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日的晨光從山坡爬上來時,長安城中又稀稀落落的出現行人的影子,接著嘈雜聲起,陸崢此時睡不著,翻身起床,走到院落中卻看見薛訥正在練劍。
陸崢靜靜地看著,也沒有發聲,幾招下來陸崢不禁說道:“薛公真是好劍術,隻可惜有些瑕疵,這力道稍稍有些短缺。”
薛訥將劍收起來,拿起劍鞘說道:“我隻是將這塵封多年的寶劍拿來試試,若許久不出鞘,縱然寶劍再好,也有蒙塵之日。”
陸崢聽出來這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意味,又沉重語地說:“寶劍蒙塵還能拔出重見天日,而有些人一旦蒙塵則就是窮途末路,此理不假吧?”
薛訥點點頭,拿起桌子上的寶劍準備出府,陸崢不解道:“薛公這是去哪?”
“街上隨便逛逛,你和我一起吧。”
陸崢便與薛訥走出府門,走了不遠就看見許多攤子上賣著琳琅的物品,陸崢暗中想到這天府錦繡之地,連攤子上的貨物都如此精致,與塞上相較,一看就是霄壤之別。此時攤子上傳來一陣喊聲,陸崢應聲而望去,見是一些玉石,它不禁駐足在跟前。
攤主見陸崢與薛訥穿戴不凡,就道:“兩位貴人一看就識貨,我這裏的玉石都是上等貨,二位如有看重的,可以商量價錢。”
此時薛訥質疑道:“你的玉石這麽好,何不開個店鋪啊,這裏畢竟也隻是個攤子?”
攤主對道:“長安城中店鋪太多,我的玉石雖然可稱珍品,但是我是來自外地,這長安城中競爭激烈,開個店鋪也難啊。”
此時薛訥點點頭,在攤上挑了一個看似晶瑩剔透的寶石,說:“就這個了。”
攤主馬上又道:“多謝這位貴人捧場,敢問貴人姓名?”
“平陽郡公薛訥。”
攤主不禁愣住了,連忙又道:“薛郡公請留步,這幾日聽說將軍得勝而歸,所以朝中對薛將軍是褒貶不一。”
陸崢此時有些驚異道:“你這個平民別胡說,怎麽可能褒貶不一,如今朝中對於薛將軍應都是讚不絕口才對,你竟然當麵挑撥,你可知其中的輕重。”
“這位貴人誤會了,這朝中之事,早在坊間裏巷都傳得沸沸揚揚了,貴人不如去找相關的官吏一問便知。”
陸崢還想理論,不過薛訥抓住了他的袖子,說道:“你與百姓爭論什麽,若他說得是真的,一打聽便知。”
“意思薛公是要去找長安令問詢問,這樣做恐會打草驚蛇,不如……”
薛訥道:“此時最好是找朝中大臣,長安令官階太小,而且也不可靠。我準備問一個故人,他應該知道實情。”
兩人向前走著,不過疑心重重的陸崢又道:“這些市井之徒的言論,恐怕不實,請薛公不必放在心上,連聖上都覺得薛郡公是有大功的臣子,即使有大臣貶斥,也翻不起浪。”
薛訥對剛才那個人的話心生懷疑,所以不管陸崢說什麽,此時的他都聽不進去了,他認為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奸人作祟。聖上隻是明智,才沒有提及。不過薛訥家風純正,是決不能受此誣蔑的。
看著薛訥決心已定,陸崢也毫無辦法,也就支持著說道:“薛郡公不如想一想,是誰如此詆毀,與薛郡公有何仇恨?”
