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走到前堂時,堂下跪著一個看似窮苦的老人,未等老人開口,裴耀卿搶先道:“堂下之人將冤屈訴來。”
老人瞅了瞅著這肅穆的公堂,也就很是哀慟地說:“是姚府的公子將我的店鋪給砸了,這樣的事裴縣令該不該管?”
裴耀卿聽得發愣,不過心中一想,姚相府上的幾位公子的確是惹是生非,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自己每次都不敢自作主張,都是請示京兆尹,再不行還要請示姚相。不過即使這樣,對於姚相的公子們來說,並不會起到警示作用。
於是裴耀卿隻好道:“老人家所說的店鋪被砸,是因為什麽?”
“還不是姚府的公子醉酒後,途徑我店,便要搶奪貨物,我與其也不過是爭執了幾句,就大鬧本店。”
此時裴耀卿又道:“那這樣吧,老人家先迴去,等我處理這件事,處理好了,會給你一個答複。”
看著老人泣涕不已地出了官衙,裴耀卿此時內心翻江倒海,旁邊的屬吏便走上來說:“裴縣令當真要管這件事?”
裴耀卿歎道:“我可以將此事轉告給姚相,看姚相給不給交代,姚相是個愛民之人,這樣的事他不會不管,而且這是他教子無方的家事。”
此時的陸崢與薛訥也從後堂中走出來,對著裴耀卿拱手道:“今日多謝裴縣令招待。”
裴耀卿道:“二位光臨本府,裴耀卿深感榮幸。”
陸崢此時問道:“剛才是何人訴冤?”
“就是個老人,隻不過這件事扯到了姚相,我此時也難以定奪,二位不如給我出出主意。”
接著裴耀卿將事情告訴了薛訥與陸崢,陸崢一想便道:“這既然是姚府的公子犯下罪狀,就讓姚崇自己按律處理,想必姚崇如此開明之人,是不會縱容其子的。”
薛訥接著說道:“陸崢的話還是有些道理,不過話說迴來,要是姚崇縱容其子該怎麽辦?總不能直接上奏陛下吧。”
姚崇對其子不法之事也曾有過訓誡,不過姚崇之二子姚異與姚彝,卻屢次不聽,並恃權而驕橫。此時這個老人的遭遇讓裴耀卿給撞上了,聽著薛訥與陸崢一番話後,他還是決定想去姚府一趟。
於是裴耀卿拱手道:“二位請恕裴某不能奉陪,我得去姚相府上了。”
此時陸崢道:“你一個人去姚府份量太輕,不如我和薛郡公閑著也是閑著,就與你一起去姚相府上,姚相可能不會顧你,那薛郡公的麵子總要給吧。”
“陸長史這樣安排,確實有道理,那裴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三人出了衙門,各騎駿馬在長安城中飛奔,看到的行人都自言自語,都以為裴縣令這是有多大的急事。
其實裴耀卿不打算招惹姚崇,也就是與姚崇一敘,看能不能將其子說服,他是準備以理服人。姚崇縱容親屬犯事,這些事可能已經傳到了唐玄宗的耳邊,而聖上很可能也不想製裁。所以綜合起來,此事不能硬來。
三人趕到姚府時,門吏看到裴耀卿帶著兩個陌生的人來時,就匆忙去稟告。此時的姚崇正與其子姚異和姚彝一起,坐在正堂內閑聊。而下人稟告後,姚崇立馬感覺到是二子又惹了麻煩。”
姚崇看到姚異表情略顯不安,就問道:“是你闖下了禍吧,不然裴耀卿也不會上這裏來。說說是怎麽迴事?”
姚異此時吞吞吐吐地說道:“父親有所不知,今日是我酒喝多了,路過一家店鋪時,那位店主拉我入店,我一時感到煩擾,就將店鋪砸了。”
姚崇此時怒道:“為父一生正氣凜然,怎麽有你這樣的逆子,這要是傳到陛下耳朵裏,我該如何解釋?這貶官事小,說不定你就會被打入牢獄。”
此時姚彝解釋地說道:“父親如今深得陛下的信任,應該會看在父親的麵子上饒恕姚異吧。”
姚崇此時繼續氣憤道:“還有你,最近又打著我的名號在與朝中官吏勾結吧,這可是大罪,若陛下盛怒,就是我也救不了你。”
姚崇將二子罵得狗血噴頭後,起身去開門,便看到三人同事時拱手道:“姚相好。”
姚崇亦拱手道:“三位請吧。”
三人到堂中後,姚崇讓其都坐下,並先道:“諸位來的意思我明白,這件事應該是我教子無方導致,而且一定要按律處置,絕不能苟且。”
此時姚崇又示意二子道歉,姚異與姚彝便站起來被迫地說道:“請裴縣令按律處置。”
裴耀卿大笑道:“這件事我會妥善處理,不過二位公子雖然頑劣,還請姚相處置即可。”
剛才姚崇注意到薛訥與陸崢,這薛訥他是知道,不過陸崢卻從來未見,就問道:“請問這位是何人?”
