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開始曆數這些年的民生變化。聽到這些話,範仲淹也以袖掩麵。一方麵覺得欣慰,一方麵又覺得自己沒有做的更好。
“範公,可是覺得我不夠好,不願意幫我,範公,你指出來我哪裏做的不好,我一定改。”趙貞步步為營,一點一點擊中範仲淹的心房。
聽罷此言,範仲淹望向趙貞說:“官家真的願意改?”
範仲淹此言說得趙貞一愣,自己剛才不是客氣客氣嗎?難道自己這些年真的做的不好?
怎麽可能呢?這曆史上就沒有自己如此信任臣子的。所有的政事都交由宰相範仲淹處理,半點不摻和,範仲淹的所有政令都大力支持,沒有半點猶豫和懷疑。
但是也隻是愣了一下,趙貞隨即從善如流,說道:“是,是,範公指出來,我一定會改的,一定痛改前非。”
“我希望官家能按時上朝,不再經常無故曠朝。”範仲淹順杆子往上爬,毫不客氣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宋朝的朝會是隔日舉行一次,大朝會是隔五日舉行一次。
剛開始的幾年,趙貞還基本上能不缺席朝會,後來不去朝會成了家常便飯。
當初,皇帝趙貞天天泡在後宮,把所有政務交給範仲淹處理,範仲淹從心裏是讚許的。
在範仲淹的意識中,官家還是那個反複無常,優柔寡斷之人。
若不參與政事,反倒是件好事。更有利於自己展開一係列革新法令。
可漸漸的,範仲淹發現自己每次找皇帝商議國事,皇帝處理內政外事的果斷,魄力,手段。讓範仲淹逐漸改變了對皇帝的看法,不得不承認皇帝竟然有明君之範。
“行,我同意。”皇帝趙貞不假思索的說。
不就是上朝嗎?簡單,這就能換範仲淹不辭職,太值了。
“範公,我以後會按時上朝,隻要範公不辭職,我做什麽都行,我不負卿,希望卿也不負我。”
“官家……”
皇帝趙貞一句“我不負卿,希望卿也不負我”,讓範仲淹的眼眶又濕潤了。
“隻要我在位,卿必是宰相,我與卿相與終始。”皇帝趙貞又說了一句真心話。
趙貞的真情流露讓範仲淹老淚縱橫,難以自持。
從範仲淹家中出來,皇帝趙貞輕輕鬆了一口氣。讓曹景休去官府的樓店務找宅子,宅子要大,離皇宮要近。
皇帝趙貞要賜予範仲淹大宅子,不能委屈了這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廟堂宰相。
……………………………………………………………………
朝廷關於俸祿和土地兼並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京城汴梁卻迎來了有史以來的一場大雨。
連著下了十天,現在還在下。
轉眼間,雨如傾盆,望湖樓下水如天,雨水如黃河決堤般傾瀉而出。
汴梁的四條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像四樽金樽,盛滿了雨水。幾乎要滿溢而出。
在一戶農舍,屋漏如注,家人東藏西匿,依然擋不住半身淋漓。
老屋上漏下濕,沒有幹的地方。隻能懸釜而炊,就是在房梁上吊根繩子攬住鐵鍋,燒火做飯。
再說一年前被罰去守墓的張茂實和張氏,在張茂實的強力攻勢下,二人在墓地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
前段時間,皇帝趙貞的女兒一周歲生辰,大赦天下。
張茂實趁機求情,也與張氏迴到了汴梁家中,不再守墓。
今日,看著窗外的連續數日不停的暴雨,張茂實又想起15年前,汴梁的那場暴雨,那時他還不在這具身體裏,他還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一連數日的暴雨如河傾如雨石,汴梁城變成了一個大水池。
廣庭泥深猶數尺,大雨如銀泄入城中阡陌,蚯蚓在廳堂漂浮,魚兒在門前翻躍,兒童在水中捕魚,不知憂愁。
再後來,溺水者在城中水裏漂浮。城東城西哭聲一片。
他站在皇宮高處向外望去,整個汴梁城在一片汪洋之中,自己心中為百姓難受,跪在了地上,祈求雨快點兒停下來。
整個京城汴梁處於停擺狀態,官府派去的人和物資要麽在家中出不來,要麽堵在救援的路途中,無法前行。
直到雨停了,水下去了。官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撈屍體,掩埋屍體,防止瘟疫的發生。
事後,他覺得自己有愧於奉行天道的天子職責,於是脫下天子龍袍離開正殿,不接受朝賀,並主動減少自己的膳食,減損美味,同時停止娛樂,誡懼內省。
這次暴雨比15年前的那場大雨大的多,後麵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想到此,張茂實又是長歎一聲。
張氏嬌媚的看著眼前的這個男子,拿著四品散官的俸祿。卻經常操著皇宮的心。
張氏莞爾一笑,上前兩步,挽住了張茂實的胳膊,嬌滴滴的喊了一聲:“郎呀。”
張茂實的心顫了一下,又長歎一聲,抱起了張氏,向裏屋走去……
……………………………………………………………………
纖凝宮中,雖然因為這些天暴雨不用上朝了,趙貞同樣憂心忡忡。
他抱著小徽柔在屋裏走來走去,不時望向窗外。
張茂則,閆良行等內侍不時地把最新的消息報過來:今日範公帶領百官在抗洪救災。
今日官員在修繕居民房屋。
今日有的居民已經搬到驛館等地方暫住。
今日地勢高的相國寺對全城百姓開放。
今日範仲淹帶領一眾人在挖渠連接金明池。
今日範仲淹下令開啟楊橋鬥門。
……
並沒有收到傷亡人員的消息,趙貞略略放心,下了20多天的雨終於停了下來。
“範公,可是覺得我不夠好,不願意幫我,範公,你指出來我哪裏做的不好,我一定改。”趙貞步步為營,一點一點擊中範仲淹的心房。
聽罷此言,範仲淹望向趙貞說:“官家真的願意改?”
