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崢便道:“說來這也是岐王殿下告訴我的,城外高山之上,溪水縈帶之中,住著一個叫皇甫先生的高人,此藥也是從他那裏出的。”
薛訥點點頭,仿佛明白了什麽卻沒有吭聲,這世外有高人自然不能否定,岐王結交術士也不是沒有可能,忽而薛訥若有所思地說道:“此人心懷仁愛,也不牟利,就讓他留戀於山水間吧。”
陸崢聽得出薛訥的意思,對於像皇甫先生這種在應付世事與逃避現實兩頭不定的人,他也是看過不少的,這種人不暗中圖謀,隻想隱居於山林間,其實薛訥也是羨慕的。隻不過自己出身與此人不同,他是將門之後,隻有入仕立功的路途。
此時薛訥向著裏屋走去,俄而陸崢又聽到他幾聲歎息的輕語,之後便再無聲息。此時府中靜謐無聲,隻有異常清晰的鳥叫聲,在枝椏的縫隙裏叫嚷得不停。
此時的姚府自然是歡慶一堂,姚崇吩咐膳房為夫人做一道補身的湯,順便再做幾道菜,幾位下人便精心準備著,膳房裏可見各種菜食擺放得整整齊齊,而鍋碗瓢盆的聲音也久久不止。
此時正堂內姚崇坐在中間,對著旁邊的連衣道:“今日能治好夫人多年的喘疾,算你立了大功,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連衣此時又想起陸崢的話,陸崢提出的那三個問題,是已經說好要傳達給他的,如今正是機會。但是也不能直接問,這樣又太敏感,所以連衣稍作考慮便道:“其實這次還是陸長史功勞最大,我隻不過是陪襯。”
姚崇道:“我知道,對陸崢的賞賜已經送過去了,你的賞賜可以自己提出來。”
連衣便靈機一動說道:“其實我也不要什麽,因老爺已經快打算辭官了,所以為節省府中開支,我就不提了。等著新任的宰輔上來我們便要離京了。”
“那怎麽行,老爺我雖然辭官離京,推薦廣州都督宋璟繼承我誌,然而這該賞賜的還要賞賜,絕不能吝嗇。”
連衣聽後,方才知新任的宰輔極有可能是宋璟,宋璟此人他好像聽過,而且既然姚相要推薦此人也必有他的道理。
連衣又道:“既然相爺如此直白,我隻要一架紡器,為府中的人織些暖衣。”
姚崇聽得有些感喟不已,便又連連點頭,而連衣對於陸崢說得其他問題,真是不知如何問了,而姚崇看到連衣心中有事,便疑惑道:“若你還有事可以直說,不必瞻前顧後。”
連衣躊躇半天又道:“陸長史如今顧慮塞上的政務,想迴到塞上,他想問一下如今朝廷對於邊塞問題有何策略方針,他順便帶迴去。”
“這是陸崢讓你替他問得,這個陸崢很會抓住機會啊。”
連衣感覺氣氛不對,就道:“若是相爺不想說那就算了。”
頓時姚崇又笑逐顏開,說道:“塞北之事,朝廷的方針從未變過,就是安撫與出擊並存,再者要看王晙是怎麽想的,畢竟朝廷是給他放權了。”
姚崇的意思也很明白,朝廷對於安北都護府總策略沒有變過,有些細微之事還要主帥自己定奪。也就是將在外,不用一一聽朝廷安排,需要自己去探求治理邊境之策。如果將領都事事請示中樞,那麽定會失去局勢的主動。
而連衣聽得也很是清楚,心想著看來陸崢是多心了,這其中也並無其他的變數。此時姚崇又道:“既然陸崢不久返迴安北都護府,我便上奏陛下,說明塞北尚需人手,將他派去安北都護府吧。”
姚崇說完,又揮了揮手,將門口站著的下人招來,說:“你看給夫人準備的飯食怎麽樣了,催促一下膳房裏的那些人。”
話音剛落,連衣便道:“相爺,不如讓我去看吧。”
連衣得到姚崇同意的目光後,就又向著膳房走去,剛到門口,裏麵飯食已經是準備妥當,隨之門被打開後,幾名婢女端著菜肴走出來。到連衣跟前後,其中一個對著連衣道:“連衣姑娘這是來看什麽?菜都好了,我們得快點送過去,你不說必操心,這都有我們呢。”
連衣聞著菜肴便覺味道醇香,於是道:“那就快隨我來,夫人相爺都等著了。”
連衣領著走到府中後麵的一間屋子,此時姚崇已經在門外轉悠,看著連衣來了,讓那些女婢進去先招唿著。姚崇站在門外發問道:“連衣姑娘求來了藥,就僅僅要個紡器,這也有些對不住你了吧。我相府上下如今賴陛下賞賜也不少,不如我將宮中禦賜的屏風送在你的房中。”
