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告王毛仲結黨營私的事已經在宮中人盡皆知,不過唐玄宗也不過是僅僅知道這城外的田地被占確與王毛仲有關,而暫無其他證據能證明王毛仲的滔天大罪。而唐玄宗也念著舊情,並不想把王毛仲下獄,他要找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此時王毛仲的宅邸中,王毛仲在內屋中踱著步,王毛仲知道自己事情有所敗露,而自己也不知是哪個下人,竟然出賣自己。王毛仲一直在想,旁邊的葛福順看著王毛仲來迴踱步,有些煩躁。
葛福順與王毛仲此時都是高官厚祿,而葛福順也經常勸王毛仲,這為官之道要適可為止,不要太貪圖。而王毛仲卻絲毫聽不進去,反而每次都與葛福順分庭抗禮。
此次惹出禍端,葛福順估計著王毛仲得有麻煩了,此時葛福順對此事也想著解決的辦法,一方麵要在陛下麵前請罪,另一方麵又要化解與民眾的矛盾。
而在陛下麵前請罪尤為重要,隻有陛下在心底原諒,才能將此事擺平。而那些民眾則好解決,隻要歸還田地,再用錢安撫,便也不是問題。
葛福順此時從那把椅子上站起來,便道:“我有一計可保無虞,你隻要賄賂高力士或者楊思勖這兩位監門衛的將軍,讓其在陛下麵前說話,此禍必然可解。”
“有那麽靈驗嗎?”王毛仲一臉的懷疑。而此時葛福順卻道:“有啊,你想想陛下最信任誰?還不是這兩位,依我看隻要你讓這二位高興,陛下必然能不作追究。”
王毛仲心中也已開始鬆動,既然能擺平此事,賄賂也不是問題。王毛仲便問道:“那我此時就進宮,會見楊思勖與高力士。”
“等等,你此次進宮不可讓人看到,也切不可走漏風聲,如若走漏風聲,再添上賄賂之罪,那就更加不利了。”
王毛仲迴道:“這點你放心,我此次進宮,必然做得不露痕跡。”
葛福順將王毛仲送出府去,又囑咐了幾句,隨後他也乘著轎子準備迴府。路上他還是有些擔心王毛仲,王毛仲做事向來不太謹慎,此次入宮要是被有心之人覺察,就是節外生枝。
正在想時,轎子突然停了下來,葛福順探出頭去,正準備怒罵抬轎的下人,卻看見前麵有個人在高喊,葛福順看到此人手裏拿著一張地契,便有些生疑,又聽著此人喊道:“霍國公王毛仲私占長安城外本屬於農夫的良田,使得那些農夫如今潦倒不堪,大家試想這樣下去,還會有多少的良民遭受這樣的劫難。”
葛福順走出轎子,想看這是何人當街宣揚此事,向前走了幾步後,又聽見此人道:“如今地契在我手裏,大家可以看。”眾人都看得清楚,確實是真的。
葛福順不禁心頭一震,此人為何會有王毛仲強迫民眾而確立的地契,這王毛仲就是如此不靠譜的?如此重要的證物,竟會落到他人之手。
正在想時,群眾從剛才的議論聲,轉為一片斥責聲,葛福順看著眼前一片亂哄哄的聲音,就喊道:“你是何人在此大放厥詞,就憑你的這一張假的地契,就能參倒朝廷重臣?要我說你快驅散民眾,不要搞事,等到金吾衛的將士來了,你可就脫不了幹係了。”
“在下陸崢,相必你是耿國公。”
葛福順疑道:“你為何知道我?”
陸崢此時從人群中走出,說道:“都知耿國公與霍國公兩家結為姻親,如今可是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人物,除了帝王宰輔,恐怕沒有人再能與之比肩。”
陸崢又向著葛福順走來,旁邊的侍衛拔出劍道:“既然知道這是耿國公,就不要再靠近了。”
葛福順對屬下斥道:“沒事,我一個出生入死的武將還會怕這個年紀輕輕的孺子,你們都退開。”
陸崢此時也停住腳步拱手說道:“王毛仲與國公您是親家,所以您對我指證王毛仲的罪行有異議。”
“看來你是有備而來,那張地契是怎麽迴事?為何在你手裏?”
