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孤零零站在朝堂中的沈明宛若瘟神般,無人願接近他,更無人願意與他攀談。
而他此刻也無心與眾人多說什麽,甚至就連陛下在龍椅上說了些什麽他也沒聽清。
這兩袖清風的老者再不複往日的滿麵榮光,他神情黯淡,好似丟了魂魄般像具木偶人般站在大殿中。
代朝政議論得差不多了,注意到許多若有若無的視線投在自己身上,這才出列道:
“陛下,老臣身邁體衰,已不能理事,特向陛下請辭告老。”
按慣例,楊河該像其他皇帝那樣拒絕三次,沈明則要連請三次,這才能準批。
可楊河是個急性子,現下急著為戶部洗牌,是一分鍾都不想耽擱,便點頭道:
“愛卿迴去後,且保重身子,莫要……”
沒等他說完,沈明竟然直接打斷了皇帝的聲音。
隻見沈明一拱手,麵露決絕:
“老臣告老之前,還有最後一折奏章呈給陛下。”
這還是楊河登基以來,首次說話被人打斷。
不過他也沒動怒,隻點頭道:
“愛卿請說就是。”
楊河與殿內臣工本以為這沈明要為昨日被抓的那些沈家族人求情,誰知沈明一開口,卻是大大出乎了諸人意料:
“請陛下,暫緩南征事!
至少待運河修好後,休養生息十年後,再提南征也不遲!”
他竟是想讓陛下停下南征事!不是為家族子弟求情!
殿內臣工,無不大驚失色。
就連楊河,臉上神色也是一緩,沈家族人雖不成器,可這沈明到底還是一心為公啊。
不過,這天下,終究是朕的。
沈老,你可別怪朕,要怪,就怪你們這些世家將朕逼迫太甚:
“此事朕自有決斷,沈老且先迴去休息吧。”
楊河一擺手,正要將沈明趕出朝堂。
誰想那沈明倔脾氣也是上來了:
“陛下!南征慘敗,損失的不止是我大楚十萬兒郎啊!
南征一載,國朝為之付出的財力,物力,人力不計其數。
四野百姓早已被各種稅賦壓迫得苦不堪言,就連京畿附近,也是出現了不少成群結隊的盜匪。
若短時間內再提南征事,百姓民不聊生之下,恐有禍事呐!!”
這老貨是破罐破摔了是吧?
楊河被沈明一翻話氣得麵色鐵青,可還是語氣緩和地道:
“愛卿多慮了,仙人賜朕仙種,畝產四百斤,隻要這仙種遍及天下,百姓有吃有穿,何來的民不聊生之說?”
聽得此言,沈明臉上更是一片悲戚,正要張口再說,不想那右丞相蘇安已轉頭看向自己,麵色陰沉:
“沈尚書,你已年邁,這些事還是留給我們年輕人操心得好。”
不止蘇安,滿殿的文武達成,皆麵色不善地迴頭看向沈明,雖然沒說話,可他們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沈明今日明顯是要破罐破摔將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抖出來。
雖是上不得台麵,可卻涉及到了各大世家的根本。
諸臣工自不可能眼睜睜瞅著沈明在大殿之內將這些話說出。
見得諸人一個個麵色不善地看著自己,眼中飽含殺意。
沈明頓時清醒了,雖然大多族人被捕,可自己的家人尚在,家族也還存在。
若是自己將此話說出,怕是天下便再無沈家了。
今日說這些話,也不是他突發奇想。
而是昨夜聽得錦衣衛四處抓捕沈家族人,他就知道自己該將戶部交還陛下了。
一夜未眠,沈明整夜都在想自己兒時立誌讀書報國,可做了戶部尚書後,又為國朝做過些什麽事?
於是乎才有了今日的發言。
可現在,他卻怕了。
世家的力量,足以讓天下最勇敢的人望而生畏。
也罷也罷,陛下,老臣再幫不了你了。
沈明神情更顯落寞,隻抬手地衝殿上楊河拱了拱手:
“老臣告退。”
便戰戰巍巍地離開了這大殿。
沈明既去,眾臣工雖有些兔死狐悲的意思外,更多的還是想要爭搶沈家留下來的蛋糕。
“陛下,戶部事關國朝財政用度,牽扯甚大,不可一日無主,臣……”
沈明自然不知道自己剛走,那些財狼便將眼睛瞄向了自己留下的戶部。
他來到宮外,坐著馬車迴到家中,才發現自家的仆役也跑得差不多了。
畢竟一夜之間,自家族人突然被抓了那麽多,這些仆役沒什麽見識,可能以為自己觸怒了什麽大人物要被報複了吧?
