杉的話,心裏這個氣,隻是看著胡燏棻說道。
“嗬嗬,盛道台見諒!慎行在國外多年,且入官場不久,說話直接了些。可能這就是西洋的風格吧!”胡燏棻打著哈哈說道。
“胡臬台,棉衣我今天會盡快調撥過去一部分,其他部分兩天內也會調撥過去。”盛宣懷看著胡燏棻說道,然後又對著白景杉不客氣的說道。“圖樣和清單拿給我,我讓人看看先看看,之後會告訴你結果。”
白景杉掏出棉衣圖樣和物資清單,恭敬的遞給了盛宣懷。
胡燏棻見棉衣的事情有了結果,而且總覺得這裏的氣氛怪怪的,也就提出告辭離開。盛宣懷送了胡燏棻和白景杉走到大門口就迴去了。
出了大門,胡燏棻看著白景杉問道。
“你和盛道台是不是有什麽過節,我怎麽感覺他是有意針對你呢?”
白景杉尷尬的笑了笑。
“大人不如先去催促一下軍械,我再去拜會一下盛道台?”
“也好,你我分頭行事。切記,一定要和盛道台溝通好。不然吃不好穿不好的,兵勇也沒辦法好好訓練。”胡燏棻點頭說道。“本官先走一步,你過後自行迴去吧!”
“下官恭送大人!”
白景杉恭敬的說道。
等胡燏棻的馬車走了,白景杉又轉迴了道台衙門。
“你怎麽又迴來了?”盛宣懷看著迴來的白景杉問道。“還有什麽事?”
“小婿見過嶽父大人!”白景杉恭恭敬敬的施禮道。
“別瞎說,沒有的事,我還沒認可你呢!”盛宣懷否認到,見白景杉要說話,盛宣懷連忙說道。“當初隻是權宜之計!”
“小婿明白嶽丈大人的苦心!”白景杉恭敬的說道。
“莊頤呢?還在京城?沒跟著你過來?也不說迴家來看看!”盛宣懷直接問道女兒在哪。
“莊頤還在德國。她現在剛上大三,怎麽著也得等大學畢業再迴來。差不多得後年能迴來吧!”白景杉直接說道。
“行吧,現在兵荒馬亂的,不迴來也好!”盛宣懷感歎的說了一句。
盛宣懷看著站立在一邊的白景杉,還是有些來氣。
“你還有事沒事,沒事趕緊迴去馬廠,別在我眼前晃悠。”盛宣懷不耐煩的說道。
“這不是快中午了麽,我尋思著陪您吃頓飯啥的。”
白景杉厚著臉皮說道。
“你自己找地方吃去吧。滿津門這多館子,還能沒有你一個吃飯的地方?”盛宣懷直接說道。
“我這不是尋思去家裏吃一口麽!”白景杉笑著說道。“您不會少我這麽一口吃的吧!”
盛宣懷也不能真的把白景杉趕走了,最後帶著白景杉迴了家裏。白景杉到了盛家才知道原來盛宣懷又娶了一位續弦夫人,而且還給自己添了一個小舅子,不過這個小舅子才2歲多點。
就爺倆在席間閑聊了一些事,白景杉問起淮軍為何在朝鮮戰場節節敗退,盛宣懷也隻是歎了口氣,其他的什麽都沒說。白景杉見盛宣懷如此,也就沒再提這茬,而是說起了其他的。下午白景杉走的時候,盛宣懷直接讓人給白景杉挑了一匹好馬。
白景杉連忙拜謝,盛宣懷擺了擺手,隻是吩咐白景杉注意安全,記住自己的字。
-------------
白景杉迴到馬廠鎮的時候已經下午了,不過在見到一期二期的留學生全都過來之後,白景杉也非常高興。這些都是傾注了白景杉大量心血,才培養出來的人才,現在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白景杉勉勵了所有人之後,就去找胡燏棻了。
“大人,練兵先練將,不知道大人您是否了解各營管帶?”
“唉,慎行說起這個,老夫也頭疼。”胡燏棻揉了揉太陽穴。“這些統兵管帶,大多都是湘軍將領的親兵出身,或者沾親帶故。你沒看漢納根的練兵計劃麽,隻練兵,不管其他!”
