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廣州風雲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稷俠之所以第一個先拿廣東開刀,除了有丁魁楚之前敲詐過他孫大帥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廣州府這顆南中國明珠實在是太誘人了。明末中國大地處處烽火,人口銳減,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破壞,但是廣東除外,明末的戰亂在朱聿鍵以前,對廣州並無多大影響,許多叛亂都沒有禍亂至此。
廣東身處帝國南疆,古代原為罪人流放之地,即所謂的流放嶺南。經過這麽多年的開發,廣東承平日久,加上港口眾多,海上貿易非常發達,此地早已非蠻荒之地了,特別是廣州,繁華程度完全不輸蘇州揚州杭州等東南重鎮。整個廣東現在有人口三百萬眾,廣州就占了六十萬人口。之所以在充滿戰亂的明末,廣州還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人口,完全是地理優勢實在太突出了。
彼時的珠江三角洲已經得到充分開發,土壤肥沃,一年三熟,加上高產作物番薯的傳入,使得無法種植水稻的江南丘陵地帶也可種植糧食作物,加上廣州對外貿易的繁榮,這裏有人口增長的天然優勢。
在孫稷俠的計劃中,隻要將廣東拿下,整盤棋就活了。朱聿鍵的長沙朝廷完全可以將廣東作為抗清的後勤基地,既可以利用這裏的糧食人口源源不斷的補充前線,又可以通過開展外貿,積累原始財富,而且還能將先進火槍火炮買進來裝備軍隊,可以說占據廣東是很關鍵的一步棋,這樣優越的一個地理區位,怎麽能讓丁魁楚那個草包占據呢?
孫稷俠以踏白營趙清淮部為前鋒,負責為全軍張目,自己則坐鎮中軍,統籌指揮。十月初五,大軍拔營,隨後全軍途經衡州、郴州,進入廣東韶關,沿途州縣紛紛尊奉五省總督令,殺豬宰羊以供大軍,孫部大軍一路上兵不血刃就控製住了樂昌、韶關、曲江、英德、清遠等州縣。
占據這些州縣後,孫稷俠為防後路有失,同時也是怕這些州縣反水,孫稷俠遂在咽喉之地韶關屯駐史介部兩千兵馬,同時孫稷俠上書朝廷,請予以更換沿途州縣主官,這一點是為了增強長沙朝廷對廣東地方的控製力。
朱聿鍵在收到孫稷俠的折子後,立馬從長沙朝廷內抽調了精幹的官員下派至韶關、清遠等州縣治理民政,而原先的廣東地方主要官員則被孫稷俠征調隨軍,這批官員他另有他用;打地盤分蛋糕,這是長沙朝廷內外都喜聞樂見的事情,所以整個國家機器以最高的行政效率運轉著。孫部大軍進入廣東不像是在奪權和統一軍政,更像是一場勝利大行軍,到了十月十五日,大軍即兵臨廣州城。
廣州城,兩廣總督府衙之內,丁魁楚正在焦急的來迴踱步,他聽聞孫稷俠就任長沙朝廷的五省總督一職之時,還不屑一顧,認為這長沙朝廷本來就隻有湖南廣西兩省之地,非要整個五省總督來,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長沙朝廷實控隻有兩省,但朱聿鍵畢竟是現在的大明唯一的監國,而且廣東之前在名義上臣服了長沙朝廷,自己的兩廣總督一職還是朱聿鍵授命的。現在孫稷俠上任了五省總督,那置他這兩廣總督為何地?雖然長沙朝廷沒有將自己免職,但是自己在這裏際上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