“唉……家事,國事,天下事,蹉跎大半生,老夫竟無一件能辦好,罷咯。”
歎息一聲,他正要讓人去準備戶部的東西好交接。
誰知自己身後忽然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音:
“沈老何必歎息?離了楚京歸隱田園,對沈老來說未嚐不是好事。”
迴首一看,見一身錦衣的侯世貴不知何時已帶著幾名護衛闖入了府中。
沈明也沒急,隻是語氣黯淡地問道:
“怎麽?陛下連讓老夫歸隱田園都是不願了?”
侯世貴渾然沒將自己當外人,讓鮑濟拉來一張椅子就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
“非也,我此來非陛下之意,而是為老先生送人來了。”
說罷,項旭就帶著三個少年郎走了過來。
這三個少年郎,年歲最大的有二十多,年歲最小的,不過才十歲左右。
見得三人,沈明大有深意地看了侯世貴一眼:
“我那妻弟全府上下都被你抓了,這三個小子,你會放心交給我?
莫非不怕他們日後尋你報仇雪恨?”
侯世貴點頭道:
“當然怕呀,怕到我恨不得立時將這三人腦袋砍下裝酒喝以絕後患,可侯某終究答應了沈毅。
承諾便是承諾,這三人,便拜托老先生了。”
說罷,又轉頭朝那三個少年郎說道:
“你三人日後若實在氣不過想來找本官尋仇,記得給你父留個後,日後也好有人為你們燒香祭奠。”
三個少年郎看著侯世貴不言不語,隻是臉上的恨意及殺意,卻是沒有分毫遮掩地展露無遺。
債多不壓身,反正想殺自己的人多了去了,葉冷,那個山匪少年,以及李嫣,憐晴的大師兄等等等。
而且自己以後要做的事,隻會為自己招惹更多仇家,殺,是殺不光的。
隻能讓自己越來越強大,強大到他們隻能仰視自己的地步才行。
而他此刻也無心與眾人多說什麽,甚至就連陛下在龍椅上說了些什麽他也沒聽清。
這兩袖清風的老者再不複往日的滿麵榮光,他神情黯淡,好似丟了魂魄般像具木偶人般站在大殿中。
代朝政議論得差不多了,注意到許多若有若無的視線投在自己身上,這才出列道:
“陛下,老臣身邁體衰,已不能理事,特向陛下請辭告老。”
按慣例,楊河該像其他皇帝那樣拒絕三次,沈明則要連請三次,這才能準批。
可楊河是個急性子,現下急著為戶部洗牌,是一分鍾都不想耽擱,便點頭道:
“愛卿迴去後,且保重身子,莫要……”
沒等他說完,沈明竟然直接打斷了皇帝的聲音。
隻見沈明一拱手,麵露決絕:
“老臣告老之前,還有最後一折奏章呈給陛下。”
這還是楊河登基以來,首次說話被人打斷。
不過他也沒動怒,隻點頭道:
“愛卿請說就是。”
楊河與殿內臣工本以為這沈明要為昨日被抓的那些沈家族人求情,誰知沈明一開口,卻是大大出乎了諸人意料:
“請陛下,暫緩南征事!
至少待運河修好後,休養生息十年後,再提南征也不遲!”
他竟是想讓陛下停下南征事!不是為家族子弟求情!
殿內臣工,無不大驚失色。
就連楊河,臉上神色也是一緩,沈家族人雖不成器,可這沈明到底還是一心為公啊。
不過,這天下,終究是朕的。
沈老,你可別怪朕,要怪,就怪你們這些世家將朕逼迫太甚:
“此事朕自有決斷,沈老且先迴去休息吧。”
楊河一擺手,正要將沈明趕出朝堂。
誰想那沈明倔脾氣也是上來了:
“陛下!南征慘敗,損失的不止是我大楚十萬兒郎啊!
南征一載,國朝為之付出的財力,物力,人力不計其數。
四野百姓早已被各種稅賦壓迫得苦不堪言,就連京畿附近,也是出現了不少成群結隊的盜匪。
若短時間內再提南征事,百姓民不聊生之下,恐有禍事呐!!”
