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號,高一年級正式上課。


    在繁忙的校園生活中,每一個班級都像是一個微縮的社會,而座位安排則是這個小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班級裏,座位的布局顯得尤為緊湊而有序,而學生們差不多就是那晚自習領書後的站位。


    這一排座位,位於教室的第三組,是四人一排的典型代表。


    陳奕辰的左邊是趙愷,一個活潑開朗、善於交際的家夥,兩人的友誼深厚,。


    而陳奕辰的右邊,則是成績優秀、思維縝密的徐胡剛。他雖不善言辭,但每當遇到難題時,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讓人刮目相看。徐胡剛的存在,為這一排增添了幾分沉穩與智慧的氣息。再向右看去,便是教室的走廊。


    至於最左邊的王鵬飛,他靠著牆坐,與趙愷不僅是同桌,更是無話不談的鐵哥們。他們的友情,建立在初中。甚至他們小學就認識,是一個村子裏的夥伴。


    除了這一排四人之外,教室裏還有其他的座位布局。一組是兩人一排的,顯得更為私密與親近;二組則是四人一排的,與陳奕辰他們這一排相似,但也有著各自獨特的風貌與氛圍。這樣的座位安排,既考慮到了空間的最大化利用,又兼顧了學生們的學習與交往需求。


    在這個擁擠而溫馨的教室裏,每一個座位都承載著學生們的夢想與希望。他們在這裏學習、成長、交流、合作,共同編織著屬於他們的青春記憶。


    而座位布局的變化與調整,陳奕辰記得差不多每一個月進行一次。


    魏老師說十一前會進行一次摸底考試,再看看班級目前的排名情況,文理科都會考試。


    所謂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隻要是有考試,大家不得不把心態沉下來認真學習了,一些生性跳脫的學生暫時還發揮不出自己的本性出來。


    今天課程安排有語文2節、數學2節、英語2節、物理1節、體育1節。


    如今,一中為了響應教育局提出的素質教育,每周都會安排兩節體育課、一節美術課、一節音樂課、一節微機課,這當然是高一年級的特殊照顧。


    到了高二分班就隻有體育課了,而且還會被主科老師占用,到了高三基本上體育課是擺設,幾個主科老師輪番占用。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這些操作也就見仁見智了。


    在那悠長而充滿青春氣息的校園裏,語文老師,一位年僅29歲的風華絕代的女子,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無數學生心中的一抹亮色。


    她,不僅擁有著高挑修長的身姿,仿佛春風中搖曳的柳枝,更以一副精致的紅色眼鏡框點綴其間,為她平添了幾分知性與溫婉。


    每當她笑靨如花,那份感染力便如同春日暖陽,瞬間融化了周遭的寒意,讓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


    在同學們的心目中,這位美女老師早已超越了傳統師長的形象,她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一位引領我們探索知識海洋的燈塔。


    因此,大家親切地稱唿她為“華姐”,這個稱唿裏蘊含了無盡的尊敬與愛戴。每當華姐走進教室,那份獨特的魅力便讓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每一個眼神交流,每一次微笑鼓勵,都如同春雨般滋潤著學生們的心田。


    陳奕辰記得,在華姐步入婚姻殿堂的那個春天,是他高三下學期。


    當華姐手捧著精心準備的喜糖,逐一分發到每位同學手中時,那些平日裏看似大大咧咧的男同學們,眼中卻不禁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失落與不舍。


    他們深知,從此以後,華姐將不再是他們獨享的寶藏,而是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港灣。然而,這份失落並未持續太久,因為更多的,是他們對華姐深深的祝福與期盼。


    英語老師是一名25歲,剛從一所知名的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的男孩,帶著滿腔的熱情與夢想踏入了教育這片沃土。


    之所以稱他為“男孩”,不僅因為他正值青春年華,那份青澀與純真仍掛在他的嘴角眉梢,更因為他那略顯嬌小的身材,身高尚未觸及一米七的門檻,卻絲毫不減他內心的強大與堅韌。


    這位年輕的老師,我們喜歡喊他“小朱”。


    小朱老師以他獨有的方式,迅速成為了學生們心中的良師益友。他總能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自嘲,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態度化解緊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歡笑中掌握知識,也讓彼此間的距離悄然拉近。


    學生們喜歡這樣的他,沒有老師的架子,更像是身邊的一位朋友,大家自然而然地就喊起了“小朱”這個充滿親切感的昵稱。


    曾經,陳奕辰英語成績不太理想,總是徘徊在及格線的邊緣。然而,小朱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反而用他那雙充滿鼓勵的眼睛和不懈的努力,為陳奕辰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


    每當課後,小朱老師都會特意為陳奕辰挑選適合他的英語練習資料,從基礎的單詞記憶到複雜的語法解析,每一份資料都凝聚著小朱老師的心血與期望。


    不僅如此,他還鼓勵陳奕辰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即使迴答得不夠完美,小朱老師也會給予最真誠的肯定與指導,幫助陳奕辰一步步克服心理障礙,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奕辰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小朱老師的悉心教導與無私付出。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深刻內涵。可惜的是高二分文理班後,朱老師不再繼續教導18班了。


    陳奕辰高一的物理老師姓馬,一位年約四旬、說話鏗鏘有力、風采依舊的女教師,猶如物理學界的一股清風,以她獨有的魅力,引領著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馬老師身形幹練,仿佛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她對物理學的深刻理解與不懈追求。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每當講到關鍵知識點時,那雙眼睛便仿佛能洞察學生的每一個疑惑,給予最及時的解答。


    她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如同精準的粒子,準確無誤地擊中學生的心田,激發起他們對物理的濃厚興趣。


    可惜馬老師也同英語朱老師一樣,高二也沒能執教陳奕辰他們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小目標把我爸培養成王健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影錦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影錦繡並收藏重生:小目標把我爸培養成王健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