薛訥聽後停下腳步,說:“不管是誰詆毀,我都要還自己一個清白,這種平白無故氣我難以承受。”
陸崢就一直跟在薛訥身後,生怕他做出出格的事,畢竟在這裏兩人孤立無援。眼看著薛訥到了長安令的府上,陸崢拉住薛訥道:“薛郡公不要說話太過,不然又會麻煩上身。”
薛訥鎮定地說:“不會,我自有分寸,絕不會有什麽糾葛。”
薛訥看到長安縣衙門的門口站著門吏,便上前道:“平陽郡公薛前來拜會,請轉告裴縣令。”
陸崢不知話中的裴縣令是什麽人物,不過這天子腳下的縣令必然有些政績,不然也不會安居此位。
俄而府中的裴縣令走出來,到薛訥麵前恭敬地說道:“晚輩裴耀卿拜見薛郡公。”
單單就這一句話,陸崢就能看出此人與薛訥關係不淺,而薛訥此時也笑道:“久違了。”
裴耀卿對道:“薛郡公有什麽事裏麵說吧,此處簡陋,不能好好招待薛郡公。晚輩有些上品茶葉,請薛郡公一定賞臉品嚐。”
兩人互相這樣說來說去,最終走到廳下,裴耀卿將薛訥請到座位上,此時裴耀卿看著陸崢又道:“這位兄弟是何人?請坐吧。”
“在下安北都護府長史陸崢很榮幸見到裴縣令。”
裴耀卿一見此人的官階比自己還大出幾級,恭敬地說道:“原來是陸長史,聽聞陸長在隴右一戰立下戰功,竟從一介布衣榮升為長史一職。”
陸崢謙遜地說道:“都是王大都護提拔在下,不然也沒有這些功勞,裴縣令不必誇讚。”
陸崢坐下後,裴耀卿將嘴裏說得珍品茶葉也泡上來,放到陸崢與薛訥的旁邊,陸崢看著屋中的擺設,很是樸素。屋中除了這茶葉倒是不俗,其餘的在陸崢的眼裏都難以符合京畿之地上等縣的規格,不過說起規格,是那些貪腐的官吏所追求的,與自守貧寒的官吏格格不入。
薛訥將茶品了一口,才道:“本來也不想叨擾裴縣令,不過此事關係甚重,我不得不說。”
裴耀卿此時示意薛訥說,薛訥才道:“我迴京之前是否有朝中大臣對我言語攻擊,還將朝中之話宣揚出去?這些問題,你該有所耳聞吧。”
裴耀卿聽後有些沉默,他不知道該如何說,不過看著兩人為此事而來,尤其是薛訥氣勢洶洶,就隻好說道:“薛郡公該是在街上聽得流言蜚語吧,其實這確實是一位在京官吏說出的話,他以為王海賓的死與薛郡公有難以分割的關係,當然不管是陛下還是其他朝臣都視為無稽之談。請郡公不必擔心。”
薛訥此時道:“如果是在京官吏於朝堂上這樣說兩句,我確實不該追究,說不定就是位禦史,隻不過是立場問題。”
裴耀卿接著道:“確實是一位資曆不高的殿中侍禦史,無傷大雅。”
裴耀卿笑著,此時陸崢也跟著笑,俄而陸崢道:“若是這樣,那薛郡公也就不必追究了。”
殿中侍禦史掌京畿之地的糾察事宜,品階較低,所以對於聖上來講,隻是一些參考罷了。此時薛訥也是露出一絲笑容,自己對於這些殿中侍禦史的奏言確實也不要當真。
裴耀卿此時見薛訥心情平靜下來,就說:“不如二位今早上就在我府上吃飯吧,我裴耀卿雖然力主簡儉,不過該有的禮節可不能缺失。”
“那就有勞了。”
陸崢聽到薛訥這一句便有些發愣,剛才還氣憤不平的薛訥霎時又變得和顏悅色。裴耀卿起身將薛訥與陸崢請進後廳,陸崢看到這後廳中間,一個不大的桌子擺在眼前。
接著薛訥與陸崢入了座,裴耀卿便吩咐下人去準備飯食,陸崢看著屋中雖然不大,倒是很可觀。這書架上放著的一卷卷書勾起了陸崢的興趣。
陸崢翻看後,便道:“沒有想到裴縣令還是個博學多識之人,這書架上滿滿的書,讓人應接不暇。”
裴耀卿慚然而道:“這隻不過是我閑暇時偶爾讀的,很多時間都顧不上,陸長史也知道這長安城可不好管啊,每日的流量太大,就單從這刑獄案件上看,就很是頭疼,有時說不好這背後就有朝中大臣撐腰。”
“那裴縣令也是陛下擢拔,是為陛下執法,縱然那些重臣也不能就此囂張。”
薛訥的話擲地有聲,而裴耀卿連連說道:“是是是,在下也想說這話,不料卻被薛郡公搶了。”
此時陸崢在一旁笑著,忽而府中的下人推開屋門對著裴耀卿說:“老爺,您交代的飯食好了。”
一桌子的酒肉,著實能看出裴耀卿是用心良苦,薛訥便與陸崢不客氣地吃了起來,陸崢邊吃邊道:“裴縣令一直清貧,籌備這些飯食也是不容易了吧。”
“本來這些飯食是為了過年才能大飽口福的,不過今天不同,二位來此我豈能不盡地主之誼。”
陸崢能看出裴耀卿也是個厚道之人,來到京城後他也是第一次這樣被人招待,就在這樣的一間小屋裏,卻嚐盡了來到長安之後唯一的一絲暖意。裴耀卿也是不為名利,而僅僅是具有一份熱心罷了。
正當吃著,外麵來了個小吏,在裴耀卿耳邊輕言幾句後,裴耀卿便起身說道:“恕在下不能陪二位了。”
薛訥於陸崢便拱手道:“裴縣令請便吧。”
裴耀卿走出後衙的屋內,向著前衙走去,看著背影匆匆忙忙,陸崢便能想到此時他又有要事等著處理,裴耀卿給予陸崢的印象此時極好,此人不僅是廉吏,而亦是幹吏,而且待人和善。
陸崢靜靜地看著,也沒有發聲,幾招下來陸崢不禁說道:“薛公真是好劍術,隻可惜有些瑕疵,這力道稍稍有些短缺。”
薛訥將劍收起來,拿起劍鞘說道:“我隻是將這塵封多年的寶劍拿來試試,若許久不出鞘,縱然寶劍再好,也有蒙塵之日。”
陸崢聽出來這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意味,又沉重語地說:“寶劍蒙塵還能拔出重見天日,而有些人一旦蒙塵則就是窮途末路,此理不假吧?”