“在下安北都護府長史陸崢,拜見姚相。”
這下姚崇才想起前些日子陛下讓中書省的官吏屬文獎賞擊敗吐蕃的將領,其中就有陸崢這個名字。
姚崇便恍然大悟道:“陸長史請坐吧。”
當三人敘話時,向著堂中走過來一位侍女,陸崢認得這便是那日的連衣姑娘。連衣姑娘看到堂中之人較多,又看著姚異與姚彝不悅的臉色,就猜度到該是二位公子惹了禍。不過她道:“老爺,宮中派遣人來了,說是讓老爺進宮麵聖。”
姚崇揮揮手,示意連衣姑娘退下。陛下究竟有何要事需要自己進宮,姚崇雖然也說不清,不過他是有著敏銳的感覺。如今朝中並無大事,唯一可以說得,也就是不久建成的花萼樓。該不會是陛下邀請自己遊賞花萼樓的景觀吧,姚崇想到這裏,便有些明白。
此時未等姚崇再言,薛嗯已經說道:“姚相要進宮麵聖,我們就不再打擾了。”
裴耀卿也說:“關於店鋪的事,我自會補償店主,請二位公子放心。”
姚崇又恨恨地瞪了眼姚異與姚彝,仿佛在警告二人,再敢犯事就會不客氣。
裴耀卿此時道:“我在衙門裏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在座的人都起身拱手,而陸崢與薛訥則被姚崇留住,裴耀卿走後,姚崇對著二人道:“二位將軍是從邊塞迴來的,我之前也曾作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安撫邊塞,深有感觸,且問這如今塞上民生如何?”
陸崢還以為姚崇要問什麽,就道:“如今王大都護一人掌控北疆,對於那些流散之民,便充入軍中,若不能充軍的,就安撫到各州找個營生,總之是想盡辦法去安撫。其實最初我也是受到這種恩惠的,不然也沒有如今的官位。”
其實姚崇是要向唐玄宗上一道奏疏,總結這近來各地按察使巡撫四方,俯察各地民情的事。自如今聖上禦極以來,始定年號開元,就極注重民生吏治。他想把各地的民情寫在奏疏上,作為自己身居宰相之位以來的一次述職報告。畢竟自己年歲已大,也不能在此位上安坐多久。
“看來陛下真是選對人了,王晙真是國之藩籬,股肱之臣。”姚崇輕聲說著,稍後對著姚異與姚彝又說:“罰你們二人近三天不準出府,在府中好好麵壁思過。”
姚異與姚彝應允後,便迴了裏屋,此時姚崇挽留薛訥與陸崢在這裏繼續與他談話。
此時姚崇坐下親自將筆墨紙硯備好,開始寫著,一邊寫一邊說:“陸長史在塞上還有什麽感受可以盡說於我,我可以將此呈遞於陛下。”
陸崢便又想了想,說道:“塞上的治安倒是無虞,不過話說起來,百姓的生活還是有些貧乏,與這長安的百姓相差太遠,希望朝廷可以加大互市的力度,多開幾處通商之地。”
姚崇點點頭,將這建議寫了上去,陸崢看姚崇執筆可將這塞上的弊政麵呈陛下,就將自己能想到的弊政,都說了出來。
姚崇寫好後,說道:“多謝陸長史的建議,這麽多年不去實地考究,難免不知道這塞上實情。如今有陸長史的親身經曆,可謂是麵麵俱到。”
隨後薛訥與陸崢在姚崇府上轉了轉,這孤亭水榭,玉宇樓閣都映入眼中。本來姚崇留薛訥與陸崢一起在府中用午膳,不過卻被薛訥拒絕了,薛訥以為姚崇府上的要事繁多,這午膳之邀就此作罷。
接著姚崇親自在門口送別薛訥與陸崢,陸崢看到姚崇一步步從正堂送至門口,連連說道:“請姚相不要再送了,我與薛郡公沿著門前這條路就可以到住處。”
姚崇道:“陸長史初來京城,這以後朝中之事有難以決斷的可以問我,若有急事我也可以相助一二。”
“多謝姚相好意。”陸崢拱手告別後與薛訥離開姚府,一路上陸崢都在讚許姚崇,而薛訥也知道這位救時宰相在如今朝堂上的影響力。自姚崇任相,將張說外貶後,已經讓聖上引為心腹之臣。不過薛訥也能想來如今姚崇年歲愈大,可能也當不了更久的宰相,而朝堂上依然還要人來操持。
老人瞅了瞅著這肅穆的公堂,也就很是哀慟地說:“是姚府的公子將我的店鋪給砸了,這樣的事裴縣令該不該管?”
