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訪武當
重生仙途從大宅門開始 作者:陌上散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遇真觀開始,孫祿堂帶著白景杉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武當山的大小道觀。武當派師徒二人也到訪了,但是人家根本對比武切磋一點興趣都沒有。孫祿堂也不能強逼著人家比武,主要也是不敢逼迫。
武當山道總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官,雖然朝廷高層信佛,可這麽多年前麵幾位帝王也對武當山封賞甚多。再一個作為道教北方魁首,人家專注於修道,武功隻是為了強身健體,是修道的附屬品。人家就差直說:“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耽誤道爺修仙。”
孫祿堂也沒有放棄,因為自己強烈的感覺到,此處必有自己的機緣。
元和觀、太上廟、迴龍觀、老君堂、八仙觀、威烈觀、紫霄宮、朝天宮,就是武當派所在的金殿,也留下了師徒二人的足跡。
沒有人和孫祿堂比武教技,孫祿堂也不在意。每個道觀盤恆幾日,跟隨道士一起上早課,一起誦讀道經。道士們也不管孫祿堂和白景杉二人,願意幹什麽幹什麽,隻要不影響別人就行。
白景杉都很佩服自己的師父,道經自己也讀過不少,可光會讀會背有什麽用。道門術語白景杉是一點都不懂,自己師父孫祿堂更是不懂,但是師父還是每天參加早課。
這天早課之後,白景杉拉住了孫祿堂。
“師父,您最近有什麽收獲麽?”
“感覺很強烈,可還是沒有所得。”
孫祿堂也實話實說。
“師父,要不我們換個路子?”
白景杉提議道。
“你又有什麽想法了?”
孫祿堂也希望聽聽徒弟的想法。
“師父,道觀我們幾乎是都走遍了,可是這武當山,還有很多隱士在無人處修行,要不咱們爬爬各個山頭,看看能不能有不一樣的發現。”
孫祿堂聽了白景杉的話,不禁眼前一亮。
“你小子怎麽早不說!”
“師父,我看您這些天一直興致很濃,也不好掃了您的興不是。”
白景杉笑著說道。
“走,迴去收拾收拾,咱們今天開始爬山尋仙。”
孫祿堂帶著白景杉就迴自己的住處開始收拾。其實師徒二人也沒什麽東西,銀票銀子和大部分大錢,白景杉都放空間裏了,剩下就是幾身換洗的衣服罷了。走到現在除了在縣城府城能花點銀子,其他地方隻能花銅錢。
離開了借住的太常觀,師徒二人開始漫無目的的爬山。說爬山也不對,孫祿堂和白景杉並不是為了登頂,主要還是尋找願意指點師徒二人的高人。白景杉都曾經默默祈禱,能不能遇到那位老神仙。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天師徒二人在後山五老峰發現了一座草廬,孫祿堂和白景杉也是有些累了,就想打聲招唿討口水喝。剛要敲草廬外的院門,就聽到一聲。“進來吧,門沒關。”
孫祿堂和白景杉推開院門就進了小院。這時也正好有一位老道士走了出來。孫祿堂帶著白景杉趕緊拱手施禮。
“打擾道長了,我師徒二人在山中尋訪高人,口中饑渴,路過貴地,想向道長討口水喝!”
“無妨,屋中有瓢,你們自取便可!”老道長微笑看著孫祿堂。
老道長說完,就自顧自的在院中練起了套路。孫祿堂和白景杉喝完水,本想告辭,可老道長的動作吸引了師徒二人,二人就這樣在一邊慢慢的看著,等老道長收功之後,孫祿堂才上前抱拳施禮。
“何事?”老道長問道。
“道長容稟”孫祿堂鄭重的說道。“在下孫祿堂,這是小徒白景杉。”
“孫某自幼隨名師學拳,至今已無寸進,這才出門遊曆。”孫祿堂先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適才見道長武藝,瀟灑、自然,仿佛與天地渾然一體。不才想跟隨道長學習一二。”
“孫居士有禮了,相逢即是緣。”老道長笑著說道“孫居士可否先將自身所學展示一二,也好讓貧道比較一番。”
“孫某獻醜了。”
孫祿堂聽了老道長的話之後,就認真的開始展示自身所學。
先是八卦掌:隻見孫祿堂好似一條遊龍在院中蜿蜒翻騰;之後是形意拳:一會如猛虎下山,一會如燕子穿林,一會又如靈猴獻瑞,一會如蒼鷹翱翔。
見孫祿堂演示完成,老道長撫須頷首。
“孫居士,還請稍待片刻,也讓另徒展示一番,可好?”