連衣看著姚崇已經這樣說了,也不好推辭,就應允了。姚崇此時聽著屋內的步聲,就知道是夫人服藥後醒了,便推開門進去,隨後連衣也跟著進去。
姚夫人本是喘疾,在服下連衣尋來的藥後明顯喘疾減輕,此時的她坐在桌子旁,看著滿桌的菜肴,心裏也猜透了半分,這一桌盛宴,是為自己而擺。看著姚崇與連衣進來,姚夫人便道:“連衣尋藥幫我治好此疾,可不知該如何謝你呢,我這痼疾我也知道,沒有奇藥豈能快速見效。”
姚夫人說到這兒,連衣也明白得差不多了,其意便是問這藥來自何處,連衣還未迴答,姚崇便道:“連衣姑娘自是經過一番艱辛而得,夫人何必問長問短,在我看來完全可以不問出處,即使是個江湖術士的秘方,也不必計較。”
既然姚崇如此說,姚夫人便將姚崇與連衣請到了桌子上,便吃邊道:“連衣姑娘不愧是我府中來的,就憑忠心我看府中之下人中無一人可比。那年街上瑟瑟風起,你還尚小,我以你可憐為由,便將你接入府中,這一晃也經曆了不少的事。”
姚崇此時接著道:“神龍政變一去,天意又歸屬大唐,接著韋後扶植幼帝,意欲專權,我被外放他州。你也隨行一路不棄,我感動不已。後我被先皇擢拔至相位,又負榮寵,你始終不言不語。”
姚崇說得讓連衣又想起不少,此時她道:“相爺何必要提及這些事呢?我幼時本就被夫人撫育,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連衣有些動情,而姚崇也不再多說,三人吃著,姚夫人笑容可掬,給連衣碗裏放了不少菜,整個氛圍又和恰起來。而連衣還在對剛才的話念念不忘,自己看似本為心甘情願的事,去被姚崇姚與姚夫人如此牽念,讓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還是女婢,有點不適姚相與姚夫人的一番殷勤。
此時門外的下人稟報說姚異與姚彝迴來了,這二位公子早就被姚崇派去辦差了,此時已經走在門外了,姚崇放下碗筷也走了出去。
此時姚彝與姚異施完禮,便同時道:“父親交代的事都辦妥了,據聞宇文融代表禦史台已經將密奏奏於聖上那裏了。聖上看後也是大發雷霆,下令處置其奏疏上的官吏。而宇文融經此一事,恐怕就能晉升幾級,做到五品京官。”
姚崇點點頭道:“我早就料到此人有幹才,不過這麽快查清,也著實有些出人意料。不過這麽多的官吏都要被處置,也是一場大清洗啊……然後你們這幾天都不要出去了。”
姚彝與姚異也是不知所措,不過他們心中想著父親可能已經知道他們那檔子不軌之事,這次案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而姚崇已經想好了怎麽去在陛下麵前請罪了。
此時姚彝與姚異馬上就跪了下來,說道:“孩兒不孝,惹得父親難為了。”
姚崇便道:“沒事,你二人的目的是為姚府斂財,可是你們忘了如今聖上獨斷明察,豈能是你們可以從中造作的?幸好我早就知道你們的這些事,已經想好了對策。你們起來吧,迴屋後好好反省一下。”
姚彝與姚異沒轍,隻好迴到屋中閉門思過,此時連衣走了出來,說道:“相爺息怒,二位公子也是為了姚府。”
姚崇又道:“我也沒有怪罪他們,隻是讓他們長長記性,至於明日上朝陛下又少不了一頓責備,不過就算是冷言冷語,甚至罷官棄爵,我也會直麵的。”
連衣此時憂心萬分,又說道:“相爺當了幾年的宰輔,陛下也會體諒的吧,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將曾經相爺做過那麽多的事都忘了吧。”
“你說得對,不過陛下有他自己的心思,我們都需要慎行啊。”
姚崇的話讓連衣感到帝王家獨斷專行的嚴酷,不過姚崇也是經曆了數十年官場的老臣了,對於每次風雲突變,他都看在眼裏。這次他準別去陛下麵前請罪,順便再寫一封奏疏,說自己年齡較大,已不能再執掌中樞,奏請自己所推薦的廣州都督宋璟來打理朝政。這些準備也正好一舉兩得,不僅可求得寬恕,順便再將致仕一事說出。姚崇知道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了,該辭官還是要辭的。