“我們當初也隻是想在這些人之中選擇一二以做試驗。畢竟你沒來之前,老夫唯一能仰仗的,也就是漢納根了。”胡燏棻誠懇的說道。
“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白景杉嚴肅的看著胡燏棻。
“老夫當初上書之時,也想練一強軍。練兵之事不僅關係到這些將士的性命,還涉及到後期的戰局。事關重大,慎行有話盡管直言!”胡燏棻也嚴肅的說道。
“大人,自古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典故數不勝數。下官覺得,現有管帶、哨長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撤,哪來迴哪去。
什長和哨長可從訓練優秀者中選擇,管帶可由練軍校尉暫代。這些練軍校尉,在成軍之後的去留另行定奪。
西方各國軍中講究的是能者上,次者下,能者為尊!”
白景杉思索了一下看著胡燏棻說道。
“要做到這點,還需大人取得管帶的任免之權。如果在練軍之時就有如此多掣肘,那這西法練軍也隻能練其皮肉,而無法練其骨血。光有其皮肉,而無有其骨血,那不過是一幫空架子。我們現在麵對的敵人,已經是完全的西式新型陸軍了。”
“畢竟對於大人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成軍;二是成軍之後,這支軍隊能在戰場上取得一定的效果。”白景杉真誠的看著胡燏棻說道。
“慎行字字珠璣,句句肺腑。本官一會即向督辦軍務處電報此事。”胡燏棻點頭說道。“另外部分棉衣已經到達,各營吵著領取。本官現在也無法抉擇。”
“大人,此事簡單。您不妨告訴那些管帶,棉衣過兩天就能到齊,誰想現在就穿,10個營自己決定誰先誰後。”白景杉笑著說道。
“好主意!”胡燏棻想了想,大笑著說道。
兩個人議定了章程,胡燏棻一麵給軍務處發電報,一麵通知各營管帶。而白景杉這邊也聽取了練軍校尉們的匯報。
“報告大人。我們排查了一下人員構成,這些湘兵裏有部分苗人和土人。”吉永熙匯報到。
“大約多少人?”白景杉問道。
“各營分布不均,粗略估算能有1000左右。”吉永熙迴答道。
“繼續說!”白景杉看著吉永熙說道。
“湘兵裏雖然大多都是普通的青壯,可是地痞流氓、山匪無賴也不少。”吉永熙看著白景杉說道。“而且這些人慣會偷奸耍滑,跟在哨長身邊廝混的,不少都是這樣的出身。”
“識字率是多少?”白景杉看著吉永熙問道。
“具體多少還不清楚,不過初步估計,挺低的。”吉永熙無奈的迴答道。
“先這樣,明天你們出去,聯係苗人和土人,讓他們自己也多聯絡一下。”白景杉看著練軍校尉們說道。“之後我想和這些苗人和土人的頭領聊一聊。剩下的人,炮兵先選識字的,騎兵挑選完之後,後勤輜重和工兵科選。剩餘的編入步兵營。”
“是!大人!”xn
等晚上吃飯的時候,胡燏棻就告訴了白景杉棉衣發放的結果。不出白景杉所料,10個管帶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最後決定誰也別先占便宜,等棉衣到齊了之後,再統一進行領取。
不患寡而患不均!互相扯皮推諉拉後腿,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軍隊也感染上了朝堂的毛病。而且因為手裏有兵,同級之間誰也不服誰,有好處莪上,有難處你上。
現在軍中最流行的幾句話:
你憑什麽?
我憑什麽?
憑什麽是他?
憑什麽是我?