丁魁楚此人雖然視財如命,但他能在明末混得封疆大吏,也非浪得虛名,他自然有自己的亂世稱雄之計。
早在孫稷俠拔營南下之時,丁魁楚他便狠下心來作最後一搏,先是發密件給廣西巡撫瞿式耜,邀約起兵,但是瞿式耜不允,反勸說其勿要為一己私利,造成國家分裂,積極勸說丁魁楚歸政朝廷。丁魁楚大怒,將瞿式耜的迴信一把撕毀,狠狠的將瞿式耜稱為老匹夫。眼見連瞿不成,丁魁楚又秘密串連廣西靖江王朱亨嘉,丁魁楚在密信中稱甘願擁護靖江王監國,想通過此招將靖江王綁上戰車。這本是丁魁楚的狗急跳牆之舉,但卻沒想到正中了靖江王朱亨嘉下懷。
靖江王朱亨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的後裔,在明宗室中世係最遠,按宗法觀念他根本不具備繼統的資格。但自從清兵占領南京抓走弘光後,朱亨嘉就在暗中竊喜,想趁亂稱帝,有妄窺神器之心。
他經常對親信孫金鼎等人說:\"方今天下無主,予祖向於分封之日以粵西煙瘴不願就封,馬皇後慰之使行,於是以東宮儀衛賜之。目今東宮無人,予不儼然東宮乎!太子監國自是祖宗成憲,有何不可?\",廣西總兵楊國威、桂林府推官顧奕等人也經常聚集靖江王府密謀大事,他們都想以擁立為功。
在收到丁魁楚的擁立信件後,靖江王及其擁護者,可謂彈冠相慶,日夜密謀起兵之事。
而丁魁楚在收到靖江王的迴信後,高興不已,朱亨嘉不僅同意了擁立監國之事,還在信中許諾自己新朝內閣首輔一職,丁魁楚心中大定,自以為有了盟軍和依仗,遂不將孫稷俠發來的五省總督令放在眼裏,並在廣州做好了頑抗之舉動,丁魁楚命廣州副將陳邦傅、參將趙千駟、嚴遵誥、都司馬吉翔等人整經備武,準備強勢抵抗孫稷俠的大軍。
廣州屯駐有兵八千餘人,號稱兩萬,以副將陳邦傅統領。陳邦傅原為思恩參將,後來受到丁魁楚賞識,提拔為廣州副將,可以說是丁魁楚的心腹大將,但陳邦傅卻有著自己的想法,他雖然收到了丁魁楚準備頑抗孫稷俠大軍的命令,但卻不願意與朝廷大軍作對,所以對丁魁楚的軍令陽奉陰違,不以為意。不僅如此,聽聞孫部大軍入粵,他遂派遣親信秘密勾連孫部大軍,以為內應。
丁魁楚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倚之為心腹的陳邦傅會背叛自己,他還在總督府衙門裏做著自己新朝內閣首輔的春秋大夢。
廣東身處帝國南疆,古代原為罪人流放之地,即所謂的流放嶺南。經過這麽多年的開發,廣東承平日久,加上港口眾多,海上貿易非常發達,此地早已非蠻荒之地了,特別是廣州,繁華程度完全不輸蘇州揚州杭州等東南重鎮。整個廣東現在有人口三百萬眾,廣州就占了六十萬人口。之所以在充滿戰亂的明末,廣州還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人口,完全是地理優勢實在太突出了。
彼時的珠江三角洲已經得到充分開發,土壤肥沃,一年三熟,加上高產作物番薯的傳入,使得無法種植水稻的江南丘陵地帶也可種植糧食作物,加上廣州對外貿易的繁榮,這裏有人口增長的天然優勢。
在孫稷俠的計劃中,隻要將廣東拿下,整盤棋就活了。朱聿鍵的長沙朝廷完全可以將廣東作為抗清的後勤基地,既可以利用這裏的糧食人口源源不斷的補充前線,又可以通過開展外貿,積累原始財富,而且還能將先進火槍火炮買進來裝備軍隊,可以說占據廣東是很關鍵的一步棋,這樣優越的一個地理區位,怎麽能讓丁魁楚那個草包占據呢?
