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六部尚書


    丞相之權,是神授予君王,而君王又再授予丞相。這個邏輯關係一點問題都沒有。


    六人都被“君主立憲製”給折服了。


    而且,從此刻起,他們六人,才對蔡成有了發自內心的欽佩。


    哪怕蔡立是蔡成的生父,過去也沒有這麽佩服過蔡成,甚至都有了一絲敬畏。


    荀彧也沒有著急催大家表態。


    他知道,如此震撼的內容,這些人都需要一番消化。


    他自己不也消化了大半年,才理解的嗎?


    要大家接受“君主立憲製”,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荀彧已經做好了在上元節前獲得大家支持的心理準備。


    上元節,是荀彧給大家的最後期限。


    過了上元節,三公九卿就要陪陛下出發了。


    可事實卻完全出乎荀彧的意料之外。


    當劉虞表態支持“君主立憲製”時,不僅劉岱、賈琮、蔡立、王允、盧植都響應,其他的三公九卿竟然也都表示了支持。


    三公九卿中,除王允是真的支持之外,其他的三公九卿,自然都是表麵上支持。


    他們不會陪陛下出巡,更不會在蔡成把持的朝堂上為臣。


    等成公子離京後,他們還要以此為理由,發動天下讀書人對蔡成口誅筆伐呢。


    看到他們支持,荀彧馬上拿出了《改製詔書》及《保密承諾書》,讓在座的所有人簽字畫押。


    這下子,三公九卿都傻了。


    隻有劉虞、盧植、王允等人在偷笑。


    這是預防你們口是心非的最佳手段。


    想和成公子鬥?你們還差得遠呢。


    不過,三公九卿們也不白給。


    他們瞬間想到,即使是簽字畫押,他們日後還可以對外宣揚,說是被成公子逼的。


    在京都中,蔡成一手遮天,他們自然不敢反抗。


    反抗也沒用。


    所以,盡管他們都簽字畫押了,可這簽字畫押,也將成為日後討伐蔡成的罪狀之一。


    至於保密,是指在“君主立憲製”需要諸多準備,要一年後,才會以頒布《憲法》為準正式頒布。


    在正式頒布前,不得對外公開。以免在解釋不清的情況下,引發朝野動蕩。


    這又讓眾臣找到了一條蔡成的罪狀。


    這一年內,肯定要把蔡成“擅改祖製、削弱皇權”給捅出去,而且保證屆時天下洶洶。


    荀彧繼續說明,內閣與六部是不一樣的。


    內閣是大漢的決策機構,而六部則是大漢的執行機構。所以六部尚書另有其人。


    三公九卿苦笑,你就明說好了,不就是要把我們這些人清掃出朝堂嗎?


    既然你不讓我們順利辭官致仕,那就再給你加上一條罪名好了。


    無端罷免朝臣。


    這個罪名,足以引發天下士子的群情激憤。


    荀彧接著公布了六部尚書的人選。分別是:


    吏部尚書,原青州牧府長史謝方;


    戶部尚書,青州大儒管寧;


    農部尚書,原青州牧蔡立;


    工部尚書,原青州大工坊主使楚實;


    財部尚書,原東萊太守管統;


    刑部尚書,由王允兼任;


    隨後,荀彧又給大家重點解釋了一下國土部。


    當前,已經開拓了烏桓領地和三韓。


    馬上還有南匈奴領地、西羌、氐羌領地、東部鮮卑領地及西域,同樣要重歸大漢。


    更不用說,東麵還有高句麗、扶餘、肅慎和瀛州、北麵有中部鮮卑,西北有西部鮮卑和北匈奴,西南還有南方蠻族……


    所以,國土部,就是管治這些新國土的。


    一直到這些國土以及國土上的民族完全融入了大漢,才會交給內閣管治。


    國土部尚書為黃琬黃子琰,同時也是陛下派駐內閣的內閣大臣。


    “這是要一舉滅了西狄、北胡、南蠻、東夷嗎?可如此大的國土,如何管得過來?”劉虞不解地問道。


    荀彧苦笑。“如何管治偌大的疆土,我也知之不詳。不過,據說成公子早已經把如何管治諾大疆土的策略,送去了豫州黃使君處了。


    “黃使君來京就任之時,由他來向內閣解釋好了。”


    “可如此廣袤的領土,子琰公年事已高,如何受得了奔波之苦?”賈琮問道。


    新任的朝廷大員,就賈琮和黃琬年歲大,所以他很關注此事。


    荀彧笑道:“子琰大人不用跑。因為國土部兩大核心職能,一是製定新入漢領土的管製策略,二是落實這些策略。


    “子琰大人負責製定策略,給他配個助手,負責落實這些策略。


    “跑路都是他助手的事情。”


    “啊?誰會給他當助手?”


    “此人曾任朝廷的侍禦史,前兩年,因為看不慣十常侍當道,故而辭官歸鄉。”荀彧開始賣起了關子。


    楊彪突然插言。“難道是田豐田元皓?”


    “哈哈,文先公果然了得,一猜便中。”荀彧衝著楊彪恭敬一禮。


    冀州名士,絕大部分已經盡歸蔡成。


    其中,蔡成最為看重的田豐、沮授兩人,前者將任黃琬的助手,專門負責新開拓的領土;後者則先入農署熟悉情況,然後擔任巨鹿郡太守。


    現在冀州不是州牧製嗎?


    沒州牧了,隻有刺史。


    蔡成下屬,軍政兩分,不允許出現軍政一把抓的州牧。


    自蔡成入京,州牧製就徹底廢了。


    就連各州的治安軍,都不歸刺史統轄。


    但此刺史又與之前不同。


    之前的刺史,明麵上的職責是替皇帝巡視一州之地,屬於有職無權。


    而蔡成任命的刺史,是一州之地實實在在的主官。


    “大漢人才皆投成公子啊。”楊彪半是調侃,半是感歎。還有一些陰陽怪氣。


    荀彧覺得有些好笑。


    這些家夥真是不開竅。你們以為成公子真就對你們沒辦法了嗎?


    你們哪裏知道成公子的謀略,哪裏知道護民軍的真實戰力?


    “沒錯。青州、冀州、幽州、並州的學子,全部在大學堂短期培訓後,就去就任鄉長之職。”


    荀彧一點也沒給楊彪麵子,直接就告訴你,北方四州的士子,皆為成公子麾下。


    然後,荀彧笑看著楊彪。“文先公,據說令侄楊修楊德祖,機智百變,聰慧異常,乃當世大才。隻是他如今年方十五六歲,不知文先公可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