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少年老成。


    話不多,且眉目間常帶深思。


    每天除了幫助父母務農之外,所做最多的事情,就是看書。


    所看之書駁雜,尤其喜歡《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


    因天生神力被周侗看重,拜其為師,向其學習騎射,並且能左右開弓。


    後周侗病故,嶽飛念其恩德,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墳上祭奠。


    之後又拜陳廣為師,向其學習刀槍之法。


    學成之後,武藝“一縣”無敵。


    什麽概念。


    當時宋朝的人口大約一個億。


    幾百個縣。


    平均一個縣幾十萬人口。


    嶽飛年不滿20歲,便已湯陰無敵。


    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


    宣和四年(1122年)


    嶽飛十九歲。


    宋朝兵敗於契丹。


    時任河北、河東宣撫參謀官劉韐招募“敢戰士”。


    嶽飛辭別父母,前去應募。


    經過選拔,被任命為分隊長。


    至此,嶽飛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軍戎生活。


    當時,附近有兩名賊寇,名為陶俊、賈進,在相州一帶作亂,嶽飛自告奮勇,前去除害。


    帶領麾下百騎騎兵,僅用一招伏兵之計,便生擒二賊以歸。


    然而。


    還沒等劉韐對其進行褒獎。


    嶽飛卻先等來了父親病故的消息。


    於是,他離開軍隊,迴到湯陰為父親守孝。


    兩年後,河北一帶發生水災。


    嶽家生計日益艱難,為了謀生。


    嶽飛再次啟程,到河東路平定軍(山西平定縣)投戎。


    時人知其大名和勇武,故被擢為偏校。


    宣和七年(1125年)


    金國滅遼。


    隨後便開始發兵向南進攻北宋。


    宋徽宗臨戰禪讓,將皇位傳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


    而此時的金軍已經向東度過了黃河,並包圍了開封。


    宋欽宗趙恆用李綱守衛京城。


    但見金軍勢大,恐慌怯懦之下,一反之前頑抗的態度,選擇派使者前去求和。


    不僅向金軍供奉了大批金銀。


    還允諾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


    靖康元年(1126年)


    宋欽宗趙桓又反悔了先前的割地條件。


    金軍攻破太原,二次南下圍困開封。


    趙桓再一次開啟求和模式。


    並封當時的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征召各路兵馬以勤王。


    而此時的太原已經失陷。


    平定軍潰散。


    嶽飛從金人的包圍中突圍後返迴至家中。


    沿途,他目睹百姓慘遭殺戮和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雙目盈血。


    但此時的家中,老母年邁,妻兒力弱,他若是走了,這一家老小根本就無法在戰亂中自保。


    故嶽飛放下了武器,承擔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擔。


    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仍手不釋卷。


    隻在偶爾休息的時候,抬頭眺望北方,眼中帶著憂愁。


    這一日。


    嶽飛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手上端著一碗麵湯,坐在門口,就像往常一樣,定定的看著北方。


    也是在這時。


    一名老婦緩緩從屋內走出:


    “兒啊。”


    嶽飛聽到動靜,放下手中的飯碗,迴頭喊道:“娘!”


    然後起身上前,攙扶老婦。


    姚氏目光中帶著慈愛和心疼,抬手輕輕撫摸嶽飛的臉頰:


    “兒啊,苦了你了,要留在這裏照顧我們這群老幼。”


    嶽飛聞言頓時笑道:“娘你說的這是什麽話,父母養育之恩,重如山嶽,飛為人夫為人父,也應守護在側,何苦有之?”


    姚氏緩緩搖頭,雙目擎淚的道:“但這不是你,不是我兒鵬舉真正想做的事情,更不是你該做之事。”


    嶽飛聞言渾身一震,笑著說道:“娘,哪有什麽該不該的,值此亂世,我等平民,自保尚且不足,難道還奢望去護佑他人麽?”


