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天下為公!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又是從哪說起?”
屏幕中的另外一名老者看向董大胖道,董大胖當下便解釋道:“我和簫致遠年歲相仿,所以我清楚的記得,在我父親六十大壽,也就是我本人三十來歲的時候,簫致遠和他的老師來過我們董家。”
“也是在那個時候,簫致遠曾見過一次雍州鼎,以他的能耐記下雍州鼎上的各種圖案,再根據各種文獻將之還原出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再結合之前斷電後史學院第一時間給節目站台的舉動,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是華夏官方聯合了林凡以及史學院後,所共同采取的一次針對我們九鼎閣的行動。”
“我們的威脅也從來不是林凡這種螻蟻,而是官家。”
九鼎閣的另外幾人聞言均是紛紛點頭,接著其中一人便跟著分析道:“確實是這樣,若沒有官家在背後推波助瀾,林凡要是知道我們九鼎閣的分瀾,必然不會做出這種不智之舉。”
“說到底,他不過就是一個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罷了。”
“眼下,我們坐在這裏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想看看,他,或者說官家手裏掌握了多少關於九鼎的消息罷了。”
此話一出,立馬便有數人附和:“說的沒錯!是這個道理。”
另一名老者開口:“他不會從大禹那裏查出什麽吧?”
邊上一人頓時不屑道:“能查出什麽?九鼎雖然是大禹所鑄也是他親自埋下,但關於大禹的記載都隻剩下史書上的寥寥幾筆,九鼎的位置就更不用說了!”
“你是覺得林凡能查到?還是史學院能查到?亦或者是官家能查到?”
那老者聞言眉頭緊皺,隨後接著道:“那我們剛才安排下去的那些人手……”
“割了吧,官家既然這次動了,那自然是要給點甜頭嚐嚐的,總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吧?”中年男子淡定的說完,隨後看向屏幕這邊的秦先生打趣道:
“在這方麵我們還得要多向秦家主學習,數千年都過來了,忍一時才能風平浪靜不是麽?”
秦先生聞言頓時咬了咬牙,本來他還想著九鼎閣一同出手能夠以雷霆之勢把林凡還有這檔節目給碾了,結果這群老狐狸,一見風頭逐漸對自己有利就立馬開始采取壁虎斷尾的策略。
隻是就算心中暗恨,秦先生這會兒也隻能強忍著不動聲色,因為他已經逐漸從先前的暴怒當中冷靜了下來,並做好了觀望的打算。
當然了,該說的話他還是要說一下:“我勸諸位還是不要太過樂觀,免得上了林凡這小子的狗當!”
此話本意是提醒,結果卻換來了另外八人戲謔的目光,秦先生剛壓下去的火氣瞬間飆升:
“沒事就先這樣!”
說完便直接掛斷了視頻通話。
而在掛斷了視頻通話之後,秦先生的目光卻又忍不住落在手中平板上出現的林凡的臉上。
眉頭深深的皺起的同時,心中也跟著湧現出一抹異樣,因為這一期節目林凡給他的感覺實在是太古怪了,跟往期占據主導不同,林凡幾乎是全程都像是一個旁觀者。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小子該不會還憋著什麽壞吧?
此時的屏幕中。
時間流速已經在林凡的操控下加快。
大禹在治理完菏澤的水患之後繼續一路向下,視察河道,記錄山川,探測湖泊。
在此期間,諸葛亮和黃月英一直跟隨在大禹的身後,和他一起翻山越嶺淌河過川。
並且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諸葛亮的才華和見識也逐漸得到了大禹的重視,除了一些體力活之外,還會同大禹一起拿著測量儀器工具規劃水道。
一行人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逢山開山,遇窪築堤,劃分區域,排水種稻,並最終成功將洪水引入了大海。
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人們尊稱他為“大禹”。
帝舜三十三年,正式將天子位禪讓給大禹。
大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州,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並根據當地風俗對貢品的多寡做了簡單的區分。
帝畿以外五百裏的為甸服,再外五百裏為侯服,再外五百裏為綏服,再外五百裏為要服,最外的五百裏為荒服。
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
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製政令。
荒服,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以自治為原則。
並建立夏朝。
而畫麵的時間流速也在這時恢複,林凡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諸葛亮和黃月英的身旁,跟他離開的時候相比,此時的兩人明顯看上去要成熟了許多,而且望向彼此的眼神中已滿是情意。
“二位,對這次旅行可還滿意?”