陸崢笑道:“與王毛仲所犯得滔天大罪來說這隻是冰山一角,不過我倒可以解釋原因。”
葛福順聽得有些不耐煩,就對著侍衛們說道:“上去生擒此人,我要活的。”
侍衛們持刀上去對陸崢猛砍,卻被陸崢靈巧地閃開了,陸崢雖說武功平平,但依然身手敏捷。當然這些侍衛也不是吃素的,一番砍殺後,陸崢中了一刀,雖說隻是輕微的一刀,不過也著實受不了。
此時血從陸崢的胳膊上流下來,連續地滴在地上,圍觀之人都有些發怵,而侍衛們依然不罷休,繼續向著陸崢砍來,快要觸及陸崢時,葛福順喊道:“可以了。”
侍衛便又退迴來,葛福順看著受傷的陸崢,說道:“今日我救一命,我希望你不要聲張此事,王毛仲不是你能推倒的,這地契我替你收了。”
接著葛福順將地契從陸崢的袖子裏掏出來,接著道:“這個東西太危險了,也不是你能藏有的。”
此時陸崢用手撐著地,看著葛福順如此傲然地離開,他從地上緩緩站起來,心想到即使地契落入他人之手,倒也損失不大,隻是一張地契而已,而王毛仲壓榨民眾的田地可不止這一張。
所以要揭穿王毛仲欺壓民眾的事,還得繼續尋找證據,雖然王毛仲被下人告發,可是如今形勢不清,陛下那裏未必會按律定罪。而且僅僅一個下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要想將王毛仲繩之以法,就必需聯合大臣上書彈劾。
此時薛訥駕著馬車停了下來,將陸崢扶上馬車,在車中他說:“怎麽,我讓你先不要出風頭,如今看來也是是說準了吧。而且又受了傷,這樣做不值得吧。”
陸崢忍著傷痛道:“本來隻是想讓長安城百姓都知道王毛仲做事奸佞,可不巧來了個王毛仲的同黨葛福順。確實是我太心急了,這一心急就難以把握尺度。”
“葛福順與王毛仲都顯赫於朝,這兩人心是齊的,而且就算今天葛福順不出現,之後你散播這樣的消息,也會招來禍患。”
陸崢將頭低了下去,很是懊惱,許久又道:“那接下來我們要不要追查了,先暫時不要了,我發現如今很多的朝臣都有了扳倒王毛仲的心思。”
“還有人在搜集證據?”
薛訥點點頭,又隨即道:“王毛仲與許多朝臣都有瓜葛,許多對其不滿的朝臣也都有怨言。”
陸崢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又問道:“王毛仲不仁,這下薛郡公覺得他走到頭了沒有?”
薛訥緩緩道:“總之王毛仲處於不利的地步,但決定權在陛下手中,我們隻能等著,直到詔令出來,不過我有預感王毛仲可能會化險為夷。”
“如此多的朝臣都有怨言,陛下怎麽會輕饒他。就算此人實在功大,可在群臣的壓力之下,也會給個罪名啊。”
陸崢忿忿地說著,十分不滿,不過心裏想著陛下還是太念舊情了,這本該痛下決心的事,此時卻變得十分柔情。
此時薛訥將陸崢的手拉過來,看著刀傷說道:“一個長史被那些侍衛給傷了,這說來就是笑話,傳到朝廷裏,會起風波的。”
陸崢將薛訥給他的藥敷上,又道:“多謝薛郡公的藥。”
“咱倆之間不要說謝,你也是為了朝廷安危,才有此刀傷的,不過這隻是皮肉傷,說明葛福順還是饒過你,他也不敢再造次。”
薛訥說完,又將目光移至馬車的窗外,人群中摩肩接踵,馬車時走時停,陸崢也將頭探出窗外,突然發現這不是迴府的路,便驚道:“我們不是迴府嗎?”
薛訥便道:“我帶你去宮裏見王忠嗣。”
陸崢對於這幾個字眼的感覺十分親近,雖然說王海賓已經歿去許久了,但是他的遺子的名字此時聽起來卻異常親切。隻知道王忠嗣被帶進宮了,卻不知如今過的如何了,雖然宮中都是錦衣玉食,然而誰會顧及這一個失去父親的遺子呢。
此時陸崢道:“薛郡公是不放心王忠嗣的處境?”
