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遮日,整個大地看起來也是死氣沉沉地模樣。


    尤其是運河上,每一陣寒風從身邊吹過,露在衣服外的皮膚都像是被利刃割開了一般。


    耳畔也隻剩下了唿嘯的風聲,至於身邊人說什麽。


    侯世貴猜,應是讓自己入船艙內烤火暖和一會兒吧。


    返迴船艙前,他又看了一眼那些散落在運河兩岸無人收屍的累累白骨。


    有些白骨身上還掛著破爛的民夫衣衫。


    也不知是哪個深閨夢中人?


    迴到船艙後,侯世貴招來船老大問道:


    “還有幾日可到孝平?”


    南征軍潰敗後,宇文浩自知陛下不會放過自己,領著一萬殘兵敗將不敢迴京,反而在他宇文家的地盤,孝平駐紮了起來。


    至於理由,倒是找了一大堆的。


    什麽兵卒心驚膽寒,連走路也忘了,什麽冬季將至,行軍恐有傷亡,想明年開春再迴京。


    若不是陛下現在忙著重整戶部以及想要控製其它幾步,早就調其它幾路大軍來夷平這廝了。


    可也正如宇文浩所說,冬季行軍,有時候傷亡比打戰還大。


    所以隻有自己帶著五十餘名錦衣衛,輕裝簡行趕往孝平。


    不過離開錦中縣後,侯世貴沒讓緹騎返京,反而讓緹騎一路隨行。


    老師的死,他必須找那宇文浩要個說法!


    “迴指揮使,還有三日。”


    那船老大恭恭敬敬,頭也不敢抬一下。


    船老大是錦中縣本地人,對於錦中縣衙的淫威,是刻到了他的骨子裏。


    那日錦衣衛屠盡縣衙時,他正在縣衙附近一條街上吃酒。


    那一聲聲絕望地慘叫聲,現今想起來,都叫他不寒而粟。


    可這指揮使倒好,上百個有權有勢的人說殺就殺了,連眼皮都不眨一下,好像完全忘了這麽迴事似的。


    三日麽……


    自己帶著錦衣衛去孝平的目的,宇文家族不會不知。


    怕是知情人不是被收買,就是被殺了。


    三日後自己會遇到什麽,侯世貴也清楚,所以這事,自己不能明查:


    “靠岸。”


    侯世貴對船老大說了一句,又轉頭對鮑濟、魯興安道:


    “叫上四個身手不錯的錦衣衛,一人三馬,隨我從陸路趕往孝平。”


    說完,又對汪厚道:


    “汪師爺在船上坐鎮就是。”


    孝平不似京畿般少水,反倒四麵環水,多河流,就連府城清港也是健在一條大河之上。


    楊河開鑿運河後,順勢就將這條大河開鑿成了運河的一部分。


    所以侯世貴所乘的船隻,可以直接停靠在清港碼頭。


    而且乘船無疑要比騎馬快上許多,還帶著傷便問道:


    “公子若是想暗訪,何不先乘快船往清港?”


    侯世貴搖頭道:


    “我不去清港。”


    聽得此言,魯興安少年心性,忍不住好奇問道:


    “咱們不去清港暗訪嗎?可那宇文浩帶著殘軍就駐紮在清港郊外,若不去清港,咱們暗訪什麽?”


    倒是汪厚聽得侯世貴此言,也點頭認同道:


    “公子深謀遠慮,清港乃宇文家大本營,根基所在。


    除非大羅金仙下凡,否則便是調來大軍將清港翻個遍,估計也找不到什麽有力的線索。


    公子這是想,避其所長,攻其所短?”


    侯世貴點頭道:


    “還是汪先生知我心意,萬餘殘卒,剛遇大敗,心灰意冷之下,不可能沒有逃兵。


    隻要找到這些逃兵,從他們的一些隻言片語中,也可見真章。”


    由於項旭身上傷勢未愈,侯世貴便將他留在了船上養生。


    隻帶著鮑濟,魯興安,還有四名身手過人的錦衣衛在岸邊換上了戰馬,便朝孝平方向奔去。


    這四名錦衣衛的身手也算是錦衣衛中的姣姣者,對上武林高手,毫不遜色。


    其中兩人乃是一對兄弟,兄長孔恆,二弟孔俊,在禁軍中任武術教頭。


    還有一粗大漢子,明月薑勇,人如其名,一身勇武便是鮑濟見了也驚歎不已。


    比較另類的是一名年僅三旬的青年,名曰方飛白。


    據侯世貴了解到的情況,這方飛白之前也是一方富戶之子。


    隻是這廝不愛舞文弄墨,偏愛刀槍棍棒,由於家人有點薄產,也就由得他。


    尋思這等他弱冠再送點錢給地方官,謀個孝廉就是。


    誰知就在她弱冠那年,家中遭遇大變,死得就剩他一個了。


    這廝跑來京中投親,又被拒之門外,心灰意冷之下,便入了禁軍討飯食。


    侯世貴帶著六人快馬加鞭,不過半日,便至孝平。


    由於多河道的原因,之前那場洪災,著實讓孝平損失不少。


    侯世貴登高一望,隻見前方縣城人跡寥寥,走在街上的百姓大多是衣不遮體,饑寒交迫地模樣。


    且衣衫單薄,在這寒冬臘月裏,也不知能活下幾個?


    “公子,入城否?”


    侯世貴搖頭道:


    “此城近北,天寒地凍時節,那些逃兵身無財物隻會往南逃,不會呆在此城中,繞吧。”


    說罷,便打馬帶著諸人想要繞過此城,侯世貴等人雖脫下了錦衣衛服飾,可一人三馬,著實引起了不少注意。


    “老爺,給些吃食吧。”


    沒打馬路過一個難民身旁,諸人就會聽到類似於這樣的哀求。


    魯興安於心不忍之下,正要拿些幹糧給一名婦女,卻被孔恆一把攔住:


    “小子,若不想我們被困在此處誤了指揮使大事,你便莫要心生惻隱。”


    說罷,他便打馬而去。


    而周圍難民見魯興安伸手入懷,還以為是要掏吃食,便紛紛圍了上來。


    見得此狀,魯興安雖然於心不忍,可還是不想被這些難民攔下誤了公子的事。


    自己已經做錯兩次了,事不過三,決不能再讓公子失望第三次。


    他歎息一聲,將手拿出,看到他手中空空如也,那婦女眼中的希望變成了絕望。


    周圍的難民也停止了移動,隻是站在那呆呆地看著他,眼神空洞,好像一個個都變成了行屍走肉般。


    那日公子被裹挾進孝平逃亡京師的流民群的事,魯興安也略有耳聞。


    他本以為受災的百姓大多逃離了孝平,誰成想孝平內還留下了這麽多難民。


    一場大水,農田被毀,家無存糧的百姓自然逃了。


    可家中還有些存糧的百姓,則指望著官府救濟,而且聽說有神仙給陛下送來了能畝產四百斤的仙種。


    這些人家中都有兩口薄田,自不願再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奸臣哪裏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打字的蟲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打字的蟲子並收藏奸臣哪裏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