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項旭本想衝至侯世貴身前提侯世貴擋下鮑濟那刀。
誰知侯世貴卻突然扭頭看向他:
“老項,莫來!”
什麽?
項旭一個愣神,鮑濟的刀芒就已落下。
而後,一汪鮮血便從侯世貴肩頭湧出將衣裳染紅了大片。
見得此幕,項旭已不及去想其他,策馬衝至侯世貴麵前橫刀立馬:
“公子且逃,某來擋住這些畜生!”
不料侯世貴突然伸出一隻手按住他的肩頭,道:
“莫慌,是我吩咐鮑濟做的。”
“...”
“陛下,南征軍主帥宇文浩無罪啊!若不是宇文浩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也不至於還能逃出萬餘士兵。”
“南征之敗,乃天時地利人和所至,若真論起來,宇文浩將南蠻殺得片甲不留……”
寬闊的大殿內,楊河看著堂下老臣一個接著一個力保那個累死大軍的南征主帥,心中就是一陣憤怒。
心想若不是那宇文浩好大喜功,自大無比,自以為還剩幾千蠻兵不足為慮。
便敢不顧軍略,圖方便將營地紮根在低窪之地,朕的十萬大軍何會一敗塗地?
朕的老師又怎麽會客死異鄉?!!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時候,這些老臣還力保宇文浩,肯定又是各家諸族與宇文家達成了什麽不可告人的交易權衡利弊所至。
朕的十萬大軍,祖宗傳下來的社稷,竟成了這些世家大族交易的籌碼。
可自己又能如何?所有的消息都是通過臣工傳來,監軍死了,自己更是沒有分毫對於南征軍的情報。
派人去查?這些世家大族同氣連枝,朝堂主公,哪個不是出生世家?
至於寒門?想都別想,被這些世家排擠之下,寒門有哪有機會能到朕的身邊做官?
所以對於南征軍的消息,還不是這些臣工說什麽就是什麽?
想到此處,楊河不由想起昨日侯世貴通過內監傳來的那本建立錦衣親軍的章程。
掃了一眼堂下老臣,楊河心中一陣心煩意亂。
本想慢慢準備,尋個合適的時機再將此事公布。
可現下,是你們逼朕的!
於是乎,楊河大手一揮,王臻便衝堂下喊道:
“肅靜!!”
所有臣工都一同安靜了下來,靜待楊河發言。
楊河卻不說話,而是對王臻一點頭,王臻心領神會,轉身便走出了大殿。
沒過多久,楊河準備了幾個月的事情終於開場了。
隻見殿外急急忙忙跑進一滿臉喜色的傳令兵:
“祥瑞!!祥瑞!!西陵臨本有仙人感召陛下恩德,賜下仙種,可……”
這傳令兵說完,又有傳令兵跑入:
“祥瑞!有仙人感召……”
眾臣工對這接二連三的祥瑞也是清楚。
畢竟這些祥瑞,最早都是一年多快兩年前發生的事了,而今陛下將此事捅出,功勞都歸功於自己身上,想必是為了抹平南征慘敗吧。
於此,眾臣工也沒人提出異議,隻是在每一個傳令兵報完祥瑞後,就齊聲恭賀陛下一聲。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陛下原是準備用這些祥瑞在合適的時機來豐富自己的豐功偉績。
現在卻成了遮掩南征慘敗的遮羞布。
所以楊河心中對他們的憤怒已是到了極致,在祥瑞報完之後,楊河這才開口道:
“戶部度支司主事侯世貴乃仙人選中,為朕送來祥瑞,實乃大功一件。”
說罷,堂下眾臣工除了侯浦儒將腦袋壓得更低了外,餘下諸臣也沒說什麽。
不過就是陛下扶持親信的那套,陛下登基以來,不知做過多少次了。
可那些親信的結果如何?不是死便是抄家流放。
而且這侯世貴惡名滿世,更是好對付。
日後若踩了自己的底線,隨便尋個由頭就能讓他身首異處。
可讓諸臣工沒想到的是,楊河接下來對侯世貴的賞賜,卻是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錦衣親衛指揮使?
禁軍有十二衛諸臣工是記得清清楚楚,這錦衣衛是個什麽衛?怎麽從未聽說過?
而且指揮使又是什麽官職?
楊河說完後,當即便有老臣出列道:
“陛下,禁軍十二衛與東宮六率乃祖製所定,豈可輕易更改?”