這老貨是破罐破摔了是吧?
楊河被沈明一翻話氣得麵色鐵青,可還是語氣緩和地道:
“愛卿多慮了,仙人賜朕仙種,畝產四百斤,隻要這仙種遍及天下,百姓有吃有穿,何來的民不聊生之說?”
聽得此言,沈明臉上更是一片悲戚,正要張口再說,不想那右丞相蘇安已轉頭看向自己,麵色陰沉:
“沈尚書,你已年邁,這些事還是留給我們年輕人操心得好。”
不止蘇安,滿殿的文武達成,皆麵色不善地迴頭看向沈明,雖然沒說話,可他們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沈明今日明顯是要破罐破摔將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抖出來。
雖是上不得台麵,可卻涉及到了各大世家的根本。
諸臣工自不可能眼睜睜瞅著沈明在大殿之內將這些話說出。
見得諸人一個個麵色不善地看著自己,眼中飽含殺意。
沈明頓時清醒了,雖然大多族人被捕,可自己的家人尚在,家族也還存在。
若是自己將此話說出,怕是天下便再無沈家了。
今日說這些話,也不是他突發奇想。
而是昨夜聽得錦衣衛四處抓捕沈家族人,他就知道自己該將戶部交還陛下了。
一夜未眠,沈明整夜都在想自己兒時立誌讀書報國,可做了戶部尚書後,又為國朝做過些什麽事?
於是乎才有了今日的發言。
可現在,他卻怕了。
世家的力量,足以讓天下最勇敢的人望而生畏。
也罷也罷,陛下,老臣再幫不了你了。
沈明神情更顯落寞,隻抬手地衝殿上楊河拱了拱手:
“老臣告退。”
便戰戰巍巍地離開了這大殿。
沈明既去,眾臣工雖有些兔死狐悲的意思外,更多的還是想要爭搶沈家留下來的蛋糕。
“陛下,戶部事關國朝財政用度,牽扯甚大,不可一日無主,臣……”
沈明自然不知道自己剛走,那些財狼便將眼睛瞄向了自己留下的戶部。
他來到宮外,坐著馬車迴到家中,才發現自家的仆役也跑得差不多了。
畢竟一夜之間,自家族人突然被抓了那麽多,這些仆役沒什麽見識,可能以為自己觸怒了什麽大人物要被報複了吧?
“唉……家事,國事,天下事,蹉跎大半生,老夫竟無一件能辦好,罷咯。”
歎息一聲,他正要讓人去準備戶部的東西好交接。
誰知自己身後忽然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音:
“沈老何必歎息?離了楚京歸隱田園,對沈老來說未嚐不是好事。”
迴首一看,見一身錦衣的侯世貴不知何時已帶著幾名護衛闖入了府中。
沈明也沒急,隻是語氣黯淡地問道:
“怎麽?陛下連讓老夫歸隱田園都是不願了?”
侯世貴渾然沒將自己當外人,讓鮑濟拉來一張椅子就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
“非也,我此來非陛下之意,而是為老先生送人來了。”
說罷,項旭就帶著三個少年郎走了過來。
這三個少年郎,年歲最大的有二十多,年歲最小的,不過才十歲左右。
見得三人,沈明大有深意地看了侯世貴一眼:
“我那妻弟全府上下都被你抓了,這三個小子,你會放心交給我?
莫非不怕他們日後尋你報仇雪恨?”
侯世貴點頭道:
“當然怕呀,怕到我恨不得立時將這三人腦袋砍下裝酒喝以絕後患,可侯某終究答應了沈毅。
承諾便是承諾,這三人,便拜托老先生了。”
說罷,又轉頭朝那三個少年郎說道:
“你三人日後若實在氣不過想來找本官尋仇,記得給你父留個後,日後也好有人為你們燒香祭奠。”
三個少年郎看著侯世貴不言不語,隻是臉上的恨意及殺意,卻是沒有分毫遮掩地展露無遺。
債多不壓身,反正想殺自己的人多了去了,葉冷,那個山匪少年,以及李嫣,憐晴的大師兄等等等。
而且自己以後要做的事,隻會為自己招惹更多仇家,殺,是殺不光的。
隻能讓自己越來越強大,強大到他們隻能仰視自己的地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