此時二人正在觀摩大禹在諸侯的簇擁下登臨天子的祭祀場麵,聽到林凡的嗓音之後均是激動的轉過身來,諸葛亮率先對著林凡拱手行禮:
“林兄此情,於亮來說大過一切,還請受亮一拜!”
身旁的黃月英也是跟著朝林凡道了個萬福。
看到二人這夫唱婦隨的模樣,林凡開懷一笑道:“那咱們就迴去了?”
“請!”諸葛亮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後遙遙望了一眼大禹,接著便牽著黃月英跟隨林凡踏入了一旁的漩渦。
似是察覺到了什麽,正在進行祭祀的大禹迴頭看了一眼兩人方才的位置,臉上露出了一抹由衷的笑容。
屏幕前的觀眾們看到這裏都有些懵:
“那啥,我沒理解錯的話,林凡這是把諸葛亮和黃月英丟在大禹這邊好幾年?”
“捂臉,雖然知道這不是真的,但該說不說諸葛亮和黃月英這相親旅行也是真夠久的!誰家相親一相相幾年的啊?”
“你管這叫相親旅遊?我覺得用勞改更合適一點……誰家好人出去旅遊幹幾年農活啊!”
“噗哈哈哈!林凡還真是個樂子人,也就他敢這麽設計節目,效果還嘎嘎好!”
“卻是,光是大禹這建立夏朝的陣仗,還有祭祀的過程,就看得人目眩神迷。”
“的確,這場麵也真的是夠盛大的,各路諸侯前來朝拜!萬民歸心!齊聲高唿大禹的名字。”
“那不是廢話麽……換誰做了大禹的事情能不被人崇敬啊,他這相當於就是把咱華夏梳理了一番之後又重新注入了生機,而且也不居功自傲,這才是真正的天下為公啊。”
“對,縱觀咱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也就咱先生和領導能跟其媲美了,那些曆朝曆代的封建帝王包括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就沒有一個能拿出來與之相提並論的!”
“那必須的,先生可是憑一己之力,讓咱們在變強的進度縮短了數百年!”
“這麽一說還真是懷念先生啊!要是他還在,不知道看到咱如今的華夏究竟是會欣慰還是遺憾。”
“慚愧,反正我感覺我交不出一份讓他老人家滿意的答卷……”
屏幕中的另外一名老者看向董大胖道,董大胖當下便解釋道:“我和簫致遠年歲相仿,所以我清楚的記得,在我父親六十大壽,也就是我本人三十來歲的時候,簫致遠和他的老師來過我們董家。”
“也是在那個時候,簫致遠曾見過一次雍州鼎,以他的能耐記下雍州鼎上的各種圖案,再根據各種文獻將之還原出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再結合之前斷電後史學院第一時間給節目站台的舉動,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是華夏官方聯合了林凡以及史學院後,所共同采取的一次針對我們九鼎閣的行動。”
“我們的威脅也從來不是林凡這種螻蟻,而是官家。”
九鼎閣的另外幾人聞言均是紛紛點頭,接著其中一人便跟著分析道:“確實是這樣,若沒有官家在背後推波助瀾,林凡要是知道我們九鼎閣的分瀾,必然不會做出這種不智之舉。”
“說到底,他不過就是一個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罷了。”
“眼下,我們坐在這裏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想看看,他,或者說官家手裏掌握了多少關於九鼎的消息罷了。”
此話一出,立馬便有數人附和:“說的沒錯!是這個道理。”
另一名老者開口:“他不會從大禹那裏查出什麽吧?”
邊上一人頓時不屑道:“能查出什麽?九鼎雖然是大禹所鑄也是他親自埋下,但關於大禹的記載都隻剩下史書上的寥寥幾筆,九鼎的位置就更不用說了!”
“你是覺得林凡能查到?還是史學院能查到?亦或者是官家能查到?”
那老者聞言眉頭緊皺,隨後接著道:“那我們剛才安排下去的那些人手……”
“割了吧,官家既然這次動了,那自然是要給點甜頭嚐嚐的,總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吧?”中年男子淡定的說完,隨後看向屏幕這邊的秦先生打趣道:
“在這方麵我們還得要多向秦家主學習,數千年都過來了,忍一時才能風平浪靜不是麽?”
