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趵突泉的文化元素


    李清照紀念堂與易安舊居,座落於漱玉泉畔,始建於1959年,是為紀念李清照,在原丁公(丁寶楨)祠基礎上辟建而成的,於1999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整修,現今總麵積約達4000餘平方米,為典型的宋代建築,是中國規模最大且功能最齊全的李清照紀念堂(館)。


    紀念堂呈三院式布局,東麵前院為紀念堂,漱玉堂為主展室;後院為靜治堂,西院為易安舊居。


    其展室內涵風格各異,從圖、文、像、書、畫等不同層麵展示了一代詞人李清照的成就與一生。在靜治堂內,采用雕塑的形式再現了李清照人生中的若幹個生活場景。


    在李清照紀念堂的庭院內,以李清照的詩詞意境為依據,選取詩詞中提到的許多寫物寄情的植物,如海棠、梧桐、寒梅、淡竹、江梅、芭蕉等,作為庭院的植物選擇及配置。


    李清照紀念堂最具特色的雕刻主要集中在單麵空廊牆麵上的石雕裝飾與文字雕刻,其中,石雕裝飾主要分為石雕畫與石雕漏窗兩種。李清照紀念堂的石雕畫主要以琴、棋、書、畫搭配梅、蘭、竹、菊形成構圖;而石雕漏窗則既有裝飾園林的作用,又有保證院內通風的功能。


    趵突泉公園內的王雪濤紀念館,是位於趵突泉公園內的一座古典形式的建築,因紀念當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王雪濤先生而建。


    該紀念館始建於1987年,位於滄園內。館內共設有“無陋山莊”“蘿月堂”“藕華樓”三個展廳,總建築麵積約為755.6平方米。作為一個以藝術家為主題的展覽館,王雪濤紀念館內珍藏和陳列了王雪濤先生的遺作、收藏品及其生前繪畫用具共計212件。


    還有一處紀念館,就是李苦禪紀念館。它位於趵突泉公園的萬竹園內,始建於1985年8月4日,後於1986年6月11日正式建成開放,旨在紀念當代傑出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李苦禪先生(1899—1983)。


    1985年,李苦禪先生的家人遵照其生前遺願,將部分珍藏的大師遺作和收藏的名人字畫、文物、古代家具等捐獻給濟南人民。李苦禪紀念館開放後,常年接待遊客,並經常舉辦名人名家書畫展覽。


    在趵突泉主題公園內的“五三”紀念園,是為了紀念1928年日本帝國主義在趵突泉畔製造的“五三”慘案而建立的,該園位於趵突泉公園的北部,總占地麵積為2600平方米,由“五三”亭(原有)、入口牌坊、警世鍾台和“五三”紀念館組成。


    其中,“五三”紀念館總建築麵積約為307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底層是觀展區,內有蔡公時烈士銅像以及相關文字、照片等資料;二層則陳列著與“五三”慘案相關的曆史實物資料。作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五三”紀念園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


    趵突泉公園中存有眾多的曆史文人題書的碑刻,其中古代石刻34方,現代石刻72方。


    在景觀表現方式上主要以三種形式出現,分別是立碑、條石與牆體。立碑的形式在點景中最為常見,其中以泉水名字出現方式最多,包括趵突泉、馬跑泉、漱玉泉等處的立碑,碑文用材最為樸實,多以墨色為底,以暗綠色調書寫文字。


    條石多為單獨巨型石材,以白雪樓前銘記有《重修白雪樓記》以及五三慘案紀念園處銘記有《濟南慘案歌》的條石為代表。牆體出現的形式以李清照紀念園內部、娥英祠周邊景牆及公園內眾多門洞匾額等最為常見。


    趵突泉公園中的楹聯,有三聯最為出名,分別位於濼源堂、觀瀾亭、望鶴亭。


    濼源堂位於趵突泉北側,其楹聯為“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源自趙孟頫七律詩《趵突泉》。


    觀瀾亭位於趵突泉西側,其楹聯為“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常吼半天雷”,該聯出自張養浩《趵突泉》。


    望鶴亭位於趵突泉東側,其楹聯為“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源自宋代曾鞏的《趵突泉》。


    每年必辦的趵突泉迎春燈會,曆史悠久,自唐玄宗定農曆十五為元宵節以來,濟南此日夜間便有在泉畔放燈的習俗。


    趵突泉公園於1965年首次嚐試舉辦迎春燈會,但因“文革”的到來,僅舉辦一屆就停止了。


    “文革”之後,自1980年春節起,趵突泉公園開始正式舉辦濟南市迎春燈會,每年一屆,形成傳統,並成為泉城濟南的文化品牌和冬季旅遊項目,舉辦時間為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地點在趵突泉公園內,是人們為了慶賀、祈福而形成的節日,屬於濟南市的傳統民俗類文化活動。