薛訥點點頭,仿佛明白了什麽卻沒有吭聲,這世外有高人自然不能否定,岐王結交術士也不是沒有可能,忽而薛訥若有所思地說道:“此人心懷仁愛,也不牟利,就讓他留戀於山水間吧。”
陸崢聽得出薛訥的意思,對於像皇甫先生這種在應付世事與逃避現實兩頭不定的人,他也是看過不少的,這種人不暗中圖謀,隻想隱居於山林間,其實薛訥也是羨慕的。隻不過自己出身與此人不同,他是將門之後,隻有入仕立功的路途。
此時薛訥向著裏屋走去,俄而陸崢又聽到他幾聲歎息的輕語,之後便再無聲息。此時府中靜謐無聲,隻有異常清晰的鳥叫聲,在枝椏的縫隙裏叫嚷得不停。
此時的姚府自然是歡慶一堂,姚崇吩咐膳房為夫人做一道補身的湯,順便再做幾道菜,幾位下人便精心準備著,膳房裏可見各種菜食擺放得整整齊齊,而鍋碗瓢盆的聲音也久久不止。
此時正堂內姚崇坐在中間,對著旁邊的連衣道:“今日能治好夫人多年的喘疾,算你立了大功,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連衣此時又想起陸崢的話,陸崢提出的那三個問題,是已經說好要傳達給他的,如今正是機會。但是也不能直接問,這樣又太敏感,所以連衣稍作考慮便道:“其實這次還是陸長史功勞最大,我隻不過是陪襯。”
姚崇道:“我知道,對陸崢的賞賜已經送過去了,你的賞賜可以自己提出來。”
連衣便靈機一動說道:“其實我也不要什麽,因老爺已經快打算辭官了,所以為節省府中開支,我就不提了。等著新任的宰輔上來我們便要離京了。”
“那怎麽行,老爺我雖然辭官離京,推薦廣州都督宋璟繼承我誌,然而這該賞賜的還要賞賜,絕不能吝嗇。”
連衣聽後,方才知新任的宰輔極有可能是宋璟,宋璟此人他好像聽過,而且既然姚相要推薦此人也必有他的道理。
連衣又道:“既然相爺如此直白,我隻要一架紡器,為府中的人織些暖衣。”
姚崇聽得有些感喟不已,便又連連點頭,而連衣對於陸崢說得其他問題,真是不知如何問了,而姚崇看到連衣心中有事,便疑惑道:“若你還有事可以直說,不必瞻前顧後。”
連衣躊躇半天又道:“陸長史如今顧慮塞上的政務,想迴到塞上,他想問一下如今朝廷對於邊塞問題有何策略方針,他順便帶迴去。”
“這是陸崢讓你替他問得,這個陸崢很會抓住機會啊。”
連衣感覺氣氛不對,就道:“若是相爺不想說那就算了。”
頓時姚崇又笑逐顏開,說道:“塞北之事,朝廷的方針從未變過,就是安撫與出擊並存,再者要看王晙是怎麽想的,畢竟朝廷是給他放權了。”
姚崇的意思也很明白,朝廷對於安北都護府總策略沒有變過,有些細微之事還要主帥自己定奪。也就是將在外,不用一一聽朝廷安排,需要自己去探求治理邊境之策。如果將領都事事請示中樞,那麽定會失去局勢的主動。
而連衣聽得也很是清楚,心想著看來陸崢是多心了,這其中也並無其他的變數。此時姚崇又道:“既然陸崢不久返迴安北都護府,我便上奏陛下,說明塞北尚需人手,將他派去安北都護府吧。”
姚崇說完,又揮了揮手,將門口站著的下人招來,說:“你看給夫人準備的飯食怎麽樣了,催促一下膳房裏的那些人。”
話音剛落,連衣便道:“相爺,不如讓我去看吧。”
連衣得到姚崇同意的目光後,就又向著膳房走去,剛到門口,裏麵飯食已經是準備妥當,隨之門被打開後,幾名婢女端著菜肴走出來。到連衣跟前後,其中一個對著連衣道:“連衣姑娘這是來看什麽?菜都好了,我們得快點送過去,你不說必操心,這都有我們呢。”
連衣聞著菜肴便覺味道醇香,於是道:“那就快隨我來,夫人相爺都等著了。”
連衣領著走到府中後麵的一間屋子,此時姚崇已經在門外轉悠,看著連衣來了,讓那些女婢進去先招唿著。姚崇站在門外發問道:“連衣姑娘求來了藥,就僅僅要個紡器,這也有些對不住你了吧。我相府上下如今賴陛下賞賜也不少,不如我將宮中禦賜的屏風送在你的房中。”
連衣看著姚崇已經這樣說了,也不好推辭,就應允了。姚崇此時聽著屋內的步聲,就知道是夫人服藥後醒了,便推開門進去,隨後連衣也跟著進去。