白景杉聽了老道士的話不由一愣,看著孫祿堂,孫祿堂對白景杉點了點頭。
“小子也獻醜了。”
說完白景杉也開始展示形意拳和八卦掌,雖不如孫祿堂那樣氣勢淩然,但也已然深得拳法精意。白景杉展示完,準備迴到孫祿堂身邊,卻被老道士打斷。
“我觀小居士氣息,小居士還有其他藝業吧,可否繼續?”
這下不僅白景杉楞了,就連孫祿堂都愣了。
孫祿堂知道白景杉會內功,會武功,和自己習練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不是一個路數,但是自己專研形意八卦,也沒對白景杉的武功打主意。而且白景杉也曾主動和自己說過,並表示願意拿出來讓自己參詳,不過被自己拒絕了。沒想到這位道長似乎是看出來點什麽。
“景杉,你的武功,方便展示麽?”孫祿堂還是問了問白景杉,自己徒弟對自己不保留是師徒感情的事,但是現在是在外人麵前。自古門戶之見就很深,再一個,白景杉會的武功是他自己的底牌,這不能剛見麵就把底盤翻出來吧,也不知道這位道長是什麽人,此舉有何用意啊。
白景杉看了看孫祿堂,又看了看老道士,想了想說道。
“師父沒事。”
說完白景杉又迴到了院中,撿起一根樹枝。
“道長,我幼年之時得一位真人授法,傳給在下一些武功,還請道長一觀。”
白景杉也沒藏著掖著,直接開始展示全套的全真劍法,之後又演練了履霜破冰掌法,最後更是出了小院,在這樹林中展示了金雁功。老道長和孫祿堂都是耳聰目明之輩,自然能看到樹林中的白景杉,一跳一兩丈,而且還可空中二次飛騰。
等白景杉迴到院中,心跳還沒有平複。白景杉平時總在家裏演練,總有種施展不開各種武功的感覺。不知道今天怎麽了,在這小院,在這山林之間一展所學,比往日來的更為舒暢。
老道長還是那麽的雲淡風輕,不過他的話,卻讓師徒二人詫異不已。
“小居士辛苦了,沒想到小居士竟有如此機緣。衝和真人神仙一般的一物,當年我也曾聽真人講道,之後再無緣得見,甚憾啊!”
“道長,您也認識衝和真人?”白景杉沒想到竟然能在此地聽到那位神仙的名號。
“當年衝和真人來過武當山,並曾在金殿與一眾高真論道。貧道也受益匪淺,不過自從真人離去之後,就再也不曾聽聞真人的消息了。”老道長也不由遺憾,也解釋了一下讓白景杉再次展示的原因“我隻感覺你身懷道家內力,在看過你展示劍法之後才有所判斷。”
“兩位居士,相逢即是緣,我們屋中敘話吧。”
“多謝道長,道長請。”
三人來到屋中,孫祿堂和白景杉席地而坐,老道士則盤坐於蒲團之上,老道士則直接開口說道。
“孫居士所習武功,大多是內家拳路數。內家拳多脫胎於道家武功,想必孫居士也了解一二。”
“當年在晉地拜訪同門前輩,前輩曾經說過一二。”
“嗬嗬,其實算起來,孫居士和小居士都可算做道家外門弟子了。而且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小居士比孫居士更靠近道家主脈一些,而貧道與孫居士更是分屬一脈。”
“小子白景杉,還請道長解惑。”白景杉在京城的時候就問過白雲觀的道長,可是人家也說不清楚,這次終於遇到明白人了,哪有不請教的道理。
“嗬嗬,也好,那我就和二位居士嘮叨一下。”
老道長笑著說道。
“天下道門,南正一、北全真,還有其他一些道脈。貧道也好,兩位居士也罷,都是全真一脈。再細分下來,白居士更靠近北宗重陽一脈,具體是遇仙派還是其他道派,貧道也分不清楚。貧道算是隱仙派,孫居士可算得是這武當外門。”
“隱仙派?”“武當外門?”
見孫祿堂和白景杉疑惑,老道長繼續說道。
“隱仙派,唐以前叫樓觀道。太上傳文始開派,文始傳麻衣道者,麻衣傳希夷先生,希夷傳火龍真人,火龍真人傳玄玄子。玄玄子即是三豐祖師”
“貧道本家姓陳,傳承的就是隱仙派一脈。自玄玄子祖師以降,我等成就不如前輩多已,實在汗顏。”
“三豐祖師不僅得傳隱仙派,更開創武當派,內門習練武功,外門則從修習內家拳法開始,我觀孫居士所習,就是內家拳法一脈。所以才說,貧道與孫居士可算是一脈。”
“而白居士所習是重陽一脈,太上傳東華,東華傳正陽,正陽傳純陽,純陽傳重陽。”
孫祿堂和白景杉終於清楚了一些資深傳承,算是找到了“根”。
“重陽一脈也好,我隱仙派一脈也好,修習的都是內丹之法。二位居士有緣至此,不如休息幾日,我為二位居士開解一二。”陳道長心血來潮的說道。
“我師徒二人感激不盡!”