    2019年,濟南市第四十屆趵突泉迎春燈會——“嘉年溢彩萬象更新”主題活動持續時長從2月5日至24日共計20天,入園觀燈展需繳納40元的趵突泉公園門票。


    舉辦地點位於趵突泉公園內,並依據主題將燈具展示區劃分為迴憶濟南80年代改革初期曆程的“荷香雅韻記憶泉城”、展示現代城市建設進程的“泉湧濟南多彩今朝”和反映城市環保與生態建設成果的“柳翠湖山繽紛世界”三大板塊,約40餘組大型燈組,另有互動光影係統與裝飾點綴燈飾分散於園區內,強調實現“觀燈、賞燈、品燈、玩燈”於一體的節日活動。


    趵突泉金秋菊展,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底在趵突泉公園舉辦,以戲曲、民俗、書畫、插花、攝影等各種文化活動以及菊花產品展銷等為主。


    趵突泉菊展包括專項品種菊、紮菊、大立菊、大懸崖菊、案頭菊、盆景菊、菊花小景、菊花造型等參展項目,重現傳統的“鬥菊”形式,特別是紮菊技藝,作為專項展出。參展單位除了濟南市園林係統各公園景區,還有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和行業從業者。


    首屆舉辦的趵突泉文化節即“泉水節”,於2013年8月28日至9月6日舉行,正值趵突泉泉群連續噴湧十年,後來於每年的9月下旬都會在趵突泉公園內舉辦,約持續十天左右。


    趵突泉文化節主要包括文化藝術活動、展演、會議、論壇等內容,並通過二三十年代“趵突騰空”的圖片、古代趵突泉變遷、園林建築圖錄、碑文、石刻拓片、曆史現實資料等再現趵突泉水文化。


    同時,在趵突泉公園內的白雪樓還會輪番展演曲藝、京劇、呂劇等劇目,趵突泉邊、清照堂前、通濼園內還有雜技、猜謎等活動,展廳、展室內還會展覽諸多名人字畫。


    此外,曆年來趵突泉文化節的一些傳統活動,如品茶會、音樂節、影像記錄評比活動等,都被囊括進了泉文化節的長期專場活動。


    趵突泉公園的民俗展演,在繼承傳統、做大節會的基礎上,大力弘揚民俗文化,建立了超然樓陶藝展廳、濼苑民俗文化一條街,通過舉辦手工藝精品展示、民俗藝人現場演示、曲藝大師現場演出等形式,同時還開展了糖紙、扇畫、洋槍、彩色泥塑、沙包、麵塑、蛋塑、溜溜球、鐵圈等民俗活動,打造了趵突泉公園的民俗文化品牌。


    2009年,《世界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將濟南名泉收錄。


    在此之後,為了更好地開發和保護濟南名泉,濟南市政府對趵突泉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景區、黑虎泉景區和環城公園進行了合並,組建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並進行了高標準規劃改造,以達到國家aaaaa級景區的標準。


    此次改造的重點不僅包括景區的硬件設施,如遊客中心、廁所、停車場、電子導遊、監控等,還包括服務質量、文化內涵、旅遊產品等軟件的改造提升。


    經過這些努力,2013年,“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成功申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知名度得到了大幅提高。2019年,濟南市積極推行夜間經濟,趵突泉公園也在政策的響應下將夏秋季閉園時間延長至22:30,並實施了半價活動,大力發展夜間旅遊,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除此之外,趵突泉公園每年還會定期開展各種民俗活動,如趵突泉燈會、泉水文化節、菊展等,成為了景區的特色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


    2021年,濟南市政府編製了《濟南市十大泉群景觀提升保護規劃》。為趵突泉等“七十二名泉”的泉水景觀提升打造工作編製了詳細的設計方案與工作計劃,並在此基礎上規劃了泉水主題的旅遊產品和旅遊線路。


    同時,濟南市政府還在保障趵突泉泉水正常噴湧和不影響趵突泉保泉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趵突泉泉水在中心城區建成了100多處泉水直飲點。至2021年底,濟南市累計建設完成了36處利用趵突泉泉水為主要水源的泉水直飲工程。


    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趵突泉複湧至今的近20年以來,曆屆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趵突泉的保泉護泉工作任務。


    在此期間,濟南市委、市政府加強了保泉形勢的研判,並針對不同時期保泉工作麵臨的形勢與任務,製定了相應的《保泉應急預案》,統籌調配水源,嚴格控采地下水,並實施了多點生態補源。


    同時,濟南市委、市政府還建成了地下水監測體係平台,編製完成了《濟南市城區水資源精準配置實施方案》,以實現水資源的精準調配,從而推進了趵突泉“依法保泉、科學保泉、精準保泉”工作的進行,並實現了趵突泉泉水保護“突出泉城特色,保持泉水持續噴湧”的工作目標。