裴耀卿聽得發愣,不過心中一想,姚相府上的幾位公子的確是惹是生非,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自己每次都不敢自作主張,都是請示京兆尹,再不行還要請示姚相。不過即使這樣,對於姚相的公子們來說,並不會起到警示作用。
於是裴耀卿隻好道:“老人家所說的店鋪被砸,是因為什麽?”
“還不是姚府的公子醉酒後,途徑我店,便要搶奪貨物,我與其也不過是爭執了幾句,就大鬧本店。”
此時裴耀卿又道:“那這樣吧,老人家先迴去,等我處理這件事,處理好了,會給你一個答複。”
看著老人泣涕不已地出了官衙,裴耀卿此時內心翻江倒海,旁邊的屬吏便走上來說:“裴縣令當真要管這件事?”
裴耀卿歎道:“我可以將此事轉告給姚相,看姚相給不給交代,姚相是個愛民之人,這樣的事他不會不管,而且這是他教子無方的家事。”
此時的陸崢與薛訥也從後堂中走出來,對著裴耀卿拱手道:“今日多謝裴縣令招待。”
裴耀卿道:“二位光臨本府,裴耀卿深感榮幸。”
陸崢此時問道:“剛才是何人訴冤?”
“就是個老人,隻不過這件事扯到了姚相,我此時也難以定奪,二位不如給我出出主意。”
接著裴耀卿將事情告訴了薛訥與陸崢,陸崢一想便道:“這既然是姚府的公子犯下罪狀,就讓姚崇自己按律處理,想必姚崇如此開明之人,是不會縱容其子的。”
薛訥接著說道:“陸崢的話還是有些道理,不過話說迴來,要是姚崇縱容其子該怎麽辦?總不能直接上奏陛下吧。”
姚崇對其子不法之事也曾有過訓誡,不過姚崇之二子姚異與姚彝,卻屢次不聽,並恃權而驕橫。此時這個老人的遭遇讓裴耀卿給撞上了,聽著薛訥與陸崢一番話後,他還是決定想去姚府一趟。
於是裴耀卿拱手道:“二位請恕裴某不能奉陪,我得去姚相府上了。”
此時陸崢道:“你一個人去姚府份量太輕,不如我和薛郡公閑著也是閑著,就與你一起去姚相府上,姚相可能不會顧你,那薛郡公的麵子總要給吧。”
“陸長史這樣安排,確實有道理,那裴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三人出了衙門,各騎駿馬在長安城中飛奔,看到的行人都自言自語,都以為裴縣令這是有多大的急事。
其實裴耀卿不打算招惹姚崇,也就是與姚崇一敘,看能不能將其子說服,他是準備以理服人。姚崇縱容親屬犯事,這些事可能已經傳到了唐玄宗的耳邊,而聖上很可能也不想製裁。所以綜合起來,此事不能硬來。
三人趕到姚府時,門吏看到裴耀卿帶著兩個陌生的人來時,就匆忙去稟告。此時的姚崇正與其子姚異和姚彝一起,坐在正堂內閑聊。而下人稟告後,姚崇立馬感覺到是二子又惹了麻煩。”
姚崇看到姚異表情略顯不安,就問道:“是你闖下了禍吧,不然裴耀卿也不會上這裏來。說說是怎麽迴事?”
姚異此時吞吞吐吐地說道:“父親有所不知,今日是我酒喝多了,路過一家店鋪時,那位店主拉我入店,我一時感到煩擾,就將店鋪砸了。”
姚崇此時怒道:“為父一生正氣凜然,怎麽有你這樣的逆子,這要是傳到陛下耳朵裏,我該如何解釋?這貶官事小,說不定你就會被打入牢獄。”
此時姚彝解釋地說道:“父親如今深得陛下的信任,應該會看在父親的麵子上饒恕姚異吧。”
姚崇此時繼續氣憤道:“還有你,最近又打著我的名號在與朝中官吏勾結吧,這可是大罪,若陛下盛怒,就是我也救不了你。”
姚崇將二子罵得狗血噴頭後,起身去開門,便看到三人同事時拱手道:“姚相好。”
姚崇亦拱手道:“三位請吧。”
三人到堂中後,姚崇讓其都坐下,並先道:“諸位來的意思我明白,這件事應該是我教子無方導致,而且一定要按律處置,絕不能苟且。”
此時姚崇又示意二子道歉,姚異與姚彝便站起來被迫地說道:“請裴縣令按律處置。”
裴耀卿大笑道:“這件事我會妥善處理,不過二位公子雖然頑劣,還請姚相處置即可。”
剛才姚崇注意到薛訥與陸崢,這薛訥他是知道,不過陸崢卻從來未見,就問道:“請問這位是何人?”