秦先生聞言頓時咬了咬牙,本來他還想著九鼎閣一同出手能夠以雷霆之勢把林凡還有這檔節目給碾了,結果這群老狐狸,一見風頭逐漸對自己有利就立馬開始采取壁虎斷尾的策略。
隻是就算心中暗恨,秦先生這會兒也隻能強忍著不動聲色,因為他已經逐漸從先前的暴怒當中冷靜了下來,並做好了觀望的打算。
當然了,該說的話他還是要說一下:“我勸諸位還是不要太過樂觀,免得上了林凡這小子的狗當!”
此話本意是提醒,結果卻換來了另外八人戲謔的目光,秦先生剛壓下去的火氣瞬間飆升:
“沒事就先這樣!”
說完便直接掛斷了視頻通話。
而在掛斷了視頻通話之後,秦先生的目光卻又忍不住落在手中平板上出現的林凡的臉上。
眉頭深深的皺起的同時,心中也跟著湧現出一抹異樣,因為這一期節目林凡給他的感覺實在是太古怪了,跟往期占據主導不同,林凡幾乎是全程都像是一個旁觀者。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小子該不會還憋著什麽壞吧?
此時的屏幕中。
時間流速已經在林凡的操控下加快。
大禹在治理完菏澤的水患之後繼續一路向下,視察河道,記錄山川,探測湖泊。
在此期間,諸葛亮和黃月英一直跟隨在大禹的身後,和他一起翻山越嶺淌河過川。
並且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諸葛亮的才華和見識也逐漸得到了大禹的重視,除了一些體力活之外,還會同大禹一起拿著測量儀器工具規劃水道。
一行人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逢山開山,遇窪築堤,劃分區域,排水種稻,並最終成功將洪水引入了大海。
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人們尊稱他為“大禹”。
帝舜三十三年,正式將天子位禪讓給大禹。
大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州,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並根據當地風俗對貢品的多寡做了簡單的區分。
帝畿以外五百裏的為甸服,再外五百裏為侯服,再外五百裏為綏服,再外五百裏為要服,最外的五百裏為荒服。
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
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製政令。
荒服,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以自治為原則。
並建立夏朝。
而畫麵的時間流速也在這時恢複,林凡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諸葛亮和黃月英的身旁,跟他離開的時候相比,此時的兩人明顯看上去要成熟了許多,而且望向彼此的眼神中已滿是情意。
“二位,對這次旅行可還滿意?”
此時二人正在觀摩大禹在諸侯的簇擁下登臨天子的祭祀場麵,聽到林凡的嗓音之後均是激動的轉過身來,諸葛亮率先對著林凡拱手行禮:
“林兄此情,於亮來說大過一切,還請受亮一拜!”
身旁的黃月英也是跟著朝林凡道了個萬福。
看到二人這夫唱婦隨的模樣,林凡開懷一笑道:“那咱們就迴去了?”
“請!”諸葛亮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後遙遙望了一眼大禹,接著便牽著黃月英跟隨林凡踏入了一旁的漩渦。
似是察覺到了什麽,正在進行祭祀的大禹迴頭看了一眼兩人方才的位置,臉上露出了一抹由衷的笑容。
屏幕前的觀眾們看到這裏都有些懵:
“那啥,我沒理解錯的話,林凡這是把諸葛亮和黃月英丟在大禹這邊好幾年?”
“捂臉,雖然知道這不是真的,但該說不說諸葛亮和黃月英這相親旅行也是真夠久的!誰家相親一相相幾年的啊?”
“你管這叫相親旅遊?我覺得用勞改更合適一點……誰家好人出去旅遊幹幾年農活啊!”
“噗哈哈哈!林凡還真是個樂子人,也就他敢這麽設計節目,效果還嘎嘎好!”
“卻是,光是大禹這建立夏朝的陣仗,還有祭祀的過程,就看得人目眩神迷。”
“的確,這場麵也真的是夠盛大的,各路諸侯前來朝拜!萬民歸心!齊聲高唿大禹的名字。”
“那不是廢話麽……換誰做了大禹的事情能不被人崇敬啊,他這相當於就是把咱華夏梳理了一番之後又重新注入了生機,而且也不居功自傲,這才是真正的天下為公啊。”
“對,縱觀咱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也就咱先生和領導能跟其媲美了,那些曆朝曆代的封建帝王包括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就沒有一個能拿出來與之相提並論的!”
“那必須的,先生可是憑一己之力,讓咱們在變強的進度縮短了數百年!”
“這麽一說還真是懷念先生啊!要是他還在,不知道看到咱如今的華夏究竟是會欣慰還是遺憾。”
“慚愧,反正我感覺我交不出一份讓他老人家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