大清朝的軍隊都是一個德行,綠營比八旗爛,八旗比淮軍爛,這些新招募的湘軍也不比淮軍強到哪去。在這個比爛的年代,沒有最爛,隻有更爛。
“朝廷已經給天津盛道台下過旨,讓其籌措後勤事宜,慎行不如明日和我一同拜訪一下盛道台。”胡燏棻看著白景杉說。“至於其他的問題,咱們一項一項解決。你要的人,督辦軍務處已經同意,快的話,人員明後天就能到達。”
“多謝大人支持!”白景杉拱手說道。
“本官於軍務上一竅不通,所以練兵之事還要托付給漢納根和慎行你,你們以後多多配合,本官也放手你們去施為。而且有什麽事情,你們不好出麵的,本官來!”胡燏棻認真的說道。
“大人海量!”白景杉恭維道。
幾個人又閑聊了一些,就紛紛迴去休息。第二天一早胡燏棻就帶著白景杉往天津道台衙門去找盛宣懷去了。
而淮軍中的武備留學生們,也在上午紛紛趕到馬廠鎮,等這些人見到接待自己的都是三期的學弟,並且協辦練兵的就是白景杉的時候,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淚。特別是孟衝,抱著杜西林嚎啕大哭,一期二期的其他人看著孟衝的樣子,心中更是酸楚不已。
這些人雖然學有所成,可是迴來之後並沒有得到重用,不是在武備學堂教書,就是被安排到底下練兵。這些人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都很難融入到淮軍體係之內。
家裏有關係的,還能輕鬆點。像孟衝這種沒背景的,那受到的詰難就更多了,再加上孟衝脾氣強,迴來這兩年孟衝沒少吃苦頭。
眾人都被安頓下來,自又是一番互訴衷腸。
這邊白景杉隨著胡燏棻拜訪盛宣懷。盛宣懷隱隱覺得白景杉有些麵熟,又想不來在哪見過。
“盛道台,本官又來麻煩你了!”胡燏棻一見到盛宣懷就拱手說道。
“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胡臬台言重了。”盛宣懷客氣的說道。“這次胡臬台又需要什麽?”
“唉,練兵伊始,這需要的東西可是太多了。”胡燏棻歎了口氣說道。“慎行,你和盛道台說說都缺什麽吧!”
白景杉正了正衣冠,恭恭敬敬的對著盛宣懷拜道。
“下官兵部郎中,協辦津門團練白景杉,見過盛道台。”
盛宣懷聽了白景杉的自保家門,一下子就把眼前之人和腦海中的小滑頭對上了。盛宣懷陰陽怪氣的說道。
“白郎中不是在德國出使麽,怎麽現在又來津門協辦團練了?”
“盛道台和慎行認識?”胡燏棻聽盛宣懷這麽說,疑惑的問道。
“認識?我可太認識他了!”盛宣懷咬牙切齒的說道,他現在都快把牙咬碎了。
白景杉仍然恭恭敬敬的對著盛宣懷說道。
“盛道台,國難當頭,晚輩自當迴國效力。我這才迴來不久,在京城都沒待上幾天,昨天才到津門胡臬台帳下效力。”
“好一個迴國效力,那白郎中就說說都需要什麽吧!”
盛宣懷盡管心中有氣,可還是平複了一下心情,盯著白景杉說道。
胡燏棻感覺兩個人有些莫名其妙的,也鬧不懂兩個人有什麽矛盾,見盛宣懷提起正事,也沒再多說。胡燏棻想著事後是不是問問白景杉,看看能不能幫著解開兩個人之間的誤會什麽的。
“盛道台,天氣逐漸冷了,湘兵現在急需棉衣禦寒,而且最好能多配一條白色的披風,能把整個人遮住的那種。前期可以用原來的棉衣頂一陣,出關之前需要另行更換棉衣。棉衣不要有紅色,就是灰色或者黑色都成,我這有圖樣,稍後我再一並呈遞大人閱覽。”白景杉說了現在最急缺的東西。然後接著說道。“還需要盛道台籌措一些兵糧,具體清單我這裏有。”
“湘兵何時入關?”盛宣懷看著白景杉問道。
“短則1個月,多則兩個月!湘兵就要開拔出關。一應軍需和人員運輸,還需要盛道台協調一二。”白景杉仍然恭恭敬敬的說道。
“這個不用你說,我自會安排。”盛宣懷拿話頂了白景杉一下,然後接著問道。“還有什麽需要的!”