“在下安北都護府長史陸崢,拜見姚相。”
這下姚崇才想起前些日子陛下讓中書省的官吏屬文獎賞擊敗吐蕃的將領,其中就有陸崢這個名字。
姚崇便恍然大悟道:“陸長史請坐吧。”
當三人敘話時,向著堂中走過來一位侍女,陸崢認得這便是那日的連衣姑娘。連衣姑娘看到堂中之人較多,又看著姚異與姚彝不悅的臉色,就猜度到該是二位公子惹了禍。不過她道:“老爺,宮中派遣人來了,說是讓老爺進宮麵聖。”
姚崇揮揮手,示意連衣姑娘退下。陛下究竟有何要事需要自己進宮,姚崇雖然也說不清,不過他是有著敏銳的感覺。如今朝中並無大事,唯一可以說得,也就是不久建成的花萼樓。該不會是陛下邀請自己遊賞花萼樓的景觀吧,姚崇想到這裏,便有些明白。
此時未等姚崇再言,薛嗯已經說道:“姚相要進宮麵聖,我們就不再打擾了。”
裴耀卿也說:“關於店鋪的事,我自會補償店主,請二位公子放心。”
姚崇又恨恨地瞪了眼姚異與姚彝,仿佛在警告二人,再敢犯事就會不客氣。
裴耀卿此時道:“我在衙門裏還有要事,就先告辭了。”
在座的人都起身拱手,而陸崢與薛訥則被姚崇留住,裴耀卿走後,姚崇對著二人道:“二位將軍是從邊塞迴來的,我之前也曾作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安撫邊塞,深有感觸,且問這如今塞上民生如何?”
陸崢還以為姚崇要問什麽,就道:“如今王大都護一人掌控北疆,對於那些流散之民,便充入軍中,若不能充軍的,就安撫到各州找個營生,總之是想盡辦法去安撫。其實最初我也是受到這種恩惠的,不然也沒有如今的官位。”
其實姚崇是要向唐玄宗上一道奏疏,總結這近來各地按察使巡撫四方,俯察各地民情的事。自如今聖上禦極以來,始定年號開元,就極注重民生吏治。他想把各地的民情寫在奏疏上,作為自己身居宰相之位以來的一次述職報告。畢竟自己年歲已大,也不能在此位上安坐多久。
“看來陛下真是選對人了,王晙真是國之藩籬,股肱之臣。”姚崇輕聲說著,稍後對著姚異與姚彝又說:“罰你們二人近三天不準出府,在府中好好麵壁思過。”
姚異與姚彝應允後,便迴了裏屋,此時姚崇挽留薛訥與陸崢在這裏繼續與他談話。
此時姚崇坐下親自將筆墨紙硯備好,開始寫著,一邊寫一邊說:“陸長史在塞上還有什麽感受可以盡說於我,我可以將此呈遞於陛下。”
陸崢便又想了想,說道:“塞上的治安倒是無虞,不過話說起來,百姓的生活還是有些貧乏,與這長安的百姓相差太遠,希望朝廷可以加大互市的力度,多開幾處通商之地。”
姚崇點點頭,將這建議寫了上去,陸崢看姚崇執筆可將這塞上的弊政麵呈陛下,就將自己能想到的弊政,都說了出來。
姚崇寫好後,說道:“多謝陸長史的建議,這麽多年不去實地考究,難免不知道這塞上實情。如今有陸長史的親身經曆,可謂是麵麵俱到。”
隨後薛訥與陸崢在姚崇府上轉了轉,這孤亭水榭,玉宇樓閣都映入眼中。本來姚崇留薛訥與陸崢一起在府中用午膳,不過卻被薛訥拒絕了,薛訥以為姚崇府上的要事繁多,這午膳之邀就此作罷。
接著姚崇親自在門口送別薛訥與陸崢,陸崢看到姚崇一步步從正堂送至門口,連連說道:“請姚相不要再送了,我與薛郡公沿著門前這條路就可以到住處。”
姚崇道:“陸長史初來京城,這以後朝中之事有難以決斷的可以問我,若有急事我也可以相助一二。”
“多謝姚相好意。”陸崢拱手告別後與薛訥離開姚府,一路上陸崢都在讚許姚崇,而薛訥也知道這位救時宰相在如今朝堂上的影響力。自姚崇任相,將張說外貶後,已經讓聖上引為心腹之臣。不過薛訥也能想來如今姚崇年歲愈大,可能也當不了更久的宰相,而朝堂上依然還要人來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