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風起雲湧,新一輪征戰即將開啟。


    隆武皇帝朱聿鍵率領內閣首輔何騰蛟、都察院左都禦史張慎言等重臣,齊聚潭州府,為即將率軍出征的楚國公孫稷俠和麾下大將壯行。


    朱聿鍵身著明黃九龍袞服,頭戴翼善冠,站在群臣最前方,他握住孫稷俠的雙手,深切的說道:“北庭,我皇明之命運,就拜托你了~”


    朱聿鍵自收到饒州被屠,南昌危急的軍情後,便對江西憂心忡忡。


    兩江之地,重兵囤積,江西可以說是直麵清軍鋒芒,偏偏江西兵力又很薄弱。發自內心來說,朱聿鍵並不想這麽早和清軍開戰,國內新政改革還未完成,富國強兵的願望還沒達成,他還有太多的事情想做......


    但是他知道清軍是不會給他這麽多時間的,這一戰遲早要來。


    敗了,他朱聿鍵就如同崇禎、弘光兩朝皇帝一樣,成為老朱家第三任亡國之君;勝了,他才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才有中興明朝的希望。


    而這一切,現在都係於孫稷俠一身了,朱聿鍵對孫稷俠滿懷希望,他希望自己大膽啟用的這個知己,能不負所望......


    孫稷俠單膝跪地,鏗鏘有力的道:“陛下,微臣定不辱皇命!”


    在大敵當道的情況之下,內閣首輔、太師何騰蛟終於暫時放下了過節,他也知道,若是孫稷俠打不贏這一仗,那大家都完,其實現在他們這些人的身家性命都在孫大帥的手上。


    何太師拱手說道:“楚國公,本官祝你武運長久,馬到功成!”


    見何騰蛟主動示好,孫稷俠也站起了身子迴禮。


    隨後孫稷俠意味深長的對何騰蛟道:“太師,國家安危,人人有責,倘若我大明朝文臣不貪財,武將不惜死,那中興不遠矣。”


    何騰蛟聽了這句話,頓時哽住,他是沒想到一個武夫竟然能說出這麽高遠的話語來,一時竟沒接上話來,他仔細迴味這句話,找不到半點反駁之處。


    朱聿鍵、張慎言等人聽了孫稷俠的這句話,內心皆大受震動。


    是啊,若是大明朝的臣子們都能做到不貪財、不惜死,大明朝何至於此啊~


    隆武元年五月初八,大明朝楚國公,右柱國,大都督孫稷俠,統帥十萬孫家軍出潭州,兵發南昌,水陸並進,號稱二十萬,天下大震!


    ......


    饒州失陷後,為抵禦鳳廬綠營西進南昌,江西督師黃道周,令贛北總兵趙信統領八千贛軍,集中於南昌以東的康山、大塘等地布防,用以堵截鳳廬兵。


    劉良佐所部此次入侵江西,本就是為劫掠財貨而來,而非來啃硬骨頭,自然不肯與贛軍拚命,由是在將餘幹縣城搶完之後,便轉道朝東邊的廣信而去。


    劉部所到之處,動輒殺人,沿途各縣百姓死傷者不知凡幾。


    廣信城在饒州以東,緊鄰江蘇,此地和饒州一樣,也是通衢之地,素來便稱富裕。劉良佐還在江北謀劃之時,便將饒州和廣信定為了攻掠目標。


    他率部進江西不過十天時間,破州過府,劫掠的財貨以擔計,而明軍薄弱的防禦兵力,更是助長了他囂張的氣焰,在他眼裏,廣信早已是囊中之物,可他卻錯誤估計了廣信府的守城決心。


    廣信知府張若淳,乃是督師黃道周的得意門生,他雖是文官出身,卻也一身是膽,誓要保家國。張知府在得知鳳廬軍屠戮饒州之後,便篤定敵軍一定會前來廣信,他遂抓緊時間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期間,張若淳以知府名義,下令廣信府下轄的玉山、弋陽、鉛山等九縣兵力,收攏於治所上饒縣城;另外他還令各縣官府疏散縣城百姓,避免饒州那樣的慘案發生。


    做完這些事後,張若淳便點齊廣信府兵將,加固城防,準備抵抗鳳廬綠營。廣信原有守軍一千五百人,後來為防清軍大舉入侵,黃道周又給廣信增兵,使其兵力達到了三千五百人。張若淳收攏各縣縣兵、衙差捕快後,廣信城守軍達到了四千五百餘人。


    劉良佐所部有一萬五千餘人,拋去守衛饒州等縣的兵力,能用來進攻廣信城的至少還有一萬餘人,而且都是經年老卒,殺人不眨眼,廣信明軍能不能守得住,張若淳心中也沒有底。


    於是他又發動城內士紳鄉民,想借助百姓們的力量來加強城防。張知府讓衙役們敲鑼打鼓,走街串巷的描繪饒州被屠的場景,並且他還親自出麵告訴城內士紳百姓,若是清軍破廣信城後,也會如此對待廣信的老百姓,張若淳勸告百姓們,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效仿江陰,誓死抵抗,說不定還能等到黃督師來救援的一天,掙得一條生路。


    這番操作下來,效果斐然,廣信的士紳百姓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少壯丁還上了城牆,積極幫助明軍守城,城內軍心民氣大振。


    五月十三,劉良佐率領一萬餘綠營兵抵達廣信城下,此時的鳳廬兵已經沒有了半個月前打饒州的士氣了。在這半個月中,他們洗劫了十多座縣城,搶了幾十車的金銀珠寶等財貨,全部屯在了饒州城裏。人的欲望一旦得到滿足,他就會喪失不少鬥誌。鳳廬兵們正是印證了這一點,一個個盔歪甲斜,走不動路。


    劉良佐深知自己部下的這些德性,都是一頓吃飽,就不想下一頓的老兵油子們,但是廣信城他勢在必得。


    為了激發部下的士氣,他下令攻破廣信城後,三日不封刀,所得財貨皆不用上交。


    鳳廬兵們一聽又是屠城令,頓時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士氣大漲。所謂食髓知味,他們早就嚐到了屠城的滋味,現在又有機會屠城,哪能不上心,一個個爭先恐後充當攻城先登。


    他們都是明軍過來的,自然知道明軍的戰鬥力暗弱不堪,尤其是近段時間的戰果,更是讓他們看不起對麵的贛軍。


    劉良佐看到部下們的反應後,非常高興,他也不相信對麵明軍能有多高的戰鬥力,於是草草製作了幾十架雲梯和簡單的攻城器械後,便發動了第一波進攻。


    三千名鳳廬綠營兵手持刀槍箭弩,分別扛著雲梯,嗷嗷叫著朝廣信城衝了過去。在他們的過往經驗中,此時城上的明軍肯定已經被他們軍勢所懾,要打開城門,準備納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