    2005年,濟南市頒布了中國國內唯一的泉水保護地方法規《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2017年7月,濟南市新修訂了《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2019年1月,濟南市政府印發了《濟南市泉水保護總體規劃》。這些保護條例及保護規劃的製定,為趵突泉的保泉護泉任務提供了依據。


    2017年,濟南市保泉各相關部門為減緩趵突泉泉水水位下降的趨勢,按照《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的要求,采取了嚴格控采地下水、加大調水補源力度、加強天氣預測預報、強化農業用水監管、加大檢查執法力度、加強節水宣傳力度、加強保泉調查研究等七項舉措。


    2018左右,濟南市相關部門采取了迴灌補源、節水保泉等一係列措施,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地下水的開采,以延緩趵突泉水位的下降速度,從而使趵突泉能夠持續噴湧。


    2019年以來,濟南市委、市政府開展了“自備井封停攻堅行動”,封停了315眼自備井,每年可減少1200萬立方米的地下水開采,該舉措為趵突泉等重點泉群實現持續噴湧奠定了基礎。


    此外,濟南市委、市政府還加強了泉水滲漏帶管理,逐步對重點滲漏帶實施生態治理,同時還統籌了當地水、客水、非常規水資源,以實現趵突泉等重點泉群的“生態保泉”及“生態補源”。


    2021年左右,濟南市水文中心在保泉監測方麵開展了趵突泉、百脈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四大名泉”的泉水流量監測及分析研究,為趵突泉等名泉的泉水持續噴湧和保泉調度決策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


    此外,濟南市水文中心還在9個泉水斷麵安裝了電子水尺進行實時監測,以提升趵突泉等泉水監測的效率及精度。


    與濟南趵突泉有著曆史淵源的曾鞏,字子固,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雅號南豐先生,其故事在元代方誌《齊乘》以及清代方誌康熙《濟南府誌》、道光《濟南府誌》中均有記載。


    北宋熙寧四年(1071)六月,曾鞏任齊州(今山東濟南)知州。在齊州任職期間,曾鞏曾在趵突泉畔建造了兩座賓舍用來待客,同時他還曾詳細地考證了兩莊與齊州相關的事件:趵突泉的源頭並不是古人說的王屋山,就在城南的山區,而趵突泉是濼水之源;城南的曆山(即千佛山)正是大舜躬耕之處。


    因此,曾鞏將趵突泉畔北麵與南麵的兩座賓舍分別命名為“曆山堂”和“濼源堂”,並寫下了《齊州二堂記》和《齊州北水門記》,其中的《齊州二堂記》最早記載了“趵突泉”這一泉名,之後得到流傳並沿用至今,因此,曾鞏即為趵突泉的命名之人。


    而土生土長的濟南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乃宋代傑出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章丘人,生於1084年,是中國婉約詞派的集大成者,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其父親李格非為著名學者,以文章受知於蘇軾。李清照自小便有詩名,早年生活優裕美滿,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


    其後隨著金兵入主中原,宋政權南遷,她在顛沛流離的孤苦生活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是詩、詞、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的還是詞,前期詞風清新婉曲,後期則淒苦悲愴。


    李清照著有《漱玉集》,而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的漱玉泉邊,就有1959年為紀念李清照,在原丁公(丁寶楨)祠基礎上辟建而成的李清照紀念堂。


    清高宗乾隆帝,為雍正帝第四子,姓名愛新覺羅?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1723年被立為太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改年號乾隆,卒於嘉慶四年(1799)正月,諡號“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乾隆皇帝南巡時,多次路過濟南,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同時,趵突泉公園內還有記錄了康熙與乾隆的題詞、詩文的“雙禦碑”、乾隆禦筆的南門橫匾以及濼源堂“孕魯育奇”匾額。


    2007年2月18日,濟南市趵突泉公園,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批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國家重點公園。


    2012年8月,趵突泉公園正式宣布與五龍潭景區、大明湖景區及環城公園三個泉水景區共同組成“天下第一泉景區”,並於2013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後於2013年8月15日被正式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濟南市首家aaaaa級景區。


    2016年8月18日,濟南趵突泉順利通過了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的驗收,獲批省級地質公園,同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省級地質公園揭牌開園。


    此外,趵突泉公園,還曾連續幾十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期間還先後獲得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濟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林海鷗,作為一名在濟南長期工作生活的人,帶父母遊玩的同時,自己又一次被趵突泉所折服。在她的心目中,瞬間有了,有心長做濟南人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城是濟南城湖是大明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裏河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裏河水並收藏城是濟南城湖是大明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