“嗯嗯,我就是想看看他如今怎樣了。這宮中本就勾心鬥角,一個孤兒怎麽能泰然處之呢。”
陸崢便道:“其實王海賓死的可惜,也可憐了王忠嗣,不過同為戰友,我們確實也要對其子照顧一番。”
兩人驅車向著宮中駛去,到了宮門前金吾衛的將軍一看是薛訥便準許放行,馬車慢悠悠地駛過幾處宮門,向著深宮駛去。陸崢也不知到了哪,也就是看到重重殿宇,禁衛森嚴,這四角的天空局限了他的目光。
當下了車後,薛訥推開門,陸崢看到這是一處偏殿,不過還算整潔,地上雖有荒葉,卻並沒有覆滿地麵。接著一個垂髫之年的男孩在吹著短笛,其聲泠然。陸崢知道這就是王忠嗣,與他父親王海賓倒有些模樣上的相似,麵眉宇間透露著一絲英氣。
此時王毛仲的宅邸中,王毛仲在內屋中踱著步,王毛仲知道自己事情有所敗露,而自己也不知是哪個下人,竟然出賣自己。王毛仲一直在想,旁邊的葛福順看著王毛仲來迴踱步,有些煩躁。
葛福順與王毛仲此時都是高官厚祿,而葛福順也經常勸王毛仲,這為官之道要適可為止,不要太貪圖。而王毛仲卻絲毫聽不進去,反而每次都與葛福順分庭抗禮。
此次惹出禍端,葛福順估計著王毛仲得有麻煩了,此時葛福順對此事也想著解決的辦法,一方麵要在陛下麵前請罪,另一方麵又要化解與民眾的矛盾。
而在陛下麵前請罪尤為重要,隻有陛下在心底原諒,才能將此事擺平。而那些民眾則好解決,隻要歸還田地,再用錢安撫,便也不是問題。
葛福順此時從那把椅子上站起來,便道:“我有一計可保無虞,你隻要賄賂高力士或者楊思勖這兩位監門衛的將軍,讓其在陛下麵前說話,此禍必然可解。”
“有那麽靈驗嗎?”王毛仲一臉的懷疑。而此時葛福順卻道:“有啊,你想想陛下最信任誰?還不是這兩位,依我看隻要你讓這二位高興,陛下必然能不作追究。”
王毛仲心中也已開始鬆動,既然能擺平此事,賄賂也不是問題。王毛仲便問道:“那我此時就進宮,會見楊思勖與高力士。”
“等等,你此次進宮不可讓人看到,也切不可走漏風聲,如若走漏風聲,再添上賄賂之罪,那就更加不利了。”
王毛仲迴道:“這點你放心,我此次進宮,必然做得不露痕跡。”
葛福順將王毛仲送出府去,又囑咐了幾句,隨後他也乘著轎子準備迴府。路上他還是有些擔心王毛仲,王毛仲做事向來不太謹慎,此次入宮要是被有心之人覺察,就是節外生枝。
正在想時,轎子突然停了下來,葛福順探出頭去,正準備怒罵抬轎的下人,卻看見前麵有個人在高喊,葛福順看到此人手裏拿著一張地契,便有些生疑,又聽著此人喊道:“霍國公王毛仲私占長安城外本屬於農夫的良田,使得那些農夫如今潦倒不堪,大家試想這樣下去,還會有多少的良民遭受這樣的劫難。”
葛福順走出轎子,想看這是何人當街宣揚此事,向前走了幾步後,又聽見此人道:“如今地契在我手裏,大家可以看。”眾人都看得清楚,確實是真的。
葛福順不禁心頭一震,此人為何會有王毛仲強迫民眾而確立的地契,這王毛仲就是如此不靠譜的?如此重要的證物,竟會落到他人之手。
正在想時,群眾從剛才的議論聲,轉為一片斥責聲,葛福順看著眼前一片亂哄哄的聲音,就喊道:“你是何人在此大放厥詞,就憑你的這一張假的地契,就能參倒朝廷重臣?要我說你快驅散民眾,不要搞事,等到金吾衛的將士來了,你可就脫不了幹係了。”
“在下陸崢,相必你是耿國公。”
葛福順疑道:“你為何知道我?”
陸崢此時從人群中走出,說道:“都知耿國公與霍國公兩家結為姻親,如今可是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人物,除了帝王宰輔,恐怕沒有人再能與之比肩。”
陸崢又向著葛福順走來,旁邊的侍衛拔出劍道:“既然知道這是耿國公,就不要再靠近了。”
葛福順對屬下斥道:“沒事,我一個出生入死的武將還會怕這個年紀輕輕的孺子,你們都退開。”
陸崢此時也停住腳步拱手說道:“王毛仲與國公您是親家,所以您對我指證王毛仲的罪行有異議。”
“看來你是有備而來,那張地契是怎麽迴事?為何在你手裏?”
