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份的結束,陳奕辰和他的同學們迎來了中考成績的公布時刻。


    陳奕辰的中考成績為565分。


    在這所擁有近1000名學生的初中裏,他的成績排進了前50名,但是他的成績距離一中的錄取分數線還有一段距離。


    在他們初中考取一中的人數應該是15人左右。一中的錄取分數線高達600分,這意味著陳奕辰的成績雖然足以讓他順利進入二中,但還未能達到一中的要求。


    陳奕辰後來才意識到,一中之所以設定如此高的分數線,是為了吸引那些有條件的家庭將孩子送到這裏讀書。


    這樣一來,學校便可以收取大量的擇校費,從而緩解財政上的壓力。


    然而,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能夠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導致學校的升學率和口碑逐漸下降。


    果不其然,在陳奕辰那一屆學生中,除了有一名學生通過清華的國防生計劃和另一名學生通過北大的自主招生計劃進入名校之外,學校再也沒有培養出能夠進入清華或北大的優秀學生。


    這種情況逐漸暴露出學校在教育質量上存在的問題,也反映出了一中高分數線政策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事情的發展軌跡與前世如出一轍。


    盡管如今陳建林需要用錢去辦理網吧證,但他仍然毫不猶豫地花費了3萬塊錢,讓陳奕辰進入了一中就讀。


    這差不多是可以辦理2張網吧證的費用,如果讓張想容知道這將來是可以換取近100萬時,不知道會不會猶豫讓陳奕辰去讀二中。


    上一世,陳建林將擇校生的事情告訴陳奕辰後,並沒有讓陳奕辰理解。


    叛逆的陳奕辰認為父母是為了麵子,不能接受他的成績,高要求下的高壓力,在高中緊張的學習氛圍下一度令他感到自卑。


    在前世的陳奕辰心中,麵對父母對他未來的殷切期望,他感到無比困惑和無助。


    他不知道如何應對這種壓力,也不懂得如何妥善處理這種複雜的情況。


    為了逃避這種讓他感到窒息的期待,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選擇住校。


    陳奕辰原本的計劃是,通過住校來節省往返家校之間的時間,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不浪費寶貴的時間。


    他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專注於學業。然而,現實往往比理想複雜得多。住校生活意味著需要極高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陳奕辰在這方麵顯然做得不夠。


    在住校的日子裏,陳奕辰並沒有如他所願地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學習中。


    相反,他開始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與學業無關的事情上。


    他在這段時間裏,常常在自責和放縱之間搖擺不定,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紮。


    這種狀態導致了他在高二那年的學習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從原本的中遊水平跌落到了下遊。


    他的成績下滑引起了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他們開始擔心他的未來。


    到了高三那年,父母決定不再讓他住校,而是將他接迴家中。


    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監督和指導他的學習,幫助他重新找迴學習的狀態,迎接高考的挑戰。


    父母的決定也意味著陳奕辰將麵臨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他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


    高強度的學習壓力讓陳奕辰感到疲憊。每個小鎮做題家如萬人擠過獨木橋,他們懷揣著夢想,渴望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小鎮做題家們日複一日地埋頭苦讀,書桌上堆滿了各種教科書和習題集。每當夜幕降臨,他們依舊挑燈夜戰,筆尖在紙上飛舞,仿佛在與時間賽跑。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每一個小鎮做題家都深知,隻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高考的戰場上脫穎而出。他們常常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醒來,迎著晨曦開始一天的學習。課間休息時,同學們互相討論著難題,仿佛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步。


    周末和假期對於小鎮作題家來說,並不意味著放鬆和娛樂。


    相反,這些寶貴的時間被他們用來鞏固知識,彌補短板。圖書館成了他們最常去的地方,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參考書和模擬試卷。在這裏,他們可以暫時忘卻外界的喧囂,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最終,在經過一年的辛勤努力和拚搏之後,陳奕辰在高考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他隻考了550分,這個分數僅僅讓他進入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麵對未來的選擇,他顯得毫無主見,聽從了父母的建議,選擇了當時熱門的專業——土木工程。


    在大學期間,陳奕辰依舊遵循著傳統的學習模式,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然而,當他步入社會後,卻發現自己仿佛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


    他像許多同齡人一樣,成為了一名蟻族,過著平凡而單調的生活。漸漸陳奕辰也同周圍一張張疲憊而麻木的麵孔一樣,心中隻有焦慮。


    直到那天,陳奕辰重生歸來,帶著全新的視角和經驗,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道路。


    陳奕辰知道,他需要改變今後所發生的一切。


    陳建林和張想容知道了陳奕辰的成績後,沒有了如前世的焦慮。這幾天陳奕辰的表現,確實讓他們更加吃驚。從容的態度,成熟的想法,清晰的思路,都讓父母無法再將他當做一個孩子。


    陳建林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裏,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已經成功地辦理了將近14張網吧經營許可證。


    在他的家鄉小鎮上,他已經順利地辦好了8張,另外還擴展到了周邊兩個城市的範圍內,成功辦理了6張。


    通過這幾天父子倆的交流,陳奕辰了解到目前網吧經營許可證的辦理政策也在發生變化,辦理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甚至會停辦。


    同時,政府對於網吧場所的辦理限額標準也變得更加嚴格,這意味著未來想要獲得新的網吧經營許可證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陳建林也意識到時間緊迫,必須在政策正式實施之前盡可能多地辦理網吧經營許可證。


    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這一任務中,不再有任何猶豫和拖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小目標把我爸培養成王健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影錦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影錦繡並收藏重生:小目標把我爸培養成王健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