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管亥笑得腰都彎了下去。


    趙雲有點懵,不知道管亥為何這樣笑。


    半晌後,管亥才止住笑,指著張楊道:“好!極好!你這個參謀長我要定了。”


    張楊沒好氣地白了管亥一眼。“要不要,又不是你說了算。”


    “到底怎麽迴事?”趙雲此時還是一臉懵。


    他實在看不懂管亥與張楊之間的啞謎。


    “還能怎麽?大帥的戰略,根本無須保密。他開始時,由於不了解河套地區的情況,所以,先收複河套是真實的。


    “後來,征西軍團進入河南地之後,斥候估計已經把河套地區摸清楚了,根本沒有威脅,所以大帥才改變戰略。


    “這也看出,大帥本來的戰略方向,就是控製三輔地區和涼州,當然,河套地區也確實在內。如此,整個北方和西方,就連成一片了。


    “這樣,向南,護民軍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向西南,震懾益州;向西,震懾羌胡;向西北,可得整個西域之地。”


    “啊?收複河套是假的?”趙雲有些吃驚。


    “不是假的。”張楊解釋道。“打算先收複河套,是擔心河套地區的羌胡截斷我征西軍團的後路。


    “既然河套地區沒有威脅,也就不存在後路被斷的問題。


    “何況,征西軍團,全殲羌胡叛軍,河套和涼州,大概除了馬騰數千兵馬外,再無其他兵力。


    “我估計,在我來之前,去惡就派了大量探馬,隨時監控馬騰的動靜。”


    張楊看到管亥笑著點頭,又瞪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所以,現在我們除了漢中方向和西麵羌胡,整個北方和西方已經再無威脅,就等著大帥派官員來接收了。”


    趙雲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麽多的變化呀。”然後趙雲又追問一句。“你們所說的‘戰略’,是不是指兵書上說的‘方略’?”


    “沒錯。都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整體的發展方向。”管亥說道。


    “可如果要鎮守三輔之地、涼州以及河套地區,我們征西軍團的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又如何去西域?”趙雲是從兵力角度來核算的。


    “哪裏用護民軍來守?我們可以組建治安軍。治安軍負責地方治安,同時還負有保衛家園之責。”


    “三輔地區和涼州、河套,人口本來就少,再組建治安軍,不怕影響農耕嗎?”趙雲還是不解。


    “不影響。治安軍人數眾多,可以輪流巡視保證治安。如有外敵入侵,才會集中起來驅逐外敵。所以,他們平時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操勞農務。”


    想了想,管亥又補充了一句。“最早的青州治安軍,都是白幹的。可大家也幹得熱火朝天,沒人打退堂鼓。後來,青州富裕了,才給治安軍發一些津貼,一個月也就五十錢左右。”


    張楊深深地點了點頭。


    這大帥算是把掌控地區的人力,使用到了極致,而且還是民眾心甘情願的。


    此刻,他又想起了大帥看重的“民意”。


    原來,你隻要讓民眾過上好日子,民眾不僅會越幹越起勁,還會自發地保護自己的幸福生活。


    如果每個百姓都這麽想,那力量豈不是可以排山倒海?


    這方麵,一定要寫信向大帥請教一下。


    “好了,”管亥正色起來。“是不是該說正事了?”


    “我們之前難道說的不是正事?”張楊對之前管亥試探他,還是有些內心悻悻然。


    “之前是我在和你們兩個打趣。”管亥脖子一梗。


    “如果我們不了解大帥的真實戰略,我們如何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向?”張楊反問。


    “嘿嘿嘿嘿……”管亥撓著後腦勺,從馬鞍邊的一個袋子裏,取出幾條肉幹,放在嘴裏開始慢嚼起來。


    “我覺得,目前還有一個隱患沒有消除。”趙雲說道。


    “子龍別說出來,我們各自指向一個方向,看我們三人是否一致。”張楊也有點好勝心的。


    “好!我喊一二三,我們一起抬臂,中間不得改變方向。”管亥也大感興趣。


    隨著管亥的“一二三”落地,三人不約而同地麵向西方,手臂也同時指向西方。


    “哈哈哈哈——”三人的笑聲,震天動地。


    “稚叔,作戰計劃由你負責,子龍輔助你。”管亥眼睛都笑得都眯起來了。


    “好嘞。”張楊答應得那叫一個爽快。


    隨後,管承便把他們商議好的戰略方向,快馬通報蔡成。


    一個月後,他們沒收到蔡成的迴信,卻等來了蔡成本人和一千特戰隊。


    取下函穀關和潼關的時間相差不多。


    董卓在函穀關和潼關的守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會受到偷襲。


    特戰隊利用黑夜,順利地從函穀關兩側的峭壁上,攀上函穀關。


    直到有近千人上關,關上的守軍才發現。


    圍繞在篝火四周的關上守軍,在特戰隊的弓箭下,就是活靶子。


    不過,特戰隊沒有大肆殺戮。


    他們用弓箭封鎖了下關的通道,然後不斷喊著“降者不殺”,除了幾個手持兵器,想反抗,以及十來個想從通道下關的守軍,被特戰隊點殺之外,關上一百人,投降了八十幾人。


    關內守軍已經亂作一團。


    由於牛輔被董卓派去河東郡抵抗白波軍,函穀關群龍無首。


    不過,還是有機靈的,大叫著:“開關衝出去,向太師報信!”


    隻是他叫喊的“開關”,沒說是開哪邊的關門。


    於是,有人開洛陽方向的關門,有人開潼關方向的關門。


    開潼關方向的關門,沒人理會,起碼有五百人逃往潼關方向。


    開洛陽方向的關門,也有四百多人,出關後,就被沒有上城的特戰隊給圍了起來。


    他們連稍稍抵抗一下的心思都沒有,直接就投降了。


    牛輔留下的守關將領,中郎將徐榮,竟然也在其中。


    隻不過,徐榮雖然被擒,卻不願歸降。蔡成無奈,隻好先把他關押在函穀關。


    函穀關順利到手。


    蔡成取了函穀關後,留下四千特戰隊駐守,他則馬上帶著一千特戰隊,前往長安,與管亥等人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