陸崢笑道:“與王毛仲所犯得滔天大罪來說這隻是冰山一角,不過我倒可以解釋原因。”
葛福順聽得有些不耐煩,就對著侍衛們說道:“上去生擒此人,我要活的。”
侍衛們持刀上去對陸崢猛砍,卻被陸崢靈巧地閃開了,陸崢雖說武功平平,但依然身手敏捷。當然這些侍衛也不是吃素的,一番砍殺後,陸崢中了一刀,雖說隻是輕微的一刀,不過也著實受不了。
此時血從陸崢的胳膊上流下來,連續地滴在地上,圍觀之人都有些發怵,而侍衛們依然不罷休,繼續向著陸崢砍來,快要觸及陸崢時,葛福順喊道:“可以了。”
侍衛便又退迴來,葛福順看著受傷的陸崢,說道:“今日我救一命,我希望你不要聲張此事,王毛仲不是你能推倒的,這地契我替你收了。”
接著葛福順將地契從陸崢的袖子裏掏出來,接著道:“這個東西太危險了,也不是你能藏有的。”
此時陸崢用手撐著地,看著葛福順如此傲然地離開,他從地上緩緩站起來,心想到即使地契落入他人之手,倒也損失不大,隻是一張地契而已,而王毛仲壓榨民眾的田地可不止這一張。
所以要揭穿王毛仲欺壓民眾的事,還得繼續尋找證據,雖然王毛仲被下人告發,可是如今形勢不清,陛下那裏未必會按律定罪。而且僅僅一個下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要想將王毛仲繩之以法,就必需聯合大臣上書彈劾。
此時薛訥駕著馬車停了下來,將陸崢扶上馬車,在車中他說:“怎麽,我讓你先不要出風頭,如今看來也是是說準了吧。而且又受了傷,這樣做不值得吧。”
陸崢忍著傷痛道:“本來隻是想讓長安城百姓都知道王毛仲做事奸佞,可不巧來了個王毛仲的同黨葛福順。確實是我太心急了,這一心急就難以把握尺度。”
“葛福順與王毛仲都顯赫於朝,這兩人心是齊的,而且就算今天葛福順不出現,之後你散播這樣的消息,也會招來禍患。”
陸崢將頭低了下去,很是懊惱,許久又道:“那接下來我們要不要追查了,先暫時不要了,我發現如今很多的朝臣都有了扳倒王毛仲的心思。”
“還有人在搜集證據?”
薛訥點點頭,又隨即道:“王毛仲與許多朝臣都有瓜葛,許多對其不滿的朝臣也都有怨言。”
陸崢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又問道:“王毛仲不仁,這下薛郡公覺得他走到頭了沒有?”
薛訥緩緩道:“總之王毛仲處於不利的地步,但決定權在陛下手中,我們隻能等著,直到詔令出來,不過我有預感王毛仲可能會化險為夷。”
“如此多的朝臣都有怨言,陛下怎麽會輕饒他。就算此人實在功大,可在群臣的壓力之下,也會給個罪名啊。”
陸崢忿忿地說著,十分不滿,不過心裏想著陛下還是太念舊情了,這本該痛下決心的事,此時卻變得十分柔情。
此時薛訥將陸崢的手拉過來,看著刀傷說道:“一個長史被那些侍衛給傷了,這說來就是笑話,傳到朝廷裏,會起風波的。”
陸崢將薛訥給他的藥敷上,又道:“多謝薛郡公的藥。”
“咱倆之間不要說謝,你也是為了朝廷安危,才有此刀傷的,不過這隻是皮肉傷,說明葛福順還是饒過你,他也不敢再造次。”
薛訥說完,又將目光移至馬車的窗外,人群中摩肩接踵,馬車時走時停,陸崢也將頭探出窗外,突然發現這不是迴府的路,便驚道:“我們不是迴府嗎?”
薛訥便道:“我帶你去宮裏見王忠嗣。”
陸崢對於這幾個字眼的感覺十分親近,雖然說王海賓已經歿去許久了,但是他的遺子的名字此時聽起來卻異常親切。隻知道王忠嗣被帶進宮了,卻不知如今過的如何了,雖然宮中都是錦衣玉食,然而誰會顧及這一個失去父親的遺子呢。
此時陸崢道:“薛郡公是不放心王忠嗣的處境?”
“嗯嗯,我就是想看看他如今怎樣了。這宮中本就勾心鬥角,一個孤兒怎麽能泰然處之呢。”
陸崢便道:“其實王海賓死的可惜,也可憐了王忠嗣,不過同為戰友,我們確實也要對其子照顧一番。”
兩人驅車向著宮中駛去,到了宮門前金吾衛的將軍一看是薛訥便準許放行,馬車慢悠悠地駛過幾處宮門,向著深宮駛去。陸崢也不知到了哪,也就是看到重重殿宇,禁衛森嚴,這四角的天空局限了他的目光。
當下了車後,薛訥推開門,陸崢看到這是一處偏殿,不過還算整潔,地上雖有荒葉,卻並沒有覆滿地麵。接著一個垂髫之年的男孩在吹著短笛,其聲泠然。陸崢知道這就是王忠嗣,與他父親王海賓倒有些模樣上的相似,麵眉宇間透露著一絲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