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跟隨三人,在大禹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一處相對平整的黃土上,這裏正有人在派發吃食。


    每人分到手裏都是一塊看上去黑黢黢的餅和一碗渾濁的米湯。


    林凡伸手接過咬了一口,眉頭頓時一皺,因為這餅的口感屬實是有些不佳,不過他自然不會挑食,而是仔細將之咬碎了,然後就著米湯吃了下去。


    米湯其實也不太好喝,帶著一股土腥味,但是底下的米粒卻很實誠。


    而一旁的諸葛亮在嚐到那黑餅的時候還沒有任何異樣,但在喝下一口米湯之後卻是當場驚唿道:


    “這是稻米?大禹時期就有這麽多稻米了?”


    林凡聞言疑惑道:“孔明為何如此詫異?”


    諸葛亮麵色一整:“林兄,我自己也種過莊稼,所以也更清楚一點,不同與粟隻要幹旱的土地就能夠種植,要種稻米就需要相對濕潤的土壤,但根據史料記載,大禹時期即便是有稻米,其產量也不該有這麽多才是……”


    說罷諸葛亮便同時舉起手中的餅和米湯道:“林兄且看這粟餅,其雖然做得很實誠,還添加了少許鹽來調味,但拋去碗和水後,其分量卻與這米湯相差無異。”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稻米的產量已經趕上了粟,不然絕不可能如此進食。”


    林凡聽到這裏也立馬反應了過來,一個時代吃什麽,其實是跟其生產力緊密掛鉤的,也隻有水稻的產量趕上了粟的產量,才會有現下的飲食搭配。


    不然水稻都不夠吃了,誰會拿來給你煮米湯。


    而這種情況在底層其實是最為直觀的,偏偏現在大禹帶隊的這幫人就是最底層。


    當下林凡便將自己所想的,跟屏幕前的觀眾們進行了一番解釋。


    屏幕前的觀眾們聞言頓時也紛紛跟著議論道:


    “握草?也就是說其實水稻自大禹的夏朝時期就已經開始量產了?”


    “應該就是這樣沒錯了,我記得前陣子哪個地方有出土過當時的穀物分析,就是粟和稻米各占一半,隻是沒法確定準確的年代。”


    “咳咳,你說的這個地方叫二裏頭,疑似夏都遺址,我家門口,我洛陽的!”


    “這麽說起來還真是這樣啊,但當時不是大洪水麽,除了旱地就是各種水澤,上哪去種水稻啊?水稻雖然喜歡水分充足的土壤,但水太多也是會淹死的吧?”


    噢咦!


    一片議論聲中,場上突然響起一聲長嘶,鏡頭隨之轉動,先是落在了發出這聲長嘶的大禹身上,然後便開始逐漸拔高,接著一副堪稱恢弘的場景便呈現在了鏡頭當中!


    隻見數千名穿著粗布衣服的男男女女,正排成數排,在剛才清理出來的那片水澤之上,將手中一顆顆青嫩的稻苗插入腳下的淤泥當中。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沒一會兒的功夫,方才的水澤已是遍地稻苗。


    嫩綠的稻苗在微風中輕輕的搖擺,再襯上所有人充滿希冀和向往的微笑,儼然便是一副世界名畫。


    “好家夥!我還從來沒有見過數千人一起勞作的畫麵!太震撼了!”


    “不止是數千人勞作,還有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賣力的勁頭,還有最後臉上的笑容,這可比那些槍炮爆炸的畫麵要美多了,我服了啊!書藏古今這也太舍得下血本了啊!”


    “那照這麽說來的話,大禹治水豈不是還要再加上一功?一邊治理一邊播種,這不僅是治理水患啊,而且還同步恢複了民生!”


    “而且這淤泥地用來種水稻也太合適了!幾乎就現成的良田,這是咋想到的啊,太神了!”


    “大禹!牛掰!咱老祖宗,牛掰!”


    這邊諸葛亮和林凡也被眼前的這一幕看得一陣熱血澎湃,顯然也沒有想到自己心中的疑惑會被用這種方式得到解答。


    也是在這時,大禹笑著走過來道:“怎麽樣,我這方法如何?”


    “高!實在是高!高山仰止!”林凡當即抱拳佩服道,而諸葛亮則有些疑惑道:“光是播種恐怕還不夠,這片水澤的蓄水既然被排走了,那麽後續這些水稻的用水又如何解決?”


    大禹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隨後笑著道:“據此不遠處我們開挖了一個湖泊,既是替更高處泄洪,也是替這周邊的區域蓄水,屆時隻需開挖一條小溪從這裏過便是一處絕佳的水源。”


    諸葛亮聞言眼中露出一抹欽佩,起身恭敬的拱手道:“亮,拜服大禹,禹之思慮周全,令人歎為觀止。”


    大禹笑著擺了擺手道:


    “哈哈哈,我不過就是治水之人罷了,如何當得大禹之稱唿。”


    “我就是想啊,我雖然是奉命治水,但總不能隻治水吧,所以,就順便勘察各地的水情,丈量一下山川,記載一下物產。”


    “如此既能防止排水造成破壞,也能更好的將洪水引入大海。”


    諸葛亮和林凡彼此對視了一眼,再次對著大禹齊齊躬身一拜,就連諸葛亮身後的黃月英也跟著道了個福。


    而屏幕前的觀眾們,此時卻是已經被大禹的言論震撼得不要不要的:


    “大禹真的太牛了,原來他並不是一味的將水往下遊排放,他還建造了很多湖泊來蓄水。”


    “這麽做太有必要了,如果胡亂排放,隻會對下遊造成二次破壞,反而不利於洪水過後的民生恢複!”


    “讓水進入特定的河流,不僅可以匯集多餘的雨水,還能順便對下遊起到灌溉作用,之前我看到黃河和長江之後還在想,這倆咋彎彎繞繞的,現在想想,分明就是故意的嘛。”


    “咱老祖宗的智慧實在是太過驚人了,大禹這哪裏是在治水啊,這分明就是從頭到尾的把當時的華夏又重新梳理了一遍!”


    “說的太對了,這事辦得太漂亮了,可惜咱教科書上沒有說這些,要是能把這些也寫上,曆史上對大禹的評價絕對還能更上一層樓!”


    “還得是書藏古今啊,要不是這節目,咱能知道這麽多?”


    “話說迴來,這期節目不會再停電了吧?魔都的朋友們,你們來電了麽?”


    “沒呢,不過網絡已經恢複了,聽說是這會兒的臨時供電全都緊著信號塔和基站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樣。”


    “應該不至於影響到節目,這不是停著電都播的好好的麽,我猜測啊,林凡節目的錄製地點極有可能壓根就不在魔都。”


    另一邊,依舊正在進行著視頻會議的九鼎閣這邊,董大胖開口道:“諸位,咱們還要繼續嗎?整個魔都的電都停了,這節目卻依舊好好的,這說明節目的播放地點壓根就不在魔都。”


    “而且,你們看他對於九鼎也隻是點到即止,根本就沒有展開深入跟進。”


    “這說明這小子手裏壓根就沒有什麽真材實料,所以我有理由懷疑,他之前拋出雍州鼎,極有可能是在釣魚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