薛訥點點頭,拿起桌子上的寶劍準備出府,陸崢不解道:“薛公這是去哪?”
“街上隨便逛逛,你和我一起吧。”
陸崢便與薛訥走出府門,走了不遠就看見許多攤子上賣著琳琅的物品,陸崢暗中想到這天府錦繡之地,連攤子上的貨物都如此精致,與塞上相較,一看就是霄壤之別。此時攤子上傳來一陣喊聲,陸崢應聲而望去,見是一些玉石,它不禁駐足在跟前。
攤主見陸崢與薛訥穿戴不凡,就道:“兩位貴人一看就識貨,我這裏的玉石都是上等貨,二位如有看重的,可以商量價錢。”
此時薛訥質疑道:“你的玉石這麽好,何不開個店鋪啊,這裏畢竟也隻是個攤子?”
攤主對道:“長安城中店鋪太多,我的玉石雖然可稱珍品,但是我是來自外地,這長安城中競爭激烈,開個店鋪也難啊。”
此時薛訥點點頭,在攤上挑了一個看似晶瑩剔透的寶石,說:“就這個了。”
攤主馬上又道:“多謝這位貴人捧場,敢問貴人姓名?”
“平陽郡公薛訥。”
攤主不禁愣住了,連忙又道:“薛郡公請留步,這幾日聽說將軍得勝而歸,所以朝中對薛將軍是褒貶不一。”
陸崢此時有些驚異道:“你這個平民別胡說,怎麽可能褒貶不一,如今朝中對於薛將軍應都是讚不絕口才對,你竟然當麵挑撥,你可知其中的輕重。”
“這位貴人誤會了,這朝中之事,早在坊間裏巷都傳得沸沸揚揚了,貴人不如去找相關的官吏一問便知。”
陸崢還想理論,不過薛訥抓住了他的袖子,說道:“你與百姓爭論什麽,若他說得是真的,一打聽便知。”
“意思薛公是要去找長安令問詢問,這樣做恐會打草驚蛇,不如……”
薛訥道:“此時最好是找朝中大臣,長安令官階太小,而且也不可靠。我準備問一個故人,他應該知道實情。”
兩人向前走著,不過疑心重重的陸崢又道:“這些市井之徒的言論,恐怕不實,請薛公不必放在心上,連聖上都覺得薛郡公是有大功的臣子,即使有大臣貶斥,也翻不起浪。”
薛訥對剛才那個人的話心生懷疑,所以不管陸崢說什麽,此時的他都聽不進去了,他認為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奸人作祟。聖上隻是明智,才沒有提及。不過薛訥家風純正,是決不能受此誣蔑的。
看著薛訥決心已定,陸崢也毫無辦法,也就支持著說道:“薛郡公不如想一想,是誰如此詆毀,與薛郡公有何仇恨?”
