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六天時間,東京內城的舊城牆被十多萬挖寶人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給扒平了。


    盡管如此,還有許多人不甘心,還在廢墟上扒著。


    因為據“獨自家消息報”考證,李勉當初應該是埋下了36尊瑞獸鎮城的,但這幾天前前後後不過挖出了八尊,還有大半沒找著呢。


    心情大好的楊大學士,每天偷著樂兒,同時他下令買來了上千頭肥豬,給六萬勞力大吃一頓。


    一千頭豬也就萬來貫,這次他可是節省了十多萬貫開支呢。


    而且讓工期至少縮短了半個月,拿萬把貫慶祝一下這是應該的。


    城牆扒下來了,但那邢磚土還得運出城去,這迴沒什麽高招了,幾萬人吃過大餐之後,用工備好的車馬,一車車地往城外拉。


    好在也不用拉太遠,按司天監的意思,直接拉到城外東北角堆放,將這個方位堆高起來,這樣對帝劇水更好。


    楊逸起初對這個說法頗為忌憚,因為這讓他想起了青雲老道當初給他的那首謁語詩,其中第一句就是:艮作清鳴七月舞。


    因為這句詩,讓楊逸明白了“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


    同時艮也是一個方位名詞,指東北方。


    司天監說把外城東北角堆高對帝劇水有利,讓楊逸想起了這個艮字,也想起了原來的曆史上,趙佶篤信道教。被道士蠱惑,把皇宮的東山角堆出一座矮山來,稱之為艮嶽。


    楊逸的第一反應是,趙佶堆出艮嶽不久就成了亡國之君,那麽這艮嶽絕對不如道士說的那樣,對帝劇水有利,可能恰恰相反。


    他已經出門了,準備去駁斥這種做法。


    到了禮部大門卻又停住了腳步,因為他想通了,把東北角堆高。就算對帝劇水無益,但應該也無害,天下會卦象的並非隻有司天監的人,他們絕不敢拿這事來開玩笑。


    原來的北宋亡國不能說與艮嶽毫無關係。


    但即便真有些關係,也不是把東北角堆高造成的,而趙佶隨後的舉動導致的;


    他讓蔡京和童貫等人大肆搞什麽花石綱,廣集天下奇花異石、珍禽怪獸、佳果文竹於此處,把天下百姓折騰得民不聊生。


    現在隻是將扒下的磚土堆到東北角,與趙佶的性質完全是兩迴事。對天下百姓並無害處。


    相反這個決定對施工提供了便利,因為這樣舊城廢墟就不用運多遠了。隻要運到城北東京角堆起,距離很近,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時間。


    既然如此,自己為什麽還要去反對呢?


    東北角那裏自己本來也要留一片空地做公園,供東京百姓休閑之用,正好,把那裏堆出些隨意的山水來也好。


    想通了一點,楊逸不禁灑然一笑。看來自己這陣子也有些神神叨叨的了,為這種沒影子的事去擔心。


    工部這次籌備了近兩萬輛大車,三萬多頭驢馬,從各段內城牆到新宋門、新曹門、陳橋門、新封丘門的街道上,全是連成了長龍的運泥車。


    有沈清直在主持,實際上楊逸並沒有太多瑣務,通常而言。隻有需要和朝廷申請什麽東西時,才用得著楊逸,由他出麵的話,需要什麽朝廷批下來特快。


    至於如何去施工。要準備什麽建築物資這些事情,楊逸實在不如沈清直和馬伯方這些人內行;


    他為免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發生,幹脆將這些事都交給了沈清直和司馬伯方來做主,任由他們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左右無事,楊逸帶著幾個護衛,便打馬從禦街出發,經東角樓、沿高頭街向北,經馬行街,準備出城外看看。


    經過內城東北角的開寶寺時,突然看到一個娉娉婷婷的身影,梳著一髻兩結的同心髻,一襲貂裘小襖,米黃撒花披肩、蓮青色萬字曲水織金連煙錦裙,卓絕多姿,麗色天成,不是清娘是誰?


    她身後跟著丫環小艾,還有家中兩個小廝。


    清娘正要登車,突然朝見楊逸,不禁欣然向他迎來,俏然笑道:“楊大哥,你這是要往何處去?”


    楊逸見她臉上紅撲撲的,煞是嬌美,唿吸也有些急促,不由得好奇地問道:“清娘,瞧你氣喘籲籲的,你這是幹嘛去了?”


    “楊大哥你猜。”清娘甜甜一笑。


    “我才懶得猜呢,你若不說,我就直接認為你幹壞事去了。”楊逸笑吟吟地答她一句。


    盡管這是在大街上,清娘還是忍不住輕頓了一下蓮足嗔道:“楊大哥淨胡說,哼,不理你了。”


    小艾捂著嘴笑了一下,然後幫清娘解釋道:“國公爺,娘子她是登鐵塔去了。”


    楊逸抬頭望望開寶寺裏那座高聳入雲的高塔,難怪清娘氣息未定,原來是登塔尋詩去了。


    這座鐵塔並非真是鐵塔,隻不過它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麵磚,看上去象鐵鑄的一樣。


    它是開寶寺存放佛舍利子的寶塔,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將近六十米磚麵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鍾。


    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白雲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當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雲,景致壯觀。


    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


    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撲麵,猶若步入太空幻境。


    “鐵塔行雲”與“汴水秋風”、“金池過雨”、“隋堤煙柳”等景致被喻為東京八景。


    清娘常會帶著小艾到這些地方來賞景尋詩,詩詞和收藏是她生活的主要內容,這份情趣本身就帶著如詩如畫的意境,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從清娘臉上燦爛的笑容可以看出,她有種發自內心的幸福盈滿眉梢。


    “清娘,今天登塔可有佳作問世?”楊逸笑著問道。


    一提起這事,清娘不由得有泄氣地搖了搖頭。


    “清娘別泄氣,華章佳句豈是隨處可得,得閑人等窮極一生,能得一兩首佳作,已足夠留名青史的了,可見這佳作實在難得。”


    “可是楊大哥你信手拈來,就是佳作,人家,唉”


    楊逸忍不住笑了,他其實有什麽佳作,不過一竊賊耳,沒想到這倒給清娘這天下第一才女造成了壓力。


    “清娘上車,鐵塔行雲不行,我帶你去看看隋堤煙柳,隻怕會有意外收獲呢。”


    “楊大哥忘了現在是寒冬了嗎?這個時候哪來什麽煙柳?”


    “清娘,有楊大哥的地方,就有最美的景致,不是嗎?反正我是這麽覺得的,有清娘的地方,就是世上最美的風景。”


    清娘雙眸不由得一陣迷離,連點螓首,欣然提著裙裾上車去了。


    楊逸護在他的車邊,蹄聲輕快,一同向城外馳去,這讓楊逸恍然間想起一首詩來:


    妾乘油碧車,


    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


    西陵鬆柏下。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大宋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