武當山道總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官,雖然朝廷高層信佛,可這麽多年前麵幾位帝王也對武當山封賞甚多。再一個作為道教北方魁首,人家專注於修道,武功隻是為了強身健體,是修道的附屬品。人家就差直說:“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別耽誤道爺修仙。”
孫祿堂也沒有放棄,因為自己強烈的感覺到,此處必有自己的機緣。
元和觀、太上廟、迴龍觀、老君堂、八仙觀、威烈觀、紫霄宮、朝天宮,就是武當派所在的金殿,也留下了師徒二人的足跡。
沒有人和孫祿堂比武教技,孫祿堂也不在意。每個道觀盤恆幾日,跟隨道士一起上早課,一起誦讀道經。道士們也不管孫祿堂和白景杉二人,願意幹什麽幹什麽,隻要不影響別人就行。
白景杉都很佩服自己的師父,道經自己也讀過不少,可光會讀會背有什麽用。道門術語白景杉是一點都不懂,自己師父孫祿堂更是不懂,但是師父還是每天參加早課。
這天早課之後,白景杉拉住了孫祿堂。
“師父,您最近有什麽收獲麽?”
“感覺很強烈,可還是沒有所得。”
孫祿堂也實話實說。
“師父,要不我們換個路子?”
白景杉提議道。
“你又有什麽想法了?”
孫祿堂也希望聽聽徒弟的想法。
“師父,道觀我們幾乎是都走遍了,可是這武當山,還有很多隱士在無人處修行,要不咱們爬爬各個山頭,看看能不能有不一樣的發現。”
孫祿堂聽了白景杉的話,不禁眼前一亮。
“你小子怎麽早不說!”
“師父,我看您這些天一直興致很濃,也不好掃了您的興不是。”
白景杉笑著說道。
“走,迴去收拾收拾,咱們今天開始爬山尋仙。”
孫祿堂帶著白景杉就迴自己的住處開始收拾。其實師徒二人也沒什麽東西,銀票銀子和大部分大錢,白景杉都放空間裏了,剩下就是幾身換洗的衣服罷了。走到現在除了在縣城府城能花點銀子,其他地方隻能花銅錢。
離開了借住的太常觀,師徒二人開始漫無目的的爬山。說爬山也不對,孫祿堂和白景杉並不是為了登頂,主要還是尋找願意指點師徒二人的高人。白景杉都曾經默默祈禱,能不能遇到那位老神仙。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天師徒二人在後山五老峰發現了一座草廬,孫祿堂和白景杉也是有些累了,就想打聲招唿討口水喝。剛要敲草廬外的院門,就聽到一聲。“進來吧,門沒關。”
孫祿堂和白景杉推開院門就進了小院。這時也正好有一位老道士走了出來。孫祿堂帶著白景杉趕緊拱手施禮。
“打擾道長了,我師徒二人在山中尋訪高人,口中饑渴,路過貴地,想向道長討口水喝!”
“無妨,屋中有瓢,你們自取便可!”老道長微笑看著孫祿堂。
老道長說完,就自顧自的在院中練起了套路。孫祿堂和白景杉喝完水,本想告辭,可老道長的動作吸引了師徒二人,二人就這樣在一邊慢慢的看著,等老道長收功之後,孫祿堂才上前抱拳施禮。
“何事?”老道長問道。
“道長容稟”孫祿堂鄭重的說道。“在下孫祿堂,這是小徒白景杉。”
“孫某自幼隨名師學拳,至今已無寸進,這才出門遊曆。”孫祿堂先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適才見道長武藝,瀟灑、自然,仿佛與天地渾然一體。不才想跟隨道長學習一二。”
“孫居士有禮了,相逢即是緣。”老道長笑著說道“孫居士可否先將自身所學展示一二,也好讓貧道比較一番。”
“孫某獻醜了。”
孫祿堂聽了老道長的話之後,就認真的開始展示自身所學。
先是八卦掌:隻見孫祿堂好似一條遊龍在院中蜿蜒翻騰;之後是形意拳:一會如猛虎下山,一會如燕子穿林,一會又如靈猴獻瑞,一會如蒼鷹翱翔。
見孫祿堂演示完成,老道長撫須頷首。
“孫居士,還請稍待片刻,也讓另徒展示一番,可好?”
白景杉聽了老道士的話不由一愣,看著孫祿堂,孫祿堂對白景杉點了點頭。
“小子也獻醜了。”
說完白景杉也開始展示形意拳和八卦掌,雖不如孫祿堂那樣氣勢淩然,但也已然深得拳法精意。白景杉展示完,準備迴到孫祿堂身邊,卻被老道士打斷。
“我觀小居士氣息,小居士還有其他藝業吧,可否繼續?”