他話音方落,便有不少臣工齊聲說道:
“望陛下三思呐!”
三思?你們也好意思叫朕三思?
朕若是再三思,怕是到了朕的兒子那一輩,整個大楚都會被你們這些世家架空了吧!
朕若不趁著現在還有些權力做些事情,豈不如了你們的意?
“諸卿誤躁,錦衣親軍,並非禁軍體係,隻是朕用來收集情報,斷些懸案之用罷了。”
他現在可不敢光明正大地說出錦衣衛是他用來當監察百官的耳目所用。
不然這些老臣,估計得有幾人能立馬罵著昏君撞死在大殿內的柱子上。
隻是個情報機構?
聽說不是禁軍體係,眾臣工便放下了心來。
他們對於情報機構沒那麽敏感,畢竟在楚京內,能入得這大殿的臣工,哪個還沒自己的一些情報人員?
對於陛下的意思,他們認為最多不過是陛下不想再用內監充當耳目,想要換一批人手罷了。
這也未嚐不是一個將自己家族的人手塞入陛下身邊的好機會!
但還是有人出言反對:
“依陛下所言,錦衣衛指揮使官階正三品,侯世貴不過一小小度支司主事,從九品的官階。
這一下就越級至正三品,此舉實在太過駭人聽聞,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出言之人,自然是那戶部尚書沈明。
一下從從九品越級至正三品,這跨度,堪比登天!
在他想來,大家夥也會絕對支持自己的發言。
而他話音方落,除了自己家族的幾人外,響應者卻是寥寥。
怎麽迴事?
就在沈明疑惑不解時,禮部尚書唐亦師突然出列:
“沈尚書此言不妥,臣以為,高位者,有才者居之,君不見韓信為漢高祖力挽狂瀾之前,不過是個……”
見禮部尚書出列,楊河的神色這才稍稍緩和了下來。
這也是他早就與禮部達成的交易。
他們支持侯世貴做錦衣衛指揮使,自己便不再過問他們之前的賬目。
就在眾臣工為了侯世貴是否能一步登天爭論不休時。
楊河知道此刻該自己發言了。
從九品一下跳到正三品,縱是有潑天的功勞,自己也不能這麽幹。
這是規矩,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規矩。
誰知侯世貴卻突然扭頭看向他:
“老項,莫來!”
什麽?
項旭一個愣神,鮑濟的刀芒就已落下。
而後,一汪鮮血便從侯世貴肩頭湧出將衣裳染紅了大片。
見得此幕,項旭已不及去想其他,策馬衝至侯世貴麵前橫刀立馬:
“公子且逃,某來擋住這些畜生!”
不料侯世貴突然伸出一隻手按住他的肩頭,道:
“莫慌,是我吩咐鮑濟做的。”
“...”
“陛下,南征軍主帥宇文浩無罪啊!若不是宇文浩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也不至於還能逃出萬餘士兵。”
“南征之敗,乃天時地利人和所至,若真論起來,宇文浩將南蠻殺得片甲不留……”
寬闊的大殿內,楊河看著堂下老臣一個接著一個力保那個累死大軍的南征主帥,心中就是一陣憤怒。
心想若不是那宇文浩好大喜功,自大無比,自以為還剩幾千蠻兵不足為慮。
便敢不顧軍略,圖方便將營地紮根在低窪之地,朕的十萬大軍何會一敗塗地?
朕的老師又怎麽會客死異鄉?!!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時候,這些老臣還力保宇文浩,肯定又是各家諸族與宇文家達成了什麽不可告人的交易權衡利弊所至。
朕的十萬大軍,祖宗傳下來的社稷,竟成了這些世家大族交易的籌碼。
可自己又能如何?所有的消息都是通過臣工傳來,監軍死了,自己更是沒有分毫對於南征軍的情報。
派人去查?這些世家大族同氣連枝,朝堂主公,哪個不是出生世家?
至於寒門?想都別想,被這些世家排擠之下,寒門有哪有機會能到朕的身邊做官?
所以對於南征軍的消息,還不是這些臣工說什麽就是什麽?
想到此處,楊河不由想起昨日侯世貴通過內監傳來的那本建立錦衣親軍的章程。
掃了一眼堂下老臣,楊河心中一陣心煩意亂。
本想慢慢準備,尋個合適的時機再將此事公布。
可現下,是你們逼朕的!