孫稷俠以踏白營趙清淮部為前鋒,負責為全軍張目,自己則坐鎮中軍,統籌指揮。十月初五,大軍拔營,隨後全軍途經衡州、郴州,進入廣東韶關,沿途州縣紛紛尊奉五省總督令,殺豬宰羊以供大軍,孫部大軍一路上兵不血刃就控製住了樂昌、韶關、曲江、英德、清遠等州縣。
占據這些州縣後,孫稷俠為防後路有失,同時也是怕這些州縣反水,孫稷俠遂在咽喉之地韶關屯駐史介部兩千兵馬,同時孫稷俠上書朝廷,請予以更換沿途州縣主官,這一點是為了增強長沙朝廷對廣東地方的控製力。
朱聿鍵在收到孫稷俠的折子後,立馬從長沙朝廷內抽調了精幹的官員下派至韶關、清遠等州縣治理民政,而原先的廣東地方主要官員則被孫稷俠征調隨軍,這批官員他另有他用;打地盤分蛋糕,這是長沙朝廷內外都喜聞樂見的事情,所以整個國家機器以最高的行政效率運轉著。孫部大軍進入廣東不像是在奪權和統一軍政,更像是一場勝利大行軍,到了十月十五日,大軍即兵臨廣州城。
廣州城,兩廣總督府衙之內,丁魁楚正在焦急的來迴踱步,他聽聞孫稷俠就任長沙朝廷的五省總督一職之時,還不屑一顧,認為這長沙朝廷本來就隻有湖南廣西兩省之地,非要整個五省總督來,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長沙朝廷實控隻有兩省,但朱聿鍵畢竟是現在的大明唯一的監國,而且廣東之前在名義上臣服了長沙朝廷,自己的兩廣總督一職還是朱聿鍵授命的。現在孫稷俠上任了五省總督,那置他這兩廣總督為何地?雖然長沙朝廷沒有將自己免職,但是自己在這裏際上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
丁魁楚此人雖然視財如命,但他能在明末混得封疆大吏,也非浪得虛名,他自然有自己的亂世稱雄之計。
早在孫稷俠拔營南下之時,丁魁楚他便狠下心來作最後一搏,先是發密件給廣西巡撫瞿式耜,邀約起兵,但是瞿式耜不允,反勸說其勿要為一己私利,造成國家分裂,積極勸說丁魁楚歸政朝廷。丁魁楚大怒,將瞿式耜的迴信一把撕毀,狠狠的將瞿式耜稱為老匹夫。眼見連瞿不成,丁魁楚又秘密串連廣西靖江王朱亨嘉,丁魁楚在密信中稱甘願擁護靖江王監國,想通過此招將靖江王綁上戰車。這本是丁魁楚的狗急跳牆之舉,但卻沒想到正中了靖江王朱亨嘉下懷。
靖江王朱亨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的後裔,在明宗室中世係最遠,按宗法觀念他根本不具備繼統的資格。但自從清兵占領南京抓走弘光後,朱亨嘉就在暗中竊喜,想趁亂稱帝,有妄窺神器之心。
他經常對親信孫金鼎等人說:\"方今天下無主,予祖向於分封之日以粵西煙瘴不願就封,馬皇後慰之使行,於是以東宮儀衛賜之。目今東宮無人,予不儼然東宮乎!太子監國自是祖宗成憲,有何不可?\",廣西總兵楊國威、桂林府推官顧奕等人也經常聚集靖江王府密謀大事,他們都想以擁立為功。
在收到丁魁楚的擁立信件後,靖江王及其擁護者,可謂彈冠相慶,日夜密謀起兵之事。
而丁魁楚在收到靖江王的迴信後,高興不已,朱亨嘉不僅同意了擁立監國之事,還在信中許諾自己新朝內閣首輔一職,丁魁楚心中大定,自以為有了盟軍和依仗,遂不將孫稷俠發來的五省總督令放在眼裏,並在廣州做好了頑抗之舉動,丁魁楚命廣州副將陳邦傅、參將趙千駟、嚴遵誥、都司馬吉翔等人整經備武,準備強勢抵抗孫稷俠的大軍。
廣州屯駐有兵八千餘人,號稱兩萬,以副將陳邦傅統領。陳邦傅原為思恩參將,後來受到丁魁楚賞識,提拔為廣州副將,可以說是丁魁楚的心腹大將,但陳邦傅卻有著自己的想法,他雖然收到了丁魁楚準備頑抗孫稷俠大軍的命令,但卻不願意與朝廷大軍作對,所以對丁魁楚的軍令陽奉陰違,不以為意。不僅如此,聽聞孫部大軍入粵,他遂派遣親信秘密勾連孫部大軍,以為內應。
丁魁楚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倚之為心腹的陳邦傅會背叛自己,他還在總督府衙門裏做著自己新朝內閣首輔的春秋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