“能否麻煩盛道台協調一些槍械?”白景杉恭敬的說道。“張香帥已和比利時洋行購買槍械,可不知何日能到,這沒有槍,湘兵們也沒辦法操練。如果有炮的話,也可以借一些做為訓練之用,等我部補給到達,立刻會歸還盛道台的。”
“胡臬台,你可真是找了個好幫手啊!”盛宣懷聽完白景杉的話,心裏這個氣,隻是看著胡燏棻說道。
“嗬嗬,盛道台見諒!慎行在國外多年,且入官場不久,說話直接了些。可能這就是西洋的風格吧!”胡燏棻打著哈哈說道。
“胡臬台,棉衣我今天會盡快調撥過去一部分,其他部分兩天內也會調撥過去。”盛宣懷看著胡燏棻說道,然後又對著白景杉不客氣的說道。“圖樣和清單拿給我,我讓人看看先看看,之後會告訴你結果。”
白景杉掏出棉衣圖樣和物資清單,恭敬的遞給了盛宣懷。
胡燏棻見棉衣的事情有了結果,而且總覺得這裏的氣氛怪怪的,也就提出告辭離開。盛宣懷送了胡燏棻和白景杉走到大門口就迴去了。
出了大門,胡燏棻看著白景杉問道。
“你和盛道台是不是有什麽過節,我怎麽感覺他是有意針對你呢?”
白景杉尷尬的笑了笑。
“大人不如先去催促一下軍械,我再去拜會一下盛道台?”
“也好,你我分頭行事。切記,一定要和盛道台溝通好。不然吃不好穿不好的,兵勇也沒辦法好好訓練。”胡燏棻點頭說道。“本官先走一步,你過後自行迴去吧!”
“下官恭送大人!”
白景杉恭敬的說道。
等胡燏棻的馬車走了,白景杉又轉迴了道台衙門。
“你怎麽又迴來了?”盛宣懷看著迴來的白景杉問道。“還有什麽事?”
“小婿見過嶽父大人!”白景杉恭恭敬敬的施禮道。
“別瞎說,沒有的事,我還沒認可你呢!”盛宣懷否認到,見白景杉要說話,盛宣懷連忙說道。“當初隻是權宜之計!”
“小婿明白嶽丈大人的苦心!”白景杉恭敬的說道。
“莊頤呢?還在京城?沒跟著你過來?也不說迴家來看看!”盛宣懷直接問道女兒在哪。
“莊頤還在德國。她現在剛上大三,怎麽著也得等大學畢業再迴來。差不多得後年能迴來吧!”白景杉直接說道。
“行吧,現在兵荒馬亂的,不迴來也好!”盛宣懷感歎的說了一句。
盛宣懷看著站立在一邊的白景杉,還是有些來氣。
“你還有事沒事,沒事趕緊迴去馬廠,別在我眼前晃悠。”盛宣懷不耐煩的說道。
“這不是快中午了麽,我尋思著陪您吃頓飯啥的。”
白景杉厚著臉皮說道。
“你自己找地方吃去吧。滿津門這多館子,還能沒有你一個吃飯的地方?”盛宣懷直接說道。
“我這不是尋思去家裏吃一口麽!”白景杉笑著說道。“您不會少我這麽一口吃的吧!”
盛宣懷也不能真的把白景杉趕走了,最後帶著白景杉迴了家裏。白景杉到了盛家才知道原來盛宣懷又娶了一位續弦夫人,而且還給自己添了一個小舅子,不過這個小舅子才2歲多點。
就爺倆在席間閑聊了一些事,白景杉問起淮軍為何在朝鮮戰場節節敗退,盛宣懷也隻是歎了口氣,其他的什麽都沒說。白景杉見盛宣懷如此,也就沒再提這茬,而是說起了其他的。下午白景杉走的時候,盛宣懷直接讓人給白景杉挑了一匹好馬。
白景杉連忙拜謝,盛宣懷擺了擺手,隻是吩咐白景杉注意安全,記住自己的字。
-------------
白景杉迴到馬廠鎮的時候已經下午了,不過在見到一期二期的留學生全都過來之後,白景杉也非常高興。這些都是傾注了白景杉大量心血,才培養出來的人才,現在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白景杉勉勵了所有人之後,就去找胡燏棻了。
“大人,練兵先練將,不知道大人您是否了解各營管帶?”