    姚氏緊緊握住了嶽飛的手,語氣逐漸變得嚴厲:


    “正是因為亂世,所以更要有人站出來。”


    “我兒鵬舉,出生之日有鴻鵠降世,當有胸懷天下之心。”


    “再者說,你瞞得過他人,又如何瞞得過為娘?”


    “娘,我……”嶽飛語塞,眼中滿是掙紮的道:“可我若是離去,你們又該怎麽辦?”


    姚氏沒有迴答,而是接著說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能守護這天下,我們便是安全的。”


    “兒啊,去從戎吧,去護佑我大宋的國土,把你的一身本事,報效於國家吧!”


    話音落下。


    一名女子抱著一個孩童從屋內走出,微笑看向嶽飛。


    而她懷中的小男孩,則在那裏揮舞著小拳頭,衝著嶽飛喊道:


    “爹爹!打走金人!”


    這一刻。


    嶽飛的眼眶濕潤了。


    然而,他便對著麵前的姚氏,跪了下來。


    姚氏麵上露出微笑,然後對著嶽飛招手道:


    “來,娘再送你一物!”


    說罷。


    姚氏便拉著嶽飛的手迴到了屋內。


    來到屋內。


    姚氏命令嶽飛脫去上衣,接著便取出繡花針在嶽飛的背上刺下了“盡忠報國”四字。


    刺完之後。


    姚氏麵色鄭重的對嶽飛叮囑道:


    “我兒需牢記這四個字!”


    “百姓乃是國本,多做對百姓有益之事。”


    “便是盡忠!便是盡孝!”


    嶽飛含淚對著姚氏磕頭道:


    “兒,定當牢記母親教誨,不敢片刻忘卻!”


    是夜。


    嶽飛含淚與親人們告別,直奔抗金前線。


    靖康元年(1126年)冬


    康王趙構到相州,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


    嶽飛隨同劉浩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


    趙構命劉浩南趨濬州(河南浚縣西北)、滑州(河南滑縣)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己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嶽飛奉劉浩的命令。


    帶隊前往渡口進行偵察,卻在途中遭遇金兵。


    嶽飛鳳勇當先,將其擊退。


    其後的滑州遭遇戰。


    嶽飛又以百騎殺敗進犯金軍。


    兩次小規模戰鬥,雖然於大局沒有多少影響。


    但卻使嶽飛之武藝和威名,進一步傳播。


    隨後。


    各路人馬在大名府匯聚。


    時任副元帥宗澤向趙構建議,全軍營救開封。


    卻被趙構一言否決。


    並率大軍繼續向東平府(山東東平縣西南)轉移。


    而宗澤這邊,隻得率領一萬人馬前往開封救援。


    這其中,就包括了嶽飛。


    而這也是他初次成為宗澤的部將。


    這之後。


    宗澤部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


    期間嶽飛英勇奮戰,遷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


    嶽飛隨軍轉戰曹州(山東菏澤市南)


    此時的他使用的是一對雙鐧。


    因其武藝超絕且力大無窮。


    每每逢戰,便身先士卒,甚至能獨自貫穿敵陣。


    金軍被其勇武所懾,紛紛潰逃。


    嶽飛率眾奮起直追,出了十裏地才迴轉。


    此戰過後。


    嶽飛因功遷武翼郎。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


    金太宗下詔宋欽宗被廢為庶人。


    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營。


    當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時,隨行的李若水抱著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還罵不絕口地斥責金人為狗輩。


    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


    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


    而元帥府的命令卻也在此時到來。


    命令劉浩部歸黃潛善統轄,不再讓宗澤指揮此軍。


    黃潛善人馬眾多,卻隻知保存實力。


    宗澤孤軍奮戰,不僅勝少敗多,更難以動搖金軍元氣。


    四月一日。


    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返迴。


    一路監押宋徽宗、鄭皇後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沿滑州北去。


    另一路則監押宋欽宗、朱皇後、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


    除此之外。


    各種朝廷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百姓男女更不下10萬人。


    北宋王朝府庫蓄積被徹底清空。


    史稱。


    靖康之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鄭麻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鄭麻迷並收藏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