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讀報人的勞務津貼,由《漢報》社來支付。


    給各縣送《漢報》之時,津貼也會送到讀報人的手上。


    要是有人隻拿報酬,卻不出門讀報怎麽辦?


    當然有辦法。


    在五州的野草成員,可不是吃幹飯的。


    他們隻要在適當的時候,去民眾聚集點,連問都不用問,就知道通訊員是否按時來讀報了。


    如果他們隻拿錢不做事,甚至事情做得不好,下一期《漢報》上,都會出現他們的名字,而且宣布這些人永遠失去為官為吏的資格。


    要知道,所有的通訊員,可都是各州士子,他們能丟得起這個臉,他們的家族恐怕也丟不起這個臉。


    而招募撰稿人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大漢所有讀書人,任何人都可以向《漢報》投稿,優秀稿件便可以公開在《漢報》上刊出。


    這等於是給了各州士子一個顯露名聲的窗口,亦是朝堂收集各州士子名單的手段。


    如果士子連撰稿人都不是,就要失去三年後參與科考的資格。


    這一點,將在下一期《漢報》上,宣布“科考製”時,會有詳細說明。


    而且,撰稿人沒有年限限製,你可以一生為《漢報》社寫文章,並通過文章來獲取相應的報酬。


    但通訊員就有年限限製:一年。


    也就是說,你想成為通訊員,想為廣大民眾讀報,你也隻能讀一年。


    一年後,無論表現如何,都會換新人。


    之所以如此,日後的讀報人,將都會變成各州的蒙學之人。


    一切為了普通教育。


    用《漢報》社的說法,這就是給所有滿十六歲的學子、士子機會,讓大家能夠接觸百姓、深入百姓。


    而且,在接觸百姓、深入百姓後,如果你有好的治民策略,也可以投稿《漢報》,《漢報》社會將你的投稿轉交於大漢六部、內閣,保證不會埋沒你的才華。


    相府內,三公九卿個個手捧《漢報》,眼睛都盯著“撰稿人和通訊員招募規則”呢。


    “丞相,這是要把天下學子、士子一網打盡嗎?”楊彪苦笑著問道。


    “當然啦。如今大漢讀書人本來就少,而各行各業都需要讀書人,必須要知道大漢有哪些讀書人,各在何處。”


    “厲害,太厲害了!”崔烈感歎。


    “何止是厲害,此策無解。堂堂正正擺出來,無論是當前朝廷已掌控之州,還是徐州和南方四州,都不可能找到硬解之策。”


    “哈哈哈哈——”荀彧朗聲大笑。“成公子在大學堂授課之時,據說有一堂課,專講‘陽謀與陰謀’。


    “他說,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就是千古第一陽謀。除非你真的造反,否則你就破解不了。


    “而且,他還說,用陰謀,一旦被識破,必然反遭其噬。而用陽謀,則是把謀略堂堂正正擺在你麵前,你仍然無計可施。


    “陽謀有兩個關鍵,一是堂堂正正,我知敵亦知;二是無解。


    “成公子宣告,他治理天下,皆用陽謀。所以,他根本就不怕陰謀。


    “敵若用兵,就堂堂正正把你擊敗;敵若使陰,須先破解成公子的陽謀。


    “陽謀之下,陰謀無所遁形。”


    (後世把南北朝時期的“金刀計”說成是陽謀,實乃大謬!因為“金刀計”是不能公開的。)


    於是,在座朝臣都想到了他們策劃的“兗徐犯青州”和“同化”之策。


    兗徐犯青州,自然被成公子率領護民軍堂堂正正擊敗,而且還敗得體無完膚。


    戰後,徐州和兗州頓時兵馬枯竭,反使黃巾餘黨越發猖獗。


    如果那時成公子便率軍進入徐州、兗州,兩州指日可下。


    隻不過成公子並未如此,而是捉蕭建、報朝廷,提供人證物證,讓朝廷處置。


    而麵對“同化”之策,青州及時推出了《反腐律》,快刀斬亂麻般地,抓捕了大量行賄受賄之人,其中竟然還包括青州蔡家的親戚……


    瞬間,“同化”之策土崩瓦解。


    反過來,他們細思成公子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皆為陽謀。


    獻曲轅犁換蔡立官職,這是陽謀吧?何況,人家可是老老實實向西邸交了錢的。


    按先帝的規矩,這青州牧自然要落到蔡立頭上。


    向朝廷獻上青州各種物產是陽謀吧?


    於是,蔡立來京都為質,青州卻拐跑了朝廷的大司農。


    最重要的是,青州得到了先帝的全麵支持。


    否則青州還想推行新農體係?做夢呢?


    直接就是朝廷征討大軍入青州開始討伐。


    亦不會有先帝下旨讓青州出兵平叛,而且還在冀、幽、並三州推行新農體係,並由成公子節製四州兵馬。


    人家青州,州牧在朝為質,老老實實發展了四年半,絕不出青州一步,更不幹涉他州之治理,每年還給朝廷多繳納一成賦稅,每年還有大量青州特產供應皇室……


    這都不算忠心,何為忠心?


    先帝不信任青州和成公子,以能信任誰?


    如此陽謀,世所未聞!


    先帝逝去,人家青州並沒有擁兵自重,反而主動出兵涼州和三輔之地,不僅平複了羌胡之叛,而且對涼州和三輔之地秋毫無犯。


    直到董卓禍亂京都,成公子才及時掌控三輔及函穀關,殲滅董卓在京都外的兵馬,並主動聯絡聯軍,使得雙方配合得天衣無縫。


    說起聯軍,青州竟然也派出兩萬兵馬,且還不做聯軍盟主,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聯軍的走向。


    結果直到兵臨城下,聯軍都沒有任何損失。


    而青州兵馬入京,可不是擅入。


    人家是先入城救出陛下,然後在陛下的旨意下,青州兵馬才堂堂正正入京。


    而且在入京之後,便將軍權交付陛下,成為陛下親屬的禦林軍、紫金衛和龍鱗衛。


    這五年間,不僅青州富得流油,順帶隻用了一年半時間,就讓冀州、幽州、並州也都富了起來。


    要知道,幽州、並州地廣人稀,讓這兩州再無邊患,還能轉貧為富,無須冀州補貼,眾多朝臣無一人能夠做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