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當杜懷仁率孫家軍前軍出現在衢州郊外時,遇到的不是清軍的抵抗,而是衢州三十多名官員士紳的迎接和上千百姓們的夾道歡迎。不僅如此,衢州官府還準備了一百頭肥豬、牛羊,犒勞入浙的明軍將士,氣氛一片熱烈。


    杜懷仁熱情的接待了衢州官員士紳,但卻並未與反正的衢州官員過多交流,而是簡單安排了州中事務後,就匆匆率領前軍,繞過衢州城,直接北上。


    兵貴神速!


    “此等接管城池之事,自有小兒輩來做。”


    杜懷仁撫著美髯,對前軍將官,如是說道,霸氣側漏!


    老杜倒也沒說錯,他走後沒多久,杜仕希就領軍到來接管城池了,果真小兒輩......


    等小杜歡歡喜喜的進城接管時,聽說老爹叫自己“小兒輩”,他臉都黑了。


    老爹在外麵好歹也給自己點麵子啊......


    杜懷仁卻不管這些,他領著前軍兩萬人馬,一路長歌猛進,接連收複湯溪、蘭溪、金華、義烏、浦江等地。


    七月二十八日,明軍兵臨諸暨,在此處與三千漢軍旗清兵首次接戰。


    諸暨作為杭州的南大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其城高牆厚,地勢險要,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駐守在此的是閩浙總督張存仁麾下副將張傑所部,其部雖為漢軍旗兵,但清軍士氣低落,不敵明軍。在丟下了兩百具屍體後,清軍匆匆放棄諸暨,撤往了紹興府。


    杜懷仁所部卻窮追不舍,一路追擊清軍,以致於張傑所部演變為潰敗,官將不能製,紹興府被明軍兵不血刃所得。


    因前軍勢如破竹,其他所部友軍尚未跟上來,戰線拉得過長,杜懷仁這才下令前軍就地駐防,等待友軍。並派出麾下各將,有序收複紹興府周邊城鎮,驅除小股清軍。


    直到此時,楚國公孫稷俠統轄諸軍,才剛剛抵達金華府。


    沒辦法,前軍動作實在太快了,十天時間,就打到了紹興府,簡直可以說是在自己轄區內行軍呀。


    如今浙江境內的清軍兵力極其薄弱,僅有的數千清兵都被張存仁收攏至了杭州,其他州縣隻剩下了一些地方鄉勇和衙役,誰有實力敢同來勢洶洶的明軍對抗?想被夷滅全族嗎?


    浙江境內顯然沒有這樣的頑固分子,相反,各州各府之內,心向大明者,數不勝數;各地百姓更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大明享國兩百多年,其統治到底是深入人心。


    孫稷俠抵達金華府後,一麵派員接收各地州縣民籍銀庫,一麵派出偏師,收取寧波、台州、溫州、處州等東部、南部州府,忙的是不亦樂乎。


    好在他將張若淳拐到自己帳下,臨時充任行軍司馬一職,才有所助力,不然他得多長幾個腦袋才行。


    杭州閩浙總督府內,滿清任命的首任總督張存仁,現在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一個月前,清軍馬踏錢塘江,在紹興府擊敗了魯藩政權,隨後又收取了全浙之地,那是何等榮光啊~


    他這閩浙總督的身份,名頭也終於落實了一半。而為了落實另外一半,他還積極派人前往福建,與鄭芝龍接觸。


    除此之外,東南文風盛行,張存仁為安定浙江,還準備積極落實朝廷的開科取士,收買人心。


    可這才剛過一月,原先一片大好的局勢就崩壞至此,讓他先前那準備大展一番手腳的汲汲進取之心,登時就成了一個笑話。


    還搞個毛,明軍都快打到杭州來了!


    清軍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才馬踏錢塘,拿下浙江,結果明軍僅僅用了十天時間,就又打迴紹興了,張存仁氣得都想吐血。


    千錯萬錯,都隻能怪博洛,誰讓他帶著四萬大軍在江西覆滅呢?


    可局勢至此,再怪誰也沒有用呢。為今之計,是守住杭州才行,隻有守住杭州了,才能靜等朝廷大軍的支援。


    杭州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兵微將寡,要如何守住杭州呢?


    無奈之下,張存仁想起了從江西逃迴來的田雄和巴音納二人。


    按照滿清軍律,失陷主將乃是重罪,依律當斬。而且博洛乃是愛新覺羅氏的第三代子弟,爵至貝勒,妥妥的天潢貴胄。現在博洛死在了江西,而田雄和巴音納卻苟且偷生,逃迴了杭州,豈有不問罪的道理?


    所以當田雄和巴音納二人領著五千多殘兵敗將逃迴杭州的時候,張存仁就將二人全部拘押進了大牢之內,等候朝廷問罪。


    但現在杭州危急,必須得用此二人才行,所以張存仁馬上招二人前來府衙問對。


    從江西兵敗逃迴,後又吃了牢獄之災的田雄和巴音納二人,此時均是頹靡之極,眼窩深陷,頭發上插滿了草根,衣服也破爛不堪,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


    張存仁再了解完戰場上的詳略經過後,心中大致了解了戰敗之緣由。蓋因大將軍博洛輕敵驕狂所致,怪不得田、巴二人。


    眼下又正是用人之際,遂當即以總督之權,令二人戴罪立功。


    田、巴二人這才大喜,紛紛磕頭致謝。


    浙江境內清軍兵力極度空虛,張存仁手裏能調度的兵馬僅副將張傑手裏的五千漢軍旗兵。


    先前為了阻擊入浙明軍,他特調副將張傑領三千漢兵前往杭州的南大門諸暨駐守,但誰曾想這五千兵受南征大軍覆滅影響,士氣低落,被明軍連破兩陣。殘兵一直逃到了蕭山才被副將張傑派親兵用刀逼著,才止住敗退。


    隨後張傑收攏敗兵,強征壯丁,再次得人馬五千,重新進駐蕭山,以為杭州外圍屏障。


    蕭山與杭州一衣帶水,蕭山丟失,明軍馬上就能兵臨杭州,所以守杭州必守蕭山。


    張存仁現在手裏還有兩千漢兵,再加上田雄和巴音納的五千蒙漢殘兵,杭州就還有兵七千。


    他現在也不管手下這些兵馬士氣堪不堪用了,病急亂投醫之下,一股腦的將田巴兩部兵馬,全部派往了蕭山,增強蕭山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