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攻下紹興之後,不到半月時間,就大抵占領了浙江大部分州縣,僅餘靠近江西廣信的衢州、處州,和緊鄰福建的溫州等地尚未進軍。


    全浙之地,就在眼前,但此時博洛卻陷入了抉擇之中。


    按照多爾袞的要求,此時他應該在占據溫州之後,馬上南下福建。偏偏此時,戰局已經發生了變化,清廷在江南連失去數州,特別是寧國府、徽州的失陷,讓博洛擔憂自己的後路,有被明軍包抄的風險。


    博洛乃是努爾哈赤之孫,饒餘郡王阿巴泰第三子,打小就是跟著父輩打江山的猛將,戰陣經驗極其豐富。他深知,此時再南下福建,已經脫離實際情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遂決定改變戰略方向,正麵迎擊明軍主力部隊,給江南清軍分擔部分壓力。


    就目前探知的明軍情報來看,明軍主力大致分成了三路,除了進攻江北的一路明軍外,饒州和廣信還有兩路明軍主力,打哪一路好呢?


    江北的明軍就不用博洛考慮了,因為自有北麵的多鐸大軍和洪承疇收拾,他也犯不著去跟他們搶功勞。


    那麽就隻剩下兩個選擇了,中部的饒州和西南麵的廣信兩地。


    思來想去,博洛還是決定將廣信這一路明軍打掉,為何呢?


    蓋因廣信城乃是目前明軍抵進浙中地區的一把利刃,若是不將廣信占領,屯駐在此的明軍隨時可以沿新安江、富春江東進浙江腹地,攔腰截斷金華府、台州府南北兩地的清軍,那麽整個江浙一帶的五萬南征大軍,都有可能被明軍包了餃子。


    定好方向後,博洛遂收攏全軍兵力,除了各州府必要的留守兵力外,於六月十六日,博洛率清軍四萬五千人西進。


    清軍經嚴州入衢州,衢縣、西安、江山、常山、開化等各城紛紛投降清軍,隨後清軍遣精銳進入廣信府內,急襲玉山。玉山縣官民不甘投降清軍,奮起反抗,但終因寡不敵眾,玉山城破,全城被清軍屠戮一空。


    玉山被清軍攻破後,軍報傳至廣信城,知府張若淳和左軍都使李昭,心中都很清楚,韃子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廣信城。此番來襲的清軍比先前的鳳廬綠營更難纏,根據明軍“夜不收”搜集而來的軍報,這次來犯之敵中,有大量的滿蒙八旗兵,所謂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就是曆年來同清軍作戰的明軍總結下來的經驗,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恐懼。


    但張若淳和李昭這兩人絲毫不畏火,反倒戰意昂揚。要說李昭不怕滿洲韃子,還情有可原,畢竟他是武將,而且又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張若淳一介文官也如此勇猛反倒讓人詫異了。


    廣信府衙之內,李昭望向奮筆疾書的張若淳,打趣的道:“子曰,你說你一個捉筆的書生,怎麽成天跟我們這些拿刀的軍漢們吹牛打屁,我們打滿洲韃子,是要去割下耳朵迴來下酒喝,你又不能飲酒,殺韃子有什麽意思?不如早點迴南昌去侍候黃督師妥帖些,不然戰端一開,我們可沒時間護著你”。


    張若淳聽完後,也不氣惱,隻是反唇相譏道:“望京,前些日子吾在廣信城上可是親手殺敵四十餘人,倒是忘記將這八十餘隻耳,留給望京下酒喝了”。


    張若淳言辭犀利,頓時惹得滿堂哄笑,倒把李昭弄得尷尬不已。


    “虎須子”杜仕希也是混不吝的性格,大大咧咧的笑道:“子曰兄,文官之中,除了你之外,可再也沒有讓我們李都使吃癟的人物了”。


    史介也是在一旁不停附和。


    李昭卻不以為意,他對張若淳也是佩服得緊,一介文弱書生,居然能在敵眾我寡之下,堅守城池近二十天,已勝似長京袞袞諸公的嘴上功夫。


    同樣,李昭對張若淳有救命之恩,二人自廣信城下一戰後,關係已非同尋常,那是經曆過戰火的友情,尋常人無法理解。


    玩笑過後,李昭板正起來,隨即開始進行防務布置。此次清軍來襲,左軍上下雖然不懼滿洲韃子,但畢竟兩軍人數上有倍差,讓他還是感覺很有壓力。


    所以他讓張若淳寫有軍報一份,發於南昌中軍,將此地敵我雙方軍情,報給統帥孫稷俠知曉。


    兩萬餘人的左軍主力要守住廣信,李昭自信還是守得住,但他追隨孫稷俠這麽久,知道其用兵風格,一貫喜好奇兵製勝。李昭等一眾嫡係將領,也繼承了孫稷俠的作戰風格,廣西朱亨嘉、雲南沙定洲、貴州安氏都是大將們出奇製勝打下來的。


    李昭先前在廣信城下,擊敗劉良佐也是用的奇兵突襲,才能攻破大營。現在清軍二攻廣信城,他認為完全可以再用一次奇兵。


    當然了,這都是他個人想法,統帥的想法不是他能左右的,在新的軍令下來之前,李昭的任務就是率本部兵馬,堅守廣信城。


    現在明軍在廣信有兵兩萬三千人,主要是有李昭的左軍兩萬一千人和張若淳手下的贛軍以及部分官差捕快組成,左軍的戰力自然不用說,雖然在先前突襲劉良佐部時,兵力出現了戰損,但後來將俘虜補充進入部隊後,又恢複到了戰前的兵力人數。


    另外,知府大人手下的這兩千人也是從先前戰火中打熬出來的,你讓他們去與清軍野戰,可能還不行,但讓他們繼續守城,那戰力還真是不俗。


    其實明軍在廣信的兵力若是用來守城,已經很是充裕。清軍此時來攻,殊為不智,但是對於滿清的征南大將軍博洛來說,明軍這點兵力,他還真沒放在眼裏,這都是多年實戰打出來的自信。


    清軍氣勢洶洶,李昭也不是吃素的,思索再三後,他決定以靜製動。考慮到廣信周邊地理形勢平坦,適合清軍攻城,為了減少廣信城的攻擊麵,李昭讓張若淳發動廣信壯丁民眾,圍繞廣信城,晝夜趕工,建立了六個大型軍寨,隨後他將明軍分駐各軍寨中。


    他自率飛熊軍一個營和張若淳的贛軍及捕快等共計五千人,坐鎮廣信城,杜仕希則率天狼軍駐守上三軍寨,史介率鬥牛軍駐守下三軍寨。


    這種形似梅花一樣的防守陣型,就是唐代軍神李靖開創的梅花陣中的一種變陣。梅花陣中各軍寨之間,可以相互聯動,一麵遭受攻擊,另外相鄰的兩麵都可以進行支援,形勢危急時,坐鎮陣眼的李昭還能進行援助,環環相扣,不斷消磨敵軍的兵力和士氣。


    六月二十五日,當清軍兵臨廣信城下之時,博洛麵對明軍的這一怪異陣型,頗為感到無從下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