“唉,慎行說起這個,老夫也頭疼。”胡燏棻揉了揉太陽穴。“這些統兵管帶,大多都是湘軍將領的親兵出身,或者沾親帶故。你沒看漢納根的練兵計劃麽,隻練兵,不管其他!”
“我們當初也隻是想在這些人之中選擇一二以做試驗。畢竟你沒來之前,老夫唯一能仰仗的,也就是漢納根了。”胡燏棻誠懇的說道。
“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白景杉嚴肅的看著胡燏棻。
“老夫當初上書之時,也想練一強軍。練兵之事不僅關係到這些將士的性命,還涉及到後期的戰局。事關重大,慎行有話盡管直言!”胡燏棻也嚴肅的說道。
“大人,自古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典故數不勝數。下官覺得,現有管帶、哨長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撤,哪來迴哪去。
什長和哨長可從訓練優秀者中選擇,管帶可由練軍校尉暫代。這些練軍校尉,在成軍之後的去留另行定奪。
西方各國軍中講究的是能者上,次者下,能者為尊!”
白景杉思索了一下看著胡燏棻說道。
“要做到這點,還需大人取得管帶的任免之權。如果在練軍之時就有如此多掣肘,那這西法練軍也隻能練其皮肉,而無法練其骨血。光有其皮肉,而無有其骨血,那不過是一幫空架子。我們現在麵對的敵人,已經是完全的西式新型陸軍了。”
“畢竟對於大人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成軍;二是成軍之後,這支軍隊能在戰場上取得一定的效果。”白景杉真誠的看著胡燏棻說道。
“慎行字字珠璣,句句肺腑。本官一會即向督辦軍務處電報此事。”胡燏棻點頭說道。“另外部分棉衣已經到達,各營吵著領取。本官現在也無法抉擇。”
“大人,此事簡單。您不妨告訴那些管帶,棉衣過兩天就能到齊,誰想現在就穿,10個營自己決定誰先誰後。”白景杉笑著說道。
“好主意!”胡燏棻想了想,大笑著說道。
兩個人議定了章程,胡燏棻一麵給軍務處發電報,一麵通知各營管帶。而白景杉這邊也聽取了練軍校尉們的匯報。
“報告大人。我們排查了一下人員構成,這些湘兵裏有部分苗人和土人。”吉永熙匯報到。
“大約多少人?”白景杉問道。
“各營分布不均,粗略估算能有1000左右。”吉永熙迴答道。
“繼續說!”白景杉看著吉永熙說道。
“湘兵裏雖然大多都是普通的青壯,可是地痞流氓、山匪無賴也不少。”吉永熙看著白景杉說道。“而且這些人慣會偷奸耍滑,跟在哨長身邊廝混的,不少都是這樣的出身。”
“識字率是多少?”白景杉看著吉永熙問道。
“具體多少還不清楚,不過初步估計,挺低的。”吉永熙無奈的迴答道。
“先這樣,明天你們出去,聯係苗人和土人,讓他們自己也多聯絡一下。”白景杉看著練軍校尉們說道。“之後我想和這些苗人和土人的頭領聊一聊。剩下的人,炮兵先選識字的,騎兵挑選完之後,後勤輜重和工兵科選。剩餘的編入步兵營。”
“是!大人!”xn
等晚上吃飯的時候,胡燏棻就告訴了白景杉棉衣發放的結果。不出白景杉所料,10個管帶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最後決定誰也別先占便宜,等棉衣到齊了之後,再統一進行領取。
不患寡而患不均!互相扯皮推諉拉後腿,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軍隊也感染上了朝堂的毛病。而且因為手裏有兵,同級之間誰也不服誰,有好處莪上,有難處你上。
現在軍中最流行的幾句話:
你憑什麽?
我憑什麽?
憑什麽是他?
憑什麽是我?
大清朝的軍隊都是一個德行,綠營比八旗爛,八旗比淮軍爛,這些新招募的湘軍也不比淮軍強到哪去。在這個比爛的年代,沒有最爛,隻有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