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州城裏這些財寶都是劉良佐在贛北搜刮而來,卻一分沒花出去,全部都進了孫大帥的口袋,劉良佐到死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是給孫大帥打了黑工,而且還大大的坑了新主子清廷一把狠的,拱手相讓江北數州之地。


    前軍接管饒州城後,按照軍中規矩,杜懷仁隨即派人將這批財寶分文未動的全部封存在銀庫之內,然後靜等軍府的處置。


    隨後新進倉曹參軍孫可望,火速前往了饒州進行清點,一共是金三十萬兩,銀六十萬兩,然後還有一大批其他古董文玩無算,這批財寶被孫可望全部就地保管在饒州城內,他也拿不定主意,還是得孫稷俠做主才行。


    孫家軍這一點是這個時代其他軍隊都做不到的,繳獲的物資全部充公,這也是孫稷俠在創建新軍伊始就寫進軍法,並嚴格落實的軍律,自有各部軍紀官嚴格執紀。


    此項軍律讓孫可望耳目一新,他進了孫家軍的隊伍後,才發現還有這樣軍紀嚴明的部隊,連繳獲的財物還能這麽老實的上交中軍,全部由統帥統一分配,他自問若是自己當了大帥,絕無可能實現繳獲公有化。


    孫可望現在也穩定了心態,決定紮紮實實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正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不因為前陣子自己在長京風波裏的出色表現,還順利的被楚國公扶正,讓他也坐上了大都督府一曹長官的位置上,他心中有種強烈預感,楚國公早晚要成就一番開天辟地的大事業。


    但是孫稷俠卻絲毫沒時間去考慮自己也會有“王霸之氣”的一天,他最終還是決定讓孫可望將這批金銀運迴南昌來,因為他發現隨著攤子的鋪大,大都督府的財政開始吃力,他已經打算向朝廷伸手要一批銀子來支援東征了,他知道朝廷也困難,但這不也是沒辦法的事嗎,打仗打得就是糧食金銀啊,而現在到的這批財寶正好可以救急。


    至於自周大彪以下兩千多人的鳳廬綠營俘虜,孫稷俠思慮再三,決定還是將其留下來充作明軍的仆從軍使用。


    雖然鳳廬綠營跟著劉良佐,做了不少的孽,但畢竟劉良佐還是作為首惡,其部眾都是從犯,現在首惡已除,人命非韭菜,不是割完一波就能長出來的,周大彪這些綠營老兵,都是經年老兵,殺了實在可惜,不如讓他們為明軍效力,發揮剩餘價值。


    孫稷俠留著還能將其充當炮灰部隊使用,減少明軍將士性命的損耗,而且周大彪等人是投降孫稷俠的第一批清軍俘虜,若是就此殺掉,以後清軍就沒人投降了,徒增明軍戰事難度,恐於戰局不利。


    綜合考慮之下,孫稷俠遂敕令於前軍之中,新建一營,營號“平虜”,兵員就從投降的這兩千多人中精選,並任原鳳廬降將周大彪為平虜營指揮使,令其部戴罪立功。另外在廣信城下俘獲的那三千餘人,就地補充左軍戰損。


    至此,明軍消滅劉良佐部的戰果,就此消化,而孫家軍東征的第一場大會戰到此也告一段落。


    正當楚國公孫稷俠準備謀劃下一場大會戰時,在錢塘江畔也在發生著一場影響深遠的戰役。


    在長江流域每年都會有梅雨季節,而在下遊江南地區,每年的梅雨都集中在六月初至七月中旬,這段時間是下遊各江河湖泊的豐水季,若是降雨量過大,甚至還極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但唯獨今年天氣格外反常,卻是半點下雨的前兆都無。


    浙江的天空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帷幕遮蔽,遲遲不見雨滴落下。


    早在五月時分,本應是江水豐盈的時候,但此時的錢塘江卻遭遇了罕見的大旱。江麵上的水流變得異常緩慢,水位線也下降的厲害。


    得知此情況之後,滿清征南大將軍博洛欣喜異常,南征清軍被這條大江阻擋的好苦,清軍大多都是北人,你讓他們展示馬上功夫,那都不帶說的,但你要他們遊泳過去,那可是苦了他們了。至於坐船嘛,想都不要想,沿岸船隻都被明軍拖走一空,怎麽會給清軍留下資敵。


    這才導致了清軍與魯藩明軍在錢塘江整整對峙了半年之久,要換在其他地方,早就被博洛滅了幾迴了,怎麽還會讓魯藩存在這麽久。


    博洛已經在杭州待得極其不耐煩了,原本多爾袞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從杭州一路往南打,占領浙江後,便是進軍福建,然後再進廣東,打進隆武朝廷的大後方,攪亂局勢。


    但現在卻一直被魯藩所阻隔,止步於錢塘江前,真讓他有種望江興歎之感。


    好在天命在清不在明,現在終於等到大江水位下降,於是博洛派遣數路探馬偵查錢塘江實情,經過探馬數日探查,發現大江水位已至馬腹。


    趁此時機,博洛再不猶豫。


    六月初二,他親率五萬滿漢清軍,涉水強渡錢塘江,而後清軍與魯藩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敵之利好,吾之弊害,對於以錢塘江作為抵禦清軍最後防線的魯藩政權而言,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他們失去了天險江防,形勢已經於其極其不利。


    但麵對來勢洶洶的清軍,魯藩政權的軍隊依然拚死一戰,武寧侯王之仁率兩萬明軍節節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對方強大的攻勢,在敵眾我寡的巨大劣勢下,明軍被清軍打得丟盔棄甲,大敗而逃。


    很快,紹興這座被魯藩立為監國行在之城,淪陷敵手。


    魯藩明軍兵敗紹興後,武寧侯王之仁、張煌言和張名振等魯藩大臣毅然決定追隨魯王一同逃往舟山,以圖東山再起;


    謝三賓、總兵方國安等人,則選擇了向清軍投降。與此同時,大學士張國維和朱大典眼見局勢已無法挽迴,懷著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和深深眷戀,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殉國,用生命扞衛了自己的尊嚴和氣節。


    清軍占領紹興後,很快分兵進擊其餘各州府,全浙之地,頓時處處烽火,金華、寧波、台州等府縣紛紛淪陷敵手,浙江局勢徹底崩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