範仲淹此言說得趙貞一愣,自己剛才不是客氣客氣嗎?難道自己這些年真的做的不好?
怎麽可能呢?這曆史上就沒有自己如此信任臣子的。所有的政事都交由宰相範仲淹處理,半點不摻和,範仲淹的所有政令都大力支持,沒有半點猶豫和懷疑。
但是也隻是愣了一下,趙貞隨即從善如流,說道:“是,是,範公指出來,我一定會改的,一定痛改前非。”
“我希望官家能按時上朝,不再經常無故曠朝。”範仲淹順杆子往上爬,毫不客氣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宋朝的朝會是隔日舉行一次,大朝會是隔五日舉行一次。
剛開始的幾年,趙貞還基本上能不缺席朝會,後來不去朝會成了家常便飯。
當初,皇帝趙貞天天泡在後宮,把所有政務交給範仲淹處理,範仲淹從心裏是讚許的。
在範仲淹的意識中,官家還是那個反複無常,優柔寡斷之人。
若不參與政事,反倒是件好事。更有利於自己展開一係列革新法令。
可漸漸的,範仲淹發現自己每次找皇帝商議國事,皇帝處理內政外事的果斷,魄力,手段。讓範仲淹逐漸改變了對皇帝的看法,不得不承認皇帝竟然有明君之範。
“行,我同意。”皇帝趙貞不假思索的說。
不就是上朝嗎?簡單,這就能換範仲淹不辭職,太值了。
“範公,我以後會按時上朝,隻要範公不辭職,我做什麽都行,我不負卿,希望卿也不負我。”
“官家……”
皇帝趙貞一句“我不負卿,希望卿也不負我”,讓範仲淹的眼眶又濕潤了。
“隻要我在位,卿必是宰相,我與卿相與終始。”皇帝趙貞又說了一句真心話。
趙貞的真情流露讓範仲淹老淚縱橫,難以自持。
從範仲淹家中出來,皇帝趙貞輕輕鬆了一口氣。讓曹景休去官府的樓店務找宅子,宅子要大,離皇宮要近。
皇帝趙貞要賜予範仲淹大宅子,不能委屈了這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廟堂宰相。
……………………………………………………………………
朝廷關於俸祿和土地兼並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京城汴梁卻迎來了有史以來的一場大雨。
連著下了十天,現在還在下。
轉眼間,雨如傾盆,望湖樓下水如天,雨水如黃河決堤般傾瀉而出。
汴梁的四條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像四樽金樽,盛滿了雨水。幾乎要滿溢而出。
在一戶農舍,屋漏如注,家人東藏西匿,依然擋不住半身淋漓。
老屋上漏下濕,沒有幹的地方。隻能懸釜而炊,就是在房梁上吊根繩子攬住鐵鍋,燒火做飯。
再說一年前被罰去守墓的張茂實和張氏,在張茂實的強力攻勢下,二人在墓地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
前段時間,皇帝趙貞的女兒一周歲生辰,大赦天下。
張茂實趁機求情,也與張氏迴到了汴梁家中,不再守墓。
今日,看著窗外的連續數日不停的暴雨,張茂實又想起15年前,汴梁的那場暴雨,那時他還不在這具身體裏,他還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一連數日的暴雨如河傾如雨石,汴梁城變成了一個大水池。
廣庭泥深猶數尺,大雨如銀泄入城中阡陌,蚯蚓在廳堂漂浮,魚兒在門前翻躍,兒童在水中捕魚,不知憂愁。
再後來,溺水者在城中水裏漂浮。城東城西哭聲一片。
他站在皇宮高處向外望去,整個汴梁城在一片汪洋之中,自己心中為百姓難受,跪在了地上,祈求雨快點兒停下來。
整個京城汴梁處於停擺狀態,官府派去的人和物資要麽在家中出不來,要麽堵在救援的路途中,無法前行。
直到雨停了,水下去了。官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撈屍體,掩埋屍體,防止瘟疫的發生。
事後,他覺得自己有愧於奉行天道的天子職責,於是脫下天子龍袍離開正殿,不接受朝賀,並主動減少自己的膳食,減損美味,同時停止娛樂,誡懼內省。
這次暴雨比15年前的那場大雨大的多,後麵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想到此,張茂實又是長歎一聲。
張氏嬌媚的看著眼前的這個男子,拿著四品散官的俸祿。卻經常操著皇宮的心。
張氏莞爾一笑,上前兩步,挽住了張茂實的胳膊,嬌滴滴的喊了一聲:“郎呀。”
張茂實的心顫了一下,又長歎一聲,抱起了張氏,向裏屋走去……
……………………………………………………………………
纖凝宮中,雖然因為這些天暴雨不用上朝了,趙貞同樣憂心忡忡。
他抱著小徽柔在屋裏走來走去,不時望向窗外。
張茂則,閆良行等內侍不時地把最新的消息報過來:今日範公帶領百官在抗洪救災。
今日官員在修繕居民房屋。
今日有的居民已經搬到驛館等地方暫住。
今日地勢高的相國寺對全城百姓開放。
今日範仲淹帶領一眾人在挖渠連接金明池。
今日範仲淹下令開啟楊橋鬥門。
……
並沒有收到傷亡人員的消息,趙貞略略放心,下了20多天的雨終於停了下來。