薛訥聽後停下腳步,說:“不管是誰詆毀,我都要還自己一個清白,這種平白無故氣我難以承受。”
陸崢就一直跟在薛訥身後,生怕他做出出格的事,畢竟在這裏兩人孤立無援。眼看著薛訥到了長安令的府上,陸崢拉住薛訥道:“薛郡公不要說話太過,不然又會麻煩上身。”
薛訥鎮定地說:“不會,我自有分寸,絕不會有什麽糾葛。”
薛訥看到長安縣衙門的門口站著門吏,便上前道:“平陽郡公薛前來拜會,請轉告裴縣令。”
陸崢不知話中的裴縣令是什麽人物,不過這天子腳下的縣令必然有些政績,不然也不會安居此位。
俄而府中的裴縣令走出來,到薛訥麵前恭敬地說道:“晚輩裴耀卿拜見薛郡公。”
單單就這一句話,陸崢就能看出此人與薛訥關係不淺,而薛訥此時也笑道:“久違了。”
裴耀卿對道:“薛郡公有什麽事裏麵說吧,此處簡陋,不能好好招待薛郡公。晚輩有些上品茶葉,請薛郡公一定賞臉品嚐。”
兩人互相這樣說來說去,最終走到廳下,裴耀卿將薛訥請到座位上,此時裴耀卿看著陸崢又道:“這位兄弟是何人?請坐吧。”
“在下安北都護府長史陸崢很榮幸見到裴縣令。”
裴耀卿一見此人的官階比自己還大出幾級,恭敬地說道:“原來是陸長史,聽聞陸長在隴右一戰立下戰功,竟從一介布衣榮升為長史一職。”
陸崢謙遜地說道:“都是王大都護提拔在下,不然也沒有這些功勞,裴縣令不必誇讚。”
陸崢坐下後,裴耀卿將嘴裏說得珍品茶葉也泡上來,放到陸崢與薛訥的旁邊,陸崢看著屋中的擺設,很是樸素。屋中除了這茶葉倒是不俗,其餘的在陸崢的眼裏都難以符合京畿之地上等縣的規格,不過說起規格,是那些貪腐的官吏所追求的,與自守貧寒的官吏格格不入。
薛訥將茶品了一口,才道:“本來也不想叨擾裴縣令,不過此事關係甚重,我不得不說。”
裴耀卿此時示意薛訥說,薛訥才道:“我迴京之前是否有朝中大臣對我言語攻擊,還將朝中之話宣揚出去?這些問題,你該有所耳聞吧。”
裴耀卿聽後有些沉默,他不知道該如何說,不過看著兩人為此事而來,尤其是薛訥氣勢洶洶,就隻好說道:“薛郡公該是在街上聽得流言蜚語吧,其實這確實是一位在京官吏說出的話,他以為王海賓的死與薛郡公有難以分割的關係,當然不管是陛下還是其他朝臣都視為無稽之談。請郡公不必擔心。”
薛訥此時道:“如果是在京官吏於朝堂上這樣說兩句,我確實不該追究,說不定就是位禦史,隻不過是立場問題。”
裴耀卿接著道:“確實是一位資曆不高的殿中侍禦史,無傷大雅。”
裴耀卿笑著,此時陸崢也跟著笑,俄而陸崢道:“若是這樣,那薛郡公也就不必追究了。”
殿中侍禦史掌京畿之地的糾察事宜,品階較低,所以對於聖上來講,隻是一些參考罷了。此時薛訥也是露出一絲笑容,自己對於這些殿中侍禦史的奏言確實也不要當真。
裴耀卿此時見薛訥心情平靜下來,就說:“不如二位今早上就在我府上吃飯吧,我裴耀卿雖然力主簡儉,不過該有的禮節可不能缺失。”
“那就有勞了。”
陸崢聽到薛訥這一句便有些發愣,剛才還氣憤不平的薛訥霎時又變得和顏悅色。裴耀卿起身將薛訥與陸崢請進後廳,陸崢看到這後廳中間,一個不大的桌子擺在眼前。
接著薛訥與陸崢入了座,裴耀卿便吩咐下人去準備飯食,陸崢看著屋中雖然不大,倒是很可觀。這書架上放著的一卷卷書勾起了陸崢的興趣。
陸崢翻看後,便道:“沒有想到裴縣令還是個博學多識之人,這書架上滿滿的書,讓人應接不暇。”
裴耀卿慚然而道:“這隻不過是我閑暇時偶爾讀的,很多時間都顧不上,陸長史也知道這長安城可不好管啊,每日的流量太大,就單從這刑獄案件上看,就很是頭疼,有時說不好這背後就有朝中大臣撐腰。”
“那裴縣令也是陛下擢拔,是為陛下執法,縱然那些重臣也不能就此囂張。”
薛訥的話擲地有聲,而裴耀卿連連說道:“是是是,在下也想說這話,不料卻被薛郡公搶了。”
此時陸崢在一旁笑著,忽而府中的下人推開屋門對著裴耀卿說:“老爺,您交代的飯食好了。”
一桌子的酒肉,著實能看出裴耀卿是用心良苦,薛訥便與陸崢不客氣地吃了起來,陸崢邊吃邊道:“裴縣令一直清貧,籌備這些飯食也是不容易了吧。”
“本來這些飯食是為了過年才能大飽口福的,不過今天不同,二位來此我豈能不盡地主之誼。”
陸崢能看出裴耀卿也是個厚道之人,來到京城後他也是第一次這樣被人招待,就在這樣的一間小屋裏,卻嚐盡了來到長安之後唯一的一絲暖意。裴耀卿也是不為名利,而僅僅是具有一份熱心罷了。
正當吃著,外麵來了個小吏,在裴耀卿耳邊輕言幾句後,裴耀卿便起身說道:“恕在下不能陪二位了。”
薛訥於陸崢便拱手道:“裴縣令請便吧。”
裴耀卿走出後衙的屋內,向著前衙走去,看著背影匆匆忙忙,陸崢便能想到此時他又有要事等著處理,裴耀卿給予陸崢的印象此時極好,此人不僅是廉吏,而亦是幹吏,而且待人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