這下不僅白景杉楞了,就連孫祿堂都愣了。
孫祿堂知道白景杉會內功,會武功,和自己習練的形意拳和八卦掌不是一個路數,但是自己專研形意八卦,也沒對白景杉的武功打主意。而且白景杉也曾主動和自己說過,並表示願意拿出來讓自己參詳,不過被自己拒絕了。沒想到這位道長似乎是看出來點什麽。
“景杉,你的武功,方便展示麽?”孫祿堂還是問了問白景杉,自己徒弟對自己不保留是師徒感情的事,但是現在是在外人麵前。自古門戶之見就很深,再一個,白景杉會的武功是他自己的底牌,這不能剛見麵就把底盤翻出來吧,也不知道這位道長是什麽人,此舉有何用意啊。
白景杉看了看孫祿堂,又看了看老道士,想了想說道。
“師父沒事。”
說完白景杉又迴到了院中,撿起一根樹枝。
“道長,我幼年之時得一位真人授法,傳給在下一些武功,還請道長一觀。”
白景杉也沒藏著掖著,直接開始展示全套的全真劍法,之後又演練了履霜破冰掌法,最後更是出了小院,在這樹林中展示了金雁功。老道長和孫祿堂都是耳聰目明之輩,自然能看到樹林中的白景杉,一跳一兩丈,而且還可空中二次飛騰。
等白景杉迴到院中,心跳還沒有平複。白景杉平時總在家裏演練,總有種施展不開各種武功的感覺。不知道今天怎麽了,在這小院,在這山林之間一展所學,比往日來的更為舒暢。
老道長還是那麽的雲淡風輕,不過他的話,卻讓師徒二人詫異不已。
“小居士辛苦了,沒想到小居士竟有如此機緣。衝和真人神仙一般的一物,當年我也曾聽真人講道,之後再無緣得見,甚憾啊!”
“道長,您也認識衝和真人?”白景杉沒想到竟然能在此地聽到那位神仙的名號。
“當年衝和真人來過武當山,並曾在金殿與一眾高真論道。貧道也受益匪淺,不過自從真人離去之後,就再也不曾聽聞真人的消息了。”老道長也不由遺憾,也解釋了一下讓白景杉再次展示的原因“我隻感覺你身懷道家內力,在看過你展示劍法之後才有所判斷。”
“兩位居士,相逢即是緣,我們屋中敘話吧。”
“多謝道長,道長請。”
三人來到屋中,孫祿堂和白景杉席地而坐,老道士則盤坐於蒲團之上,老道士則直接開口說道。
“孫居士所習武功,大多是內家拳路數。內家拳多脫胎於道家武功,想必孫居士也了解一二。”
“當年在晉地拜訪同門前輩,前輩曾經說過一二。”
“嗬嗬,其實算起來,孫居士和小居士都可算做道家外門弟子了。而且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小居士比孫居士更靠近道家主脈一些,而貧道與孫居士更是分屬一脈。”
“小子白景杉,還請道長解惑。”白景杉在京城的時候就問過白雲觀的道長,可是人家也說不清楚,這次終於遇到明白人了,哪有不請教的道理。
“嗬嗬,也好,那我就和二位居士嘮叨一下。”
老道長笑著說道。
“天下道門,南正一、北全真,還有其他一些道脈。貧道也好,兩位居士也罷,都是全真一脈。再細分下來,白居士更靠近北宗重陽一脈,具體是遇仙派還是其他道派,貧道也分不清楚。貧道算是隱仙派,孫居士可算得是這武當外門。”
“隱仙派?”“武當外門?”
見孫祿堂和白景杉疑惑,老道長繼續說道。
“隱仙派,唐以前叫樓觀道。太上傳文始開派,文始傳麻衣道者,麻衣傳希夷先生,希夷傳火龍真人,火龍真人傳玄玄子。玄玄子即是三豐祖師”
“貧道本家姓陳,傳承的就是隱仙派一脈。自玄玄子祖師以降,我等成就不如前輩多已,實在汗顏。”
“三豐祖師不僅得傳隱仙派,更開創武當派,內門習練武功,外門則從修習內家拳法開始,我觀孫居士所習,就是內家拳法一脈。所以才說,貧道與孫居士可算是一脈。”
“而白居士所習是重陽一脈,太上傳東華,東華傳正陽,正陽傳純陽,純陽傳重陽。”
孫祿堂和白景杉終於清楚了一些資深傳承,算是找到了“根”。
“重陽一脈也好,我隱仙派一脈也好,修習的都是內丹之法。二位居士有緣至此,不如休息幾日,我為二位居士開解一二。”陳道長心血來潮的說道。
“我師徒二人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