於是乎,楊河大手一揮,王臻便衝堂下喊道:
“肅靜!!”
所有臣工都一同安靜了下來,靜待楊河發言。
楊河卻不說話,而是對王臻一點頭,王臻心領神會,轉身便走出了大殿。
沒過多久,楊河準備了幾個月的事情終於開場了。
隻見殿外急急忙忙跑進一滿臉喜色的傳令兵:
“祥瑞!!祥瑞!!西陵臨本有仙人感召陛下恩德,賜下仙種,可……”
這傳令兵說完,又有傳令兵跑入:
“祥瑞!有仙人感召……”
眾臣工對這接二連三的祥瑞也是清楚。
畢竟這些祥瑞,最早都是一年多快兩年前發生的事了,而今陛下將此事捅出,功勞都歸功於自己身上,想必是為了抹平南征慘敗吧。
於此,眾臣工也沒人提出異議,隻是在每一個傳令兵報完祥瑞後,就齊聲恭賀陛下一聲。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陛下原是準備用這些祥瑞在合適的時機來豐富自己的豐功偉績。
現在卻成了遮掩南征慘敗的遮羞布。
所以楊河心中對他們的憤怒已是到了極致,在祥瑞報完之後,楊河這才開口道:
“戶部度支司主事侯世貴乃仙人選中,為朕送來祥瑞,實乃大功一件。”
說罷,堂下眾臣工除了侯浦儒將腦袋壓得更低了外,餘下諸臣也沒說什麽。
不過就是陛下扶持親信的那套,陛下登基以來,不知做過多少次了。
可那些親信的結果如何?不是死便是抄家流放。
而且這侯世貴惡名滿世,更是好對付。
日後若踩了自己的底線,隨便尋個由頭就能讓他身首異處。
可讓諸臣工沒想到的是,楊河接下來對侯世貴的賞賜,卻是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錦衣親衛指揮使?
禁軍有十二衛諸臣工是記得清清楚楚,這錦衣衛是個什麽衛?怎麽從未聽說過?
而且指揮使又是什麽官職?
楊河說完後,當即便有老臣出列道:
“陛下,禁軍十二衛與東宮六率乃祖製所定,豈可輕易更改?”
他話音方落,便有不少臣工齊聲說道:
“望陛下三思呐!”
三思?你們也好意思叫朕三思?
朕若是再三思,怕是到了朕的兒子那一輩,整個大楚都會被你們這些世家架空了吧!
朕若不趁著現在還有些權力做些事情,豈不如了你們的意?
“諸卿誤躁,錦衣親軍,並非禁軍體係,隻是朕用來收集情報,斷些懸案之用罷了。”
他現在可不敢光明正大地說出錦衣衛是他用來當監察百官的耳目所用。
不然這些老臣,估計得有幾人能立馬罵著昏君撞死在大殿內的柱子上。
隻是個情報機構?
聽說不是禁軍體係,眾臣工便放下了心來。
他們對於情報機構沒那麽敏感,畢竟在楚京內,能入得這大殿的臣工,哪個還沒自己的一些情報人員?
對於陛下的意思,他們認為最多不過是陛下不想再用內監充當耳目,想要換一批人手罷了。
這也未嚐不是一個將自己家族的人手塞入陛下身邊的好機會!
但還是有人出言反對:
“依陛下所言,錦衣衛指揮使官階正三品,侯世貴不過一小小度支司主事,從九品的官階。
這一下就越級至正三品,此舉實在太過駭人聽聞,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出言之人,自然是那戶部尚書沈明。
一下從從九品越級至正三品,這跨度,堪比登天!
在他想來,大家夥也會絕對支持自己的發言。
而他話音方落,除了自己家族的幾人外,響應者卻是寥寥。
怎麽迴事?
就在沈明疑惑不解時,禮部尚書唐亦師突然出列:
“沈尚書此言不妥,臣以為,高位者,有才者居之,君不見韓信為漢高祖力挽狂瀾之前,不過是個……”
見禮部尚書出列,楊河的神色這才稍稍緩和了下來。
這也是他早就與禮部達成的交易。
他們支持侯世貴做錦衣衛指揮使,自己便不再過問他們之前的賬目。
就在眾臣工為了侯世貴是否能一步登天爭論不休時。
楊河知道此刻該自己發言了。
從九品一下跳到正三品,縱是有潑天的功勞,自己也不能這麽幹。
這是規矩,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