姚夫人本是喘疾,在服下連衣尋來的藥後明顯喘疾減輕,此時的她坐在桌子旁,看著滿桌的菜肴,心裏也猜透了半分,這一桌盛宴,是為自己而擺。看著姚崇與連衣進來,姚夫人便道:“連衣尋藥幫我治好此疾,可不知該如何謝你呢,我這痼疾我也知道,沒有奇藥豈能快速見效。”
姚夫人說到這兒,連衣也明白得差不多了,其意便是問這藥來自何處,連衣還未迴答,姚崇便道:“連衣姑娘自是經過一番艱辛而得,夫人何必問長問短,在我看來完全可以不問出處,即使是個江湖術士的秘方,也不必計較。”
既然姚崇如此說,姚夫人便將姚崇與連衣請到了桌子上,便吃邊道:“連衣姑娘不愧是我府中來的,就憑忠心我看府中之下人中無一人可比。那年街上瑟瑟風起,你還尚小,我以你可憐為由,便將你接入府中,這一晃也經曆了不少的事。”
姚崇此時接著道:“神龍政變一去,天意又歸屬大唐,接著韋後扶植幼帝,意欲專權,我被外放他州。你也隨行一路不棄,我感動不已。後我被先皇擢拔至相位,又負榮寵,你始終不言不語。”
姚崇說得讓連衣又想起不少,此時她道:“相爺何必要提及這些事呢?我幼時本就被夫人撫育,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連衣有些動情,而姚崇也不再多說,三人吃著,姚夫人笑容可掬,給連衣碗裏放了不少菜,整個氛圍又和恰起來。而連衣還在對剛才的話念念不忘,自己看似本為心甘情願的事,去被姚崇姚與姚夫人如此牽念,讓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還是女婢,有點不適姚相與姚夫人的一番殷勤。
此時門外的下人稟報說姚異與姚彝迴來了,這二位公子早就被姚崇派去辦差了,此時已經走在門外了,姚崇放下碗筷也走了出去。
此時姚彝與姚異施完禮,便同時道:“父親交代的事都辦妥了,據聞宇文融代表禦史台已經將密奏奏於聖上那裏了。聖上看後也是大發雷霆,下令處置其奏疏上的官吏。而宇文融經此一事,恐怕就能晉升幾級,做到五品京官。”
姚崇點點頭道:“我早就料到此人有幹才,不過這麽快查清,也著實有些出人意料。不過這麽多的官吏都要被處置,也是一場大清洗啊……然後你們這幾天都不要出去了。”
姚彝與姚異也是不知所措,不過他們心中想著父親可能已經知道他們那檔子不軌之事,這次案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而姚崇已經想好了怎麽去在陛下麵前請罪了。
此時姚彝與姚異馬上就跪了下來,說道:“孩兒不孝,惹得父親難為了。”
姚崇便道:“沒事,你二人的目的是為姚府斂財,可是你們忘了如今聖上獨斷明察,豈能是你們可以從中造作的?幸好我早就知道你們的這些事,已經想好了對策。你們起來吧,迴屋後好好反省一下。”
姚彝與姚異沒轍,隻好迴到屋中閉門思過,此時連衣走了出來,說道:“相爺息怒,二位公子也是為了姚府。”
姚崇又道:“我也沒有怪罪他們,隻是讓他們長長記性,至於明日上朝陛下又少不了一頓責備,不過就算是冷言冷語,甚至罷官棄爵,我也會直麵的。”
連衣此時憂心萬分,又說道:“相爺當了幾年的宰輔,陛下也會體諒的吧,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將曾經相爺做過那麽多的事都忘了吧。”
“你說得對,不過陛下有他自己的心思,我們都需要慎行啊。”
姚崇的話讓連衣感到帝王家獨斷專行的嚴酷,不過姚崇也是經曆了數十年官場的老臣了,對於每次風雲突變,他都看在眼裏。這次他準別去陛下麵前請罪,順便再寫一封奏疏,說自己年齡較大,已不能再執掌中樞,奏請自己所推薦的廣州都督宋璟來打理朝政。這些準備也正好一舉兩得,不僅可求得寬恕,順便再將致仕一事說出。姚崇知道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了,該辭官還是要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